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免费av电影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爱爱视频,51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91视频爱爱,日韩欧美在线播放视频,中文字幕少妇AV,亚洲电影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址,久久综合视频网站,国产在线不卡免费播放

        ?

        席勒與伽達默爾的游戲觀之比較

        2024-06-21 09:03:26李娜
        美與時代·下 2024年5期
        關(guān)鍵詞:伽達默爾席勒比較

        摘? 要:游戲是西方美學研究中的一個重要概念。18世紀,德國文學巨擎席勒在《美育書簡》中構(gòu)建了以游戲沖動為核心的美學思想。他認為,人在游戲中擺脫了物質(zhì)世界的束縛,實現(xiàn)了感性本性和理性本性的統(tǒng)一,達到了一種內(nèi)在與外在自由的狀態(tài),是美的最高理想。20世紀,德國具有世紀影響力的哲學家伽達默爾,從本體論的角度出發(fā),在《真理與方法》中提出了另一種游戲觀。他認為,游戲的主體并非游戲者,而是游戲本身。游戲是一種發(fā)生、一種自我表現(xiàn),是所有藝術(shù)作品的存在方式。兩位德國的學界泰斗身處不同的時代,從不同角度對游戲這個概念進行了深刻的剖析,形成了獨樹一幟且影響深遠的游戲觀。本文通過回溯經(jīng)典,對比考察這兩種游戲觀,旨在推進對游戲這一概念的理解,啟發(fā)對美育的思考。

        關(guān)鍵詞:席勒;伽達默爾;游戲觀;比較

        游戲是人類生活最基本的現(xiàn)象之一,貫穿于人類生活的方方面面,但絕非是一個簡單現(xiàn)象。日常生活中,每個個體都有過游戲經(jīng)驗,但是學界至今無法對游戲形成統(tǒng)一定義。弗雷德里克曾形象地指出,當人們在動物園看見一群大猩猩互動時,人們會不假思索的指出,大猩猩們在游戲。但當被問及緣由,人們通常無法給出完美答案[1]4-5。事實上,由于游戲的復雜性、多面性和矛盾性,任何定義都無法完全地、無遺漏地規(guī)定游戲這個概念。

        從生活經(jīng)驗出發(fā),游戲時常與輕松、放松聯(lián)系在一起,然而當人們考察正在玩追逐游戲的游戲者時會發(fā)現(xiàn),他們的身體正進行高強度的工作。此外,人們通常認為游戲是玩耍,是不嚴肅的,但任何游戲都有自已的規(guī)則和形式,游戲者必須嚴肅對待這些規(guī)則。游戲是開放的,但也是封閉的,它有自己的秩序。誰不認真玩游戲,不全身心地投入,就不能真正體會游戲的樂趣[2]108。由此我們發(fā)現(xiàn),游戲雖然在生活中司空見慣,但卻具有高度的復雜性。它包含著許多互相對立的特質(zhì):輕松性與競技性、娛樂性與嚴肅性、真實性與虛擬性。這些矛盾在游戲中實現(xiàn)了統(tǒng)一,使得游戲成為一個充滿魅力的研究課題。

        當游戲與藝術(shù)產(chǎn)生連接時,它又擁有了獨特的含義。在德國,有兩位大家的游戲觀影響深遠。一位是席勒,他認為,在游戲中人們擺脫了物質(zhì)世界的束縛而達到了一種感性和理性、外在與內(nèi)在自由的狀態(tài),達到了人性的完善和完整。另一位是伽達默爾,他從本體論的角度出發(fā),提出游戲的主體不是游戲者而是游戲本身,他否定了游戲過程中主體認識客體的機械過程,主張兩者是相互融合、相互依存、共生共在的關(guān)系,進一步指出游戲是所有藝術(shù)作品的存在方式。兩位來自德國的思想家基于自身所處的時代背景,從不同的研究視角去解讀游戲。盡管理論并不相同,但也不對立。前者主要關(guān)注人在游戲中的狀態(tài),而后者則注重探討游戲的存在方式。對比研究二者的游戲觀,對我們?nèi)胬斫庥螒蜻@一概念具有重要意義。

