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梳理《生命安全與健康教育進中小學課程教材指南》對化學教材內容要求的基礎上,以人教版《義務教育教科書 化學 九年級》教材為研究對象,分析教材對生命安全與健康教育內容要點的覆蓋情況,以及相關要點在教材中的分布情況與呈現方式,并為后續(xù)教材修訂完善提出加強覆蓋,補齊短板;優(yōu)化相關內容的選擇與編寫方式,突出思想性和時代性,加強實踐性;加強整體設計,突出學科特色,提升相關內容的邏輯性等建議。
關鍵詞:初中化學;教材;生命安全與健康教育;義務教育
中圖分類號:G633.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010X(2023)20/23-0012-06
生命安全與健康教育是義務教育的重要內容,對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具有重要意義。國家高度重視生命安全與健康教育,教育部于2021年發(fā)布《生命安全與健康教育進中小學課程教材指南》(以下簡稱《指南》),明確了在各學科課程和教材中進行生命安全與健康教育的重要意義、基本原則、總體目標、主要內容、學段要求和組織實施方法,為在中小學教學和教材中落實生命安全與健康教育提供了基本依據。
目前,已有不少研究關注化學領域的生命安全與健康教育,對化學教學中的生命安全教育、實驗安全教育、實驗室安全管理進行了深入研究。但對于化學教材中實驗安全以外的生命安全與健康教育,目前僅有高中化學教材安全教育內容的設計和高中化學教材安全教育素材的比較研究,未見義務教育化學教材中生命安全與健康教育的相關研究。
義務教育是化學教育的啟蒙階段,對于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安全習慣,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具有特殊意義;同時,教材是學校教學和學生學習的基本依據,也是進行生命安全與健康教育的基本載體。為更好地落實《指南》要求,加強生命安全與健康教育,本文將以人教版《義務教育教科書 化學 九年級》教材為研究對象,對其中的生命安全與健康教育內容進行梳理和分析,并對后續(xù)教材修訂提出建議。
一、《指南》對化學教材的內容要求
《指南》將中小學課程教材中的生命安全與健康教育分為“健康行為與生活方式”“生長發(fā)育與青春期保健”“心理健康”“傳染病預防與突發(fā)公共衛(wèi)生事件應對”“安全應急與避險”5大領域、30個核心要點(見表1),并給出了各項要點的主要教授學段和學科覆蓋建議。
根據《指南》給出的化學學科目標內容覆蓋建議(見表2),高中化學教材僅涉及領域“健康行為與生活方式”中的1項核心要點“合理膳食”,具體目標內容為“能夠堅持健康合理的飲食習慣,倡導‘三減三健’”“了解肥胖或貧血、消瘦等人群的飲食策略”“理解膳食模式對健康的影響”。初中化學教材則涉及“健康行為與生活方式、傳染病預防與突發(fā)公共衛(wèi)生事件應對、安全應急與避險”3大領域的5項核心要點。
通過以上整理可以看出,相對生物、體育與健康等課程的教材能夠全方位覆蓋生命安全與健康教育5大領域的多項要點,化學教材中生命安全與健康教育的內容更為集中,主要以營養(yǎng)物質、藥物、易燃物質、危險化學品等化學物質和化學實驗為載體,覆蓋與之相關的“健康行為與生活方式、傳染病預防與突發(fā)公共衛(wèi)生事件應對、安全應急與避險”3大領域。同時,目標內容以初中教材為主,少數內容因涉及有機物的結構和有機化學反應而被列入高中教材,如反式脂肪酸的結構,糖類、油脂、蛋白質等供能營養(yǎng)物質的結構與代謝等內容。
二、義務教育化學教材中的生命安全與健康教育
(一)教材中生命安全與健康教育內容梳理分析
