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語文具有工具性、啟蒙性,是基礎教育階段的主要學科之一。在語文教學中,作文教學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分項,不僅能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組織能力和表達能力,還能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理解能力。對作文進行分類指導,能夠提升寫作教學的針對性和系統(tǒng)性,幫助學生更好地掌握每一種類型作文的寫作技巧,理清寫作思路,提升學生的寫作水平。文章結合寫作教學實踐,對語文課堂中作文分類指導教學策略進行論述。
關鍵詞:小學語文;作文教學;分類指導;教學策略;寫作水平
中圖分類號:G623.24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8-3561(2024)24-0089-04
寫作教學在語文教學中占有重要地位,是培養(yǎng)學生語言組織能力和表達能力的有效途徑。在寫作教學中,學生往往存在不同程度的寫作困難,如缺乏寫作思路、詞匯量不足、表情達意不夠準確等。由此可見,對語文課堂中作文分類指導教學策略進行探究具有重要現(xiàn)實意義。本文結合語文寫作教學實踐,對語文課堂中作文分類指導教學策略進行探究。
由于缺乏寫作經(jīng)驗,部分學生在寫作過程中感到非常吃力。同時,教師的教學方法也存在一些不足,影響學生寫作能力的培養(yǎng)。
1.學生層面
對于學生來說,興趣是促使其主動學習的誘因。學生在一二年級時,寫作積極性較高,這主要是因為看圖說話、寫話中的圖片生動有趣,故事性強,他們比較感興趣[1]。進入三年級,寫作教學側重于文字的表達,學生往往會感到困難,無論是命題作文,還是半命題作文,都很難較好地完成。同時,一些學生在寫作中,雖然明確所寫內容,但缺乏相應的詞匯積累,加上生活閱歷有限,往往難以較好地進行表達。一些學生的語言組織能力較差,寫出來的作文語言不通順,條理不清晰,可讀性不強,缺乏感染力。一些學生未能掌握正確的寫作方法,不知道從何下筆。一些學生缺乏寫作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對寫作缺乏應有的自信心。
2.教師層面
學生的寫作水平不僅與其理解能力、認知水平和語言表達能力等密切相關,還與教師的教學方式、教學理念密切相關。學生每天與教師一起生活、學習,深受教師的影響[2]。特別是在寫作教學中,一二年級的學生需要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習如何看圖說話、寫話,三至六年級的學生需要在教師的指導下自主寫作,每一個環(huán)節(jié)都離不開教師的循循善誘。從現(xiàn)階段的語文寫作教學情況來看,部分教師缺乏對新課標的學習和研究,使得寫作教學的開展缺乏計劃性和針對性。同時,部分教師對學生存在的問題缺乏深刻的認識,片面地認為學生的寫作水平低主要是因為句子不通順、用詞不當、錯別字較多,因此在寫作教學中主要對這些方面進行強化,而忽視對學生寫作思維的培養(yǎng)和對寫作方法的指導,導致學生的寫作能力難以得到有效提升。部分教師在寫作教學的實施過程中具有一定的隨意性,使得學生的寫作練習時間得不到保障,難以構建系統(tǒng)的寫作知識架構。
1.提升學生的寫作水平和思維能力
語文課堂中作文分類指導教學能幫助學生認識并理解不同類型的作文,使學生能夠在腦海中建立清晰的寫作知識架構,從而有針對性地對各種類型作文進行訓練,避免作文類型模糊的情況出現(xiàn)[3]。作文分類指導教學具有系統(tǒng)性,能夠讓學生更好地掌握不同作文類型的結構和寫作方式,并進行合理運用。同時,語文課堂中作文分類指導教學能夠提升學生寫作水平,培養(yǎng)學生思維能力。例如,寫人的作文需要抓住特征,寫景的作文需要認真觀察,分類指導能夠讓學生明確每一種類型的作文寫作思路,有利于提升學生的寫作水平和思維能力。
2.豐富學生的詞匯積累和語言表達
不同類型的作文有著不同的語言表達,寫事的作文需要學生運用生動形象的語言對場景、事件進行描述,寫人的作文需要學生運用精準恰當?shù)恼Z言描述人物的特征。通過作文分類指導教學,教師可以針對各種類型作文的特點,引導學生選擇合適的詞匯,并有針對性地為學生補充一些該類型作文常用的詞匯,增加學生詞匯積累。同時,在某一種類型作文指導教學中,教師能引導學生反復進行語言表達訓練,讓學生更好地掌握這種類型作文所需要的語言,豐富學生的語言表達。
3.培養(yǎng)學生的批判性思維和創(chuàng)新意識
