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游
2024年5月31日,美國紐約,特朗普反對者舉行抗議
卸任總統(tǒng)成為背上刑事罪行的重犯(felon),特朗普實屬美國歷史首例。
這是一場歷時6個星期的審判。在紐約曼哈頓區(qū)中央大街100號,22名證人在過去的6個星期里被分別傳召,最終在由12人組成的陪審團裁決下,一致判決由曼哈頓檢方指控特朗普的34項控罪成立。
特朗普卸任總統(tǒng)后,身上的一連串民事和刑事的官司一直揮之不去。2023年年底,特朗普首宗民事官司以敗訴告終。這次“捂口費”的敗訴,宣告了特朗普的第一宗刑事官司法律戰(zhàn)折損。
34條控罪的每一條,理論上都可能招致牢獄之災。而法官將在7月11日宣布具體量刑。有意思的是,在那四天后就是共和黨黨代會,特朗普將被正式宣布為總統(tǒng)候選人。
2024年6月2日,美國佛羅里達州,特朗普的支持者舉行示威活動
考慮到特朗普判刑的各種“史無前例”,理論上的“入獄”,可能很難實現(xiàn)。但在大選已經(jīng)進入半年倒計時的背景下,特朗普堆積如山的法律戰(zhàn),已經(jīng)不可能單純是司法案件。
各種官司的判決將影響選舉的走向,因此成為了選舉議題的焦點。從陪審員的遴選,再到檢察官的身份背景,在各方的不同解讀下,各種被認為“骯臟”的細節(jié)被挖出,都被噴上各種政治顏料,再變成各自陣營攻訐對手的工具。
“這是一間位于15樓的法庭,古老而破落。它面積比較小,看起來也很普通。可如果你向左看過去,大概在30英尺(9米左右)的地方,我的左手邊就是那個看起來很顯眼的特朗普。”紐約法律評論記者哈利·利特曼這樣在美國公共廣播網(wǎng)回憶現(xiàn)場。
庭審時不能拍照和錄像,記者們只能口述審判特朗普的現(xiàn)場。他在那張桌子上坐了6個星期,大部分時間都在打瞌睡,以彰顯自己對法庭的蔑視。各種不利于他的證人輪番上陣,他都無動于衷。
美東時間5月30日,下午4點20分,陪審團把紙條遞給法官,幾分鐘后,法官開始宣讀時,特朗普總算睜開了眼睛。媒體的標題是,“判決出來那一刻,特朗普眼睛瞪得大大的”。
法庭沒有廣播,在這里,特朗普無須表演。在陪審團主席逐條回答各項罪名“有罪”時,特朗普又恢復了面無表情的神態(tài)。
事實上,12人組成的陪審團,只要有一人否決某一項罪名,那么這項罪名就不予成立。而結(jié)果則是34項罪名全部成立,那就意味著,所有陪審員都對這些控罪沒有異議。
由于“捂口費”案件的政治敏感性,這次庭審的法官特別對12名陪審員的身份作了嚴密的保護。
幾分鐘后,法官開始宣讀時,特朗普總算睜開了眼睛。
既然“捂口費”案件在2018年已經(jīng)醞釀已久,為什么就偏偏在大選前六個月開庭?
外界只知道,陪審團是從紐約市市民中抽簽選出,由5名女性和7名男性組成,除了3人之外,其余都受過大學教育,職業(yè)分別為侍應(男)、投行從業(yè)者(男)、企業(yè)律師(男)、三名無業(yè)人員(女)、科技行業(yè)從業(yè)者(女)、民事訴訟律師(男)、私人財富經(jīng)理(男)、電商從業(yè)者(男)和康復師(女)。根據(jù)報道,在這12人當中,除了一人對特朗普執(zhí)政的政策有“強烈看法”(strong feelings),一名女性陪審員表示“欣賞特朗普的人格”,其余都在政治上對特朗普抱有中立立場。
也就是這12名陪審員,成為了各方爭議的焦點。在相當一部分親特朗普陣營的人看來,12名陪審員,34項控罪,全部一致投贊成票,多少顯得不可思議。特別是,在一個陪審團里,竟有兩名跟法律相關(guān)的從業(yè)人員,在過去比較罕見。
一位曾經(jīng)為特朗普打官司的律師認為,在一個陪審團里有一個律師已經(jīng)不常見,有兩名律師則更顯蹊蹺。畢竟,自身擁有法律專業(yè)背景的陪審員,在審議案件中,很容易會影響其他陪審員的意見—至少,在法律知識上,他們更懂得如何說服其他人。
相當一部分共和黨支持者,特別是那些以“MAGA”自稱的特朗普死忠粉,在網(wǎng)上揚言,要把這12個陪審員逐個人肉出來,并且威脅道:“讓他們好好感受街頭正義!”