        一、游戲的字面意義考察

        在論述游戲觀之前,需要先對游戲的字面意思進行考察。不同語言之間,對游戲這一概念的理解有很大的不同。在英語中,有g(shù)ame和play之分,它們分別對應漢語中的“游戲”和“玩”。這兩個概念的區(qū)別在于:game指按照規(guī)則組織的游戲,通常包含競技性;play則指任何為獲得愉悅而進行的活動,即無目的的玩耍[1]48。與英語和漢語不同,德語中并無game和play的區(qū)分,他們的德語表達為同一個詞,即Spiel。它包含的意義有:玩耍、游戲、比賽、戲劇、跳動等。游戲的動詞spielen起源于古德語中的spil,有盡情舞動、消遣時間、嬉笑、戲劇、競賽等含義。在現(xiàn)代德語中,和動詞spielen搭配的表達有:

        (一)玩一個特定的游戲,例如mit Puppen spielen玩娃娃、Karten spielen玩紙牌;(二)從事某項運動或者愛好,例如Fu?ball spielen踢足球、Volleyball spielen打排球;(三)演奏某種樂器,例如Geige spielen拉小提琴、Klavier spielen彈鋼琴;(四)扮演某一個角色,例如die Hauptrolle spielen主演、den Clown spielen扮演小丑;(五)播放影音設(shè)備,例如eine Platte spielen播放光盤、ein Lied spielen播放一首歌曲①。

        由此可見,德語Spiel的意義要比英語和漢語更豐富。在英語中主要用play這個概念來引介德語語境下的游戲思想,但這并不準確。沃克恩曾提出用game-play來代替Spiel,因為Spiel既有g(shù)ame的概念又有play的含義,可以說是game和play的合集[3]。

        在漢語語境中,Spiel被譯為游戲,通過考察詞義可以看出,德語的Spiel相較于漢語的游戲具有更廣闊的意義空間。漢語中的游戲主要是玩耍之意,但是在德語中,演奏某種樂器、從事某項運動、進行戲劇表演都是一種“游戲”。從這個角度來看,德語的Spiel與藝術(shù)具有天然的相關(guān)性,因此我們在美學領(lǐng)域中討論游戲這一概念時,需要考慮到游戲一詞在德語語境下的廣泛含義。

        二、游戲作為文化符號的歷史發(fā)展

        在西方,對于游戲的討論最早可以追溯到古希臘古羅馬時期[4]73。亞里士多德將游戲視為一種休息方式,因為人不能無休止的工作。亞里士多德雖然承認游戲的價值,但是他認為游戲相對于嚴肅是低一等的,人類生活中更好的部分都是嚴肅的。這種對游戲的輕視一直延續(xù)到中世紀。神學家阿奎納曾指出,“游戲?qū)τ谛叛龆詻]有什么重要意義”[4]73。

        直到18世紀,人們才將游戲概念納入重要社會議題的討論范疇內(nèi)。最先開始關(guān)注游戲現(xiàn)象的是康德。他認為,游戲是一種不追求任何功利或外在目的的活動,它唯一的目標,就是活動本身。在康德的哲學基礎(chǔ)上,席勒發(fā)展出了以游戲概念為核心的美學理論。席勒認為,在游戲中,人們實現(xiàn)了理智與情感統(tǒng)一。人在游戲的時候是最追求美的時刻,并可以施展自身的內(nèi)在力量。同一時期的歌德也附合席勒的美學觀點。他在《威廉·邁斯特的學習時代》中曾寫道:“你是一個真正的人,讓我們盡情地在這個世界上無目的地玩耍?!盵5]席勒的游戲理論到19世紀依然得到了延續(xù)[4]75。西方現(xiàn)代哲學的開創(chuàng)者尼采認為,游戲摒除了一切道德與目的,是“形成,也是消逝;是建構(gòu),也是摧毀,不帶有任何道德判斷,是永恒的無邪”[6]。這個去道德化、去目的化的游戲觀與康德、席勒的游戲自由說一脈相承。

