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免费av电影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爱爱视频,51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91视频爱爱,日韩欧美在线播放视频,中文字幕少妇AV,亚洲电影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址,久久综合视频网站,国产在线不卡免费播放

        ?

        別霽林與黃梅戲的形成

        2024-07-03 11:14:29梅杰
        決策與信息 2024年7期

        [摘? ? 要] 桂遇秋是湖北黃梅一位杰出的黃梅戲研究專家,他比較突出的研究貢獻包括發(fā)現(xiàn)別霽林的《黃梅竹枝詞》和何元炳的《采茶曲》之一《下河調(diào)(黃梅腔)》等。一些學者先入為主,污蔑桂遇秋先生在這些關鍵史料上造假,從而試圖推翻黃梅戲起源并形成于湖北黃梅的學術公論。立足于《別氏族譜》《天門書院雜著》《湖北詩征傳略》《湖北藝文志》等史料可知,別霽林《黃梅竹枝詞》的創(chuàng)作時間并非桂遇秋判斷的清道光九年,而是乾隆末年,證明黃梅戲最晚形成于清乾隆年間。黃梅采茶調(diào)、黃梅道情和黃梅真人真事共同構成了其他縣市所沒有的黃梅戲得以形成的充分必要的歷史條件。

        [關鍵詞] 別霽林;黃梅竹枝詞;桂遇秋;黃梅戲起源;黃梅戲形成

        [中圖分類號] G127;I236.6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2-8129(2024)07-0069-07

        一、問題的提出:別霽林是誰?

        近年來,研究黃梅戲的起源與形成,成為戲曲領域的學術熱點,其中安徽學者做了不少工作,發(fā)表論著也最多。在研究黃梅戲起源和播衍的歷史中,有兩首詩流傳最廣,一為別霽林的《黃梅竹枝詞》,一為何元炳的《采茶曲》。這兩首詩都將黃梅戲的起源和形成、對外播衍指向了湖北黃梅。某些學者為了推翻黃梅戲起源并形成于湖北黃梅的定論,紛紛尋找這兩首詩的原始出處。

        比如,徐章程先生根據(jù)江西省圖書館館藏的清同治九年版《焦桐別墅詩草》,指出最早披露此詩的桂遇秋先生存在捏造史料的嫌疑,進而試圖推翻黃梅戲起源于湖北黃梅的說法。這種立足于原始材料的治學方法無疑是可取的,也最容易取得學術成果,如徐章程先生在論證《采茶曲》創(chuàng)作于同治二年(1863年)的問題上,就作出了科學判斷[1] 97。遺憾的是,由于徐先生善于想象,歪曲理解,先入為主,并進行過度闡釋,導致闡釋與結論錯漏百出,未能達到推翻桂遇秋的目的。筆者已發(fā)表《黃梅戲起源的若干史料考辨》予以駁斥,指出何元炳《采茶曲》證明了湖北黃梅戲向南傳入江西的客觀歷史事實[2]。一句“都作黃梅縣里腔”,道明了清代同治年間前后湖北黃梅戲遍衍贛東北的盛況。同一時期,安徽安慶也出現(xiàn)了傳唱黃梅戲的報道,如清光緒五年(1879年)10月14日《申報》第2版載《黃梅淫戲》稱:“皖省北關外每年有演唱黃梅調(diào)小戲者,一班有二十余人,并無新奇足以動人耳目,惟正戲后總有一二出小戲,花旦、小丑演出,百般丑態(tài),與江省之花鼓戲無甚差別?!盵3]要拿江西花鼓戲(黃梅戲早期別名之一)比擬,可見江西黃梅戲戲風之盛。而黃梅戲自湖北黃梅向東傳入安徽之后,卻發(fā)展受阻,傳播極其緩慢,有著安徽黃梅戲祖師爺之稱的蔡仲賢、安徽黃梅戲奠基人之稱的丁永泉等藝人在民國時期因?qū)以獍矐c官方禁演而四處躲藏,丁永泉甚至因此“鋃鐺入獄”“受盡欺凌”,以至于民國后期安慶“絕大多數(shù)黃梅戲班社基本瓦解了……整個安慶地區(qū)只剩下兩三個殘缺不全的黃梅戲班,使黃梅戲瀕臨絕境”[4]。那種認為黃梅戲“發(fā)展壯大于安慶”的說法,應指安慶“黃梅戲的大發(fā)展,完全是解放之后”[4],而不是黃梅戲從湖北黃梅傳入安徽的晚清和民國時期。

