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承的意義,不止于磚雕技藝,不止于世家承襲,更在于守護和傳承地方歷史底蘊,向世界展現(xiàn)地方文化的獨特魅力。
“無雕不成屋,有刻斯為貴?!贝u雕是古建筑雕刻中重要的一種藝術形式,是指在青磚上雕出山水、花卉、人物等圖案,常用于裝飾宅第、園林、門樓和照壁等處。受地域影響,磚雕有很多流派,蘇派磚雕是南方地區(qū)磚雕藝術典型代表之一。2011年,蘇派磚雕被列入江蘇省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名錄,也是蘇州“相城十絕”之一。劉夢溪是第四代蘇派磚雕技藝傳承人,她說,傳承世家技藝,是“自然而然”的必然選擇。
潛移默化傳技藝
劉夢溪的太爺爺劉杏卿,以木匠技藝為業(yè)。他將這門精湛的技藝悉心傳授給了兒子劉文元。劉文元深感技藝傳承的重要性,決定讓子輩們各自學習不同的手藝技藝,以此確保家族技藝的延續(xù)與發(fā)揚光大。劉文元的大兒子劉一鳴專攻磚雕,二兒子選擇木雕,三兒子則致力于石雕。
劉文元的三個兒子憑借對技藝的滿腔熱忱與不懈努力,成為各個領域的佼佼者。特別是鉆研磚雕的大兒子劉一鳴,憑著出色的技藝,榮獲“江蘇省工藝美術大師”稱號,并被認定為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代表性傳承人及“相城十絕”磚雕技藝傳承人。
如今,劉家的手藝已傳承至第四代。2009年,24歲的劉夢溪從南京藝術學院服裝設計專業(yè)畢業(yè)后,回到父親劉一鳴創(chuàng)辦的蘇派磚雕藝術研究所,繼續(xù)著家族技藝傳承之路。
這樣的人生決定,不是父輩的要求,是自然而然的必然選擇,“是非常絲滑的過程”。劉夢溪講了她孩子的兩個小故事。
劉夢溪的女兒在讀幼兒園期間,老師讓每個孩子從家里帶一件小裝飾物來幼兒園。女兒對老師說,自己家是做磚雕的,明天帶磚雕來。女兒回到家后,到工作間找了一小塊成品磚雕作品,放進了書包。劉夢溪這才意識到,女兒對磚雕的認識,就是她對磚雕的認識,“很自然的一件事,因為磚雕這件事早就融進我們的成長和認知里了?!?/p>
劉夢溪見兒子個頭高,計劃給兒子報籃球社團,兒子卻選擇了電子焊接。劉夢溪說,兒子喜歡搗鼓各種東西,動手能力非常強。“劉家個個天生喜歡動手,而且能力很強。”劉夢溪說,“可以把這理解為劉家基因遺傳,也可以理解為手藝潛移默化的影響。”
人品比技藝重要
父輩除了教會劉夢溪技藝外,更教會了她如何做人做事?!叭似繁燃妓囍匾挥邢扔腥似?,才能更好地學習和傳承技藝?!闭f到父輩教給她的做人準則,劉夢溪如數(shù)家珍。
爺爺劉文元雖然年過八旬,但依舊閑不住。“我每次去看他,他不是在田里忙碌著,就是在搗鼓他制作的紅船模型?!?020年起,劉夢溪進入蘇州美術館工作。每周一到周五,她在蘇州市區(qū)上班。每周末,她回到位于相城區(qū)陽澄湖鎮(zhèn)的蘇派磚雕藝術研究所,和父親一起鉆研磚雕?!翱纯礌敔敽透赣H,我算啥辛苦啊。劉家人對辛苦是沒有概念的。”劉夢溪說。
在劉夢溪眼中,父親對材料和技藝的把控,展現(xiàn)出了近乎執(zhí)拗的堅定與執(zhí)著。他始終堅守著“磚雕作品必須經(jīng)得起長時間的風吹日曬”的原則,將其作為創(chuàng)作的根本出發(fā)點。同時,他對材料與技藝的要求也極為嚴格,絕不容許有絲毫馬虎、松懈或偷工減料的行為。于是,他自己制磚坯進窯燒制,堅持手繪圖紙,堅持純手工雕刻?!耙患髌罚幢憧焱旯ち?,如果父親覺得有些地方還需要改進,還可以再完美些,他便會推翻重來?!眲粝f。
劉夢溪還介紹了父親的工作原則:不管是哪里的客戶預訂磚雕,即便告知了規(guī)格尺寸,父親依然會親自上門量尺寸,以及看現(xiàn)場整體情況。這樣做,一方面是避免客戶量的尺寸與他們所制作的磚雕之間有誤差,另一方面是到現(xiàn)場看預訂的磚雕與安裝的大環(huán)境是否協(xié)調融合。
如果說當初從大學畢業(yè)回家傳承父親技藝,是一種“自然而然”,那么,和父親共事多年后,決心將磚雕技藝發(fā)揚光大,則是一種使命和擔當。“父親對完美的極致追求,以及做人做事的態(tài)度,對我影響太大了。我必須更加努力,把技藝以及技藝背后的精神傳承和發(fā)揚下去。”劉夢溪說。
通過非遺綻放女性魅力
如今,劉夢溪已榮獲“相城區(qū)第十批區(qū)級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項目代表性傳承人”與“指尖蘇州·十佳巾幗匠星”稱號。她認為,傳承的意義,不止于磚雕技藝,不止于世家承襲,更在于守護和傳承地方歷史底蘊,向世界展現(xiàn)地方文化的獨特魅力。
目前,劉夢溪正和父親一起制作鄉(xiāng)愁系列磚雕作品,想通過磚雕這一藝術形式,生動展現(xiàn)20世紀七八十年代陽澄湖地區(qū)獨特的風土人情,淳樸民風。
為此,劉夢溪與父親近年來廣泛收集船槁、挑米擔等老物件,并邀請真人參與擺造型、搭場景,拍攝了大量具有濃厚生活氣息的照片。在此基礎上,劉夢溪參與了十余張圖紙的設計工作,隨后進行磚雕創(chuàng)作?!熬褪且源u雕形式把真實的歷史傳下去,讓大家知道,尤其是讓孩子們知道。”劉夢溪說。此外,劉一鳴每年都會向外界招募徒弟,希望將蘇派磚雕技藝進一步傳承和發(fā)揚光大。
在“中國民間工藝之鄉(xiāng)”蘇州市相城區(qū),有不少像劉夢溪一樣的青年女性,用自己的堅守與創(chuàng)新,保護、傳承著古老技藝。劉夢溪說,手藝人需要耐得住寂寞、有足夠定力,在這方面,女性有優(yōu)勢,“女性傳承非遺,在這一過程中,也能綻放出屬于女性的獨特魅力,成就屬于女性的人生芳華。”
編輯 馬哲 xjjyh_326@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