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首撫今追昔、傷時感世之作。詞人通過回憶在洛陽的游樂時光來抒發(fā)其對國家淪陷的悲痛和漂泊四方的寂寞。
開篇“憶昔”二字,引起題目中所云“憶洛中舊游”,回憶在洛陽時與好友宴飲之情?!拔鐦驑蛏巷嫛?,已極有情致而愉悅人心,加上“坐中多是豪英”,則更見其宴飲之樂,益發(fā)使人憶念。“長溝流月去無聲”,描寫當時宴飲的環(huán)境。皎潔、幽雅的月夜,橋下流水載著月波悠然而去,富有詩情畫意?!靶踊ㄊ栌袄?,吹笛到天明”,平白至極,又自然至極,堪稱名句,讀之使人倍感親切。坐中豪英、長溝流月、杏花疏影、笛聲悠揚,共同構成了一幅境界優(yōu)美、情韻幽雅的高士夜飲圖,靜與動、光與影、色與香融為一片,充滿了歡樂及風流倜儻的情調。
下片從憶舊游回到眼前?!岸嗄耆缫粔?,此身雖在堪驚”,二十多年前,金人南犯,洛陽失守,國破家亡,詞人憂國憂民,又挽瀾無力,怎能不感慨萬千呢?現(xiàn)在夜登小閣,當然不會有舊日夜飲午橋時的興致了,兩相比較,備覺感傷!“登小閣”前冠一“閑”字,則更見其救國無門、生活無聊之情。悵惘之時,獨自登小閣,幸而看到的卻是晴天,暗示此時南宋政府已以杭州為都城,改名臨安,國家轉危為安,前途已有希望。從這里可看到赤心愛國的詞人,對收復失地并沒有喪失信心?!肮沤瘛本湓~人把國家興亡、人生窮通的大感慨,付之于漁唱,利用這一意象來表達自己外表超脫曠達、內心寂寞悲涼的情緒,全詞的意蘊更加深廣厚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