        那么,桂遇秋披露的別霽林《黃梅竹枝詞》是否也存在捏造史料的可能呢?是不是通過這首詩證明了黃梅戲最晚形成于道光初年呢?筆者根據(jù)《別氏族譜》《天門書院雜著》《湖北詩征傳略》《湖北藝文志》等古書,結合桂遇秋發(fā)現(xiàn)的《黃梅竹枝詞》一詩,得出黃梅戲具體的最晚形成年代。

        桂遇秋披露別霽林的《黃梅竹枝詞》如下:“多云山下稻菽多,太白湖中魚出波。相約今年酬社主,村村齊唱采茶歌?!辈⒅赋鲎髡咦宰ⅲ骸耙叵膊杀究h近事,附會其詞,演唱采茶歌?!保ㄔ斠姽鹩銮镏骶幍摹饵S梅采茶戲志》[5])桂遇秋稱這首詩來自于黃岡浠水縣博物館藏的別霽林《問花水榭詩集》。通過檢索國家圖書館網(wǎng)站,發(fā)現(xiàn)藏有《問花水榭稿》一書,附注項標明“書名頁題《問花水榭詩集》”,署名“別文榽撰”。根據(jù)這一線索,筆者找到一份來自《別氏族譜》的材料:“文榽公,袓籍竟陵(天門)南鄉(xiāng)(今仙桃市毛咀鎮(zhèn)胡家拐村別家老屋灣),出生于1760年,1789年成為拔貢生,1817年任河南內(nèi)黃知縣,享年84歲,著有《問花水榭詩集》(現(xiàn)珍藏于北京圖書館)?!眲e文榽是不是別霽林呢?據(jù)《湖北詩征傳略》載:“別文榽,字東合,號霽林,嘉慶拔貢,官知縣,有《問花水榭詩集》?!盵6] 909《湖北藝文志》載:“《問花水榭詩集》,清別文榽撰(《天門志》)。文榽,字東和,號霽林,天門人。乾隆五十四年拔貢,官內(nèi)黃知縣。”[7]可見,別文榽正是別霽林?!秳e氏族譜》又載:“文榽公,任黃州府黃梅縣教諭,候補內(nèi)黃縣知縣。”這個任職經(jīng)歷也與任黃梅教官的別霽林相吻合,只是“嘉慶拔貢”一說不對,應以族譜和《湖北藝文志》記載的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拔貢為準。

        在《天門書院雜著》中收錄了一篇《問花水榭稿》的文章,進一步佐證了別霽林就是別文榽,并于乾隆年間任黃梅教官?!短扉T書院雜著》有人認為作者是陸迦陵,實為嘉慶十年進士熊士鵬(1755-1843),而陸迦陵只是該書的點評者、刊刻者?!秵柣ㄋ扛濉芬晃?,從內(nèi)容上看應是《問花水榭詩集》一書的序言。別文榽與熊士鵬同為天門人,熊士鵬為進士,且為嘉道年間湖北文壇的風云人物,而別文榽只是拔貢,他請熊士鵬作序再也合適不過。熊士鵬在《問花水榭稿》一文中說:

