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2022年版)》指出,要把“會用數學的語言表達現實世界”作為數學課程要培養(yǎng)的學生核心素養(yǎng)之一,融入整個數學教學過程。數學閱讀是數學表達的基礎,是掌握數學語言的前提。所以,加強數學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對學生數學核心素養(yǎng)的提升至關重要。
目前,不少學校和教師關注點在學生的知識、技能和方法的強化訓練上。結果在近幾年的中考數學中,學生暴露出了共性問題:閱讀能力較差,尤其在題干較長、信息較多的題目中,容易忽視關鍵信息,不能準確理解題意。因此,我們要充分認識到數學閱讀培養(yǎng)的意義與價值。
第一,對學生運用數學語言表達與交流有幫助。數學表達交流的載體是數學語言。通過數學閱讀,學生可以養(yǎng)成運用簡潔、精準的數學語言表達與交流的習慣,熟悉文字、圖形和符號等數學語言。
第二,對學生數學思維能力的提升有幫助。教師引導學生有針對性地閱讀數學教材、文章等,可以使學生在數學學習中提取信息快速準確、分析問題條理清晰,并且了解不同的思維方式,逐步提高解題能力、推理能力和數學思維能力。
第三,對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有幫助。數學閱讀是培養(yǎng)學生自學能力和獨立思考能力的重要途徑。通過認真閱讀數學教材和參考資料,學生可以更好地掌握初中數學中抽象的概念和定理,增強主動探索數學知識的意識,逐步養(yǎng)成以閱讀能力為核心的自主獲取數學知識的能力。
綜上所述,數學閱讀可以拓展學生的數學視野和知識面,還能幫助學生經歷完整的數學活動過程。那么,如何指導數學閱讀才能有效地幫助學生學習呢?
第一,加強數學閱讀方法指導。閱讀之前要先瀏覽標題、關鍵詞和圖表等,并根據閱讀目的和難度,規(guī)劃好閱讀時間和步驟。閱讀時,要注意符號和公式的含義,準確理解它們所代表的數學概念和運算規(guī)則,也可以標記公式、推導過程等重要信息,積極思考,提出問題并解答,以檢驗自己的理解程度。
第二,提升數學閱讀分析能力。在課堂教學中要給學生充足的時間和空間,充分利用教材中的資源,引導學生進行觀察、分析和概括,讓學生經歷數學知識的發(fā)生、發(fā)展和應用過程,在此過程中培養(yǎng)數學閱讀分析能力。
第三,注重數學審題能力的培養(yǎng)。要幫助學生樹立審題意識,讓學生學會標記、分析題目中的關鍵信息,學會對文字語言、圖形語言和符號語言進行熟練轉化,在對問題進行分析、推理和歸納的過程中提升邏輯思維能力。
第四,開展數學閱讀交流活動。教師要鼓勵學生結合所學內容查閱相關材料,可以閱讀數學史、科普文章等,也可以開展數學小論文寫作、數學閱讀分享會等活動,加深學生對數學知識的理解,提升他們的數學閱讀能力。
(責 編 莫 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