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培養(yǎng)學生英語核心素養(yǎng)的重要途徑是英語閱讀教學。筆者在傳統(tǒng)閱讀教學的基礎(chǔ)上嘗試增加英語課外閱讀材料,探討其對高中學生英語核心素養(yǎng)提升的重要作用。筆者采取了以下措施:幫助學生設定符合實際情況的、有個性化的課外閱讀目標;采取每日閱讀日志打卡、“英語朗讀者”分享、劇本演繹、定期的閱讀分享交流會、撰寫讀書報告等多元評價方式;評價主體多元化,以學生自評、同伴互評和教師評價等方式來反饋學生課外閱讀的效果,幫助學生形成英語閱讀習慣,使其享受英語閱讀的樂趣,從而提升學生的英語閱讀素養(yǎng)。
關(guān)鍵詞:英語核心素養(yǎng);英語閱讀素養(yǎng);高中英語課外閱讀;英語課外閱讀評價方式
作者簡介:葉曉靖,廣東實驗中學。
一、引言
閱讀教學是推動學生英語核心素養(yǎng)發(fā)展的重要手段,閱讀是人們獲取信息、認識世界、開發(fā)思維、獲得審美體驗的重要途徑。在高中英語教學過程中,筆者發(fā)現(xiàn),不少學生的英語閱讀僅限于課文,這不利于學生英語核心素養(yǎng)的提升。王薔建議英語教師整合課程內(nèi)容和改變教學方式,以提升學生的英語核心素養(yǎng)。筆者是廣東某重點中學的英語教師,嘗試在課內(nèi)閱讀之外,開展豐富多彩的課外英語閱讀體驗活動,探討高中英語課外閱讀的實施及評價方式,目的是促進學生閱讀素養(yǎng)的提高。
二、國內(nèi)外關(guān)于閱讀素養(yǎng)的研究
國際閱讀素養(yǎng)進展研究(PIRLS)項目將閱讀素養(yǎng)定義為“閱讀者理解和運用社會需要的或個人認為有價值的書面語言形式的能力。年輕的閱讀者能夠從各種形式的文章中構(gòu)建意義。他們能夠通過閱讀進行學習,參與到學校和日常生活的各項活動中。”;國際學生評價項目(PISA)將閱讀素養(yǎng)定義為“為了實現(xiàn)個人目標、形成個人知識和潛能以及參加社會活動,而理解、使用和反思紙質(zhì)文本的能力”。
在中國,學者歸納的中小學外語閱讀素養(yǎng)包含外語閱讀能力和外語閱讀品格,兩者相輔相成。外語閱讀品格包括外語閱讀習慣和外語閱讀體驗。閱讀興趣和良好的閱讀習慣應該是閱讀教學的重點。
結(jié)合國內(nèi)外對閱讀素養(yǎng)的解讀,筆者發(fā)現(xiàn)傳統(tǒng)的英語閱讀教學更多注重外語閱讀能力,而忽視了外語閱讀品格的養(yǎng)成。然而,外語閱讀品格是更持久的閱讀素養(yǎng),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終身學習能力。因此,英語教師要努力創(chuàng)造激發(fā)學生內(nèi)在閱讀興趣與愛好的條件,提升學生英語課外閱讀參與程度和體驗感受。王薔等提出培養(yǎng)外語閱讀素養(yǎng)需要注意的問題,如隨著年齡增長,學生要加大閱讀量;又如避免在課外閱讀時過多地檢查閱讀理解,或者進行詞匯、語法測試,而應創(chuàng)設條件為學生提供充分的閱讀時間和閱讀指導。
筆者認為,在提升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背景下,英語教師需要在課本之外補充一定的課外閱讀材料,引導學生堅持課外英語閱讀,最終使學生提升閱讀品格。此外,如果在進行課外閱讀的同時,增加對課外讀物中詞、句考查,會對學生堅持課外閱讀造成一定的心理壓力,并不能幫助其形成長期而穩(wěn)定的閱讀習慣和享受閱讀的樂趣。因此,筆者以英語課外閱讀作為突破口,致力于營造友好積極的閱讀氛圍,重視學生的閱讀體驗和感受,并用靈活多元的評價手段來評測英語課外閱讀的效果。