        “詩,余事也。士有不得志者,或樂為之,而抱經(jīng)綸為有用之學者,不專尚乎此也。別君霽林性和雅,而志切用世,每當歲科試,上下郢鄂,與吾邑諸名流比肩接踵,娟娟如翠竹碧梧,望而知非風塵中人。吳白華、稷堂兩學使并皆器其才,登拔萃科,廷試,獲高等,卒選黃梅教諭,一時士論或惜之。霽林笑曰:‘教職去縣令幾何哉!不過遲我十年耳。遂欣然登車而去。梅邑為古仙佛地,有四祖、五祖道場在焉。一東山,一破額山也。居嘗登陟其巔,與邑人士觴詠為樂。望廬阜白云、回厓沓嶂蒼蒼然,金光黛色。有鮑明遠天際凌跨之意……予嘗刻霽林于《荊湖知舊鈔》中,今復勸梓其全帙,俾天下人皆知其有用世之才,而復以其余事作詩人,賢者之不可測如此。”

        以上所引,省去的內(nèi)容為敘說別霽林任內(nèi)黃縣令之德政。陸迦陵在文后評曰:“熟讀孟韓之文,始知其學有淵源?!?/p>

        根據(jù)熊士鵬此文可知,別霽林獲拔貢后即參與廷試,獲高等,得選黃梅教諭。按照《別氏族譜》《湖北藝文志》記載,別霽林于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拔貢,那么他擔任黃梅教諭應在此后不久, 據(jù)清嘉慶元年《縉紳全書》載,別文榽(霽林)任黃梅訓導為乾隆56年2月。這也說明別霽林在黃梅初為訓導,后為教諭。桂遇秋卻認為《黃梅竹枝詞》作于道光九年。乾隆末年與道光九年,相差約40年。筆者認為,道光九年為《問花水榭詩集》的作序和醞釀出版時間,而《黃梅竹枝詞》則創(chuàng)作于別霽林任黃梅教官的乾隆末年。查光緒二年《黃梅縣志》卷二十《職官志》,赫然記載“乾隆,別文榽,天門拔貢”。這說明別霽林在黃梅任教官為乾隆年間,并非道光年間,與熊士鵬的表述互相印證。這也證明了別霽林成為拔貢是在乾隆年間,不是《湖北詩征傳略》所說的嘉慶年間。

        二、黃梅戲最遲形成于乾隆年間

        別霽林在黃梅任教官為乾隆末年,是非常有意義的發(fā)現(xiàn),這將黃梅戲的形成時間節(jié)點向前推進了40年,且與諸多逃水荒的歷史傳說以及道光8年《宿松縣志》等志書關于采茶戲的記載相印證。別霽林說:“邑喜采本縣近事,附會其詞,演唱采茶歌?!边@說明,在乾隆末年,根據(jù)黃梅的人和事編寫的黃梅戲劇本已經(jīng)出現(xiàn),黃梅戲的發(fā)展已經(jīng)進入三打七唱的劇種階段,標志著黃梅戲有了重大發(fā)展,它已不再是單純的民間歌舞,而是王國維所說的“以歌舞演故事”的戲曲了。從鄂贛皖三地共同流傳的黃梅戲36本大戲、72出小戲的劇目中可以看出,其中的經(jīng)典劇本《瞿學富告壩費》(包括同時單出的《逃水荒》《李益賣女》《官棚打賭》)等正是黃梅縣在乾隆29年的真人真事,在乾隆末年,關于它們就已經(jīng)出現(xiàn)劇本了。如果說主要唱腔形成并伴隨著大量獨有的經(jīng)典原創(chuàng)劇本的出現(xiàn),標志著劇種的形成,那么黃梅戲至遲在乾隆年間已經(jīng)正式宣告誕生。在黃梅戲傳統(tǒng)經(jīng)典劇目中,除《瞿學富告壩費》外,《張朝宗告經(jīng)承》《宋光佑打糧房》《張德和》《於老四》《毛子才》《清官冊》《小清官》《鬧公堂》等都是黃梅(以及古屬黃梅的部分廣濟地區(qū))的真人真事,這些黃梅特有的經(jīng)典劇本在乾隆以后的晚清時期廣泛傳播,尤其在贛東北進一步發(fā)展流傳。黃梅戲的形成,與這些黃梅的真人真事密不可分,構成了黃梅戲形成的充分必要條件。在歷史傳說中,都會特別提到乾隆29年、51年湖北黃梅發(fā)大水,無數(shù)藝人先后流浪到江西和安徽一帶,將黃梅戲傳唱出去。陸洪非、王長安等認為這時候的黃梅戲還只是歌舞形式的黃梅采茶小調(diào)、黃梅采茶歌,有些學者認為至多只是兩小戲、三小戲,而不是有劇本的正本大戲?,F(xiàn)在通過考證別霽林《黃梅竹枝詞》的創(chuàng)作時間(正是在乾隆51年發(fā)大水后五六年),證實黃梅戲至遲在乾隆年間就已經(jīng)形成,即所謂“采本縣近事,附會其詞”的正本大戲已經(jīng)大量產(chǎn)生。

