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玲 李晗 高云航 陳騰飛 侯紅平 彭博 葉祖光 張廣平
*基金項目:中國中醫(yī)科學院中藥研究所中藥藥理創(chuàng)新團隊項目(CI2021B015);中國中醫(yī)科學院科技創(chuàng)新工程重大攻關(guān)項目(CI2021A04615)
第一作者簡介:宋玲(1987-),女,助理研究員,碩士,研究方向:中藥藥理。
△通信作者:張廣平,E-mail:gpzhang@sina.com
摘要:目的? 探討參苓健脾胃顆粒對利血平誘導(dǎo)的脾虛型大鼠消化、吸收、葡萄糖轉(zhuǎn)運、能量代謝及蛋白激酶的影響。方法? 采用利血平復(fù)制脾虛大鼠模型,將60只大鼠隨機分為空白組、模型組、參苓健脾胃顆粒低(0.45 g/kg)、中(0.9 g/kg)和高劑量組(1.8 g/kg),每組12只,大鼠造模14 d后連續(xù)灌胃給藥14 d,實驗期間觀察并記錄一般狀態(tài)及體重,通過觀察大鼠小腸黏膜組織顯微結(jié)構(gòu),檢測尿D-木糖排泄率、血清生化指標、胰蛋白酶、脂肪酶與淀粉酶活性及葡萄糖吸收量,考察小腸黏膜SGLT1和GLUT2、Na+-K+-ATPase和PKC-β-II的mRNA轉(zhuǎn)錄水平。結(jié)果? 與空白組大鼠相比,利血平誘導(dǎo)的脾虛型組大鼠出現(xiàn)行動遲緩、倦怠、體重增長緩慢、便溏等現(xiàn)象,實驗7d、13d均出現(xiàn)體重顯著性降低(P<0.05),給藥期體重也顯著低于空白組(P<0.01);小腸黏膜固有層結(jié)構(gòu)紊亂,D-木糖排泄率下降,血清蛋白含量均明顯下降,胰蛋白酶、脂肪酶及淀粉酶活性均顯著下降(P<0.01或P<0.001),小腸黏膜SGLT1和GLUT2以及Na+-K+-ATPase和PKC-β-II的mRNA轉(zhuǎn)錄水平均明顯下降(P<0.01或P<0.001)。參苓健脾胃顆粒組相較于模型組大鼠一般狀況有所改善,實驗22 d及28 d后,高劑量組體重有所增加(P<0.05),實驗28 d時,高劑量組大鼠小腸黏膜固有層結(jié)構(gòu)清晰,D-木糖排泄率顯著升高(P<0.05),血清TP、ALB、GLB和GLU含量均顯著性上升(P<0.05或P<0.001)。參苓健脾胃顆粒低、中和高劑量組的蛋白酶含量均有增加(P<0.05或P<0.01),中和高劑量組脂肪酶和淀粉酶含量顯著性增加(P<0.001或P<0.05),高劑量組SGLT1和PKC-β-II mRNA轉(zhuǎn)錄水平均有顯著增加(P<0.05或P<0.05)。結(jié)論? 參苓健脾胃顆粒通過提高D-木糖排泄率、促進小腸黏膜的修復(fù)、調(diào)節(jié)生化指標、提高胰蛋白酶、脂肪酶和淀粉酶活性、改善葡萄糖吸收障礙及增強腸黏膜上皮屏障功能修復(fù)等途徑提高脾虛證大鼠消化、吸收能力。
關(guān)鍵詞:參苓健脾胃顆粒;利血平;脾虛模型;葡萄糖吸收;消化;吸收
中圖分類號:R285.5??? 文獻標志碼:B??? 文章編號:1007-2349(2024)06-0080-08
