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微課在初中物理教學中的應用,能增強教學的直觀性、針對性和目的性,使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動力得到激發(fā),主觀能動性得到發(fā)揮,物理核心素養(yǎng)得到提升。微課在初中物理教學中的應用,可采取以下策略:應用微課進行新課導入,激發(fā)學生學習熱情;應用微課開展分層教學,滿足學生學習需求;應用微課突破教學難點,提高學生學習效果;應用微課與生活相聯(lián)系,培養(yǎng)學生應用能力;應用微課豐富教學內(nèi)容,拓寬學生知識視野。
關鍵詞:微課;物理教學;應用策略;核心素養(yǎng);創(chuàng)新
中圖分類號:G633.7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8-3561(2024)24-0097-04
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發(fā)展,微課作為一種新型的教學方式,逐漸在教育領域得到廣泛應用。初中物理作為一門重要的學科,對于培養(yǎng)學生的科學素養(yǎng)和實驗能力具有重要意義。將微課應用于初中物理教學,可以有效地提高教學效果和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本文結(jié)合教學實踐,對微課在初中物理教學中的應用策略進行探討,旨在為提高教學效果和學生學習積極性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微課以視頻為載體,記錄教師在課堂內(nèi)外教育教學過程中圍繞某個知識點開展的教與學活動,具有教學時間較短、教學內(nèi)容較少、資源容量較小、資源使用方便等特點。對于教師而言,微課能改革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是教師專業(yè)成長的有效途徑。對于學生而言,微課能滿足他們的個性化學習需要,既可查缺補漏,又能鞏固知識,是對課堂學習的一種補充和拓展。微課可以通過圖文、音頻、視頻等多媒體手段,對知識點進行精講精練,使學生在短時間內(nèi)快速獲取知識。
1.豐富教學資源,提高教學效果
微課作為一種數(shù)字化教育資源,可以為學生提供更加多樣化的學習內(nèi)容和學習方式。微課可以通過網(wǎng)絡平臺和多媒體技術,將物理知識以更加生動、形象的方式加以呈現(xiàn)。這樣,學生可以在更加多樣化的學習資源中獲取更多的知識,提高學習效果。同時,微課還可以針對某個知識點進行深入講解,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微課在物理教學中的應用,能豐富教學資源,幫助學生更好地掌握物理知識,提高教學效果[1]。
2.強化實驗教學,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
物理實驗是初中物理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但由于受實驗設備、場地、時間等限制,很多實驗無法在課堂上進行。微課可以通過視頻、動畫等形式,將實驗過程生動地展示出來,讓學生更加直觀地了解實驗原理和操作過程。微課還可以提供實驗案例和場景,將抽象的物理概念與實際應用相結(jié)合[2]。這樣的實驗案例和場景能夠激發(fā)學生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提高他們對實驗的興趣和參與度。此外,微課還可以提供實驗數(shù)據(jù)和結(jié)果分析,培養(yǎng)學生的科學思維和實驗技能。通過自主性的實驗探究,學生能夠深入理解物理概念,提高學習積極性。
3.滿足個性化學習需求,促進學生自主學習
每個學生都有不同的學習需求和學習特點,微課能夠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設計不同的教學方式,滿足他們的個性化需求。同時,微課還可以為學生提供豐富的學習資源,幫助學生更好地掌握知識和技能,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微課的自主學習方式能為學生提供更多的選擇,學生可以根據(jù)學習進度和興趣選擇不同的微課內(nèi)容進行學習,實現(xiàn)學習的自主化。微課還可以為學生提供在線答疑、討論交流等功能,幫助學生解決學習中的問題,提高學生學習效果[3]。
4.實現(xiàn)教育資源共享,促進教育公平
微課作為一種開放性的教學資源,打破地域限制,讓不同地區(qū)的學生都能夠享受相同的教育資源,這對于教育公平具有重要意義。在傳統(tǒng)課堂教學中,由于受地域、經(jīng)濟發(fā)展等因素的限制,很多學生無法接觸到優(yōu)質(zhì)的教學資源。微課的出現(xiàn),能實現(xiàn)教育資源共享,提高教育資源的利用率,促進教育公平。
1.針對性原則