        在乾隆時期,迎來了黃梅戲形成的關鍵時刻,這一時期,在以黃梅真人真事為素材的劇本產(chǎn)生的歷史條件下,作為民間歌舞的黃梅采茶調(diào)與黃梅道情等民間說唱形式得以深度融合,標志著黃梅戲作為一個劇種真正確立了(關于黃梅道情為黃梅戲另一主要源流,本人已另作《黃梅戲起源與黃梅道情、道教文化之關系》予以闡釋)。黃梅采茶調(diào)、黃梅道情、黃梅真人真事三者同時具備的歷史條件,這是湖北黃梅以外的縣市所沒有的,說明黃梅戲的誕生和廣泛傳播具有一定的歷史偶然性和必然性,安徽、江西沒有在安慶小調(diào)、桐城歌、鳳陽歌和江西小調(diào)等基礎上產(chǎn)生黃梅戲,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據(jù)道光8年《宿松縣志》記載:“十月立冬后,上冢增土,始修筑塘堰。是月,樹麥已畢,農(nóng)功寢息,報賽漸興,吹豳擊鼓,近或雜以新聲,溺情惑志,號曰‘采茶,長老擯斥,亦絀鄭之意云?!闭f明黃梅戲在湖北黃梅形成以后,于乾隆末年至道光初年,漸漸傳入安慶下屬各縣,成為當?shù)氐摹靶侣暋?。遺憾的是,由于當時安慶作為省城,封建勢力太大,對黃梅戲這種“新聲”予以“擯斥”,導致黃梅戲在安慶的發(fā)展長期受阻,自傳入百余年,安慶都沒有出現(xiàn)留名于世的黃梅戲藝人(傳說中安徽最早的黃梅戲藝人程福香,是唱黃梅戲還是徽調(diào)至今存疑,且其生年從明末至清末,有多種說法,跨度達300多年,明顯不可信),直至清末民國年間出現(xiàn)蔡仲賢、丁永泉,才被奉為安徽黃梅戲祖師爺、奠基人。而清代時,鄂東南和贛東北因為地處偏遠,當?shù)厥考?、官員如別霽林、何元炳等較為開明,以欣賞的態(tài)度,通過竹枝詞的方式,告訴世人清代黃梅戲在鄂贛交界處的興盛,正所謂“都作黃梅縣里腔”。據(jù)報刊記載,黃梅戲在贛北各縣市遍地開花,湖北黃梅戲藝人在乾隆至民國初年,將黃梅戲傳入揚州、蕪湖、上海、漢口等大都市,成為戲院風靡一時的新興劇種,而丁永泉等卻長期在安慶城外苦苦徘徊,甚至鋃鐺入獄、慘遭驅(qū)逐。直至20世紀50年代,安徽黃梅戲藝人在桂林棲的重視下,才得以翻身、后來居上。