1.教材對生命安全與健康教育內容要點的覆蓋情況。《指南》建議化學學科覆蓋以下5項內容要點:1.9合理膳食;4.1傳染病基礎知識;4.3傳染病對社會的影響;5.1應急常識與急救技能;5.5實驗、實習安全及職業(yè)健康。圖1統(tǒng)計了義務教育化學教材涉及《指南》各項內容要點的單元數。可以看出,教材覆蓋了以上5項內容要點中的4項,覆蓋率80%,做到了較好覆蓋;與此同時,教材未能涉及“傳染病對社會的影響”。主要原因在于現行義務教育化學教材的出版早于《指南》頒布。另外,除了《指南》建議覆蓋的以上要點,教材還有多個單元覆蓋與疾病預防控制、個人衛(wèi)生、公共環(huán)境衛(wèi)生等相關的其他7項要點,在更廣泛的領域落實了生命安全與健康教育。
2.生命安全與健康教育內容要點在教材中的分布情況。通過對《指南》內容要點在義務教育化學教材各單元中的分布進行統(tǒng)計(如圖2),可以看出,全書12個單元中,有11個單元編寫了與生命安全與健康教育相關的內容,占單元總數的92%,絕大多數單元都覆蓋和落實了《指南》的要求。僅有“第3單元 物質構成的奧秘”未編入相關內容,主要原因在于該單元介紹物質的組成與結構,相關的化學基本概念與理論關注微觀世界,較為抽象,與日常生活距離較遠;同時,限于學生的認知水平,作為義務教育階段化學課程首次涉及物質結構的教材單元,還難以從微觀層面解釋與人體健康和安全相關的現象。
另一方面,生命安全與健康教育在化學教材各單元的分布也是不均勻的。從圖2可以看出,除第3單元外,其余每個教材單元覆蓋1~8項《指南》中的要點,平均3.4項。其中,“第10單元 酸和堿”“第11單元 鹽 化肥”“第12單元 化學與生活”中的相關內容最多,覆蓋6~8項。其原因在于這3個單元介紹了大量具體的化學物質,與生產、生活及人體健康關系密切。其中第11、12單元的酸、堿、鹽等物質具有一定危險性,教材編入了大量與“5.1應急常識與急救技能、5.5實驗、實習安全及職業(yè)健康”相關的內容;第13單元“人類重要的營養(yǎng)物質、化學元素與人體健康”兩個課題介紹的營養(yǎng)物質、微量元素、有害元素等與人體健康直接相關,教材編入了與“1.1認識健康、1.2個人衛(wèi)生與保健、1.3健康問題與疾病預防控制、1.9合理膳食、1.10公共環(huán)境衛(wèi)生、2.1生長發(fā)育”相關的內容。
3.教材中生命安全與健康教育的呈現方式?;瘜W教材的內容一般采用正文、欄目、插圖和習題方式進行呈現。通過對教材各單元生命安全與健康教育的呈現方式進行統(tǒng)計,全書12個單元中,除了“第5單元 化學方程式”,其余11個單元(占單元總數的92%)都采用了多種呈現方式;75%的單元借助正文、欄目、插圖和習題,立體化呈現生命安全與健康教育;各單元都通過正文直接呈現生命安全與健康教育內容,絕大多數單元在欄目和習題中也有所涉及。同時,有3個單元未在插圖中呈現以上內容。其中的第5單元介紹質量守恒定律和化學方程式,內容的理論性較強,缺少與健康、安全、環(huán)境相關的情景素材,僅在正文中提及相關實驗的安全操作等內容;其中的第8、11單元分別介紹金屬材料和鹽類物質,與生活和生產聯(lián)系密切,有較多與健康、安全、環(huán)境相關的情境素材,具備以多種形式呈現生命安全與健康教育的基礎,建議在后續(xù)修訂中補充以插圖形式呈現的相關內容。
(二)教材中生命安全與健康教育的內容與呈現特點
基于以上統(tǒng)計和分析,可以看出現行義務教育化學教材較好地體現了《指南》對生命安全與健康教育的要求,基本覆蓋了《指南》中建議教材體現的各項內容要點,同時還覆蓋了多項《指南》中的其他要點,為開展生命安全與健康教育的教學提供了豐富素材;教材絕大多數單元都編入了相關內容,為日常教學中持續(xù)深入進行生命安全與健康觀念滲透創(chuàng)造了有利條件;教材以正文形式的顯性呈現為主,綜合采用正文、欄目、插圖和習題等多種形式,立體化呈現,為提高學生學習興趣,保證生命安全與健康教育的教學效果提供了有力支撐。
與此同時,受教材出版周期的影響,現行義務教育教材的出版早于《指南》頒布,社會和教育界對傳染病等突發(fā)公共衛(wèi)生事件的重視程度有待提高。因此義務教育化學教材對《指南》建議覆蓋的內容要點未能涉及“4.3傳染病對社會的影響”。另外,受學科內容的局限,《指南》要求中小學教材生命安全與健康教育覆蓋的5大領域30項要點中,建議初、高中化學教材覆蓋的只有3大領域5項要點,僅占要點總數的16.7%,且不包含“生長發(fā)育與青春期保健”“心理健康”兩大領域。