脾虛證,泛指因脾氣虛損引起的一系列脾生理功能失常的病理現(xiàn)象及病癥。脾主運化、統(tǒng)血,因此脾虛患者容易消化不良、痰濕、胃腸蠕動功能減退、食后腹脹以及消化不良[1]。在現(xiàn)代醫(yī)學中脾虛對應(yīng)的是消化吸收、水鹽代謝、能量轉(zhuǎn)化、血液、神經(jīng)、內(nèi)分泌、免疫等多系統(tǒng)多器官系統(tǒng)功能降低的綜合表現(xiàn),其中以消化道的病理改變和功能障礙為主。其中對癥的西藥如莫沙必利、奧美拉唑、泮托拉唑等均有一定副作用,可能會出現(xiàn)腹痛、惡心、嘔吐等情況,還可能會引起心電圖的改變甚至出現(xiàn)心慢等。在我國傳統(tǒng)醫(yī)學中,很多中藥可以調(diào)理脾胃進而產(chǎn)生治療脾虛的作用[2-3]。中醫(yī)在運用中藥治療胃腸功能紊亂方面積累了大量經(jīng)驗,其中參苓健脾胃顆粒由北沙參、茯苓、白術(shù)、山藥(炒)、扁豆(炒)、蓮子、砂仁(鹽炙)、陳皮、薏苡仁(炒)和甘草組方而成,具有補脾健胃、利濕止瀉的功效[4],用于改善患者脾胃虛弱,飲食不消,或瀉或吐,形瘦色萎,神疲乏力等癥狀。臨床研究結(jié)果顯示,參苓健脾胃顆粒對于脾胃虛弱導(dǎo)致的腹瀉、食后腹脹、食欲不振、倦怠乏力等具有較好療效。筆者前期的實驗結(jié)果證實,參苓健脾胃顆粒能夠通過增強胃腸運動、增加胃腸激素分泌、抑制濕阻所致的消化道炎癥以及促進水分從腸腔的吸收來治療大鼠脾虛證。本實驗繼續(xù)挖掘參苓健脾胃顆粒對脾虛證的作用機制,采用符合中醫(yī)證候特點的脾虛模型,選擇以“血清蛋白、消化酶和轉(zhuǎn)運蛋白”為代表的消化、吸收方面的指標探討參苓健脾胃顆粒治療脾虛模型大鼠的藥效作用和可能調(diào)控機制,為其臨床應(yīng)用提供實驗依據(jù)。
1? 材料與儀器
1.1? 實驗動物、材料與試劑? SPF級健康Sprague Dawley大鼠,60只,雄性,鼠齡8~10周,體重(200±20)g,由北京維通利華實驗動物技術(shù)有限公司購進,許可證號:No.110011221106112947。動物飼養(yǎng)于中國中醫(yī)科學院中藥研究所SPF級動物房,其使用許可證號:SCXK(京)2021-0011。飼養(yǎng)條件為12 h明暗交替,溫度(23±1)℃,濕度(50±15)%,自主飲水及進食。
參苓健脾胃顆粒由昆明中藥廠有限公司提供,批號:512398;利血平注射液:廣東邦民制藥廠有限公司,批號:210516;脂肪酶測試盒:南京建成生物工程研究所,批號:20220827;胰蛋白酶測試盒:南京建成生物工程研究所,批號:20220830;β-淀粉酶檢測試劑盒:南京建成生物工程研究所,批號:20221008;D-cDNA反轉(zhuǎn)錄試劑盒:北京全式金生物技術(shù)有限公司,批號:P20329;Real time PCR試劑盒:北京全式金生物技術(shù)有限公司,批號:M51219;氯化鈉注射液:石家莊四藥有限公司,批號:2111251904;三氯乙醛水合物:上海麥克林生化科技有限公司,批號:C10636049;甲醛:福晨(天津)化學試劑有限公司,批號:L20190920。
1.2? 儀器與設(shè)備? 電子分析天平(德國Sartorius公司);電子天平(瑞士METTLER公司);高速離心機(美國Beckman公司);SpectraMax i3X型多標記酶標儀(德國Simens公司);NANODROP ONE核酸濃度測定儀(美國Thermo公司);CFX MaestroTM PCR儀(美國Perkin Elmer公司產(chǎn)品);Step one plus型Real time PCR儀(美國Applied Biosystem公司產(chǎn)品)。
2? 實驗方法
