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新課改的深入實施,初中生物教師應積極引進新的教育理念,創(chuàng)新教學形式,深化課堂教學改革,推動學科課程建設。作為新課改所倡導的一種新型教學模式,多元化教學方法在初中生物課堂上的運用,能夠有效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課堂教學的質量和效率。因此,教師應積極轉變觀念,深入理解和把握新課改的核心理念,主動學習并借鑒多元化教學的經驗和方法,不斷提升職業(yè)素養(yǎng),為學生提供更高質量、更富有成效的生物教學服務,以提升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促進初中生物課堂教學高質量發(fā)展。
一、多元化教學在初中生物課堂運用的意義
(一)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質量
在傳統(tǒng)教學模式下,部分教師往往將教學重點放在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上,在教學的過程中,傾向于“灌輸”知識,讓學生通過練習、背誦等方式強行記憶,以應對考試。在這種教學模式下,部分學生對知識的理解是表面化的,他們雖然能在短時間內記住知識,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和新知識的增加,他們對舊知識的記憶會逐漸淡化。多元化教學強調課堂的民主性,要求教師以學生為課堂的主體,注重引導學生開展自主學習。同時,教師通過多元化的教學手段,可以將抽象的生物知識直觀展現出來,便于學生理解和記憶,從而有效提高學生的學習質量。
(二)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
在多元化教學模式下,教師會利用多媒體設備輔助教學,開展小組合作學習、創(chuàng)設多元化教學情境等,以豐富課堂教學形式,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此外,教師會建立多元化教學評價機制,對學生的學習成果和教師的教學過程進行及時評價,并以此為依據,及時調整教學策略,優(yōu)化教學內容,促進學生自主學習。這種教學形式不僅能激發(fā)學生的好奇心,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還能提升學生的生物學核心素養(yǎng),提高學生綜合能力。
(三)有助于發(fā)揮教師作用
在傳統(tǒng)教學模式下,部分教師容易陷入機械化的教學狀態(tài)。多元化教學方式有助于激發(fā)教師在教學中積極發(fā)揮主觀能動性,促使他們積極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打破傳統(tǒng)教學的束縛,持續(xù)提升職業(yè)素養(yǎng)。教師通過精心設計教學過程,打造豐富多彩的課堂,營造輕松愉悅的學習氛圍,能夠高效引導學生深入理解知識,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從而為學生的全面發(fā)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四)有助于教學資源的融合
多元化教學方法強調新、舊教學方式的融合與創(chuàng)新。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在備課時會通過線上途徑搜集教學資源,將新知識與已經學過的生物知識相結合,以拓寬學生的視野,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和吸收新知識。同時,教師通過引導學生回顧舊知識,可以幫助學生鞏固已經學習過的內容,構建系統(tǒng)的知識體系。此外,線上教學資源的補充有助于拓寬學生的知識面,提升學生的生物學核心素養(yǎng)。因此,多元化教學能夠為生物教學資源的融合提供有效途徑,有助于提高生物教學的質量。
二、初中生物課堂多元化教學存在的問題
(一)教學方式單一
現階段,初中生物課堂多元化教學面臨著教學方式單一的問題,對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產生了不良影響。對教師而言,教學手段單一導致多元化教學的核心優(yōu)勢喪失。對學生而言,單一的教學方式使教學過程缺乏個性化,難以滿足不同學生的學習需求。此外,部分教師長期采用單一的教學方法開展教學,學生無法獲得新奇的學習體驗。同時,采用單一的教學方式開展教學,會抑制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和批判性思維,不利于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二)教學資源匱乏
教學資源匱乏是影響多元化教學效果的關鍵因素。當前,我國不同地區(qū)的學校在教育投入、教育質量、師資力量、教育內容、教育方式、教師素質及資源分配等方面存在顯著差異,部分學?,F有的生物教學資源無法滿足多元化的教學需求,如教學設施和資料沒有與時俱進、教師只能依賴傳統(tǒng)手段進行教學、學生的知識視野得不到拓寬等。
(三)教學過程機械化
部分教師的教學思維單一,缺乏創(chuàng)新精神,習慣沿用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采用機械化的教學方式開展教學,通過講解、板書的方式傳授知識,學生則被動接受,教學過程缺乏互動和活力,類似機械化的流水線作業(yè)。這雖然能在短時間內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但是從長期來看,會限制學生的發(fā)展。
三、多元化教學在初中生物課堂運用的策略
(一)利用多媒體技術輔助教學
隨著科技的發(fā)展,越來越多的信息技術被應用于初中生物課堂,并取得了顯著的教學成效。信息技術具有廣泛性、即時性的特點,可以綜合處理圖片、影像、聲音等多媒體資源,可以為教學提供便利。利用信息技術開展教學對豐富課堂教學情境、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提高教師的教學效率具有重要意義。因此,在初中生物多元化教學中,教師應充分發(fā)揮多媒體技術的優(yōu)勢。
