【摘要】目的:探討5A護理模式對宮頸癌放化療患者心理壓力、希望水平及生活質量的影響。方法: 選取2020年8月1日~2023年3月1日在我院進行放化療治療的宮頸癌患者86例為研究對象,以隨機數(shù)字表法將其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43例,對照組采用常規(guī)護理干預,觀察組采用5A護理模式干預,比較兩組干預前后心理壓力[采用心理彈性量表(CDRISC)]、希望水平[采用Herth希望量表(HHI)]、生活質量[采用腫瘤患者生活質量(QOL)量表]、治療依從性、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結果:干預后,兩組患者CDRISC評分、HHI評分均高于干預前(Plt;0.05),且觀察組高于對照組(Plt;0.01);觀察組QOL評分等級優(yōu)于對照組(Plt;0.05);觀察組治療依從性高于對照組(Plt;0.05);觀察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低于對照組(Plt;0.05)。結論:采用5A護理模式可改善放化療治療宮頸癌患者的心理壓力,提高其希望水平、生活質量及治療依從性,減少不良反應的發(fā)生。
【關鍵詞】5A護理模式;放化療;宮頸癌;心理壓力;希望水平
中圖分類號:R473.71文獻標識碼:BDOI:10.3969/j.issn.1006-7256.2024.18.029文章編號:1006-7256(2024)18-0095-04
宮頸癌是女性多見的惡性腫瘤,其發(fā)病率僅低于乳腺癌,近年來,其發(fā)病群體逐漸年輕化[1]。該病病變部位處于患者宮頸部,大部分患者因人乳頭瘤病毒感染而引發(fā)[2]。該病在早期可無明顯癥狀,但其病情發(fā)展迅速,晚期可出現(xiàn)陰道流血、排液、貧血、感染等癥狀[3]。如今隨著醫(yī)學技術的發(fā)展,宮頸癌早期診斷率及治愈率得到顯著提高[4]。現(xiàn)多以手術后輔助放化療為主要治療手段,可控制腫瘤細胞增殖,有效降低疾病復發(fā)率。但大部分患者缺乏對輔助放化療治療的認知,且放化療后可能出現(xiàn)免疫系統(tǒng)紊亂、胃腸道反應、脫發(fā)等不良反應,致使患者接受放化療治療的依從性并不理想,還可能加重患者心理壓力,影響臨床治療效果[5-6]。因此,對該類患者采取有效的護理干預是提高治療效果、改善其心理狀態(tài)的有效途徑。常規(guī)護理僅以延長患者生存時間為目標,缺乏對患者心理狀態(tài)、放化療耐受性的關注,只能發(fā)揮有限的護理作用[7]。5A護理模式是一種現(xiàn)代化的護理模式,該模式中的5A由詢問(Ask)、建議(Advise)、評估(Assess)、協(xié)助(Assist)、隨訪(Arrange)5個部分組成,主張結合患者的反饋對護理方案進行調整,具有連續(xù)性、系統(tǒng)性的特點[8]。但臨床缺少對該護理模式應用于宮頸癌患者放化療護理中的研究,因此,本研究將5A護理模式應用于放化療治療宮頸癌患者的護理中,觀察其效果?,F(xiàn)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臨床資料選取2020年8月1日~2023年3月1日進行放化療治療的宮頸癌患者86例為研究對象。納入標準:①符合宮頸癌的診斷標準,癌癥分期為Ⅰb2期~Ⅲb期者[9];②無放化療相關禁忌證且接受宮頸癌常規(guī)治療者;③接受放化療治療者;④年齡30~44歲者;⑤納入研究時溝通無障礙且意識清楚者;⑥簽署知情同意書者。排除標準:①正在接受其他的護理措施干預者;②合并心、肺等重要臟器病變者;③癌細胞轉移者;④臨床資料缺失者;⑤合并伴有其他類型惡性腫瘤者;⑥合并認知、精神障礙者。以隨機數(shù)字表法將患者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43例。其中觀察組年齡30~43(37.02±3.78)歲;癌癥分期[10]:Ⅰb 2期11例,Ⅱa期8例,Ⅱb期8例,Ⅲa期9例,Ⅲb期7例;病理類型:鱗癌18例,腺癌16例,腺鱗癌9例。對照組年齡30~44(35.88±4.08)歲;癌癥分期:Ⅰb 2期12例,Ⅱa期7例,Ⅱb期9例,Ⅲa期7例,Ⅲb期8例;病理類型:鱗癌19例,腺癌15例,腺鱗癌9例。兩組患者年齡、癌癥分期、病理類型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本研究經(jīng)醫(y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