2.1? 給藥量計算? 參苓健脾胃顆粒大鼠灌胃溶液:參照《醫(yī)用實驗動物學》,成人以60 kg為標準體質(zhì)量計算,等效劑量為0.9 g·kg-1,即低劑量組給藥劑量為0.45 g·kg-1,中劑量組給藥劑量為0.9 g·kg-1和高劑量組給藥劑量為1.8 g·kg-1,取1 g顆粒溶于10 mL純凈水中,即制成0.1 g·mL-1混懸液。
2.2? 動物分組? 脾虛模型制備及分組:60只SD大鼠適應(yīng)性飼養(yǎng)1周后,按照體重隨機分為空白組、模型組、參苓健脾胃顆粒低、中和高三個劑量組,每組12只。
2.3? 造模與給藥? 除空白對照組,其余大鼠每天頸部皮下注射利血平注射液(0.5 mg·kg-1),空白組注射等量生理鹽水,連續(xù) 14 d。然后參苓健脾胃顆粒每日灌胃給藥,連續(xù)給藥14 d。各組給藥劑量為參苓健脾胃顆粒低劑量組0.45 g·kg-1、參苓健脾胃顆粒中劑量組0.9 g·kg-1以及參苓健脾胃顆粒高劑量組1.8 g·kg-1,正常組和模型組分別灌胃等體積的動物用水。
2.4? 一般狀態(tài)觀察? 每天觀察動物精神、活動、皮毛、大便小便等一般狀況。每3天測定動物體重。
2.5? 尿D-木糖排泄率的測定? 尿液收集:分別于造模結(jié)束和給藥結(jié)束后,對大鼠禁食不禁水12 h,每只大鼠灌胃4 mL的3% D-木糖溶液,實驗14 d后收集尿液5 h,實驗28 d后收集尿液3 h。排泄率測定:采用硫酸苯酚法。計算公式:尿D-木糖排泄率(%)=(尿液D-木糖濃度×尿液體積×稀釋倍數(shù))/(灌胃D-木糖體積×灌胃D-木糖濃度)×100%。
2.6? 血清生化的測定? 灌胃給藥結(jié)束后,大鼠麻醉,腹主動脈采血,取血于離心管中,室溫下靜置30 min,離心3000 r·min-1,5 min后取上清液,測定總蛋白(TP)、白蛋白(ALB)、球蛋白(GLB)和血糖(GLU)指標。
2.7? 小腸黏膜組織顯微結(jié)構(gòu)觀察? 取血完畢后,用冰生理鹽水沖洗小腸3次,置于冰上,小腸組織塊的直徑小于7 mm,放入4%的中性多聚甲醛溶液中固定,乙醇梯度脫水,二甲苯透明后常規(guī)石蠟包埋,切片,片厚4 μm。用于HE染色后行光鏡觀察。
2.8? 消化酶活性檢測? 分別于實驗第21 d和第28 d,每組隨機選取6只大鼠處死解剖,取下胰腺于-20℃冰箱中保存待測。在室溫下對胰腺進行解凍,取0.2~0.3 g樣品,用9倍體積的生理鹽水稀釋后在冰浴中勻漿,4℃離心20 min,3000 r·min-1,取上清液分裝,分別測定胰腺中的淀粉酶、胰蛋白酶和脂肪酶活性。
2.8.1? 淀粉酶活性測定? 采用南京建成生物工程研究所提供的淀粉酶活性試劑盒進行測定。淀粉酶單位定義為:在37℃下,每g組織及食糜(或每mg蛋白)與底物作用30 min鐘,水解10 mg淀粉定義為1個淀粉酶活力單位。
2.8.2? 胰蛋白酶活性測定? 采用南京建成生物工程研究所提供的胰蛋白酶活性試劑盒進行測定。胰蛋白酶單位定義為,每g組織及食糜(或每mg蛋白)在PH 8.0、37 ℃條件下,胰蛋白酶每分鐘使吸光度變化0.003為1個酶活力單位。
2.8.3? 脂肪酶活性測定? 采用南京建成生物工程研宄所提供的脂肪酶活性試劑盒進行測定。脂肪酶單位定義為:在37 ℃條件下,每g組織及食糜(或每mg蛋白)與底物反應(yīng)1 min,每消耗1 μmoL底物為1個脂肪酶活力單位。