        到20世紀,海德格爾將游戲研究上升到存在主義的高度,他將哲學的重要概念“存在”解讀為“游戲”,使游戲成為了廣泛意義上的一種世界符號。延續(xù)海德格爾的哲學思想,伽達默爾從本體存在的角度出發(fā),提出游戲的主體并非游戲者,而是游戲本身,游戲的真正本質(zhì)是自我表現(xiàn)。

        至此,游戲作為文化符號在西方經(jīng)歷了被忽視、被視為娛樂手段,再到被關(guān)注,被升華至美和存在的高度。在這個過程中,席勒和伽達默爾的游戲觀論述完整且極具代表性,前者使得游戲成為美學領(lǐng)域的重要概念,后者則賦予了游戲存在性的意義。

        三、席勒與伽達默爾游戲觀的比較分析

        下文將對席勒和伽達默爾的游戲思想展開對比研究。通過對比考察,發(fā)現(xiàn)二者的差異主要體現(xiàn)在以下四個方面:(一)游戲主體與核心主張;(二)游戲理論的思想基礎(chǔ);(三)對游戲與藝術(shù)關(guān)系的理解;(四)游戲理論的時代意義。

        (一)游戲主體與核心主張

        在席勒的游戲觀中,游戲的主體是人,人可以在游戲中達到自由的理想狀態(tài)。伽達默爾則主張,游戲的主體并非游戲者,而是游戲本身。

        席勒認為人的身上存在兩種元素,即人格(Person)和狀態(tài)(Zustand)。前者持久不變,而后者則持續(xù)變動。席勒用花做類比來說明人的人格和狀態(tài):如果把花看作是不變的東西,那么人的狀態(tài)就是花朵所呈現(xiàn)出來的花開或者花謝的兩種形態(tài)。席勒說:“狀態(tài)在人格的不變化中變化,人格在狀態(tài)的變化中不變?!盵7]592狀態(tài)和人格在人的身上形成了兩種反向的沖動,即物質(zhì)沖動(Stofftrieb)和形式?jīng)_動(Formtrieb)。席勒在《美育書簡》中對這兩種驅(qū)動力進行了描述:“兩種沖動中的第一種,我稱之為物質(zhì)本能,它源于人的物理存在或感性天性,致力于將人置于時間維度之中,使人成為物質(zhì)化的存在。”[7]596只要人是感性的,即由感覺、偏好和欲望決定的,他本身就具有這種基本本能?!暗诙N沖動可稱為形式?jīng)_動,它來自人的絕對存在或理性本性,它致力于使人自由,實現(xiàn)人在多樣狀態(tài)下的和諧,并在一切狀態(tài)變化中堅持人的人格?!盵7]598盡管這兩種沖動有著對立的傾向,但是席勒認為,當人們在進行游戲時、在同藝術(shù)進行游戲時,能實現(xiàn)感性本性和理性本性的統(tǒng)一,使得感性本性和理性本性得到雙重發(fā)展,人達到自由和完整。

        席勒的游戲思想突出了游戲者在游戲中的中心地位[8]56,而伽達默爾則是從本體論的意義上來討論游戲的。在伽達默爾看來,游戲的主體不是游戲者,而是游戲本身。他將游戲理解為游戲者、游戲?qū)ο蠛陀螒蛴^賞者之間不斷往返重復的對話關(guān)系。在這個往返運動中,起主導作用的不是運動者,而是這種運動本身。例如貓玩線球:人們通常認為是貓在玩線球,但是從線球的角度,何以不是線球通過自身的滾動牽動著貓進行游戲?那么這里游戲的主體到底是貓,還是線球?在伽達默爾看來貓和球都不是游戲的主體,線球和貓之間的往復運動關(guān)系才是。

        “游戲始終是指一種往返運動,沒有任何需要到達的終點和目標。[……]來回運動是游戲的本質(zhì)和核心,以至于任何人或物來實現(xiàn)這一運動都無關(guān)緊要。游戲運動本身是不需要任何基質(zhì)的。它是一種被玩或自己玩的發(fā)生,并不存在游戲的主體。游戲就是運動本身?!盵2]109

