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只生活在夔州(今重慶奉節(jié))的猿,我的生活非常幸福,尤其是到了秋天,峽口的風(fēng)呼嘯,江上波濤聲滾滾,猶如一首激動“猿”心的樂曲,聽得我和伙伴們激情澎湃。于是,我們也會于峭壁之上、松林之間縱情歌唱。奇妙的是,無論我們?nèi)绾伍_心地放聲高歌,那些路過的詩人聽到的或是“哀鳴”、或是“挽歌”。《水經(jīng)注·江水》中記有歌謠:“巴東三峽巫峽長,猿鳴三聲淚沾裳。”其實值得哀嘆的并非我們猿類,而是人類。今天,我想和你說說曾聽過我們歌聲的大詩人杜甫的故事。
這位名為杜甫的詩人與夔州的緣分可不淺,他在夔州寫了近百首詩,諸如《夔州歌十絕句》記錄了夔州的山川形勢、自然風(fēng)光、古跡名勝和風(fēng)土人情,《茅屋為秋風(fēng)所破歌》則寫盡了他自己生活的窘迫和對天下蒼生命運的牽掛,另外如《秋興八首》《登岳陽樓》等都是出自他之手的名篇。不過,要說我的最愛,當(dāng)然是這首我親耳聽他吟誦的《登高》:
風(fēng)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
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
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
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杯。
在這一首詩中,我作為首位亮相的出場者,“風(fēng)急天高”就像是歌劇的開場音樂,在那激昂的音樂聲中我深情款款地走向舞臺中央,一展歌喉……人類認為《登高》是格律規(guī)范嚴謹?shù)摹敖炭茣保麄冋f這首詩“一篇之中,句句皆律;一句之中,字字皆律?!币虼艘灿腥朔Q此詩為“天下七律第一”!我雖不懂文學(xué)創(chuàng)作,但我見證了杜甫身處逆境的悲涼,傾聽了他含淚吟誦自己的詩作之后,我就成為他最忠實的“猿粉”。
那是秋高氣爽的一天,江水洲渚,水清沙白,對岸的猿嘯聲此起彼落,我仰望不見邊際的群山,層林盡染,落葉隨風(fēng)蕭蕭而下;俯視奔流不息、滾滾而來的江水,江面上駛過各式各樣的船只……我正準備和伙伴們對對山歌,那群“山林播報員”——水鳥在空中一邊盤旋一邊通報著:“杜甫來了,杜甫來了。”
我順著它們飛來的方向看去,只見一位白發(fā)老者正獨自登上夔州白帝城外的高臺,臨眺蒼茫天地,沉浸在蕭瑟的秋江圖中。
身邊的伙伴問:“你知道杜甫嗎?”
我驕傲地回答:“當(dāng)然知道,他是大名鼎鼎的詩人,和那李白齊名?!?/p>
“哦,可他的氣色真不太好。”
“他呀,憂國憂民?。“彩分畞y都已經(jīng)結(jié)束四年了,他依然看不到國家振興的氣象,原本給予他諸多照顧的嚴武病逝后,他只能離開經(jīng)營了五六年的成都草堂,乘船一路南下。途中他病魔纏身,于夔州得到當(dāng)?shù)囟级降恼疹櫍排R時得以安頓?!蔽蚁肫鹆饲岸稳兆釉诮吢爜淼南?。
“看他年老多病,還拖著病體獨自登上高臺,真是凄涼?!?/p>
“真正凄涼的可不是他的身體,而是他的命運,國家的命運?!?/p>
“他已經(jīng)遠離了故鄉(xiāng),習(xí)慣了長期漂泊,如今又疾病纏身,心中定然愁苦,所以才獨上高臺,想借景消愁。這些文人都愛登高,登高使他們心胸開闊?!?/p>
“和杜甫齊名的李白特別喜歡借酒消愁,但當(dāng)他看到一片潦倒之象,愁得根本沒有心思舉起酒杯了。”
你們說,是不是人更值得我們猿來哀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