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瑞斌
【摘要】物理是以實驗為基礎的自然學科,高中學生學習物理感覺難度大,理解困難,與學生在學校的學習不重視實驗有一定的關系。教師應用好實驗教學資源,像科學家一樣對待科學,優(yōu)化學習物理的過程,幫助學生學好物理,愛學物理。
【關鍵詞】高中物理;實驗教學;科學思維;實驗素養(yǎng)
有人認為只要大量刷題,就能提高分數(shù),實驗是在浪費時間,不重視物理實驗的現(xiàn)象比較普遍。然而提高物理教學效率,提高學生科學素養(yǎng)的有效方法正是加強物理實驗教學,筆者用課堂教學案例闡述如何利用物理實驗教學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探究能力和動手操作能力。
一、物理實驗在高中物理學習中的重要性
1.學習科學家的科學精神,增強學習動力
物理基本概念建立、基本規(guī)律的發(fā)現(xiàn),總是與科學家的探究實驗有著密切關系,他們在平時生活、生產(chǎn)和科學研究中發(fā)現(xiàn)問題引發(fā)了探究欲望,便會提出合理的、大膽的猜想,并建立模型,擬定實驗方案,多次實驗,不斷修訂方案,驗證猜想,得到物理規(guī)律。探究未知的過程充滿艱辛,留下汗水,也經(jīng)歷過失敗,最終獲得成功的喜悅。科學家吃苦耐勞的精神、克服困難的勇氣、鍥而不舍的意志都是高中生學習物理知識時必備的品質,了解物理學發(fā)展歷史,理解科學家的研究方法、思維過程,也是學習物理的重要途徑。可見,學習物理并不是刷題這么簡單,盲目刷題就是空中樓閣,是功利主義的表現(xiàn),不重視物理實驗的學習,不能產(chǎn)生濃厚學習興趣,缺乏學習動力,也難以掌握思維方法,不能學以致用,當然就感到學習困難了,更不會在今后的工作中有很強的解決問題的能力。
學生若喜歡上實驗,就會對身邊的事物產(chǎn)生好奇心,會嘗試用物理知識解釋現(xiàn)象,也會關心科技的發(fā)展,自然就加強了自身的物理觀念,強化了科學思維,物理學科素養(yǎng)得到提高。其課堂學習也會更積極主動,交流討論成為常態(tài),并學會舉一反三,讓學習事半功倍。
2.有利于邏輯思維的培養(yǎng),提高學生學習興趣
不少厭學的學生是因為物理課不做實驗,教師僅在黑板講授理論知識,致使學生無法理解透徹。因此教師必須重視實驗教學,讓學生喜歡物理實驗,喜歡學習。
通過實驗教學讓學生喜歡上物理之后,再引導學生帶著問題設計實驗,逐漸訓練學生的邏輯思維縝密性,了解實驗探究科學奧秘的過程與方法,即了解實驗目的,懂得選擇實驗儀器,理解實驗原理,會設計實驗步驟,并在實驗中想方設法減小誤差,應用數(shù)學知識處理數(shù)據(jù)得到實驗結論。實驗過程可以幫助學生有效地鞏固物理知識,也可以跟其他實驗方法加以對照,將零碎的物理知識串聯(lián)起來,使得物理知識學習更具邏輯性,能幫助學生實現(xiàn)物理知識的遷移與靈活應用。
實驗教學是多樣化教學的重要方式之一,教、學、評是一個整體,學生在平時學習物理知識過程中,如果都是教師講、學生聽,教學方式太單一,太枯燥,天天死記硬背,學生怎么會有興趣學習?這種學習方式必然效率很低。因此,通過圍繞高中物理知識點來開展創(chuàng)新實驗,使得物理知識的整個學習過程變得更加有趣了,學生也可以通過自己動手的方式來完成創(chuàng)新實驗,從中獲得快樂和自信。
例如學習重心、平衡、振動等物理內容時都可以做小實驗,如用折疊小刀,以銳角方式插入鉛筆筆尖附近,使小刀和鉛筆成為一體,并讓小刀成半折疊狀態(tài),這樣鉛筆的筆尖就能立在手指上形成不倒翁了。此外,開放物理實驗室,學生可以在親自完成物理實驗的過程中再次加深對物理知識的印象,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培養(yǎng)學生的物理核心素養(yǎng),學生也能樹立起學習物理知識的信心。