        那么游戲者在游戲中扮演什么角色呢?游戲雖然不是由游戲者所支配,但是需要游戲者的參與才能實現(xiàn)。游戲者和游戲在這里是表現(xiàn)與被表現(xiàn)的關(guān)系,即游戲者不主宰游戲,而是來表現(xiàn)游戲本身的精神的。席勒和伽達默爾的游戲思想可以通過圖1形象地呈現(xiàn)。

        圖1 席勒與伽達默爾游戲思想的比較

        在席勒的游戲思想中,人占據(jù)主體地位,他認為在游戲中,人擺脫了物質(zhì)世界的束縛,實現(xiàn)了感性沖動和理性沖動的統(tǒng)一,達到了一種自由的、人性完整的狀態(tài)。伽達默爾則關(guān)注游戲的存在方式,他認為游戲的主體并非游戲者,而是游戲本身,即游戲參與者與游戲?qū)ο笾g的往復的關(guān)系。

        (二)思想基礎(chǔ)

        席勒游戲觀的哲學基礎(chǔ)是康德的認識論,而伽達默爾游戲觀的思想來源是海德格爾的存在論。

        康德哲學強調(diào)人的認知和思維在認識客觀世界中的重要性,認為人是通過主動的思維活動來構(gòu)建知識。在涉及游戲問題,康德區(qū)分了兩種人類活動:游戲——人們安閑地做某事;工作——人們被迫做某事??档乱陨⒉綖槔f明這兩種活動的區(qū)別:“當我們?nèi)ド⒉綍r,散步本身就是我們的目的,因此路程越長,對我們來說就越愉快。但當我們?nèi)ツ硞€地方時,那個地方的同伴或其他東西是我們散步的目的,這時我們喜歡選擇最短的路?!盵9]31

        康德認為,一切真和美起源于游戲,在認知與思想的自由游戲之中,即在無任何功利目的性的游戲狀態(tài)下,才會形成由美帶來的愉悅。受康德“自由游戲”理論的影響,席勒形成了他的人文美學思想,并將康德的游戲概念發(fā)展成為自己美學思想的核心。他認為,人們在游戲中擺脫了物質(zhì)世界的束縛,實現(xiàn)了感性本性和理性本性的統(tǒng)一,達到了一種內(nèi)在與外在自由的狀態(tài),是美的最高理想。因此席勒說:“只有當人是完整意義上的人,他才游戲,只有人游戲時,他才是完整的人?!盵9]615

        伽達默爾游戲觀的思想來源是海德格爾的存在論[10]4??档滤枷胫?,著重突出了認識世界過程中人的主觀能動性,但是海德格爾則認為,在追尋存在的過程中,不能從主體出發(fā),而應該從存在出發(fā),才能到達事物本身。在海德格爾看來,所有存在者都存在著,但是存在并不是存在者。他認為,存在是確定存在者作為存在者的那種東西,是確定存在者存在的先決條件。人只能參與存在,本身沒有任何主動性[11]。伽達默爾的游戲觀是對海德格爾思想的繼承,他認為人不是游戲的主體,人只是參與游戲。“游戲的存在要求游戲者不能將游戲視為一種物質(zhì)對象。游戲者可能知道游戲是什么,也知道自己所做的‘只是一場游戲,但他不知道,他在那里知道什么?!盵2]108這說明,在游戲中,人不是主導者,游戲者雖然知道自身在游戲中,但是對于游戲的走向、發(fā)展和呈現(xiàn),游戲者一無所知,也無從左右,他只能以嚴肅的游戲態(tài)度,借由自己的游戲行為參與展現(xiàn)游戲精神。

        (三)游戲與藝術(shù)

        在席勒和伽達默爾關(guān)于游戲論述中,他們并沒有只談游戲,而是通過游戲來論述自己審美思想。席勒通過游戲說明藝術(shù)的自由性,藝術(shù)同游戲一樣也是沒有任何功利和目的性的。伽達默爾則借助游戲闡釋了藝術(shù)作品的存在方式,他認為,游戲和藝術(shù)相通,其真正本質(zhì)是自我表現(xiàn)。