2.9? 小腸黏膜SGLT1、GLUT2、Na+-K+-ATPase、以及PKC-β-II mRNA轉(zhuǎn)錄水平的考察? ① 小腸黏膜mRNA 提?。簩?0~100 mg大鼠空腸組織放入液氮預(yù)冷的研缽中研磨,利用RNA提取試劑盒,按照說明書提取腸總RNA,紫外分光光度計檢測RNA濃度和純度(A260/A280的值為1.8~2.0)。② 轉(zhuǎn)錄水平測定:取總RNA 1 μg逆轉(zhuǎn)錄成cDNA后進行Real time PCR檢測,PCR反應(yīng)條件為預(yù)變性94℃ 20 s,循環(huán)時94℃ 5 s,60℃ 15 s,72℃ 10 s,共40個循環(huán),以各目標基因2-△△Ct值表示各目標基因mRNA相對表達水平,特異性引物序列見表1。
2.10? 統(tǒng)計學方法? 實驗數(shù)據(jù)以均數(shù)±標準差(x±s)的形式表示,采用SPSS Statistics 20統(tǒng)計軟件對各組數(shù)據(jù)進行統(tǒng)計分析,采用單因素方差分析(One-way ANOVA),P<0.05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3? 結(jié)果
3.1? 參苓健脾胃顆粒對脾虛型大鼠一般狀態(tài)與體重的影響? 空白組大鼠活動自如,毛色光澤柔順,大便正常質(zhì)軟。大鼠在實驗4 d時出現(xiàn)行動遲緩、倦怠、體重增長緩慢、毛色無光澤、便溏等現(xiàn)象;在實驗7 d顯著低于空白對照組(P<0.05);實驗14 d后大鼠體質(zhì)量緩慢增長,與正常組比較有差異統(tǒng)計學意義(P<0.01)。給藥各組整體的狀況要好于模型組;實驗22 d及28 d后,高劑量組大鼠體重增加明顯(P<0.05,P<0.05)。體重變化曲線見圖1。
3.2? 參苓健脾胃顆粒對脾虛型大鼠尿D-木糖排泄率的影響? 結(jié)果如表2所示,與空白組相比,模型組在實驗14 d時D-木糖排泄率均明顯降低(P<0.01)表明脾虛證大鼠模型復(fù)制成功。實驗
28 d時,模型組大鼠的D-木糖排泄率經(jīng)過自然恢復(fù)后與正常組相比,仍有明顯差距(P<0.001);與模型相比,參苓健脾胃顆粒低、中和高劑量組D-木糖排泄率均升高,其中高劑量組D-木糖排泄率出現(xiàn)顯著性差異(P<0.05)。
3.3? 參苓健脾胃顆粒對脾虛型大鼠血清生化的影響? 如表3所示,與空白組相比,模型組大鼠的TP、ALB、GLB和GLU含量明顯下降(P<0.05、P<0.01、P<0.01和P<0.01);與模型組相比,參苓健脾胃顆粒高劑量組大鼠的TP、ALB、GLB和GLU含量均顯著性上升(P<0.05、P<0.001、P<0.05和P<0.05)。
3.4? 參苓健脾胃顆粒對脾虛型大鼠小腸黏膜組織顯微結(jié)構(gòu)的影響? 空白組大鼠小腸各層組織結(jié)構(gòu)清晰,未見顯著異常,模型組大鼠小腸局灶性小腸黏膜固有層結(jié)構(gòu)紊亂,黏膜上皮細胞脫落。低劑量組大鼠小腸從內(nèi)向外依次為黏膜層、黏膜下層、肌層和外膜,各層結(jié)構(gòu)清晰。中劑量組與高劑量組大鼠小腸黏膜由上皮、固有層和黏膜肌層三部分構(gòu)成,黏膜肌層為薄層平滑肌,固有層為少許結(jié)締組織,淋巴組織及大量粘液腺體,肌層由平滑肌組成,可分內(nèi)環(huán)和外縱三層,漿膜為疏松結(jié)締組織,外表面覆蓋間皮,黏膜內(nèi)腺體形態(tài)規(guī)則,腺體間質(zhì)未見明顯異常。具體見圖2。
3.5? 參苓健脾胃顆粒對脾虛型大鼠胰蛋白酶的影響? 如表4所示,與空白組相比,模型組大鼠在實驗21 d和28 d時,胰腺中胰蛋白酶含量均顯著性下降(P<0.01和P<0.001);與模型組相比,實驗21 d時,參苓健脾胃顆粒低、中和高劑量組的胰蛋白酶含量均有增加;實驗28 d時,參苓健脾胃顆粒低、中和高劑量組的胰蛋白酶含量均有增加,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P<0.05和P<0.01)。