3.幫助學生抓住物理學習的主線
由于物理學是以實驗為基礎的自然科學,重要的概念和規(guī)律大都與實驗相關,若平時重視實驗的學習,就會把握物理學習的重點,達到良好的學習效果。對課本上的實驗加以思考、創(chuàng)新,也是一種思維提升的學習方式,學生能夠更好地理解物理知識中的難點以及重點內容,并能對重點以及難點知識進行針對性練習,實現(xiàn)對難點內容的掌握。
例如學習牛頓第二定律時,教材編寫了兩個實驗方案,每個實驗方案都反映了不同的思路,但都是圍繞測量加速度進行的。方案一,利用運動學的位移公式,通過比較兩個不同質量的滑塊在相同時間內的位移,得到兩個滑塊的加速度之間的關系;方案二,利用打點計時器記錄小車在不同時間內的位移,用位移公式和速度公式,計算加速度。此外利用光電門、氣墊導軌、傳感器等儀器也能設計實驗,為學生的學習打開了思路。
利用實驗突破學生的學習難點。如關于滑動摩擦力方向的判斷,可能與運動方向相同,也可能與運動方向相反,但一定與相對運動方向相反。用物塊、木板做個實驗,進行仔細觀察、思考、討論,就能很好地突破難點了,也為靜摩擦力方向、電磁感應現(xiàn)象中線圈或電磁鐵受到的磁場力(安培力)方向的判斷掃清障礙。
二、在物理實驗教學中提高學生思維能力的策略
1.引導學生設計合理實驗步驟,培養(yǎng)邏輯思維能力
實驗步驟的設計應采用整體思維,實驗的各步驟之間應存在關聯(lián)性。在物理實驗課中,學生理論聯(lián)系實際,學以致用,驗證所學知識;也可以發(fā)現(xiàn)問題,探究解決方案。例如使用打點計時器時,觀察所用的電源是直流電還是交流電?先釋放小車還是先接通電源呢?還是都可以?這樣的問題讓學生思考、操作,教師沒必要講解,學生親自做實驗,學生經(jīng)過實驗、思考,經(jīng)歷體驗性學習,對所學知識才會印象深刻。這樣能幫助學生培養(yǎng)發(fā)現(xiàn)問題、思考問題的習慣,通過動手實踐掌握最基礎的高中物理知識,為今后學習物理打下堅實的基礎。
先思考清楚再觀察實驗現(xiàn)象,記錄實驗結果,處理實驗數(shù)據(jù),得出實驗結論。這是實驗課的基本要求。又如學生在開展“利用單擺測定重力加速度”實驗時,教師提出啟發(fā)性的問題:觀察擺球做的運動是不是直線運動?是不是在同一豎直平面內的運動?還是做橢圓運動?再提出實驗操作的技巧問題:怎么操作能減少實驗誤差?怎樣保證擺角在小角度范圍?幫助學生將平時所學習到的物理知識與物理實驗有機融合起來,單擺實驗要在豎直平面內完成擺動,通過嚴謹?shù)膶嶒灴梢院芎玫嘏囵B(yǎng)學生的科學態(tài)度。
另外本實驗中可引導學生應用“比較法”再思考另一個問題:本實驗是用累計法測量單擺周期的,設計測量一頁紙張的厚度的實驗,怎么做到誤差???通過本實驗的學以致用學生實現(xiàn)了對物理知識的有效運用、整合,學生感悟到測量微小量可以應用累計法以達到減小實驗誤差的目的,從實驗中獲得成功的喜悅。
2.實驗教學中發(fā)現(xiàn)問題,培養(yǎng)敢于質疑的科學精神
實驗教學在培養(yǎng)學生物理學科素養(yǎng)和科學態(tài)度方面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在重視學習教材的同時敢于挑戰(zhàn)權威,質疑教材。
例如課本“單擺”這節(jié)內容第3題,由圖像中得出單擺的周期8秒,振幅1厘米。從實際實驗操作考慮,若按照這個數(shù)據(jù)進行實驗,測量重力加速度,其實驗過程誤差將比較大,甚至難以進行實驗,可見挖掘實驗的教育價值十分必要。
將習題與實驗比較之后對某道高考題也應提出質疑:速度圖像顯示,汽車勻加速運動4小時,速度達到60km/h。若學生能思考:這在實際生活中存在嗎?讓學生在敢于質疑,積極思考中提升探究能力。久而久之,學生會形成用實驗研究的習慣進行自主實驗,提升學生的自主創(chuàng)新能力。此外,在這一過程中,學生可以掌握高中物理知識中的重點以及難點,也可以在出現(xiàn)了實驗錯誤之后及時改正錯誤,在實驗中幫助學生積累物理學習經(jīng)驗。例如進行“伏安法測電阻”的實驗之后,學生能更好地理解物理模型與進行誤差分析??梢娡ㄟ^實驗學習物理,可以很好促進學生對高中物理理論知識的學習,有利于難點知識的突破。