        藝術(shù)在席勒的美育思想里具有極高的地位。席勒認為藝術(shù)活動是主體意識完全自由、純粹的、高級的精神游戲。關(guān)于藝術(shù)和游戲的關(guān)系,席勒的核心觀點是,藝術(shù)發(fā)生于游戲沖動。當人擺脫了一切利害關(guān)系,才會產(chǎn)生自由的游戲,正是這種無功利的、無目的的自由游戲,推動了藝術(shù)的發(fā)生。在同藝術(shù)游戲的過程中,人的理性追求和感性需求達到和諧統(tǒng)一。通過同美的游戲,人可以達到完整和自由。

        席勒對藝術(shù)的討論主要集中在認識論的視野里,關(guān)注人在藝術(shù)作品創(chuàng)作和欣賞時的狀態(tài)[10]93。伽達默爾則是從藝術(shù)的存在方式來探討藝術(shù)和游戲之間的關(guān)系。在伽達默爾看來,游戲和藝術(shù)相通,他們的主體不是人而是游戲或者藝術(shù)本身,其真正本質(zhì)都是自我表現(xiàn)。創(chuàng)作者并不是支配和主宰藝術(shù)作品,而是通過自己的藝術(shù)創(chuàng)作展現(xiàn)其精神。比如在舞蹈表演中,舞者在展示了自我的同時,也展示了舞蹈本身。在音樂會上,演奏家通過演奏樂器,創(chuàng)造出旋律,而旋律又無形的牽引著演奏者的表演,音樂家不是在支配音樂,而是在展現(xiàn)音樂。再如繪畫與原型的關(guān)系,繪畫是對原型的表現(xiàn),而不是對原型的摹繪。在繪畫中,最重要的要素不是原型本身,而是原型如何得以表現(xiàn),即表現(xiàn)與被表現(xiàn)物的統(tǒng)一[8]115。由此可見,藝術(shù)和游戲一樣,不是人作為主體對客體的某種行為,而是一種發(fā)生,一種自我呈現(xiàn)。這樣一來,游戲與游戲者、藝術(shù)作品和藝術(shù)家的關(guān)系就不能理解為主體對客體的關(guān)系,伽達默爾稱之為分有或參與,是一種共在的關(guān)系[12]。

        (四)時代意義

        兩位學者都處在社會劇烈變革的時代,他們通過探討游戲試圖為時代問題尋找出路和答案。席勒在欲求占據(jù)統(tǒng)治地位、人性被分解的18世紀提出通過游戲沖動的整合作用來實現(xiàn)人性的完善;而伽達默爾則在處處講究量化實效的20世紀借助游戲闡明藝術(shù)作品的存在方式,對精神文化的獨立性和重要性進行論證。

        18世紀的歐洲,“享受與勞動、手段與目的、努力與報酬相脫節(jié),人永遠被束縛在整體的一個孤零零的小碎片上”[13]89。上層社會懶散自利,下層社會粗野無序。過度的勞動分工使人成為職業(yè)化的奴隸,感性和理性的過度區(qū)分,造成了人精神能力的分割和人性的肢解[13]89。如何恢復人的完整性,促進人的全面發(fā)展?席勒認為,可以通過審美教育。通過美育人們會逐漸走向自由。席勒構(gòu)建了一個烏托邦式的美學國度,在那里一切都是圍繞著游戲概念來組織的,人們擺脫了關(guān)系的束縛,無強迫、無矛盾、感性本能與理性本能得到充分、平衡的發(fā)展[4]75。

        伽達默爾思想的提出也是從現(xiàn)實生活的困境出發(fā)。伽達默爾出生于20世紀初,親身經(jīng)歷了兩次世界大戰(zhàn)。戰(zhàn)后的德國滿目瘡痍,但是自然科學并沒有因為戰(zhàn)爭而減慢它的發(fā)展步伐,反而因為相對論的提出更顯其勃勃生機[10]25。戰(zhàn)爭的影響以及自然科學的滲透使人文社會科學的發(fā)展走入了困境。面對自然科學蓬勃發(fā)展、科學領(lǐng)域不斷擴展,人文精神和人文學科呈現(xiàn)逐漸衰落之勢,伽達默爾寫出《真理與方法》,論證精神科學的獨立性以及它對于人們生存的重要性[10]25。伽達默爾借助游戲論述藝術(shù)作品的存在方式,說明藝術(shù)作品不是自然科學中某種科學方法論的現(xiàn)象,其研究必須從藝術(shù)作品本身出發(fā),借此對人類的精神文化價值進行辯護。