1.2方法
1.2.1對照組采用常規(guī)護理干預,主要內(nèi)容包括基礎生活指導,為患者布置溫馨的病房,告知患者輔助放化療治療的重要性,科普其可能出現(xiàn)的不良反應及其應對方式,為患者制訂合適的飲食、運動計劃,并對其進行心理指導。
1.2.2觀察組采用5A護理模式干預。①組建5A護理小組,由1名護士長、5名護士組成,組內(nèi)成員共同學習5A護理模式的相關內(nèi)容,包括該模式的實施方式、主要構建體系等,并結合宮頸癌放化療患者的實際情況,制訂合理化的干預方案,護士長負責監(jiān)督并督促干預方案的實施過程,護士則負責實施護理。②5A護理模式的實施。a.詢問。護士通過面對面或視頻連線的形式與患者溝通,對每例患者的疾病狀態(tài)及心理狀態(tài)進行了解,并予以記錄。b.建議。護士通過發(fā)放放化療治療須知的手冊、發(fā)送微信信息或口述的形式,告知患者有關放化療的知識,其內(nèi)容包括輔助放化療治療的重要性、對預后的益處、可能發(fā)生的不良反應及其處理措施,并將飲食、運動及心理注意事項附加在后,如需保持清淡飲食,以高蛋白、高維生素的食物為主;運動以柔和的運動方式為主,如散步、打太極等,避免跑跳等劇烈運動;日常確保充足睡眠,保持心情舒暢,減輕緊張、壓抑的情緒,減輕心理負擔,并提示患者家屬、朋友給予患者心理及生活支持,引導患者積極治療;通過列舉恢復良好的病例,幫助患者建立治療信心。c.評估。以一對一的形式評估每例患者的治療信心,檢查干預措施實施的準確度,發(fā)現(xiàn)錯誤之處及時糾正,并予以指導。d.協(xié)助。根據(jù)每例患者存在的問題,并結合其護理需求,為其制訂針對性的干預措施,并以發(fā)微信、發(fā)放手冊及口述的形式,深化患者對放化療治療的認知及概念。針對心理壓力較大的患者,以安慰性的語言對患者進行安撫,通過邀請治療效果較好的病例來院分享治療心得,加強其堅持治療的信念,并將放化療治療后可能出現(xiàn)的不良反應全面的介紹給患者;通過開展病友交流會,加強患者間的交流,將治療效果好患者的治療過程制作成PPT,在交流會上播放,以此告知患者堅持治療所帶來的益處,以群體鼓動個體,使之融入群體中,提高治療依從性。針對懼怕不良反應的患者,告知其可在放化療前服用止吐藥物,預防惡心、嘔吐,還可在放化療前3 d左右按醫(yī)囑服用通便藥物,防止便秘,或以營養(yǎng)神經(jīng)藥物減輕放化療藥物的毒副作用;指導患者佩戴冰帽,預防脫發(fā);在放化療治療的過程中,鼓勵患者家屬在旁陪伴,患者出現(xiàn)不適情況時,及時按下呼叫鈴,若出現(xiàn)面色緋紅、心率加快、血壓下降等現(xiàn)象時,先減緩藥物滴速,而后進行緊密觀察,如癥狀加重,立即停藥,進行針對處理后再繼續(xù)治療,癥狀好轉后,方可繼續(xù)治療。e.隨訪。組內(nèi)成員安排每日隨訪人員,在出院時為每例患者發(fā)放宮頸癌放化療注意事項的手冊,而后通過微信、電話、線下的形式進行隨訪,出院1周后通知患者返院復診,并評估前階段干預過程的效果,對堅持治療及復診的患者予以鼓勵,并對干預效果不理想的患者進行溝通,通過線下交流指出其問題所在,并加以糾正,提高干預效果。兩組患者干預時間均為1個月。
1.3觀察指標
1.3.1心理壓力采用心理彈性量表(CDRISC)[11]評估兩組患者干預前后的心理彈性,該量表分為堅韌(13條)、力量(8條)、樂觀(4條)3個方面,共25條項目,采用0~5分制,得分越低,表示患者心理彈性越差。
1.3.2希望水平采用Herth希望量表(HHI)[12]評估兩組患者干預前后希望水平,該量表分為對現(xiàn)實與未來的積極態(tài)度、采取積極的行動、與他人保持親密的關系3個領域,每項4條,共12條項目,采用1~4分制,總分48分,得分越高,表示患者希望水平越高。