語文寫作教學實踐表明,學生的習作內容大都具有一些相似性,且多以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所舉的例子為素材[4]。在寫作教學中,不同類型的作文要求學生能夠從不同角度進行分析,通過深入思考形成自己的觀點。通過作文分類教學指導,教師可以針對某一種類型的作文,對學生的思維能力進行培養(yǎng),使學生建立具有個人風格的思維模式,以避免寫出的作文千篇一律。例如,在寫人的習作教學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拓展寫作范圍,讓學生從身邊選擇一個自己喜歡的人進行描寫。這樣,學生能夠站在獨立的角度進行構思,并在寫作中進行創(chuàng)新,使批判性思維和創(chuàng)新意識得到有效培養(yǎng)。
1.寫人作文:從特征出發(fā),融入情感
寫人作文比較常見,很多作文題目都要求學生對人物進行描寫,比如“自己熟悉的人”“自己身邊的人”等。這類命題一方面是考慮到學生的生活經(jīng)驗比較少,寫人能夠讓學生有話可說;另一方面是考慮到寫人是寫作的基礎,只有掌握描寫人的方法,才能在后續(xù)的寫作中取得更大進步[5]。寫人作文要求學生抓住其特點,如外貌、聲音、性格等,做到“見文如見人”。語文教師在指導學生進行寫作時,要注意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作靈感,讓學生融入自己的情感?!叭恕边@一寫作對象,與其他事物不同,其內涵更加豐富。學生在潛意識中選擇的寫作對象,一定是在他們心中占有特殊地位,與他們存在一些情感聯(lián)系的人。除了看圖寫話給出特定的寫作對象以外,其他的寫人作文都需要學生從生活中選擇寫作對象。一些學生在寫人作文過程中常常不知道寫誰,身邊的人雖然很多,但是選來選去還是無法確定。此時,教師要給予學生一定的引導,如可選擇外貌特征給你留下深刻印象的人,可選擇給予你關心和幫助的人,可選擇為社會作出突出貢獻的人。通過這樣的引導,可以幫助學生確定寫作對象。在寫作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對學生進行系統(tǒng)性的指導,讓學生掌握寫人作文的要素,如職業(yè)、外貌、動作、性格、語言和典型事件等。寫人與寫事密不可分,可以通過對事件的描寫來表現(xiàn)人物。以部編版語文三年級上冊習作題目《猜猜他是誰》為例,這個命題非常有趣,既設置了懸念,激發(fā)了學生的興趣,又突出了寫人這一主題。在教學中,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做一個“猜猜他是誰”的游戲,選一名學生蒙住眼睛,隨機選擇另一名學生,由其他學生描述他的特征,讓蒙住眼睛的學生猜一猜描述的是誰。在游戲結束后,教師可以運用多媒體出示一組句子:“他的頭發(fā)很短,兩只眼睛炯炯有神,有一雙大耳朵,像極了大耳朵圖圖”“他說話慢吞吞的,聽課時總喜歡用手托著下巴”引導學生找出句子中的外貌、性格、動作描寫,并組織學生對句子進行仿寫練習。之后,教師可引導學生對事件進行描寫,讓學生針對自己所選擇的人物,回憶其與自己發(fā)生的事。例如,有學生選擇自己的母親作為寫作對象,教師要引導學生思考:“媽媽做了哪件事讓你印象深刻?你心里有什么感受?”以激發(fā)學生情感,使學生在人物描寫以及事件的敘述中融入情感,豐富寫作內容,增強文章的可讀性。
2.寫景作文:塑造意境,抒發(fā)情感
寫景作文出現(xiàn)頻率較低,通常不會在考卷中作為單獨的作文題目。寫景作文一般會要求學生對某一處景色進行描寫,表現(xiàn)景色之美,抒發(fā)喜愛之情。這處景色可以是曾經(jīng)游覽過的,也可以是在電視、電影中看到過的。學生只要細心觀察,都可以順利寫出來[6]。但是,在景色描寫中,部分學生往往寫得比較單調,缺少生機和活力,內容非??斩?、直白,無法給人以美的體驗和感受。究其原因,主要是學生在景色描寫中缺乏意境的塑造,沒有將個人的情愫融入其中。因此,語文教師在進行寫景作文的教學中,應注重引導學生細致觀察景物,運用準確生動的語言進行描述,塑造一種美的意境,同時要學會借景抒情。以部編版語文三年級上冊習作題目《這兒真美》為例,在寫作教學之前,教師可引導學生觀察身邊的景色。三年級語文教材共安排四次觀察練習,并要求學生寫出觀察所得。在之前的寫作教學中,學生已經(jīng)初步掌握了觀察的方法,并且能夠關注事物發(fā)生的變化。習作《這兒真美》就是對學生觀察能力的進一步培養(yǎng),也是對學生觀察方法運用的進一步考查。教師可以利用本單元課文,引導學生正確觀察景色,并學會塑造意境,以更好地抒發(fā)情感。例如,課文《富饒的西沙群島》和《美麗的小興安嶺》,作者采用時間順序和空間順序展現(xiàn)景色之美,塑造美的意境,表達自己對景色的喜愛之情。教師可以先引導學生對課文進行認真閱讀,讓學生找出自己喜歡的語句,然后組織學生對課文中的經(jīng)典片段進行仿寫。在《這兒真美》寫作過程中,教師可引導學生結合本單元的課文,圍繞一個意境,將景物的特征描寫出來,并利用關鍵語句“點”出景色之美,抒發(fā)自己的情感。例如,在描寫公園景色時,教師要鼓勵學生寫出類似“好一幅風和日麗的畫卷”的關鍵語句。