在設計和制作微課的過程中,教師需要緊密結(jié)合教學目標和教學內(nèi)容,確保微課內(nèi)容與教學目標相一致,與學生的實際需求相匹配[4]。首先,微課的設計應該圍繞教學目標。教學目標是教學活動的核心,在確定教學目標后,教師需要針對教學目標進行微課設計,以確保能夠有效達成教學目標。其次,微課的設計應滿足學生的實際需求。學生是教學的主體,微課的設計應符合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能夠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和學習動力。最后,微課的應用需要針對學生的實際進行調(diào)整。不同學生的學習能力和理解程度存在差異,微課應提供不同層次的教學內(nèi)容,以滿足學生的不同需求。為此,教師要根據(jù)學生的學習表現(xiàn)和反饋,對微課進行適當?shù)恼{(diào)整和改進,增強其針對性。
2.趣味性原則
微課設計遵循趣味性原則,可以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學習物理知識,提高學習效果[5]。在設計和制作微課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充分利用動畫、音效、圖像等多媒體手段,將抽象的物理概念和規(guī)律以更加直觀、形象的方式進行呈現(xiàn)。同時,還可以通過設置有趣的問題、引入生活實例等,引導學生主動思考和探索。。
3.互動性原則
在微課教學中,教師與學生的互動和交流,有利于提高教學效果。為此,教師可在微課中設置一些問題或?qū)W習任務,引導學生思考和探索,讓學生積極參與課堂互動。同時,教師要注重問題的難度和梯度,引導學生循序漸進地學習,逐步提高學生思維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教師也可以通過在線平臺或社交媒體,與學生進行實時互動交流,解答學生的疑問和困惑,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識。
4.完整性原則
微課應注重內(nèi)容的完整性和系統(tǒng)性,確保知識點之間的聯(lián)系和邏輯性。首先,教師要全面梳理教材內(nèi)容,明確教學目標和重點難點,確保微課內(nèi)容與教材內(nèi)容相一致。同時,教師還要注重知識點之間的聯(lián)系和邏輯性,將知識點串聯(lián)起來,形成完整的知識體系。其次,教師要注重微課的細節(jié)和流程設計,注重每個環(huán)節(jié)的設計和銜接,確保微課的流暢性和連貫性。同時,教師還要注重微課的細節(jié)和表現(xiàn)形式,如文字、圖片、視頻等,提高微課的吸引力[6]。
1.應用微課進行新課導入,激發(fā)學生學習熱情
新課導入是課堂教學的重要環(huán)節(jié),一個好的新課導入能夠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為后續(xù)的教學奠定良好的基礎。應用微課進行新課導入,可以借助微課的生動性、直觀性和互動性等特點,引導學生進入新知識的學習[7]。例如,在講解“光的折射”這一知識點時,教師可以通過制作一個關于光的折射現(xiàn)象的微課,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好奇心。微課中可以展示一些有趣的光折射現(xiàn)象,如將一根筷子插入水中,觀察到筷子好像被折斷了一樣等。這些現(xiàn)象會引起學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讓他們對光的折射產(chǎn)生濃厚的興趣。通過微課的展示,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思考這些現(xiàn)象背后的原因,探究光的折射原理。學生可以在微課中觀察到光在不同介質(zhì)中的傳播路徑和變化,理解光從一種介質(zhì)進入另一種介質(zhì)時發(fā)生的折射現(xiàn)象。這種直觀的展示方式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光的折射原理。又如,在引入電流的概念時,教師可以設計一個微課,用于導入新的物理概念———電流。微課可展示一個簡單的電路,包括電池、導線和一個燈泡。教師可通過講解介紹電流,指出電流是電荷在電路中流動的現(xiàn)象。隨著講解,視頻中的燈泡亮起,顯示電流流入燈泡。在微課中,教師還可提出一些問題,如電流的方向是怎樣的,為什么燈泡會亮起,引導學生思考電流與燈泡亮起的關系,激發(fā)他們對電流現(xiàn)象的好奇心,加深學生對電流概念的理解。
2.應用微課開展分層教學,滿足學生學習需求
在初中物理教學中,學生的學習能力存在差異,有些學生對物理概念理解較快,有些學生則需要更多時間和支持。分層教學能針對學生的不同需求和能力,提供個性化的學習內(nèi)容,幫助學生理解和應用物理知識。微課具有互動性和自主學習的特點,非常適合分層教學[8]。例如,在教學“重力”這一知識點時,教師可以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情況和需求,制作不同難度的微課。對于基礎層的學生,教師可以制作一個關于重力基礎知識的微課。這個微課可以包括重力的定義、公式、單位等基本概念,并通過一些簡單的實例和練習題,幫助學生理解和掌握重力的基礎知識。對于提高層的學生,教師可以制作一個關于重力與加速度關系的微課。這個微課可以介紹重力加速度的概念,并通過一些實驗和案例,讓學生了解重力加速度在不同地區(qū)和不同高度的變化規(guī)律。同時,微課中還可以設置一些難度較大的練習題,以促進學生的深入思考和探究。對于拓展層的學生,教師可以制作一個關于重力與天體運動的微課。這個微課可以介紹天體運動的基本規(guī)律,如牛頓運動定律、萬有引力定律等,并探討重力在天體運動中的作用。同時,微課中還可以介紹一些前沿科技,如太空探測、人造衛(wèi)星等,讓學生了解重力在科技領域中的應用。通過分層教學,每個層次的學生都可以根據(jù)自己的實際情況和需求選擇適合的微課進行學習?;A層的學生可以鞏固基礎知識,提高層的學生可以深入探究物理規(guī)律,拓展層的學生可以了解更多物理知識在科技領域中的應用。
