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為了充分利用自動駕駛汽車路測圖像數(shù)據,增加行駛過程中對天氣情況識別的準確性,提出了一種基于改進ResNet50 網絡的自動駕駛場景天氣識別算法。該算法將SE 模塊與ResNet50 網絡相結合,通過在ResNet50 網絡4 組模塊內加入SE 模塊,以便更好地擬合通道間復雜的魯棒性?;谧詣玉{駛汽車路測圖像數(shù)據對所提算法進行Python 編程實現(xiàn),結果表明:SE 模塊的加入能夠增加算法的魯棒性和準確性,提高了自動駕駛的天氣識別精度。
關鍵詞:自動駕駛;路測圖像;ResNet50 網絡;SE 模塊;天氣識別算法
0 前言
隨著自動駕駛技術的蓬勃發(fā)展,自動駕駛技術呈現(xiàn)出蓬勃向上的新格局,基于圖像處理算法的目標識別技術也日趨成熟。然而,由于在惡劣天氣條件下,自動駕駛汽車的天氣識別算法表現(xiàn)不佳,無法控制汽車及時采取相應的措施,因此極易引發(fā)安全問題,導致交通事故發(fā)生,影響了自動駕駛技術的發(fā)展。
1 自動駕駛天氣識別算法現(xiàn)狀
目前在自動駕駛場景中,自動駕駛汽車在天氣識別方面,使用比較廣泛的天氣識別算法是基于深度學習領域的卷積神經網絡(CNN)。ELHOSEINY 等[1]利用新的天氣特征數(shù)據集,使用CNN 研究了圖像中的天氣分類,實現(xiàn)了82.2% 的歸一化分類準確率。LU 等[2]利用新的天氣特征來標記圖像為晴天或陰天的協(xié)作學習方法,并融合了數(shù)據驅動的CNN 特征和精心選擇的天氣特征,豐富了訓練數(shù)據,模型準確率提高了7%~8%。ZHU 等[3]通過預訓練和微調2 個階段建立了極端天氣識別模型,以獲得與極端天氣事件相關的特征,該模型通過在預訓練階段使用GoogLeNet 模型訓練ILSVRC-2012 數(shù)據集,獲得ILSVRC 模型,再通過Weather Dataset 進一步微調,可以識別94.5%的天氣情況。ZHU 等[4]訓練GoogLeNet 模型時使用一種新的對偶微調策略,并且對初始模型進行微調,使模型精度提高了0.72%,且大幅優(yōu)化了模型體量。余穎舜等[5]提出了一種融合了元學習Reptile 算法與知識蒸餾技術的訓練方法來訓練YOLOv4 算法,在保證YOLOv4 算法速度的同時提升算法精度。李冰村等[6]提出了一種客觀的冰雹樣本標記方法,并采用支持向量機、決策樹及樸素貝葉斯3 種機器學習方法,分別對冰雹頻繁發(fā)生的貴州省威寧地區(qū)冰雹天氣過程進行了建模分析。羅輝等[7]針對神經網絡模型負樣本種類多、數(shù)量少、具體形態(tài)比較隨機的情況,提出模型迭代升級策略,提升了模型的可靠性和穩(wěn)定性。
雖然上述學者提出的天氣識別算法可以較準確地識別出天氣狀況,但是這些算法都要求在高性能服務器中對大量數(shù)據集進行訓練,計算較復雜且耗時較長,尤其是將其應用到自動駕駛場景時,仍然存在識別效果差、效率低等問題,且在算法實現(xiàn)時缺少自動駕駛汽車的真實路測數(shù)據。針對以上問題,本文基于自動駕駛汽車的真實路測數(shù)據,對ResNet50 網絡進行改進,提出了改進ResNet50 網絡的自動駕駛場景天氣識別算法,通過真實路測數(shù)據對改進后的算法進行訓練,以提高天氣識別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