閆子賀
時代飛速發(fā)展,科技日新月異。科技之刃在我們生活中愈展光芒,越來越多的人步入互聯(lián)網(wǎng)的洪流中。未成年人的互聯(lián)網(wǎng)普及率也大幅提高,據(jù)統(tǒng)計,90%的未成年人是被風靡的電子游戲所吸引的?!盎ㄩ_生兩面?!比魏问挛锝杂袃擅嫘?,同樣,電子游戲也是把“雙刃劍”。
“保持前進是一種能力,學會休息也是一種進步。適當停下來,才知道前進的方向。”游戲的本意是作為一種消遣,在游戲中,挑戰(zhàn)可以幫助玩家學會面對失敗和挫折,從而增強抗挫折能力,激發(fā)個人的自信心、上進心。同時,作為一種風靡的事物,電子游戲也可以成為同學之間課后的討論話題,從而增進同學情誼。
可在我看來,電子游戲是弊大于利的。自控力是電子游戲壓垮青少年的最后一根稻草。電子游戲商家正是抓住了青少年自控能力弱的特點,開設了多重“陷阱”:細致的服飾、逼真的場景、定期簽到領獎品……這些“吸睛”手段俘獲了不少青少年的心,他們猶如餓獸撲食,不分晝夜地沉迷電子游戲。“精神鴉片”有了可乘之機,一步步麻痹他們的思維,腐蝕他們的內心。長時間“上號排位”不僅給自己生理帶來很大的創(chuàng)傷:脊柱側彎,視力下降,甚至免疫力下降……更嚴重的是在精神層面上帶來了無法彌補的傷口。他們就像那些吸食毒品的人,追求一時的逍遙自在,整日沉迷于虛幻游戲世界,虛度光陰,忘卻友情和親情,脫離本源的現(xiàn)實,以至于性情大變,少言寡語。為了游戲無止境的充值,為了游戲段位而通宵……他們布滿血絲的雙眼空洞失神,完全成為“提線木偶”,受電子游戲擺布,一步步墜入這個虛擬的無底洞、“銷金窟”。
新聞是反映真實社會的鏡子。一名23歲患有心臟病的男子陳某,疑沉迷網(wǎng)絡游戲,某月31日到網(wǎng)吧打了一整天游戲,被店員發(fā)現(xiàn)時已四肢僵硬,氣絕多時,然而,他的雙眼仍注視著屏幕、雙手還放在鍵盤上……像陳某這樣痛心的例子比比皆是,或許只有生命的代價才能喚醒這些“沉睡者”。近幾年,雖然政府出臺相關政策,電子游戲必須要實名認證,嚴格控制游戲時長,但真正能夠遏制它的只有青少年自己對深淵泥濘的辨析。
“少年應有鴻鵠志,當騎駿馬踏平川”,青少年應在復雜紛繁的網(wǎng)絡游戲中取其長處,擦亮雙眼,遇泥濘處及時懸崖勒馬,迷途知返,理性對待電子游戲。
點評
作文觀點明確且具有思辨性,既看到了電子游戲有利的一面,又看到電子游戲存在的弊端,并把弊端作為重點來論述,可謂既全面又突出重點。小作者在分析弊端時選擇從“精神鴉片”的角度出發(fā),可謂一針見血,最后又從青少年自身出發(fā)談了應持有的理性態(tài)度。行文思路清晰,具有邏輯性和思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