3.應用微課突破教學難點,提高學生學習效果
在初中物理教學中,教學難點往往成為學生學習過程中的“攔路虎”,這些難點涉及抽象的概念、復雜的公式和實驗操作,讓學生難以理解和掌握。而微課可以針對物理學習中的難點進行重點講解,加深學生的理解和掌握[9]。例如,“電功率”是初中物理中的一個重要概念,涉及電流、電壓和電阻等多個知識點。對于學生來說,理解電功率的概念和應用較為困難。為突破這一教學難點,教師可以制作一個關于“電功率”的微課。先展示電流在電路中的流動情況,讓學生理解電流和電壓的關系,然后通過具體的實驗數(shù)據(jù)和圖表,展示電功率的計算公式和實際應用。在微課中,教師還可以設計一些問題,引導學生思考電功率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加深學生對電功率的理解。這樣,學生可以更加直觀地理解電功率的概念和應用,掌握電功率的計算方法。又如,在初中物理中,“電路故障分析”是教學難點。學生往往在面對復雜的電路故障時感到困惑,無法準確判斷故障的原因和位置。為了幫助學生突破這一難點,教師可以制作一個關于“電路故障分析”的微課。在微課中,教師可以先展示一個正常工作的電路,并詳細講解電路中各個元件以及它們的作用,然后再模擬電路故障,如斷開某個電阻或使某個電源短路,讓學生觀察電路的變化。這樣,學生可以直觀地了解電路故障,準確判斷故障的原因和位置。通過微課中的互動環(huán)節(jié),學生可以參與討論并提出自己的猜想。教師可以根據(jù)學生的回答進行引導,幫助學生理解電路故障的本質(zhì)和解決方法。最后,教師可以提供一些電路故障分析的實例和練習題,讓學生進行實際操作和練習。通過反復的練習和實踐,學生可以逐漸掌握電路故障分析的方法和技巧,提高解決問題的準確性和效率。通過生動形象的微課內(nèi)容、詳細的實驗演示和操作以及互動性討論,可以突破教學難點,提高學生學習效果。
4.應用微課與生活相聯(lián)系,培養(yǎng)學生應用能力
微課可以將物理知識與日常生活中的場景相聯(lián)系,讓學生認識到物理的應用。這種聯(lián)系可以激發(fā)學生學習動力,幫助他們將所學知識應用到實際問題的解決中。教師可以利用微課設計一些與生活相關的實踐活動,讓學生在實踐中學習和應用物理知識。例如,在初中物理的電學部分,教師可以制作一個關于家庭電路的微課,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和應用電學知識。這個微課可以先詳細介紹家庭電路的基本組成,包括電能表、開關、插座、導線等,讓學生了解這些設備和元件的作用和相互之間的關系。然后講解家庭電路的工作原理,包括電流的流向和電壓的分配等。教師可通過動畫和圖示等方式,讓學生更加直觀地理解電力的傳輸和分配過程。此外,教師還可以介紹安全用電的基本知識,如如何正確使用電器、如何避免觸電等。這些知識對于學生的日常生活非常重要,可以幫助學生避免一些常見的用電事故。同時,微課還可以引導學生思考如何利用電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問題。例如,教師可以介紹家庭電路安裝的基本步驟和注意事項,讓學生了解如何正確安裝家庭電路,如何選擇合適的電線和插座等。教師還可以介紹一些常見的家庭電路故障及其解決方法,如電線短路、燈泡不亮等。通過實例講解,讓學生了解如何排查故障和進行維修。此外,教師還可以介紹一些節(jié)約用電的方法和技巧,如合理使用電器、調(diào)整空調(diào)溫度等。這些方法不僅可以幫助學生節(jié)省能源,還可以減少對環(huán)境的影響。微課與生活相聯(lián)系,可以讓學生更加深入地了解電學知識在生活中的應用,并學會如何利用這些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問題。這不僅能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還能培養(yǎng)學生的知識應用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5.應用微課豐富教學內(nèi)容,拓寬學生知識視野