        黃梅戲是在湖北黃梅起源并形成以后,才廣泛對外傳播的。這種論斷,也得到了王兆乾、潘漢明等學者研究成果的支撐。潘漢明通過比對傳統(tǒng)黃梅戲(即20世紀50年代正式命名的黃梅采茶戲)和傳入安徽一帶的黃梅戲的唱腔,以《賣雜貨》《打豬草》《逃水荒》《山伯訪友》《天仙配》等為例,總結道:“黃梅戲傳入安徽時,不僅已經(jīng)具備了戲劇的形式,而且已由三小戲發(fā)展為簡單形式的正本戲?,F(xiàn)在的黃梅戲聲腔,便是在這種基礎上進一步發(fā)展?!盵8]如果說潘漢明還只是在謹慎推斷的話,那么王兆乾則得出了更大膽的結論。他說:“像蔡鳴鳳、張德和、喻老四的故事等,這樣便形成了采茶戲——花鼓戲的正本戲,從現(xiàn)有資料看,這一過程主要是在鄂東一帶完成的……早期黃梅戲直接從青陽腔移植的劇目有《天仙配》(《槐蔭記》《山伯訪友》(《同窗記》)《云樓會》(《玉簪記》)《四姐下凡》(《搖錢樹》)《賣水記》《荷花記》(《牡丹記》)《買胭脂》(《胭脂記》)《花亭會》(《珍珠記》)《戲牡丹》《湘子化齋》《王婆賣雞》(《勸善記》)《借妻》《呂蒙正回窯》(《彩樓記》)《王道士拿妖》(《長生記》)等等。實際上,傳到安慶之前,遠不止這些……”[9]在這里,王兆乾將黃梅戲傳統(tǒng)經(jīng)典劇目數(shù)十部,全都歸功于鄂東一帶(湖北黃梅)的采茶戲藝人,這與丁永泉說黃梅戲“三十六大本,七十二小出”形成于湖北黃梅的說法相呼應(但應只是籠統(tǒng)說法,畢竟《女駙馬》等或系安徽黃梅戲老藝人的貢獻)。在王兆乾看來,鄂東一帶早期的黃梅戲,在完成了正本大戲、接受青陽腔影響的發(fā)展階段以后,再傳入安徽安慶、池州和宣城等地。當然,黃梅戲是否受到清初已經(jīng)失傳的青陽腔的間接影響,還存在爭議,比如桂遇秋認為黃梅戲是受鄰近湖北黃梅的湖口高腔影響,而非青陽腔。至于嘉慶道光年間才出現(xiàn)的岳西高腔,作為青陽腔影響黃梅戲的證據(jù)就是無稽之談了,畢竟黃梅戲形成時間遠早于岳西高腔。

        三、《黃梅竹枝詞》記錄黃梅戲的源頭活水

        別霽林的《黃梅竹枝詞》不僅證明了黃梅戲最晚形成于乾隆年間,還告訴了我們黃梅戲的萌芽之地和藝術來源在哪里。“多云山下稻孫多,太白湖中魚出波”,不正是說黃梅戲來自多云山和太白湖嗎?這與老藝人總結的黃梅采茶調(diào)來源于多云樵唱、太白漁歌之說不謀而合。別霽林作為一個外地來的教官,或許是聽到當時老藝人的說法,就把多云樵唱和太白漁歌作為黃梅戲的藝術來源寫入詩中了。

