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黟不成鎮(zhèn),無徽不成商?!本寐劰艜r徽商盛名,恰逢假期,久在樊籠中,我們欣然起意決計去徽杭古道,沿著古時徽商的足跡,以徒步的方式感受自然山川帶來的歷史余響。
徽杭古道始建于唐朝,西起安徽省宣城市績溪縣伏嶺鎮(zhèn),東至浙江省杭州市臨安區(qū)清涼峰鎮(zhèn),古道全長75千米,是明清時期徽州人走出大山、走向江南,經(jīng)大運河至揚州的重要陸上通道。一千多年的歷史使之成為繼“絲綢之路”“茶馬古道”之后的第三條著名古道。
我們從杭州坐大巴來到績溪,已近中午,我們先美美飽餐一頓。胡適一品鍋配上腌篤鮮,用績溪特色美食為接下來的行走積攢能量。休整好之后,我們?yōu)槠趦商斓幕蘸脊诺劳讲骄驼嚼_帷幕。
古道起始那段是石板路,上山坡度并不大,走起來十分輕松,我一路邊走邊拍攝。過江南村,踏上石階古道,進(jìn)入江南第一關(guān)關(guān)隘。石道變窄且坡度陡然增加,萬丈懸崖上鑿出的臺階貼著石壁,蜿蜒曲折,卻漸漸隱于崇山峻嶺之間,望不到盡頭。身體的疲乏信號開始蔓延,汗水漸漸浸透衣服,肩上的行囊仿佛萬斤重。古道之下,澗壑之中,是千年不息的湍湍溪流。溪流間怪石林立,大大小小,千奇百怪,似一道天然怪石障。在如此高度上往下瞧,讓人為之心驚,不免有些腿腳發(fā)軟。怪不得被稱為江南第一關(guān)!
跋涉許久,遇一亭,我們于亭中歇息。喝水補充水分之余,眼睛貪婪地將自己當(dāng)作相機取景框攝取周圍景色。眼前一大紅燈籠上題寫著“江南第一村”,掛于古樸的木色亭檐下,與亭外蒼山翠嶺之色,宛若一幅趣意山水圖。眾鳥高飛盡,孤云獨去閑。目之所及,皆是煙色水墨之景。
與此處美景暫別,繼續(xù)前行,在一個老人的指引下,眺望山對面,仔細(xì)辨認(rèn)佛掌峰的形狀。再過黃茅培,途中時有小橋流水,時有小瀑布飛流而下。清泉落,山風(fēng)拂,夕陽平鋪水光,山光之色更添柔美。為了不摸黑,我們需在天黑之前到達(dá)下雪堂附近的民宿,于是加快了腳步趕路。
抵達(dá)山頂小木屋,天色已晚,簡單用餐過后,院落里篝火晚會熱鬧非凡。我笑著逃出熱情的人群,在晚風(fēng)的吹拂下,于一旁躺椅上看星星。往日城市里的星星被霧霾遮住了,大多尋不到蹤跡。而此時夜晚的小山間,星光閃閃,一日的疲憊在如此夜色之下已全然忘卻,時間似乎慢了下來,只覺這山中歲月靜好,恍如世外桃源。
第二日一早,吃過筍干肉絲湯面,背上行囊,在晨霧中向此次行程最高峰藍(lán)天凹進(jìn)發(fā)。下雪堂到藍(lán)天凹這段路全是上坡和臺階,前一日徒步帶來的腿腳酸脹,使爬坡多了些咬牙堅持的毅力。只見眼前兩座高聳的山峰相對呈“凹”字形,藍(lán)天白云仿若流動的寶石鑲嵌凹處,其后遠(yuǎn)山層層疊疊,起起伏伏。一顆心滿是興奮,顧不得身體疲乏,展開雙臂,奔跑著上前。
藍(lán)天凹的風(fēng)很大,將自由也一并吹進(jìn)我心里,乘風(fēng)好去,長空萬里,直下看山河。云海翻滾,纖塵不染,青山層層隱隱??粗矍熬吧挥X天地廣闊,人生更有無數(shù)可能,且待徜徉?!澳钋Ю锫?,自有到來風(fēng)。”徒步如此,人生亦如此。
徽州民謠里唱“雨傘挑冷飯,背著甩溜鰍。過山又過嶺,一腳到杭州”,我轉(zhuǎn)過身,望著連綿的山峰,回想這兩日走過的路,這可真不是“一腳到杭州”唱的這般容易啊。
編輯|龍軻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