微課作為一種有效的教學輔助工具,為教師提供了拓展和補充教學內(nèi)容的機會。通過應用微課,教師可以引導學生了解更廣泛的物理知識,拓寬他們的知識視野,激發(fā)他們對物理學習的興趣和好奇心。在設計微課時,教師可以選擇與教材內(nèi)容相關但未被涵蓋的話題。例如,在講授光學知識時,教師可以制作一個微課,介紹光的干涉和衍射現(xiàn)象。這些現(xiàn)象雖然在初中物理教材中沒有詳細涉及,但它們是光學領域中的重要概念,能幫助學生理解光的性質(zhì)和現(xiàn)象。通過微課的講解和演示,學生能夠深入了解光的干涉和衍射現(xiàn)象,擴展對光學的認識。同時,教師在微課中還可以引入一些前沿的物理概念,幫助學生了解物理學科的最新發(fā)展。例如,在講授“原子結(jié)構”時,教師可以制作一個微課,介紹量子力學和電子結(jié)構理論。通過引入這些前沿的概念,學生能夠了解到物理學科的深度和廣度,激發(fā)對物理學研究和未來發(fā)展的興趣。此外,教師還可以利用微課開展跨學科教學,將物理與其他學科進行關聯(lián),拓寬學生的知識視野,促進學生跨學科學習。例如,在講解能源轉(zhuǎn)換時,教師可以設計一個微課,結(jié)合化學、地理和環(huán)境科學等學科,介紹不同能源的獲取與利用方式,以及能源轉(zhuǎn)換對環(huán)境的影響。通過學科融合,學生能夠了解到物理與其他學科之間的關聯(lián)性,這有利于培養(yǎng)他們的綜合思維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微課的應用不僅是教學方式的更新,更是教育理念的轉(zhuǎn)變。微課為教師提供了更多的教學資源和手段,同時也為學生提供了更靈活、個性化的學習方式。然而,微課的應用并非一成不變,需要根據(jù)具體的教學情境和學生的需求進行不斷調(diào)整和創(chuàng)新。因此,教師要積極探索和實踐微課在初中物理教學中的應用,提高物理教學質(zhì)量,提升學生物理核心素養(yǎng),推動物理教學高效發(fā)展。
參考文獻:
[1]孟林源.微課在初中物理實驗教學中的應用價值分析[J].陜西教育,2023(01):57-58.
[2]秦善德.微課視頻在初中物理教學中的應用[J].中國多媒體與網(wǎng)絡教學學報,2021(09):61-62.
[3]張萍.微課在初中物理實驗教學中的應用分析[J].吉林教育,2017(09):67.
[4]汪東紅.初中物理教學優(yōu)化探究[J].山西教育,2023(09):87-88.
[5]盧志強.思維導圖在初中物理教學應用的綜述和思考[J].河南教育,2023(09):72-73.
[6]許登峰.新課改背景下的初中物理教學優(yōu)化策略[J].安徽教育科研,2023,(23):48-50.
[7]李偉.探究性實驗教學在初中物理教學中的應用[J].天津教育,2023(23):62-64.
[8]張志宏.運用生活實驗助力初中物理教學[J].山西教育,2023(07): 91-92.
[9]李水英.數(shù)字教材在初中物理教學中的應用[J].廣西教育,2023(25): 74-76.
Exploring the Application Strategies of Microlecture in Junior Middle School Physics Teaching
Jiao Shuhua
(Tumen Nine Year Unified School, Gulang County, Wuwei City, Gansu Province, Wuwei 733000, China)
Abstract: The application of microlecture in junior middle school physics teaching can enhance the intuitiveness, pertinence, and purposefulness of teaching, stimulate students’ learning interest and motivation, unleash their subjective initiative, and improve their physics core competencies. The application of microlecture in junior middle school physics teaching can adopt the following strategies: using microlecture to introduce new courses and stimulate students’ learning enthusiasm; using microlecture to carry out hierarchical teaching and meet the learning needs of students; applying microlecture to overcome teaching difficulties and improve student learning outcomes; linking microlecture with daily life and cultivating students’ application abilities; applying microlecture to enrich teaching content and broaden students’ knowledge horizons.
Key words: microlecture;physicsteaching;applicationstrategy; corecompetencies;innova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