        那種認為湖北黃梅采茶調(diào)包括鳳陽歌、桐城歌和江西小調(diào)等說法,缺少記載和事實依據(jù),就顯得捕風捉影了。即便這些外來民歌影響了黃梅采茶調(diào),那也只是唱詞上的部分借鑒,而唱腔一定是源自多云樵唱、太白漁歌的黃梅調(diào)、黃梅腔,正所謂“都作黃梅縣里腔”。另外,不可忽略的是,黃梅戲小戲主要來自黃梅采茶調(diào),而正本大戲則主要由黃梅道情等民間說唱催生。黃梅采茶調(diào)與黃梅道情相互融合,才形成了黃梅戲,至于為何命名為采茶戲,而少叫黃梅道情戲,可能是當時黃梅人的一種偶然選擇,也或是當時采茶戲之名流傳更廣的結果。黃梅戲既然形成于湖北黃梅,那歷史上一定是要采用黃梅方言“黃梅腔”來唱的,它之所以能夠傳入贛東北和皖西南,正是由于這三省交界處都屬于趙元任所說的江淮方言黃孝片。那種認為黃梅戲必須使用安慶方言的說法也就顯得十分片面了,在大力推廣普通話的今天,應讓戲曲更加易懂、親民,如堅持回到清代、民國一樣用方言唱戲,恐怕會損失相當多的聽眾,甚至開歷史的倒車(像安徽廬劇等之所以難以流行,與其方言太重不無關系,而黃梅戲藝人則吸取了教訓,一直在大力推廣普通話,只在唱詞和念白中略帶一點鄂贛皖三省交界處皆相通的方言韻味)。

        可以說,乾隆末年別霽林的《黃梅竹枝詞》證明了黃梅戲最遲形成于乾隆年間,同治年間何元炳的《采茶曲》則反映了黃梅戲從湖北黃梅傳入江西的歷史。這兩首詩成為研究黃梅戲起源、形成和傳播的關鍵史料,證明了黃梅戲在清代中晚期已處于繁榮鼎盛階段,遍衍湖北、江西、安徽、江蘇、浙江和福建等多省,其后反而逐漸萎縮。今天主要是安徽局部重視黃梅戲,但已不具備清代時像湖北黃梅一樣對外傳播至多省的實力和人才優(yōu)勢,黃梅戲這個劇種的歷史命運堪憂。傳統(tǒng)黃梅戲之所以有頑強的生命力,與其扎根民間、充滿向上的生長力量有關,而安徽現(xiàn)代黃梅戲明顯缺少這種精神和力量,這跟安徽一些學者不承認湖北黃梅為黃梅戲源頭,斬斷黃梅戲與黃梅采茶戲前世與今生的關系,不懂得繼承黃梅戲汲取黃梅真人真事營養(yǎng)的現(xiàn)實主義藝術傳統(tǒng)有關,丟掉了源頭活水的安徽黃梅戲,如滿足于《黃梅戲起源地之爭》一文中所說的現(xiàn)有“聲名地位、利益格局”[10],并多次挑起黃梅戲起源地之爭,恐怕會加快黃梅戲的衰落。多云樵唱、太白漁歌等作為黃梅戲藝術的主要來源,黃梅真人真事所彰顯的強烈的現(xiàn)實主義精神,它們共同構成了黃梅戲的源頭活水,成為黃梅戲繼續(xù)生長和發(fā)展的不竭源泉,應該予以承認并精心呵護。