3.寫事作文:明確主旨,突出細節(jié)
記事類作文是寫作教學的重點,也是經(jīng)常出現(xiàn)的寫作類型。很多學生在寫記事作文時容易寫成流水賬,將一件事從發(fā)生到結束的經(jīng)過寫出來,缺少明確的文章主旨和細節(jié)描寫。因此,在記事類作文教學中,教師除了要突出時間、地點、人物、事件等要素外,還要讓學生明確文章的主旨,并圍繞文章主旨進行細節(jié)描寫。只有這樣,才能使文章主旨鮮明,描寫生動,引人入勝,才能提升文章的可讀性。和寫人作文相比,記事作文雖然也以人物為中心,但主要是描寫人物的活動,以及圍繞人物所發(fā)生的事情,其重點在于描寫事情經(jīng)過。細節(jié)描寫能推動事件的發(fā)展,增強文章的感染力,突出文章的主旨。為了幫助學生明確文章主旨,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列習作提綱,以增強文章的條理性,更好地注重細節(jié)描寫。在細節(jié)描寫上,教師可以為學生補充一些課外閱讀素材,幫助學生積累更多的詞匯和語句,從而使學生做到“下筆如有神”[7]。以部編版六年級上冊習作題目《多彩的活動》為例,其與本單元中的課文相呼應,要求學生運用點面結合的手法寫一次活動。對此,教師可以創(chuàng)設寫作情境,組織學生進行一次拔河比賽,以將其作為本次習作的素材。在比賽之前,教師要提醒學生注意觀察此次活動的場景以及人物的表現(xiàn),包括人物的神態(tài)、動作和語言。在拔河比賽結束后,教師要組織學生根據(jù)此次拔河比賽列一個寫作提綱,將每個自然段要描寫的內容寫在提綱中。比如,第一自然段需要交代活動的時間、地點、人物,第二自然段描寫活動的過程,第三自然段應針對某一活動細節(jié)進行詳細描寫,如描寫參賽人員的表情、動作和語言,第四自然段抒發(fā)自己對這次活動的心得體會。同時,教師可以到網(wǎng)絡上搜索一些有關拔河比賽的閱讀素材,利用多媒體進行展示,幫助學生積累詞匯和語句。通過這樣的方式,學生能夠將自己的寫作思路梳理得更加清晰,能夠在寫作中突出文章主旨,知道哪一部分需要進行細節(jié)描寫,做到用詞準確,語言通順。
4.寫物作文:規(guī)范觀察方法,合理規(guī)劃描寫順序
寫物作文是語文寫作教學中一項非常重要的內容,要求學生通過觀察、描寫和想象,對一個具體事物進行詳細描述。在此類作文指導教學中,教師要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方法,指導學生按照合理的順序進行寫作,以提高學生寫作質量。對于事物的描寫,正確的觀察方法非常重要。小學生具有較強的形象思維,在看到一個具體事物時,往往會首先注意到事物最特別的地方。教師應當教給學生正確的觀察角度和觀察方法,引導學生充分發(fā)掘事物的特點和細節(jié)。比如,在寫物作文教學中,教師可以事先準備一枝花朵,在課堂上引導學生按照從整體到局部、從顏色到氣味的順序進行觀察。在完成對花朵的觀察后,教師要指導學生運用合理的順序進行寫作,將花朵的形態(tài)描寫出來,展現(xiàn)花朵的美麗和嬌艷,給讀者以美的享受。合理的寫作順序能夠使作文的結構更加合理,條理更加清晰,邏輯更加嚴密。比如,學生可以先寫自己對花朵的整體印象,然后描寫花朵的顏色、花瓣的數(shù)量等細節(jié),最后抒發(fā)自己對花朵的喜愛之情。這種有序的描寫能夠使文章讀起來更加流暢,更加有條理,能夠讓讀者在腦海中形成對事物的準確印象。以部編版五年級上冊習作題目《我的心愛之物》為例,教師可以提前為學生布置任務,讓學生將自己心愛之物帶到學校,在課堂上進行觀察。這不僅能激發(fā)學生寫作的積極性,還能讓學生對照物品進行描寫,降低學生寫作難度。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可組織學生對物品進行觀察,讓學生按照整體—外形—顏色—功能的順序,先進行口頭描述,然后再組織語言進行描述,從而完成寫作。
5.想象作文:立足生活,合理想象
