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覽意大利托斯卡納中部地區(qū)時,看到的是延綿起伏的丘陵、優(yōu)美的柏樹、山巔上古樸的農(nóng)舍以及大片葡萄園和橄欖樹。我們在錫耶納住了四天,這樣既可以在這座古城的街巷中盡興游逛,也可以驅(qū)車到鄰近的小鎮(zhèn)觀光。
文藝復興時期,在美第奇家族強大財力的支持下,佛羅倫薩興旺發(fā)達,錫耶納則落后了數(shù)個世紀?,F(xiàn)在看來,這種落后未必不是一件好事,資金缺乏讓這座城市發(fā)展緩慢,沒有大興土木,因而保留了中世紀特色,被稱為中世紀建筑的“活化石”。
錫耶納特別適于閑逛,一家家精巧的店鋪,一個個小小的手工作坊,都讓我們流連許久。
瓷器店、首飾店,皮具店、畫廊、雜貨店……我們被一個年輕鞋匠吸引,他正在制作一雙皮涼鞋。其從容不迫的裁剪與上機器縫制一氣呵成,這得重復多少次才能練得如此的篤定,如此的行云流水。鞋可以定制,有事先做好的皮質(zhì)花朵,可以縫在鞋上做裝飾,立等可取。還有首飾店中那銀質(zhì)的珠鏈、手鐲、花朵,看也看不夠……
我們在坎帕廣場邊的餐廳吃過晚餐,夜幕已經(jīng)降臨,廣場有不少納涼的人。真是個奇怪的廣場,就像個扇面向下傾斜,而這個“扇面”是由九塊鋪砌的塊面組成的,即便在黑暗中也泛著光亮。有人仰躺在廣場上,廣場最低處的建筑是市政廳,屬于意大利最優(yōu)雅的哥特式建筑,旁邊是高聳的曼賈塔樓。
坎帕廣場是錫耶納的中心,白天這里人群熙攘,陽光熱烈,周邊賣貨的小攤一直把貨架深入到廣場中央。這里是每年賽馬節(jié)(8月16日)的舉辦場地。賽馬節(jié)是錫耶納的一大盛事,甚至是意大利的一樁盛事,有穿著古代盛裝的游行和驚心動魄的賽馬活動。
錫耶納大教堂是必看的地方,內(nèi)部的墻壁和柱子延續(xù)著外墻的黑白條紋風格,拱頂是藍色的,綴著金色的小星星。地面上的大理石鑲嵌畫,是耗時200年繪制的,非常珍貴,只定期對觀眾開放,展示其中的一小部分,其他部分則被毯子遮擋了起來。
我最喜歡的是位于地下的考古博物館,展出了伊特魯利亞的考古發(fā)現(xiàn)。還有考古發(fā)掘出的殘破雕塑的復制品和它們修復后的樣子,令人震驚。
早晨出來時,街道上有位大胡子畫家正蹲在地上用彩色粉筆畫一個女子的臉龐,我先生過去和他聊了幾句,還合影留念。待我們游覽歸來,畫已經(jīng)完成,此時,那女子和她頭上的花朵沐浴在陽光中,畫家已不知去向。然而,只需一場雨,這幅畫就會變成一股股彩色的水流奔向下水道,而我們也不過是在時間長河的這一剎那在此停留。
錫耶納周邊小鎮(zhèn)很多,我們?nèi)チ似ざ髟褪ソ苊啄醽喼Z。那天,我們驅(qū)車前往圣杰米尼亞諾已經(jīng)是下午四點。走進城門,迎面是出城的游客人流,我們在溫煦的夕照中游覽了這座古城,并在當?shù)刂谋ち璧昱抨犢I了冰激凌。其實在意大利,我們經(jīng)過的每一個城鎮(zhèn)的冰激凌都挺好吃,而且有地方特色,再說了,哪有冰激凌不好吃的?某人因為吃了太多的冰激凌,回到南京,血糖大大超標。
我們逛了一個又一個的街邊小店,在一個小畫店里買了一張描繪圣杰米尼亞諾塔樓的彩色鋼筆畫。陳丹青說過,你不要小看圣杰米尼亞諾這個小地方,藝術品市場相當活躍。夕照把古老的墻體點亮,和陰影部分形成鮮明的分界線。暖暖的沙色墻壁上,藤蔓逶迤攀援,窗臺上有花簇探出,還有些花草種在高高低低的赤陶罐中,都不太精神。一捧繡球的花頭凋萎地垂著,葉尖也焦黃了。
意大利人種花種草好像比較潦草,不像德國和奧地利那些小鎮(zhèn),花草打理得一絲不茍,每天上去看都是水汪汪鮮亮亮的。不過這種散漫其實也蠻好,人似乎更松弛更樂觀。我們往城門的方向走,突然看見一束光正打在紅色的天竺葵花瓣上,花瓣被照得鮮紅透亮。
有那么一瞬間,真希望時間停下,或者手表上刻度之間的距離拉長一點,再拉長一點。光當然不會停駐。不過,這一幕會留在大腦里,很久很久。兩位年輕人用我不知名稱的樂器在演奏,黃昏的寂靜中,有種余音裊裊的空靈感,那是樂音合著女子的哼唱。
圖片由本文作者提供
編輯 王冬艷 43740834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