        四、結語

        為了證實別霽林詩集中確有《黃梅竹枝詞》一詩,筆者進行了文獻考索和調(diào)查別霽林詩集的傳播情況。從《歷代竹枝詞(五)》(陜西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收錄的,以及別氏族人在網(wǎng)上披露的別霽林《燕京詠古》240首詩來看,它們只是別霽林于嘉慶二十年(1815年)一年中的詩作,且均為從朱彝尊《日下舊聞》中取材所作的有關“燕京典故”之竹枝詞,不是別霽林的詩歌全集,也就不可能收入與北京風俗無關的《黃梅竹枝詞》。別霽林在《燕京詠古》小序中說:“歲乙亥需次都門,客牕多瑕,展閱朱竹垞先生《日下舊聞》,卷帙苦繁,難許強記,乃撮其中可成詩者,作絕句若干首,于燕京典故聊紀什一,以為游覽之助。若前人雜詠竹枝諸篇,則未敢效顰也?!奔热惶岬健扒叭穗s詠竹枝諸篇”,說明別霽林雖“未敢效顰”以作《北京竹枝詞》,但一定熟知“竹枝詞”之風格,能夠為自己任過教官的黃梅縣創(chuàng)作《黃梅竹枝詞》也就不奇怪了。在黃梅縣博物館的協(xié)助下,2024年4月,浠水博物館提供了《問花水榭詩集》原本,證明該書收有《黃梅竹枝詞》四首,也證實了筆者的一些判斷,如熊士鵬一文果為序言,末署“道光九年歲在己丑季夏月”?!秵柣ㄋ吭娂芬还矁删恚熬硎铡肮沤w詩”239首,其中第4至6頁為《黃梅竹枝詞》4首,桂遇秋披露的為第4首。《黃梅竹枝詞》的第2、3首,其實與黃梅戲也有關系,證實了早期黃梅戲主要用以酬神(后作為一種獨立的藝術,亦可不用以酬神)。后卷收“燕京詠古絕句”240首?!饵S梅竹枝詞》第四首原文如下:“多云山下稻孫多,太白湖中魚出波。相約今年酬社主,村村齊唱采茶歌?!眲e霽林附注:“邑喜采本縣近事,附會其詞,演唱采茶歌。”(桂遇秋將“稻孫”寫成“稻菽”)別霽林詩集收有《黃梅竹枝詞》的客觀事實證明,任何先入為主的質(zhì)疑,在如山鐵證面前,終將顯得蒼白無力。

        可以說,如果沒有這兩首詩的發(fā)現(xiàn)者桂遇秋,黃梅戲的歷史將是一片混沌,必然產(chǎn)生一些不夠科學的論斷。如陸洪非、王長安等認為黃梅采茶調(diào)從湖北傳入安徽,然后在安徽落地生根,發(fā)展壯大并得以形成黃梅戲,主要就是因為史料不足,多有想象之故。王長安提出的“湖北黃梅調(diào),安徽黃梅戲”“調(diào)是調(diào)、戲是戲”的觀點自然就值得商榷了。對史料的挖掘不充分,甚至讓某些歷史虛無主義者乘虛而入,堂而皇之地編造黃梅戲起源、形成的歷史,曲解史料,這對黃梅戲的研究、發(fā)揚、傳承都是極為不利的。

        在1949年前,黃梅戲被學術界普遍認為是湖北劇種。根據(jù)當時媒體報道,早在清末民初,湖北黃梅戲班就去了蕪湖、漢口和上海等大都市,這比后來的丁永泉入安慶和上海要早幾十年。如1918年5月21日《時報》發(fā)表《演唱黃梅調(diào)之武劇》,報道湖北戲班在上海九畝地演唱黃梅調(diào);《東方雜志》1926年第23卷第7號,描述了黃梅戲又一別稱“花鼓戲”與“黃梅腔”,指出皖南黃梅腔產(chǎn)生于湖北黃州府;《神州日報》1919年8月11日記載安徽宣城涇縣禁止唱黃梅調(diào),證明民國初年黃梅戲已傳入皖南,并非只傳入安慶;《時事新報》1933年2月5日發(fā)表安徽人陳載中《故鄉(xiāng)的小戲》,提到“我的故鄉(xiāng)是在皖南一角,當我在童年未踏入社會門檻以前,黃梅小戲是很流行的。相傳此戲發(fā)源于湖北黃梅縣,流傳到安徽來的”。安徽學者程演生的《皖優(yōu)譜》不記載黃梅戲,并說“他省無此戲”,也已經(jīng)明確指出黃梅戲是湖北劇種。