如果隱姓埋名的陪審員還不用面對即時的安全威脅,那么審判這場官司的法官和負責起訴的檢察官,由于日常需要拋頭露面,承接了特朗普粉絲們的大部分恨意?!胺ü偌哟髽?,再加繩索。我們就用你想要的方式來圍觀!”“我們一邊直播絞死他們一邊收費!”
早在“捂口費”案件聆訊開始前,主審法官胡安·默爾漢就已經(jīng)收到了死亡恐嚇。對包括檢察官、法官和陪審團身份的質(zhì)疑乃至人身攻擊,可以說是特朗普作為被告帶頭挑起的。
其中,默爾漢的出生地—南美洲國家哥倫比亞,就成為特朗普屢次提起的話題:“這個法官憎恨特朗普。先看看他??纯此巧谀睦锏模克淌懿涣颂乩势?。他用自己的權(quán)力為所欲為?!?/p>
言下之意,作為來自南美洲的拉丁移民,默爾漢有理由仇恨嚴厲控制移民數(shù)量的共和黨候選人特朗普,這不是一場單純的司法審判。
對于共和黨選民,特別是主張對移民采取強硬路線的特朗普支持者來說,這種論調(diào),特別能切中他們對移民的恐懼。
在法庭宣判其34項重罪成立之后,特朗普在自己的特朗普大廈大堂發(fā)表演講,再次把默爾漢掛在嘴邊:“我們經(jīng)歷了許多次這種有利益沖突的法官。這是有嚴重的利益沖突??!”特朗普口中的“沖突”,指的是默爾漢女兒的政治傾向,讓默爾漢在審理案件中不能公正辦案。
“ 捂口費”案的主審法官胡安·默爾漢
2024年5月31日,美國紐約,特朗普在特朗普大廈舉行新聞發(fā)布會
特朗普和粉絲們在自己的社交媒體上聲稱,默爾漢的女兒是一名民主黨選民,跟多名民主黨高層有往來。
根據(jù)過往記錄,2020年大選中,默爾漢給民主黨陣營捐過35美元的小額捐款,其女兒洛倫·默爾漢在一個名為“Authentic Campaigns”的組織,為民主黨高層工作。
默爾漢在被委派審議“捂口費”案件后,曾經(jīng)在紐約司法道德委員會交代過自己的政治活動,而該委員會認為,這對審議“捂口費”案件構(gòu)成問題。
“捂口費”案件開庭的時間點,在特朗普和追隨者的眼中,也充滿疑點。既然“捂口費”案件在2018年已經(jīng)醞釀已久,為什么就偏偏在大選前六個月開庭?
這背后是一系列“巧合”。
這個案件的關(guān)鍵人物—曾經(jīng)擔任特朗普私人律師的邁克爾·科恩,也就是幫特朗普向成人片女星丹尼爾斯支付捂口費的當事人,于2019年入獄服刑,到2021年剛好出獄,并且許諾在法庭作證指控特朗普。
負責此案的檢察官埃爾文·布拉格,于2022年1月上任,并且在上任之初就表示,要在當年的夏天開始對“捂口費”展開調(diào)查;而特朗普正式宣布參選2024年的總統(tǒng)選舉,是在2022年的秋天。
從陪審人員、主審法官到檢察官,一系列人事安排時間點,在各種看似無意的巧合下,雙方陣營都能從中找到炒作點。
在2024年大選進入半年倒計時階段,民主黨和共和黨雙方在內(nèi)政上幾乎難以找到共識,陷入嚴重撕裂。圍繞特朗普身上的司法案件引起的爭議,猶如火上澆油。
“捂口費”案件宣布后,在一檔時政清談節(jié)目中,曾經(jīng)支持特朗普但變成高調(diào)批評者的法律評論人喬治·康威和親特朗普陣營人士斯科特·杰寧斯,爆發(fā)了激烈的爭吵,雙方的觀點,也許可以代表普通投票者對特朗普司法案件的態(tài)度:
康威:“共和黨曾經(jīng)是強調(diào)法律和紀律的黨。那樣的共和黨在哪里?共和黨內(nèi)呼吁把特朗普為自己的犯罪背上責任的人到哪里去了?一個罪犯竟然毫無爭議地被提名成總統(tǒng)候選人?”