3.6? 參苓健脾胃顆粒對脾虛型大鼠脂肪酶的影響? 如表5所示,與空白組相比,模型組大鼠在實驗21 d和28 d的胰腺中的胰蛋白酶含量均明顯減少(P<0.001和P<0.001);與模型組相比,實驗21 d時,參苓健脾胃顆粒低、中和高劑量組胰腺中的胰蛋白酶含量均有增加,其中高劑量組胰蛋白酶含量出現(xiàn)顯著性上升(P<0.05),實驗28 d時,參苓健脾胃顆粒低、中和高劑量組胰腺中的胰蛋白酶含量均有增加,其中中和高劑量組胰蛋白酶含量出現(xiàn)顯著性上升(P<0.001和P<0.001)。
3.7? 參苓健脾胃顆粒對脾虛型大鼠淀粉酶的影響? 如表6所示,與空白組相比,模型組大鼠在實驗21 d和28 d的胰腺中的淀粉酶含量均明顯減少(P<0.001和P<0.001);與模型組相比,實驗21 d時,參苓健脾胃顆粒中和高劑量組胰腺中的淀粉酶含量均有顯著增加(P<0.05和P<0.05),實驗28 d時,參苓健脾胃顆粒中和高劑量組胰腺中的淀粉酶含量均有顯著增加(P<0.05和P<0.05)。
3.8? 參苓健脾胃顆粒對脾虛型大鼠小腸SGLT1、GLUT2、Na+-K+-ATPase和PKC-β-II的mRNA轉(zhuǎn)錄水平的影響? 與空白組相比,模型組大鼠的SGLT1 mRNA、GLUT2 mRNA、Na+-K+-ATPase和PKC-β-II的mRNA轉(zhuǎn)錄水平明顯降低(P<0.01);與模型組相比,實驗28 d時,參苓健脾胃顆粒高劑量組SGLT1 mRNA和PKC-β-II mRNA轉(zhuǎn)錄水平有顯著增加(P<0.05)。具體見圖3。
4? 討論
參苓健脾胃顆粒源自于宋代《太平惠民和劑局方》參苓白術(shù)散的中成藥[5],具有補脾健胃,利濕止瀉的功效。參苓健脾胃顆粒保留了參苓白術(shù)散的絕大多數(shù)成分,以補胃陰和肺陰見長的北沙參代替人參;
并因更換為北沙參之后,溫燥之患已除,因此去掉桔梗,增加了“理胸中之氣,又能助陽氣上升,以散滯氣助諸脾胃為用”的陳皮[6-7]。全方具有補脾健胃,利濕止瀉功效,臨床用于脾胃虛弱,飲食不消,或瀉或吐,形瘦色萎,神疲乏力。
“脾主運化”與機體的消化功能密切相關(guān),主要對事物進行消化吸收。脾虛證是脾主運化的功能減退,泛指因脾水谷運化功能失調(diào),進而導(dǎo)致的一系列胃腸道生理功能失常的病理現(xiàn)象及病癥[8]?,F(xiàn)代研究表明,脾虛往往表現(xiàn)為胃腸運動消化、吸收功能的減弱等。臨床常見治療脾虛用藥有莫沙必利、奧美拉唑、泮托拉唑等。作為臨床常見證型,動物脾虛的造模方法較為成熟,本研究采用目前最常見的動物模型之一利血平誘導(dǎo)脾虛模型來研究參苓健脾胃顆粒的藥效作用[9-10]。
利血平通過降低機體的單胺類遞質(zhì)和兒茶酚胺的含量,使交感神經(jīng)功能低下、副交感神經(jīng)功能增強,使大鼠出現(xiàn)脾虛患者常見的體重減輕和消瘦等癥狀,類似于臨床脾虛的效果[11-12]。研究表明,利血平誘導(dǎo)的脾虛證大鼠的小腸黏膜會發(fā)生形態(tài)學改變與尿D-木糖排泄率降低等病理改變[13-14]。本研究中,在實驗7 d后大鼠陸續(xù)出現(xiàn)活動減少、倦臥少動、瞇眼、反應(yīng)遲鈍、皮毛干枯欠光澤,捉拿時反抗無力等現(xiàn)象,并出現(xiàn)體型瘦弱、軟便或便溏,同時造模后的大鼠體重增長緩慢。