1.3.3生活質量采用腫瘤患者生活質量(QOL)[13]量表評估兩組患者干預前后的生活質量,該量表分為12條項目,包括食欲、疲乏、對治療的態(tài)度、日常生活等,采用1~5分制,總分60分,根據(jù)得分將患者的生活質量劃分等級,生活質量良好為51~60分;生活質量較好為41~50分;生活質量一般為31~40分;生活質量差為21~30分;生活質量極差為≤20分,得分越高,表示患者生活質量越好。
1.3.4治療依從性該標準分為0、Ⅰ、Ⅱ、Ⅲ、Ⅳ級,0級表示患者自愿按醫(yī)囑接受放化療;Ⅰ級表示患者通過家屬及醫(yī)護人員的引導后按醫(yī)囑接受放化療;Ⅱ級表示患者通過家屬及醫(yī)護人員重復多次引導后按醫(yī)囑接受放化療;Ⅲ級表示患者通過家屬及醫(yī)護人員的引導后接受放化療,但次數(shù)未達到治療要求;Ⅳ級表示患者不接受放化療。
1.3.5不良反應發(fā)生率記錄并統(tǒng)計兩組患者干預后的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包括胃腸道反應、食欲減退、便秘、乏力。
1.4統(tǒng)計學方法運用SPSS 22.0軟件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計數(shù)資料以例數(shù)、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檢驗;等級資料采用秩和檢驗;符合正態(tài)分布的計量資料以x±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獨立樣本t檢驗,組內(nèi)比較采用配對樣本t檢驗。以Plt;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結果
2.1兩組干預前后CDRISC評分比較見表1。
2.2兩組干預前后HHI評分比較見表2。
2.3兩組干預前后QOL等級比較見表3。
2.4兩組患者治療依從性比較見表4。
2.5兩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比較見表5。
3討論
本研究發(fā)現(xiàn),干預后,兩組患者CDRISC評分高于干預前(Plt;0.05),且觀察組高于對照組(Plt;0.01);觀察組治療依從性高于對照組(Plt;0.05),說明采用5A護理模式可改善放化療治療宮頸癌患者的心理壓力,提高治療依從性。分析原因:5A護理模式詢問模塊中護士通過面對面或視頻連線的形式與患者溝通,有助于掌握患者的心理狀態(tài),提高干預措施的針對性,并在建議模塊中,以放化療治療須知手冊、發(fā)送微信及口述的形式,予以患者心理指導,結合協(xié)助模塊中對心理壓力較大的患者予以強化的心理指導,通過安慰的語言、效果好的病例分享、全面的放化療治療有關知識介紹,有效提高患者認知度,有助于其保持舒暢的心情,降低其緊張感、壓抑感,減輕心理負擔,并通過開展病友交流會,加強患者之間的溝通,使患者了解堅持治療的益處,以群體的形式鼓動個體,穩(wěn)定其積極治療的心態(tài),并提高治療依從性;通過向患者介紹放化療治療不良反應的預防措施以及治療過程中的應對方式,通過按醫(yī)囑服用止吐、通便、營養(yǎng)神經(jīng)藥物以及佩戴冰帽,有助于患者做好心理建設,預防不良反應,減輕對放化療的懼怕感,同時通過治療過程中引導患者及時按呼叫鈴,并在醫(yī)護人員到來后告知其具體的不良反應,提高醫(yī)護人員的處理速率及準確性,配合隨訪模塊中對堅持治療及復診患者的肯定,堅定患者的治療信念,以上護理措施可有效減輕患者心理壓力,提高治療依從性。
本研究發(fā)現(xiàn),干預后,兩組患者HHI評分高于干預前(Plt;0.05),且觀察組高于對照組(Plt;0.01);說明采用5A護理模式可提高放化療治療宮頸癌患者的希望水平。原因可能是5A護理模式通過建議模塊中告知患者放化療治療的重要性及對預后的好處,結合治療效果好的病例分享心得,并通過指導患者家屬及朋友給予患者心理及生活支持,有助于患者建立治療信心,堅定其對現(xiàn)實與未來的積極態(tài)度,并通過干預過程中對患者予以心理指導、不良反應預防措施及應對方式指導,使其積極配合治療,并通過病友交流會的開展,增加患者與他人之間的交流,幫助其維持良好的社交能力,進一步提高其治療信心,從而提高其希望水平。