3.實驗教學中教授科學研究方法,培養(yǎng)科學探究能力
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需要教師對教材進行再創(chuàng)造。如學習“自由落體運動”時,教材只簡單提到牛頓管實驗,但沒有具體的操作方法,需要教師按照實驗基本要求完善演示實驗。不是只做一組數(shù)據(jù),而是多做幾次對比實驗,觀察輕重不同物體在有無空氣阻力時的運動情況,并得到玻璃管內的空氣越少,重的物體與輕的物體下落快慢的差別逐漸減小的結論,再合理外推得到?jīng)]有空氣阻力時,所有物體自由下落一樣快的結論,在實驗過程中體現(xiàn)科學研究的方法,學生在課堂上明白了這個實驗也是一個思想實驗,這就是教師創(chuàng)造性地使用課本,提高學生思維能力,舉一反三的例子。
課本中有制作“反應時間測量尺”的習題,師生一起按照實驗報告的格式完成它:列表描點、畫位移圖像。把表格中計算的數(shù)據(jù)描在紙帶上,學生會發(fā)現(xiàn)它跟勻變速直線運動的紙帶非常相似。
例如組織實驗“探究物體加速度與力的關系”時,不是讓學生對照教師給出的步驟按部就班進行實驗,而是要科學設計思考問題:實驗時為什么把長木板設置成斜面進行實驗?實驗時為什么繩子拉力就是小車的合力了?若改變車的質量,需要重新“平衡摩擦力”嗎?這些問題通過實驗的探究讓學生比較容易理解。另外,在學習“摩擦力”時,可以增加一個探究實驗:小車在長木板上,傾角從0度逐漸增大,觀察小車先相對長木板靜止、再滑動。讓學生以這個實驗為背景理解靜摩擦和動摩擦就不那么難了,也為今后做相關的練習題進行了鋪墊。
綜上所述,堅持有意義的物理實驗教學研究,改變觀念,不斷創(chuàng)新,是立德樹人的需要,是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需要。在高中物理教學過程中,教師設計因人施教的多樣化教學方式,堅信有探究價值的物理實驗課堂是有意義的,堅持做好演示實驗、學生實驗和課外實驗,認真?zhèn)浜脤嶒炚n,滿足學生學習需要,引導學生學會物理,會學物理。讓物理實驗優(yōu)化課堂設計,通過實驗過程讓學生的解決問題能力和動手能力得到提升,使其邏輯思維、創(chuàng)新思維、批判思維得到有效增強。通過實驗教學,創(chuàng)設“老師教得不累、有成就,學生學得舒服、有興趣”的高效課堂,追求“簡單且深刻,簡約有邏輯”的教學效果,形成“友愛、歡笑、學習”的新時代師生關系。
【參考文獻】
[1]房超平.思維第一,全面提升學習力[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18.
[2]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普通高中物理課程標準(2017年版2020年修訂)[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20.
[3]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中國高考評價體系[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9.
[4]李春密.核心素養(yǎng)導向的高中物理教學設計[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9.
[5]劉俊.運用創(chuàng)新實驗,提高高中物理復習質量[J].數(shù)理天地(高中),202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