杰寧斯:“這是一個帶有黨派色彩的檢察官,其目的是讓特朗普入罪,而不是為法律服務(wù)。特朗普被定的罪并不是這次案件中核心的競選財務(wù)問題?!?/p>
康威:“你這是在撒謊!共和黨現(xiàn)在的問題就是讓自己被謊言淹沒?!?/p>
在入罪宣判后一日,拜登在白宮發(fā)表聲明,認為“沒人能夠凌駕于法律之上”,并且表示這次審判一名美國前總統(tǒng)是司法公正的體現(xiàn):“這是一個州級官司,而不是聯(lián)邦層面的官司,是由12名公民組成的陪審團審理的。12名美國人,12名像你們這樣的人,就像成千上萬當過陪審員的美國人一樣?!?/p>
站在民主黨的角度,這12名普通陪審員的遴選,事前也得到了特朗普律師團隊的同意。因此他們的判決,特朗普律師團隊應該輸?shù)眯姆诜斎?,這對于支持者來說,毫無說服力。
特朗普首次因為刑事案件入罪,反而團結(jié)了共和黨內(nèi)部支持者。就在裁判前不到一個星期,曾經(jīng)在黨內(nèi)對特朗普構(gòu)成最大威脅的對手妮基·黑利宣布,將會在11月把選票投給特朗普。
在特朗普被判有罪后,共和黨籍國會議員和州長們,幾乎沒有一個人跳出來明確反對,特朗普的同情牌,面對黨內(nèi)高層似乎奏效。
2024年6月1日,美國西好萊塢,身穿囚服的特朗普人形立牌
到了5月,官司打起來的時候,特朗普收到的捐款額開始反超。
另一邊廂,特朗普的籌款網(wǎng)站也被訪問者擠爆,導致系統(tǒng)出現(xiàn)間歇性宕機。在被裁定有罪的短短24小時內(nèi),小額籌款人總共給特朗普打了5300萬美元。
此前,特朗普陣營收到的捐助還是比拜登少一截。5月之前,拜登陣營收到的捐款總額是1.95億美元,而特朗普則是1.24億美元。在2024年第一季度,拜登每月收到的捐款,都比特朗普要多,但到了5月,官司打起來的時候,特朗普收到的捐款額開始反超。
面對官司纏身的特朗普,捐款者和支持者們一個最大的顧忌,是這些錢是否會被用來應付官司,還是真正成為競選的經(jīng)費。特別是對于大財團來說,把錢押注在一個注定背負重罪、一半時間應付庭審的候選人身上,“投資”是否值得,是個大問號。這種疑慮,或多或少解釋了為什么拜登得到的大財團資助,要多于特朗普。而特朗普的小額捐助者,又比拜登要多,也預示著他根基之深厚。
至少,從目前看,特朗普的獲罪,并沒有帶來民主黨所期望的效果。據(jù)美媒報道,拜登陣營的內(nèi)部策略是,不炒作“特朗普入獄”或者“共和黨替換候選人”的話題,而是著力讓中間選民相信特朗普真的是個經(jīng)過公正審判后獲罪的罪犯。
雖然特朗普表示還要上訴,但另一方面來說,有罪的判決,對他來說,就像閃耀的王冠一樣,被他戴在了頭上。他得以借此大肆宣揚美國的墮落和骯臟,以及自己作為拯救者的使命。
走出法庭那一刻,他還聲稱,美國已經(jīng)“下了地獄”,“我們的國家嚴重衰落”,罪犯、精神病人和恐怖分子,正在接管這個國家。
特朗普會報復,這種危險性已經(jīng)被很多人所覺察。特朗普的支持者揚言,7月11日正式宣判刑期的那一天,將是他們“揭竿而起”的日子。
大選還有5個月,可以預見的是,撕裂將會越來越嚴重。
很少有人像共和黨人拉里·霍根那樣指出,在我們歷史上這一危險的分裂時刻,所有領(lǐng)導人—無論黨派—絕不能用更多有毒的黨派紛爭火上澆油。
責任編輯何承波 hcb@nfcma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