本研究發(fā)現(xiàn),干預后,觀察組QOL評分等級優(yōu)于對照組(Plt;0.05),說明采用5A護理模式可提高放化療治療宮頸癌患者的生活質量。分析原因:5A護理模式通過建議模塊中對患者進行有關宮頸癌放化療治療知識的教育,以及向患者科普飲食、運動及心理上注意事項,通過清淡的飲食習慣、柔和的運動方式、良好的心理狀態(tài)及家屬朋友的心理支持,使患者知曉配合治療對癥狀改善的有效性,并有效提高患者對治療、護理的配合度,還能減輕患者的心理負擔,穩(wěn)定其治療心態(tài),提高治療依從性,從而提高生活質量。
本研究發(fā)現(xiàn),觀察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低于對照組(Plt;0.05),說明采用5A護理模式可減少放化療治療宮頸癌患者不良反應的發(fā)生。原因可能是5A護理模式通過協(xié)助模塊中告知患者放化療后的不良反應預防措施及應對方式,其中惡心、嘔吐可通過服用止吐藥物進行預防,便秘可通過服用通便藥物進行預防,放化療藥物的不良反應可通過服用營養(yǎng)神經(jīng)藥物進行預防,脫發(fā)可通過佩戴冰帽進行預防,而出現(xiàn)面色緋紅、心率加快、血壓下降等現(xiàn)象時,通過減緩藥物滴速或針對性治療處理,減少不良反應持續(xù)發(fā)展的可能性。
綜上所述,采用5A護理模式可改善放化療治療宮頸癌患者的心理壓力,提高其希望水平、生活質量及治療依從性,減少不良反應的發(fā)生。
參 考 文 獻
[1]張寶紅,顏芳,王文文,等.集束化循證護理預防宮頸癌患者放療后陰道不良反應的效果[J].川北醫(yī)學院學報,2019,34(1):141-144.
[2]歐陽金花,袁超燕,楊美平.HLAE、HLAG及P16蛋白與宮頸癌患者高危型HPV感染的相關性[J].臨床和實驗醫(yī)學雜志,2023,22(23):2543-2547.
[3]姜昊,王建東.如何有效防控宮頸癌[J].癌癥進展,2021,19(19):1964.
[4]殷慧香,劉玉靈,董小京,等.多學科協(xié)作干預模式對宮頸癌放化療患者營養(yǎng)指標、應激壓力及生活質量的影響[J].癌癥進展,2021,19(11):1172-1175.
[5]劉樹英,王慧,亢延飛,等.基于溝通達標理論的護理干預結合微信群健康宣教在宮頸癌放化療患者中的應用價值及對其治療依從性、生活質量、心理狀態(tài)的影響分析[J].武警后勤學院學報(醫(yī)學版),2021,30(10):169-171.
[6]??←悾瑢O麗莎,李麗娜.病友互助模式對宮頸癌根治術后患者希望水平、負性情緒及主觀幸福感的影響[J].癌癥進展,2021,19(10):1071-1075.
[7]李義娟,王艷虹.同理心護理對宮頸癌子宮切除術后患者情緒的影響[J].國際精神病學雜志,2023,50(4):879-882.
[8]孫黨紅,戴莉,許婷婷,等.5A護理模式對原發(fā)性高血壓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的影響[J].實用臨床醫(yī)藥雜志,2022,26(19):111-114.
[9]李靜,索紅燕,孔為民.《國際婦產(chǎn)科聯(lián)盟(FIGO)2018癌癥報告:宮頸癌新分期及診治指南》解讀[J].中國臨床醫(yī)生雜志,2019,47(6):646-649.
[10]林仲秋.《FIG02015婦癌報告》解讀連載一——宮頸癌診治指南解讀[J].中國實用婦科與產(chǎn)科雜志,2015,31(11):981-985.
[11]于肖楠,張建新.自我韌性量表與ConnorDavidson韌性量表的應用比較[J].心理科學,2007,30(5):1169-1171.
[12]王艷華.中文版Herth希望量表用于癌癥病人的可行性研究[J].護理研究,2010,24(1):20-21.
[13]劉鋒.綜合護理對乳腺癌術后化療依從性及療效的影響[J].中國醫(yī)藥導報,2015,12(8):156-160.
本文編輯:譚峰2023-12-16收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