除胃腸功能異常,吸收失常也是脾虛證的主要表現(xiàn),脾虛時小腸吸收功能明顯低下,檢測尿液中D-木糖排泄量可反應(yīng)小腸的功能強弱,脾虛癥狀越重,尿D-木糖排泄率越低。實驗14 d后大鼠的D-木糖排泄率明顯降低,表明模型組大鼠腸道吸收糖類物質(zhì)的功能出現(xiàn)了障礙。結(jié)合大鼠的一般狀態(tài)觀察表明脾虛模型造模成功。本研究中,與空白組比較,給藥后大鼠一般狀況有所改善,實驗28 d時,高劑量組大鼠的D-木糖排泄率明顯升高。結(jié)果表明參苓健脾胃顆??梢悦黠@改善脾虛證大鼠尿D-木糖排泄率降低的癥狀。
組織病理結(jié)果顯示,空白組大鼠小腸各層組織結(jié)構(gòu)清晰,未見顯著異常,模型組大鼠小腸局灶性小腸黏膜固有層結(jié)構(gòu)紊亂,黏膜上皮細胞脫落。參苓健脾胃顆粒中劑量組與高劑量組大鼠小腸黏膜由上皮、固有層和黏膜肌層三部分構(gòu)成,結(jié)構(gòu)清晰未見異常。提示參苓健脾胃顆??纱龠M小腸黏膜的修復(fù)。
中醫(yī)認為,脾虛表現(xiàn)為運化失司,精微物質(zhì)來源不足、肌無所養(yǎng),從而出現(xiàn)乏力、消瘦等,這些癥狀是由于蛋白質(zhì)合成受阻或攝取不足引起的[15]。本實驗中脾虛造模導(dǎo)致大鼠便溏且食少納呆,從而導(dǎo)致血液中TP、ALB、GLB和GLU含量不同程度降低。給予參苓健脾胃顆粒后,其指標相較于模型組均有明顯上升,表明機體消化吸收功能得到改善。
脾主運化,參與物質(zhì)的消化、吸收、轉(zhuǎn)運和代謝等過程,脾虛時大量器官會出現(xiàn)基因、分子和細胞水平的變化,從而引起組織結(jié)構(gòu)和功能的改變,其中消化酶的變化更為突出[16]。胰蛋白酶主要由胰腺分泌,對蛋白質(zhì)、脂肪具有消化、分解作用,可以協(xié)助機體吸收氨基酸、脂肪乳等[17]。脂肪酶主要負責消化食物中脂肪,其能夠?qū)⒏视腿シ纸獬蓹C體可吸收的甘油和脂肪酸[18]。淀粉酶主要是將淀粉水解成較小的二三糖和低聚糖,如葡萄糖、麥芽糖和麥芽糖[19]。本研究觀察了模型動物中胰腺中胰蛋白酶、脂肪酶以及淀粉酶的活性。本實驗?zāi)P徒M的胰蛋白酶活性、脂肪酶活性和淀粉酶活性均顯著低于空白組,實驗21 d,參苓健脾胃顆粒高劑量組大鼠胰腺中的胰蛋白酶活性、脂肪酶活性和淀粉酶活性有所升高。實驗28 d,參苓健脾胃顆粒中劑量和高劑量大鼠組胰腺中的胰蛋白酶活性、脂肪酶活性和淀粉酶活性均有升高。表明給予參苓健脾胃顆粒能夠提高胰腺的胰蛋白酶、脂肪酶和淀粉酶活性,進一步說明參苓健脾胃顆??商岣咂⑻撟C大鼠消化吸收能力。
糖是人體所需基本營養(yǎng)物質(zhì)之一。葡萄糖在小腸黏膜的吸收整個過程由2個家族的跨膜轉(zhuǎn)運載體蛋白—鈉葡萄糖共轉(zhuǎn)運載體系統(tǒng)(sodium/glucose co-transporters,SGLTs)及葡萄糖協(xié)助擴散轉(zhuǎn)運載體系統(tǒng)(facilitative glucose transporters,GLUTs)來完成的[20-22],因此小腸中SGLT1和GLUT2載體數(shù)量的多少,可反映葡萄糖在機體的吸收效率[23-24]。本實驗脾虛證組的SGLT1和GLUT2的mRNA水平均顯著低于空白組,高劑量的參苓健脾胃顆??梢燥@著提高脾虛大鼠SGLT1 mRNA表達,表明參苓健脾胃顆粒可以通過升高SGLT1的表達來提高脾虛證大鼠對葡萄糖及水液的吸收。