        四、結(jié)語

        游戲作為人類社會的基本現(xiàn)象貫穿于社會生活的始終,也讓跨越世紀的兩位思想巨人—近代偉大文學家席勒與現(xiàn)代哲學大家伽達默爾—產(chǎn)生連結(jié)。他們的思想光芒穿越歷史長河,在當代社會亦熠熠生輝。

        通過對比考察二者的游戲思想,可以發(fā)現(xiàn)席勒是受康德的美學主觀化觀念影響,從認識論的視野探討游戲與人性,認為人可以在游戲中實現(xiàn)主體的自由。伽達默爾則是從海德格爾的存在論思想出發(fā),認為游戲的主體是游戲本身,借此說明美是存在性的,藝術(shù)的本質(zhì)是一種自我呈現(xiàn)。席勒的游戲觀主要關(guān)注人,他認為在游戲中,人擺脫了物質(zhì)世界的束縛,實現(xiàn)了感性本性和理性本性的統(tǒng)一,達到了一種內(nèi)在與外在自由的狀態(tài)。伽達默爾則主張,游戲的主體并非游戲者,而是游戲本身。游戲是所有游戲參與者(游戲者、游戲?qū)ο?、游戲觀賞者)之間的往復的關(guān)系。表1總結(jié)展示了兩者游戲觀的差異。

        表1 席勒與伽達默爾的游戲觀之比較

        游戲主體 理論基礎(chǔ) 游戲與審美

        席勒 游戲者 康德的美學主觀化觀念 美是思想性的

        伽達默爾 游戲本身 海德格爾的存在論思想 美是存在性的

        盡管席勒和伽達默爾的游戲觀存在差異,但并非完全對立。伽達默爾關(guān)注游戲的存在方式,回答游戲是什么的問題;而席勒注重探討人在游戲中呈現(xiàn)出來的狀態(tài),回答到人在游戲中是怎么樣的。此外,二者共性還表現(xiàn)在,他們通過探討游戲這一概念,展現(xiàn)出了深切的時代關(guān)懷。無論還席勒還是伽達默爾,兩位思想家通過對游戲的探討,傳達出對藝術(shù)和美的呼喚。

        游戲作為一種超越文化、跨越時代的活動,呈現(xiàn)出了幾近無限的多樣性。每個游戲都展現(xiàn)出獨特的活力,吸引著人們參與其中。在當前這個充斥著緊張與忙碌的時代,游戲力成為一種越來越被忽視、甚至之間喪失的能力。本文通過回溯德國歷史上經(jīng)典的游戲理論、考察席勒和伽達默爾游戲觀中所包含的豐富內(nèi)涵,啟發(fā)并呼吁當前社會對游戲和對美的思考。

        注釋:

        ①參見https://www.dwds.de/wb/spielen.

        參考文獻:

        [1]Klippel,F(xiàn)riederike.Spieltheoretische und p?dagogische Grundlagen des Lernspieleinsatzes im Fremdsprachenunterricht[M].Frankfurt a. M.,1980.

        [2]Gadamer,Hans-Georg.Hermeneutik I. Wahrheit und Methode. Grundzüge einer philosophischen Hermeneutik[M].Tübingen,1990.

        [3]沃恩克.伽達默爾——詮釋學、傳統(tǒng)和理性[M].洪漢鼎,譯.北京:商務印書館,2009:59.

        [4]Pekar,Thomas.Das Spiel als kulturwissenschaftliche Grundfigur[C]//The annual collection of essays and studies.Faculty of Letters(51),2005.