三、以培養(yǎng)閱讀素養(yǎng)為目的的高中英語課外閱讀實施過程
實施總時長:2018年9月至2019年6月,共計一學年
實施對象:高一(10)班、高一(11)班
實施過程:
1.準備階段。
按每組六至八人將學生分為若干閱讀小組,以便開展閱讀分享活動;學生根據(jù)個人實際情況和教師推薦的書目選定個人閱讀清單;教師說明課外閱讀的要求,說明多元的閱讀評價方式,消除學生的心理負擔,讓學生以輕松的心態(tài)開展英語課外閱讀。
2.閱讀體驗活動和多元的評價體系。
鼓勵學生每學期閱讀3至5本英語課外書。教師要注意幫助學生根據(jù)自己的實際情況明確自己個性化的追求和目標,以免用統(tǒng)一的標準來限制學生的發(fā)展。每個人的閱讀理解能力和閱讀速度不一樣,教師應鼓勵學生多讀,鼓勵學生保持課外閱讀的習慣,允許個性化和多元化的閱讀目標。
四、實施英語課外閱讀前后的數(shù)據(jù)分析和討論
(一)閱讀材料的變化
學生的常規(guī)閱讀材料主要來自課本、作業(yè)和考試題,他們不知道如何選擇課外的英語閱讀材料。而在開展課外閱讀活動后,除了常規(guī)課內(nèi)閱讀材料外,90%的學生能在教師的推薦書目中選到適合自己的讀本。在個人訪談中,學生反饋了英語課外閱讀使他們跳出了單一的課文閱讀,不僅幫助他們拓展課外詞匯和表達,也提升了他們的文學修養(yǎng),他們對英美國家的生活、行為方式、歷史地理、風土習俗和文學藝術(shù)有了更多了解。
(二)閱讀頻率的變化
實施英語課外閱讀前,只有約16%的學生有英語課外閱讀的習慣。但實施課外閱讀后,約90%的學生可以堅持每天進行英語課外閱讀。實施英語課外閱讀前,只有約12%的學生每天有固定的閱讀時長和閱讀量,但實施課外閱讀后,約75%的學生每天有固定的英語閱讀時長和閱讀量。由此可見,學生的閱讀頻率、閱讀時間、閱讀量都較以往有進步,且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較以往更容易保持英語閱讀的習慣。
(三)閱讀策略的變化
筆者發(fā)現(xiàn),58%的學生認為無法堅持英語閱讀的原因主要是詞匯量不夠。詞匯量不夠,讀不下去,閱讀興趣慢慢下降,最終放棄英語課外閱讀是很多學生面臨的困境。教師在開展英語課外閱讀過程中,應向?qū)W生傳授應對生詞的策略,例如大膽根據(jù)上下文猜詞、大膽忽略不影響理解的生詞、讀后可以有選擇性地查詢部分較為感興趣的生詞的意思并進行積累和運用。推廣英語課外閱讀一年后,學生在應對生詞方面有了進步,學生反饋感覺自己的詞匯量、閱讀速度和理解能力較以往有明顯的進步,對語法知識的運用和寫作也有積極的影響。
(四)閱讀評價方式的變化
在實施英語課外閱讀前,閱讀評價手段多限于課本、學生作業(yè)和考試卷中的閱讀理解題型,約65%的學生認為如果同步要對課外閱讀的內(nèi)容進行相關(guān)的測試,會有較大的壓力;超過80%的學生希望能夠在學業(yè)壓力之外享受閱讀的樂趣。
在實施課外閱讀過程中,筆者使用了多元的閱讀評價方式,提供豐富的推薦書目供學生自由選擇。筆者為學生提供充分的閱讀時間,不檢測詞、句內(nèi)容,而鼓勵學生每日寫閱讀日志,鼓勵學生參加“閱讀分享會”“朗讀者”“我為此書代言”等活動,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近70%的學生認同多元評價方式,認為可以提高英語學習興趣和學習信心。有的學生在個人訪談中提到,通過英語閱讀獲得的進步是令人欣喜的,多元的閱讀評價形式所帶來的收獲遠大于進行一場正規(guī)的考試。如果增加了課外閱讀后,教師要對相關(guān)的閱讀內(nèi)容進行詞、句檢測,學生會認為這樣的檢測方式增加了思想負擔,影響了英語閱讀興趣。因此,使用多元評價方式是有必要的。