ATP酶(ATPase)是一種載體蛋白,參與細胞的物質(zhì)代謝和能量轉(zhuǎn)換過程[25-26]。其中Na+-K+-ATPase可將細胞內(nèi)外的電離子、營養(yǎng)物和代謝物等逆電化學梯度跨膜轉(zhuǎn)運[27-28],本實驗脾虛證模型組大鼠小腸組織中的Na+-K+-ATPase較空白組大鼠表達下降,會導(dǎo)致結(jié)腸黏膜組織的能量代謝異常、Na+泵出細胞外障礙。本實驗結(jié)果顯示,參苓健脾胃顆粒可以上調(diào)Na+-K+-ATPase 轉(zhuǎn)錄水平,但并未出現(xiàn)顯著性差異,因此推測此酶并非為藥物治療靶點。
PKC-β-II為蛋白激酶C(protein kinase C,PKC)經(jīng)典型中的一個亞型,在細胞內(nèi)信號轉(zhuǎn)導(dǎo)中起重要作用[29-30]。PKC激活導(dǎo)致腸黏膜occludin蛋白和最重要的跨膜蛋白家族claudin表達下降,導(dǎo)致腸黏膜上皮屏障功能損傷[31]。本實驗脾虛證組的PKC-β-II的mRNA水平均顯著低于空白組,而高劑量的參苓健脾胃顆??梢燥@著提高脾虛大鼠PKC-β-II mRNA表達,說明參苓健脾胃顆??梢栽鰪娖⑻撟C大鼠腸黏膜上皮屏障功能的修復(fù)。
綜上,本研究初步明確了參苓健脾胃顆粒能夠通過增加血清蛋白濃度、胰蛋白酶、脂肪酶和淀粉酶的活性以及增加SGLT1和PKC-β-II的mRNA轉(zhuǎn)錄水平、改善脾虛大鼠的葡萄糖吸收障礙、促進小腸黏膜修復(fù)以及增強腸黏膜上皮屏障功能修復(fù)對脾虛模型大鼠產(chǎn)生治療作用,為臨床上應(yīng)用參苓健脾胃顆粒治療脾虛提供了一定的實驗依據(jù)。
參考文獻:
[1]朱春梅,楊德才,曹陽,等.脾系疾病及不同證型四診癥狀特征研究[J].世界科學技術(shù)-中醫(yī)藥現(xiàn)代化,2019,21(6):1238.
[2]張洪源,任廣振,黃建政,等.健脾類中藥多糖對脾虛相關(guān)病癥腸道菌群影響研究現(xiàn)狀[J].中國中醫(yī)藥信息雜志,2022,29(2):147.
[3]劉慧敏,劉莉,肖煒,等.中藥胃腸動力學研究概況[J].時珍國醫(yī)國藥,2013,24(12):2983.
[4]劉巖,劉志洋.參苓健脾胃顆粒中7種成分的HPLC-波長切換法測定[J].中國醫(yī)藥工業(yè)雜志,2016,47(12):1564.
[5]楊祝慶.參苓健脾胃顆粒用北沙參和陳皮考[J].云南中醫(yī)中藥雜志,2018,39(5):62.
[6]汪昂.醫(yī)方集解[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6:22.
[7]古今醫(yī)鑒/中醫(yī)古籍[DB/OL].中醫(yī)世家http://www.zysj.com.cn/ lilunshuji/gujinyijian/613-11-4.html.2017-6-23.
[8]朱春梅,楊德才,曹陽,等.脾系疾病及不同證型四診癥狀特征研究[J].世界科學技術(shù)——中醫(yī)藥現(xiàn)代化,2019,21(6):1238.
[9]謝婧,周祎青,鄭鋒玲,等.溫病濕熱證動物模型中炎癥因子與水通道蛋白表達的實驗研究[J].中華中醫(yī)藥學刊,2018,36(9):2163.
[10]吳天石,張會永,張哲,等.脾虛證動物模型造模方法述評[J].中醫(yī)雜志,2015,56(11):978.
[11]李曉紅,楊力強.中醫(yī)證候動物模型研究述評[J].廣西中醫(yī)學院,2012,15(1):78.