        [5]Goethe,Johann Wolfgang.Wilhelm Meisters Lehrjahre[M].Ein Roman (1795/1796).S?mtliche Werke,hg.Karl Richter u.a.Bd.5,München,1988:570.

        [6]Nietzsche,F(xiàn)riedrich.Die Philosophie im tragischen Zeitalter der Griechen (1970/73)[M].S?mtliche Werke.Kritische Studienausgabe,hg.Giotgio Colli,Bd. 1,München u.a.,1980:830.

        [7]Schiller Friedrich.Briefe über die ?sthetische Erziehung des Menschen[C]//Friedrich Schiller.Theoretische Schriften. Hrsg. von Rolt-Peter Janz. Frankfurt a. M.,2008.

        [8]王姍姍.翻譯與游戲——基于伽達默爾“游戲”理論的翻譯過程研究[D].濟南:山東大學,2017.

        [9]Scheuerl,Hans.Das Spiel[M].Theorie des Spiels,12. Auflage:Weinheim und Basel,1997.

        [10]張穎慧.伽達默爾審美教化思想研究[D].濟南:山東大學,2012.

        [11]葉枝青.論海德格爾關(guān)于“存在”的意義的追問[J].嘉應大學學報,2003(5):10-14.

        [12]王業(yè)偉.伽達默爾對藝術(shù)作品存在方式的分析——兼論何以伽達默爾反對“接受美學”[J].外國文學,2008(2):83-94+127.

        [13]王淑嬌.古今之爭中的席勒——從席勒的歷史觀談起[J].唐都學刊,2019(3):88-93.

        作者簡介:李娜,復旦大學外文學院德文系博士研究生。

        編輯:宋國棟

        猜你喜歡
        伽達默爾席勒比較
        文學巨匠歌德論摯友席勒
        青年文學家(2022年9期)2022-04-23 15:39:14
        古典的浪漫——服裝設(shè)計中席勒的美學思想
        克里姆特&席勒:挑戰(zhàn)一切『有所掩飾』
        同曲異調(diào)共流芳
        人間(2016年26期)2016-11-03 16:47:14
        中日足球后備人才培養(yǎng)體系比較
        體育時空(2016年8期)2016-10-25 20:47:19
        張愛玲的《金鎖記》與居斯塔夫?福樓拜的《包法利夫人》比較研究
        托福聽力指南:如何搞定“比較”和“遞進”結(jié)構(gòu)的講座題
        吃貓糧得來的諾貝爾獎
        伽達默爾解釋學中的內(nèi)在話語
        中國詮釋學(2016年0期)2016-05-17 06:12:16
        論伽達默爾的經(jīng)典觀
        中國詮釋學(2016年0期)2016-05-17 06:12:14
        亚洲欧美日韩精品香蕉| 在线女同免费观看网站| 中文字幕影片免费人妻少妇 | 少妇无码av无码专区线| 国产av成人精品播放| 国语对白三级在线观看| 午夜视频在线观看一区二区小| 中国丰满熟妇xxxx性| 婷婷丁香91| 亚洲国产精品二区三区| 一个少妇的淫片免费看| 亚洲欧美aⅴ在线资源| 乱中年女人伦av三区 | 亚洲乱码中文字幕综合| 亚洲乱码中文字幕综合久久| 国产又色又爽又高潮免费视频麻豆 | 极品老师腿张开粉嫩小泬| 一本无码人妻在中文字幕免费| 日日爽日日操| 亚洲av熟女少妇一区二区三区| 蜜桃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亚洲欧美日韩在线不卡| 日韩h网站|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老熟女少妇| 免费a级毛片18禁网站免费| 精品人妻人人做人人爽| 色偷偷88888欧美精品久久久| 国产美女av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写真成人午夜亚洲美女| 久久久受www免费人成| 亚洲AV成人无码国产一区二区| 国产三级精品三级在专区中文| 成人无码av免费网站| 18禁无遮拦无码国产在线播放| 日韩AVAV天堂AV在线| 免费看男女啪啪的视频网站| 99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成人热| 日日av拍夜夜添久久免费| 激情五月婷婷久久综合| 国产av综合网站不卡| 放荡的少妇2欧美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