以人教版初中生物學八年級下冊第七單元第二章“生物的遺傳與變異”為例,這一章的內容涵蓋了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狀、基因在親子代間的傳遞、基因的顯性和隱性等內容。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充分利用多媒體技術直觀展示基因遺傳與人類之間的緊密聯系。例如,教師可以鼓勵學生提供父母的照片,利用圖像合成軟件合成男、女寶寶的模擬照片,并與學生的真實長相進行對比?;谶@些合成的照片和學生的真實面貌,教師可以深入講解基因在親子代間的傳遞規(guī)律以及顯性基因與隱性基因的遺傳機制,從而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同時,這種生動直觀的教學方式能夠為課堂增添趣味性,吸引學生的注意,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二)開展小組合作學習
初中階段的學生具有活潑好動、好奇心強的特點,開展小組合作學習有助于提高學生學習主動性、幫助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自主學習習慣、促進學生生物學核心素養(yǎng)的持續(xù)發(fā)展。在初中生物課堂實施多元化教學時,教師可以組織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開展課前自主預習活動,以增強課堂教學的效果。
以人教版初中生物學八年級下冊第七單元第三章第一節(jié)“地球上生命的起源”為例,在上課前,教師可以給學生布置以下預習任務:一是自學這一節(jié)的內容,以思維導圖的形式概括出學習重點;二是關于地球上生命的起源,現存的主流觀點有哪幾種,請自學后進行總結;三是思考“地球之外有生命存在的跡象嗎,如果有,請舉例說明”的問題。同時,教師可以為學生提供相關的微課視頻。在布置預習任務后,教師可以將班級學生以4人為一組分為若干小組,并對小組成員明確分工,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預習。小組成員具體分工如下:一名學生負責觀看微課視頻,總結學習重點并完善思維導圖,另一名學生負責查閱資料,了解并總結關于地球生命起源的主流觀點;剩下的兩人中,一人利用線上資源了解地球以外是否有生命存在的跡象,另一人負責匯總大家的調查結果,并進行記錄和總結,作為小組代表進行發(fā)言。通過小組合作學習,學生可以有效避免因單獨預習可能出現的懈怠情緒,提高學習效率。同時,協(xié)作學習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質量。此外,教師充分利用線上資源開展教學,有助于拓寬學生的視野,增加學生的生物知識儲備,對學生未來的生物學習大有裨益。
(三)設計多元化的作業(yè)
在傳統(tǒng)教學中,生物作業(yè)多以紙質形式呈現,部分教師往往認為通過反復書寫練習能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記憶和運用,因此在課后布置大量練習題。這種作業(yè)設計無形中增加了學生的學習壓力,擠占了學生的課余時間,不利于學生的個性化發(fā)展。隨著“雙減”政策的落實,這種傳統(tǒng)的作業(yè)設計模式已逐漸被淘汰。在多元化教學模式下,教師的作業(yè)設計應具備多元化的特點,以滿足教學需求。
以人教版初中生物學七年級上冊第三單元第二章“被子植物的一生”為例,在完成教學后,教師可以布置實踐型作業(yè),如在校園中設置菜園區(qū)域,并給學生分發(fā)蔬菜種子,指導他們種植蔬菜,并記錄種子從萌芽、生長到開花結果的全過程。教師還可以布置視頻類作業(yè),讓學生在課后觀看記錄植物生長過程的視頻。此類視頻配有專業(yè)的解說,有助于學生在觀看過程中鞏固課堂知識。此外,教師可以布置繪畫類作業(yè),讓學生采用繪畫的形式展現被子植物的一生。通過豐富多樣的作業(yè)形式,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選擇作業(yè)類型。這不僅能滿足學生的不同學習需求,還能有效提高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培養(yǎng)學生的科學思維,并緩解學生對課后作業(yè)的抵觸情緒??梢哉f,多元化的課后作業(yè)設計對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具有重要意義。因此,教師在多元化教學實踐中,應積極對生物課后作業(yè)形式進行優(yōu)化和創(chuàng)新,注重作業(yè)的趣味性和娛樂性,提高學生完成作業(yè)的興趣,進而提升學生的生物學核心素養(yǎng)。
(四)建立多元化的評價機制
開展課堂評價是增強教學效果的有效手段??茖W的教學評價機制有助于學生發(fā)現學習中的不足,并及時改正,避免問題累積,影響學習效果。此外,開展教學評價有助于教師對教學過程進行反思和調整,提高教學能力,進而提高初中生物教學的整體質量。為確保評價結果的真實可靠和評價過程的客觀公正,教師應建立多元化的評價機制。
具體而言,教師可以通過錄制教學視頻的方式,在課后進行復盤和分析,對教學中的優(yōu)點予以保留并發(fā)揚光大,對不足之處進行深入剖析并尋求改進策略,避免在后續(xù)教學中出現同樣的問題。同時,在課堂上,教師應及時對學生的表現進行評價,通過問題引導學生思考,并對學生的回答給予及時反饋,提供個性化的指導,以吸引學生的注意。此外,教師應加強對學生課后作業(yè)的評價,通過細致批改作業(yè),提供有針對性的指導,幫助學生明確學習方向,增強學生的學習效果。
結語
在初中生物教學中實施多元化教學策略,有助于拓寬學生的知識視野,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并提升教師的職業(yè)素養(yǎng),從而提高初中生物教學水平。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充分認識到信息技術在生物教學中的應用價值,重視教學評價,構建科學合理的評價機制。此外,教師可以通過開展小組合作學習、優(yōu)化作業(yè)設計等方式,豐富教學形式,保持多元化教學的新穎性和吸引力,增強教學效果。
(作者單位:山東青島即墨區(qū)華山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