義務教育化學教材除了落實《指南》要求的5項要點,在更廣泛的領域進行生命安全與健康教育,落實了認識健康、個人衛(wèi)生與保健、健康問題與疾病預防控制、用眼健康、公共環(huán)境衛(wèi)生、生長發(fā)育、用藥安全等7項要點,總計落實11項,超過要點總數的三分之一(36.7%)。但受學科內容的影響,仍難做到要點全覆蓋?;谕瑯釉颍嚓P內容在教材中的分布也不夠均衡:與酸堿鹽、化學與健康相關的3個教材單元覆蓋的要點數最多(共21項),超過各單元覆蓋要點總數的一半;與化學基本概念和理論相關的2個單元僅覆蓋1項要點。在呈現方式上,仍有少數單元呈現方式較為單一,存在進一步改進和完善的空間。
三、教材修訂建議
(一)進一步落實《指南》要求,加強覆蓋,補齊短板
《指南》是基礎教育階段教學和教材進行生命安全與健康教育的基本依據。現行義務教育化學教材的編寫和出版雖然早于《指南》頒布,但教材整體上較好地體現了《指南》的要求,為后續(xù)教材的內容完善和質量提高奠定了堅實基礎。在進一步的教材修訂中,需要繼承和發(fā)揚現行教材的成熟做法,并結合新教材各單元的具體內容,深入挖掘與《指南》5大領域的契合點,提高內容要點覆蓋率,在更多領域滲透生命安全與健康觀念。
例如,在“化學與社會”學習主題下的“化學與人體健康”相關單元和課題中,應結合“合理用藥”等內容,落實“傳染病對社會的影響”內容要點,解決現行教材的覆蓋盲點;在“物質的組成與結構”“物質的化學變化”學習主題下的“物質結構”“化學反應的定量認識”等概念性、理論性單元和課題中,補充以插圖、習題和欄目形式呈現的生命安全與健康教育內容,通過豐富生動的呈現形式提供立體多樣的教學素材,更好地服務課堂教學。
(二)優(yōu)化相關內容的選擇與編寫方式,突出思想性和時代性,加強實踐性
生命安全與健康這一主題,與個人生活和社會生產密切相關,涉及大量社會性科學議題。與義務教育化學教材中的其他內容主題相比,綜合度更高,是落實課程思政、進行跨學科實踐活動的理想載體。在教材修訂中,相關內容應依托廣闊的社會背景,選擇反映學科前沿和我國特色的內容,在彰顯化學學科價值的同時,弘揚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體現新時期成就,幫助學生樹立健康和生命觀念,厚植愛國主義情懷。例如:以實物照片等形式呈現青蒿素和青蒿素類藥物,通過欄目或習題引導學生了解我國科學家發(fā)現青蒿素的研究過程,體會化學在其中發(fā)揮的重要作用;通過欄目或習題引入消毒劑、抗生素的組成、結構與用途,介紹我國醫(yī)藥工業(yè)的發(fā)展情況,讓學生在新舊社會的對比中認識傳染病對社會的影響與防控措施,增強實現民族復興和社會進步的責任感。
基于生命安全與健康教育的綜合性,教材需要充分考慮相關內容的多學科背景,結合新的義務教育化學課程標準對跨學科實踐活動的要求,選擇人類生存與發(fā)展可能面臨的健康和公共衛(wèi)生方面的不確定性挑戰(zhàn)設置實踐性問題,引導學生綜合運用化學、生物和工程技術等方面知識,設計和評估解決方案,加強教材內容的實踐性。例如,以常用解熱鎮(zhèn)痛藥等為內容載體,呈現真實情境,預留探究空間,使學生了解其結構和用途,并設計避免藥物不良反應的方案,在實踐過程中讓學生客觀、理性地認識化學物質,以科學和積極的態(tài)度應對挑戰(zhàn),促進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發(fā)展。
(三)加強整體設計,突出學科特色,提升相關內容的邏輯性
生命安全與健康教育具有較強的綜合性,涉及化學、物理、生物、體育與健康等多門學科的課程內容。根據現行義務教育階段課程方案,學生在義務教育的最后階段(八~九年級)開始學習化學。在此以前,生物和體育與健康的課程和教材已經較為系統(tǒng)地介紹了健康行為與生活方式、生長發(fā)育、心理健康、傳染病預防與應對、安全應急與避險等領域的內容。其中的合理膳食、應急常識與急救技能、實驗安全及職業(yè)健康等內容與化學聯(lián)系密切,與現行化學課程和教材存在較多重復。
