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太祖朱元璋建立明朝后,制定了治國法典——《大明律》?!洞竺髀伞肥俏覈ㄖ剖飞暇哂欣锍瘫饬x的一部法典,內容涵蓋方方面面,大到國家政治、經濟、軍事、文化方面的政策,小到黎民百姓的行為準則規(guī)范,都做出了明確的規(guī)定,甚至對于“罵人”都制定了相應的法律條款,可謂包羅萬象。在《大明律》中,“罵人”這個法律條款被稱為“罵詈”罪,“罵詈”罪屬于《刑律》篇,共計八條,根據(jù)罵人情節(jié)輕重,規(guī)定了相應的處罰標準,輕則杖責,重則判處絞刑,懲處力度不可謂不重。
“滄海桑田”出自東晉道教學者葛洪所著《神仙傳》。傳說東漢仙人王方平在門徒蔡經家見到了仙女麻姑,發(fā)現(xiàn)她原來是自己的妹妹。麻姑早年在姑余山修行得道,千百年過去了,長得仍如十八九歲的姑娘。麻姑說:“我自從得到天命以來,已經三次見到東海變?yōu)樯L?。這次去仙山蓬萊,見海水比以前淺了許多,大概又快要變成陸地丘陵了吧!”也就是說,“滄?!笔侵笘|海。后來人們便用“滄海桑田”比喻人世間事物變遷巨大。
science(科學)一詞出現(xiàn)于14世紀中期,而scientist(科學家)一詞直到1840年才誕生。在此之前,研究科學的人被稱為natural philosopher (自然哲學家),如1687年大科學家牛頓出版的科學巨著叫作《自然哲學的數(shù)學原理》。“科學家”一詞是由英國劍橋大學歷史學家、哲學家費米爾創(chuàng)造的。1840年,他在一次演講時說:“在科學領域里,孜孜不倦的耕耘者, 我們需要給他們一個適當?shù)拿Q。我想稱呼他們?yōu)椤茖W家’?!睆拇?,“科學家”一詞便開始使用。
【文稿】曉 軍
【責任編輯】蒲 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