        根據(jù)桂遇秋、王兆乾等黃梅戲?qū)W術大師的研究,我們可以這樣對黃梅戲進行基本表述:“黃梅戲舊稱黃梅采茶戲、黃梅采茶調(diào)、黃梅采茶歌,又稱黃梅調(diào)、黃梅腔。清代發(fā)源(某些藝術因素早至明代,甚至更早)并形成于湖北黃梅,長期以黃梅方言演唱,清末民初發(fā)展、傳播于以黃梅縣為中心的鄂贛皖毗鄰地區(qū),成為湖北有一定影響的地方劇種。民國時期形成多個藝術流派(各地名稱不同,如在懷寧稱懷腔,在太湖稱彌腔,在望江稱龍腔,都是湖北黃梅戲傳入安徽的各個支派,但支派之名不能取代黃梅戲之名,如不能認為黃梅戲又名懷腔、皖?。渲幸曰张稍?0世紀50年代后最為繁榮、興盛。在內(nèi)地鄂贛皖等省及港澳臺地區(qū)和海外同胞的共同努力下,1949年后響應國家‘戲改政策,桂林棲推動成立安徽省黃梅戲劇團并主導現(xiàn)代黃梅戲的發(fā)展事業(yè),使得黃梅戲脫穎而出,成為中國五大劇種之一。安徽省黃梅戲劇團成為現(xiàn)代黃梅戲的誕生地。2006年,黃梅戲成為國家首批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边@種以事實為依據(jù),還原歷史真相的表述,或可成為勾勒中國黃梅戲發(fā)展史的共識。

        [參考文獻]

        [1]? 徐章程,鄒文棟.清代何元炳《采茶曲》新考[J].農(nóng)業(yè)考古,2023,(2).

        [2]? 梅杰.黃梅戲起源的若干史料考辨[J].黃岡師范學院學報,2024,(2).

        [3]? 黃梅淫戲[N].申報,1879-10-14.

        [4]? 則之.解放前安慶的黃梅戲班社[J].安慶文史資料,1990,(21).

        [5]? 黃梅縣文化局.黃梅采茶戲志[M].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1991.

        [6]? 丁宿章.湖北詩征傳略:下[M].武漢: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2021.

        [7]? 湖北通志局.湖北藝文志:上[M].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

        [8]? 潘漢明.黃梅戲聲腔親緣關系初探[J].黃梅戲藝術,1981,(2).

        [9]? 王兆乾.淺談青陽腔對黃梅戲及其親緣劇種的影響[J].黃梅戲藝術,1982,(2).

        [10]? 何成結.黃梅戲起源地之爭[J].當代戲劇,2024,(1).

        [責任編輯:胡? 梁]

        老熟女多次高潮露脸视频| 国产精品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在线看| 极品尤物精品在线观看| 人妻中文字幕无码系列| 中国精学生妹品射精久久| 日本一本草久国产欧美日韩| 开心五月激动心情五月| 亚洲 小说区 图片区 都市| 人妻夜夜爽天天爽一区| 国产精品自产拍在线18禁| av网站免费在线不卡| 日本高清一级二级三级| 亚洲精品无码久久久久牙蜜区| 國产AV天堂| 成人性生交大片免费看i| 国99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无码骚夜夜精品| 国产午夜无码精品免费看动漫| 日本午夜a级理论片在线播放| 国产成人精品优优av|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中文字幕| 国产精品白浆视频免费观看| 综合成人亚洲网友偷自拍| 成品人视频ww入口| 婷婷五月综合缴情在线视频| 麻豆人妻无码性色AV专区| 亚洲国产综合精品中久| 国产精品www夜色视频| 久久亚洲精品成人| 一级黄色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少妇被猛烈进入到喷白浆| 国产成人无码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人妻无码AⅤ不卡中文字幕| 丝袜美腿亚洲综合一区| 精品人妻av区乱码| 亚洲精品老司机在线观看| 伊人久久婷婷综合五月97色| 色婷婷精品久久二区二区蜜桃| 免费无码一区二区三区蜜桃大| 全部免费国产潢色一级| 亚洲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