以化學與人體健康為例,營養(yǎng)物質的成分與作用、合理用藥等內容在七年級生物和體育與健康教材中已有一定程度的介紹,而現行九年級化學教材在“第12單元 化學與生活”的“課題1 人類重要的營養(yǎng)物質”“課題2 化學元素與人體健康”中也有較多涉及。實踐中,教師普遍認為這部分內容較為零散、龐雜,學生的學習動力不強,且教學深度不易把握。與《義務教育化學課程標準(2011年版)》相比,《義務教育化學課程標準(2022年版)》強化課程育人導向,加強學科銜接,優(yōu)化課程內容結構,對“化學與社會”學習主題下的內容要求進行調整,減少了對具體化學物質與健康關系的要求,增加了從物質及其變化的視角理解化學與醫(yī)藥研制、營養(yǎng)健康的關系等內容,為新的義務教育化學教材統(tǒng)籌多學科內容整體設計“化學與人體健康”課題,滲透生命安全與健康觀念創(chuàng)造了有利條件。
教材修訂應遵循課標要求的變化,突出學科特色,從“物質的組成”和“物質的變化與轉化”等學科大概念出發(fā)來組織教材內容,分析和解決與人體健康相關的實際問題。建議根據“結構決定性質、性質決定用途”的化學基本觀念,整合現行教材“課題1 人類重要的營養(yǎng)物質”和“課題2 化學元素與人體健康”。按照從微觀到宏觀的順序,在充分回顧生物、體育與健康等課程相關內容的基礎上,通過分析人體的元素組成引入化學與人體健康主題,借助人體由哪些元素組成、這些元素有什么作用、如何獲取這些元素等一系列問題,由元素(必需元素)自然過渡到化合物(營養(yǎng)物質)。始終注意體現化學視角和化學觀念,突出學科特色,提升教材內容的邏輯性。在貫徹《指南》對“依據學科特點,以核心素養(yǎng)為導向,選取生命安全與健康教育相關內容,作為學科教學素材有機整合融入學科教育”等要求的過程中,從生命的物質組成(人體中的元素)、生命的過程(營養(yǎng)物質的代謝)、生命的保護(合理膳食與合理用藥)這三個方面闡述化學與生命的關系。引導學生從生命的角度學習化學,利用化學解決有關生命的問題,以清晰的邏輯融合科學精神與人文素養(yǎng),更好地落實生命安全與健康教育。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 教育部關于印發(fā)《生命安全與健康教育進中小學課程教材指南》的通知[EB/OL].(2021-11-2)[2024-03-18]. https://hudong.moe.gov.cn/srcsite/A26/s8001/202111/t20211115_579815.html.
[2]劉宏霞,姜國利.探索具有化學特色的生命安全教育途徑[J].中學化學,2017,(02):11~12.
[3]董慶杰,董心雨. 初中化學實驗安全教育的研究與實踐[J]. 河南教育(教師教育),2022,(09):47~48.
[4]吳" "臻,胡建明.中小學實驗室安全防護與化學危險品管理[J].教學儀器與實驗,2010,26(04): 6~7.
[5]鐘曉媛,王" "晶.高中化學教科書中安全教育內容的設計及教學建議[J].化學教育(中英文),2020,41(17):21~25.
[6]趙翔峰.高中化學教科書的安全教育素材比較研究[D].天津:天津師范大學,2023.
[7]王" "晶,鄭長龍主編. 義務教育教科書 化學 九年級[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2.
[8]“中小學教材加強生命安全與健康教育的研究”課題組,趙占良,劉翠航.中小學教材生命安全與健康教育內容梳理與研究[J].課程·教材·教法,2020,40(04):67~74.
[9]許九奎.基于2022年課標 考查化學素養(yǎng) 彰顯學科價值——2022年河北中考化學試題分析及2023年教學復習建議[J].教育實踐與研究(B),2023,(03):34~44.
[10]汪蓀萸,王偉群.化學教育中生命教育的滲透——讀一本美國化學教材的啟示[J].化學教育,2010,31(02):1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