[12]何勁,周莉,陳家旭,等.中醫(yī)脾虛證實質(zhì)研究進展[J].吉林中醫(yī)藥,2015,35(1):103.
[13]張根水,王汝俊.脾虛大鼠壁細胞胃泌素受體研究及黃芪作用觀察[J].中國中醫(yī)基礎(chǔ)醫(yī)學雜志,2002,8(6):44.
[14]郭文峰,高小玲,李茹柳,等.利血平致大鼠脾虛模型尿D-木糖排泄率與腸黏膜三磷酸腺苷水平的研究[J].中國中西醫(yī)結(jié)合消化雜志,2008,16(4):211.
[15]石達友,李盛強,朱華君,等.四君子湯對脾虛犬體重及部分血清生化指標的影響[J].動物醫(yī)學進展,2010,31(9):29.
[16]李效冰,尹會方,王鈺輝,等.銀杏葉復(fù)方和四君子湯對脾虛證小鼠血清消化酶活性的影響[J].黑龍江畜牧獸醫(yī),2016,6(下):151.
[17]Contesini FJ,Melo RR,Sato HH.An overview of Bacillus proteases:from production to application[J].Crit Rev Biotechnol,2018,38(3):321.
[18]Assan D,Kuebutornye FKA,Hlordzi V,Chen H,et al.Effects of probiotics on digestive enzymes of fish(finfish and shellfish);status and prospects:a mini review[J].Comp Biochem Physiol B Biochem Mol Biol,2022,257:110653.
[19]Mardani T,Khiabani MS,Mokarram RR,et al.Immobilization of α-amylase on chitosan-montmorillonite nanocomposite beads[J].Int J Biol Macromol,2018,120(Pt A):354.
[20]Rieg T,Vallon V.Development of SGLT1 and SGLT2 inhibitors[J].Diabetologia,2018,61(10):2079-2086.
[21]Thorens B.GLUT2,glucose sensing and glucose homeostasis[J].Diabetologia,2015,58(2):221-32.
[22]施旭光,施家希,劉海濤,等.補中益氣湯對脾虛泄瀉大鼠SGLT1/NHE3通路的影響[J].中藥新藥與臨床藥理,2018,29(1):8.
[23]劉海濤,施家希,黃張杰,等.補中益氣湯不同配伍對脾虛大鼠免疫器官及小腸黏膜轉(zhuǎn)運體蛋白表達的影響[J].中藥材,2017,40(2):466.
[24]Lehmann A,Hornby PJ.Intestinal SGLT1 in metabolic health and disease[J].Am J Physiol Gastrointest Liver Physiol,2016310(11):G887.
[25]Shan SO.ATPase and GTPase Tangos Drive Intracellular Protein Transport.Trends Biochem Sci,2016,41(12):1050.
[26]許云姣,吳文笛,蔡悅青,等.基于補土伏火法的四逆湯及其拆方對腎陽虛證模型大鼠肝臟組織Na+-K+-ATP酶及Ca2+-Mg2+-ATP酶表達影響的研究[J].時珍國醫(yī)國藥,2020,31(11):2620.
[27]王海燕,劉億,葛巍,等.四神丸對慢性復(fù)發(fā)型結(jié)腸炎大鼠結(jié)腸組織LDH、SDH、Na+-K+-ATPase和Ca2+-Mg2+-ATPase活力的影響[J].中國中醫(yī)基礎(chǔ)醫(yī)學雜志,2019,25(7):928.
[28]李家立,王亮,白艷香,等.功能性腹瀉脾虛證模型大鼠腸組織鈉離子通道蛋白的變化[J].中國醫(yī)藥導(dǎo)報,2020,17(16):8.
[29]Kawano T,Inokuchi J,Eto M,et al.Activators and Inhibitors of Protein Kinase C(PKC):Their Applications in Clinical Trials[J].Pharmaceutics,2021,13(11):1748.
[30]Nishizuka Y.Intracellular signaling by hydrolysis of phospholipids and activation of protein kinase C[J].Science,1992,258(5082):607.
[31]王歡,朱瑩,婁余.穴位埋線對實驗性結(jié)腸炎大鼠腸黏膜上皮屏障的影響[J].針刺研究,2021,46(3):201.
(收稿日期:2023-1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