相較于寫人、寫事、寫景等作文,想象作文的難度更高,讓很多學生感到無從下筆。想象作文主要分為四大類:夢幻、科幻、擬人和童話。無論是哪一種類型,都應當與現(xiàn)實生活有所關聯(lián),不能完全脫離生活實際。同時,想象必須建立在科學、合理的基礎上,應當有理有據(jù),不能作出不符合常理的想象。因此,在想象作文教學中,教師應給予學生及時的引導,避免學生天馬行空地想象,以致于寫出來的文章不符合常理,站不住腳。以部編版六年級下冊習作題目《插上科學的翅膀飛》為例,這次習作要求學生發(fā)揮想象力,創(chuàng)作一個科幻故事。六年級的學生已經(jīng)能夠根據(jù)教師的要求展開想象,圍繞“科學”這一主旨大膽想象,并且在文章中體現(xiàn)科學元素。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為學生播放科幻電影《流浪地球》,組織學生對其中的一些片段進行討論,同時為學生補充一些科幻事件的科學依據(jù),以激發(fā)學生寫作熱情,輔助學生順利完成習作。教師應以此為例,引導學生立足生活進行想象,在科學的基礎上進行想象。教師還可以為學生提供一些建議,如與生活息息相關的恒溫衣服、自清潔玻璃、能在墻壁上行走的鞋子等,以拓展學生寫作思路,讓學生在生活實際的基礎上進行合理想象,以增強文章的趣味性、科學性和可讀性[8]。
作文教學是語文教學的重點,也是難點,學生在寫作中還存在諸多不足。為提升學生的寫作水平,教師在語文寫作教學中可以采用分類指導教學的方式,針對不同種類的作文,對學生進行有針對性的指導。寫人作文要從特征出發(fā)融入情感,寫景作文要塑造意境抒發(fā)情感,寫事作文要明確主旨強化細節(jié),寫物作文要規(guī)范觀察方法合理規(guī)劃描寫順序,想象作文要立足生活合理想象。
參考文獻:
[1]姚永峰.語文作文分類指導教學的創(chuàng)新芻探[J].成才之路,2021(03): 130-131.
[2]張曉明.小學語文作文分類指導教學的創(chuàng)新策略研究[J].課程教育研究,2019(42):97-98.
[3]郭曉艷.科學實施作文分類指導的探究[J].基礎教育研究,2019(10):66-67.
[4]劉萬喬.新課標下作文教學的方法[J].甘肅教育,2024(06):82-84.
[5]朱艷.小學語文作文分類指導教學的組織與實施[J].課程教育研究,2017(03):150.
[6]肖紅亞.小學男女生語言發(fā)展差異及作文教學策略[J].教育觀察, 2014(22):35-36.
[7]南若緹.激發(fā)興趣與分類推進———在全納教育理念指導下職高作文教學探索[J].甘肅教育,2004(01):42-43.
[8]石步峰.對農(nóng)村中學作文教學現(xiàn)狀的調查與思考[J].語文教學通訊,1996(09):35-36.
Discuss on the Teaching Strategy of Classifying and Guiding Composition in Chinese Language Classroom
Xu Zhizhou
(Chenchun Primary School, Hongxiang Town, Liangzhou District, Wuwei City, Gansu Province, Wuwei 733000, China)
Abstract: Chinese language has instrumental and enlightening qualities, and is one of the main subjects in the basic education stage. In Chinese language teaching, composition teaching is a very important sub item, which can not only cultivate students’ language organization and expression abilities, but also cultivate their thinking and understanding abilities. Classifying and guiding essays can enhance the pertinence and systematicity of writing teaching, help students better grasp the writing skills of each type of essay, clarify writing ideas, and improve their writing level. The article combines writing teaching practice to discuss the teaching strategy of guiding composition classification in Chinese language classrooms.
Key words: primary school Chinese language; teaching composition; classification guidance; teaching strategies; writing proficienc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