從調(diào)查問卷的數(shù)據(jù)來看,近72%的學生認為閱讀日志有助于督促學生保持閱讀的習慣,積累語言知識,促使其對閱讀的內(nèi)容進行邏輯分析和深入思考。約88%的學生喜歡每天課前3分鐘的“英語朗讀者”分享,認為是“最為輕松和愉悅”的英語學習時光。學生選取近期閱讀的書中最喜歡的片段在課前5分鐘進行分享,嘗試代入作者的角度進行朗讀和演繹,這是師生每天期待的視聽盛宴。在實驗中期和末期評選“最美朗讀者”,是師生共同參與評價的一項活動,評選出的“最美朗讀者”更是備受鼓舞。約66%的學生表達了對戲劇表演的喜愛。一學年結(jié)束后,學生的個人閱讀目標基本達成。學生會選取閱讀過程中感受較為深刻的片段進行演繹,作為觀眾或演員的體驗都是很歡樂的。讀書報告的回收率在75%左右。提交了讀書報告的學生中,近八成表示會認真閱讀同伴或教師的點評且認為很有收獲。學生在完成讀書報告后,會非常期待進行分享,分享后期待收到同伴的評價。雖然有70%的學生認為寫讀書報告有壓力,但還是愿意隨心所欲地發(fā)表自己的感想,且會無意中使用所讀作品中的語言。
在個人訪談中,學生反饋多元評價方式對堅持英語課外閱讀有很好的督促作用。如果沒有這些多樣的評價方式,自己可能難以堅持下去。例如,教師每周定期收取的閱讀日志,會較好地監(jiān)控學生的閱讀頻率。一旦養(yǎng)成了習慣,學生就很容易把這個習慣堅持下去,且對其終身閱讀習慣有重要的影響。在此過程中,學生的外語閱讀能力得以提升,外語閱讀品格也逐漸形成。
評價主體從傳統(tǒng)的教師為主,轉(zhuǎn)變成師生參與評價,生生互評。這樣的多元評價體系突破常規(guī)閱讀評價單一的標準,讓學生在不同維度看到自己的亮點,明確自己的提升空間,增強參與課外閱讀的興趣。
五、結(jié)語
筆者在英語教學過程中適度增加英語課外閱讀材料,運用積極、友好且多元的評價方式來評估學生英語課外閱讀的效果,包括多元、個性化的課外閱讀目標,每日閱讀日志打卡、“英語朗讀者”、劇本演繹、定期的閱讀分享交流會、撰寫讀書報告等;實施學生自評、同伴互評和教師評價,實現(xiàn)評價主體多元化,以提升學生的閱讀體驗感,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從而提升學生的英語閱讀素養(yǎng)。超過80%的學生表示今后會繼續(xù)保持英語閱讀的習慣,因為他們相信這會讓自己的英語水平有所提高。
綜上所述,核心素養(yǎng)背景下,高中英語教師除了關(guān)注英語閱讀教學的實施方式,也要注重使用多元的閱讀評價方式給予學生不同角度的反饋。評價有“指揮棒”的作用,不應只體現(xiàn)在讀完一本書后的簡單小結(jié)或者對詞、句的測試,而應該以多元的方式貫穿閱讀全過程,以更好地、不間斷地監(jiān)控和激勵學生堅持英課外閱讀,最終促使學生向著終身閱讀、終身學習的方向發(fā)展。
參考文獻:
[1]王薔,敖娜仁圖雅.中小學生外語閱讀素養(yǎng)的構(gòu)成及教學啟示[J].中國外語教育,2015(1):16-24,104.
[2]王薔.從綜合語言運用能力到英語學科核心素養(yǎng):高中英語課程改革的新挑戰(zhàn)[J].英語教師,2016(16):6-7.
[3]王薔.促進英語教學方式轉(zhuǎn)變的三個關(guān)鍵詞:“ 情境”“問題” 與“活動”[J].基礎(chǔ)教育課程,2016(3):45-50.
[4]教育部.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
[5]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2017年版)[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