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旭日
開展青少年兒童生命教育在于提升個體對生命的理解和尊重,培養(yǎng)孩子認識生命、珍惜生命、成就生命的意識。2021年11月,教育部印發(fā)的《生命安全與健康教育進中小學課程教材指南》提出“力求做到生命安全與健康教育進教材、進課堂、進學生頭腦,在中小學課程教材中的布局安排更加系統(tǒng)、科學,內容更具針對性、適宜性、實用性”。
學校要重視生命教育的開展,明確教育目標及內容,各學科教師提升對生命教育的認識,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加強對生命個體的關愛和理解。利用多種教學手段與教學方法將生命教育的課程內容有機地融入語文、音樂、體育等學科之中,根據(jù)學生的不同年齡特征進行正確的引導,使學生在豐富的教學內容中更好地理解生命的重要,獲得更多的情感和價值認知。以專題活動、綜合實踐課程等多種形式為學生提供更廣泛的生命教育知識,切實培養(yǎng)學生珍愛生命的意識,學會正確地認識自己,樹立尊重生命的意識,熱愛生命。
挖掘校內外的生命教育資源,將校內外的資源相結合。教師引導學生參與各種生命教育相關的活動,如逃生演練、參觀植物園、交通安全教育等綜合實踐活動,利用博物館、文化基地等社會資源,開展實地探索學習的活動,能夠使學生在親身體驗中掌握與生命教育相關的知識和技能,加深對生命的認識和理解。
努力營造珍愛生命的校園文化氛圍,使校園生命文化建設能夠有效發(fā)展。有效利用校內的公告欄、宣傳標語、黑板報等積極宣傳生命教育知識,展現(xiàn)良好的校園風貌。加強教師的生命教育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幫助學生對生命形成正確的觀念,構建彼此尊重的優(yōu)良校園關系。重視家庭中的生命教育,家長要不斷提高自身的生命教育素養(yǎng),以科學的教育理念與方法,幫助孩子形成正確的生命觀念,真正關心孩子的身心健康發(fā)展。
加強學生的生命教育工作是應社會環(huán)境發(fā)展的要求,引導多方關注對每個生命個體的關愛,幫助他們更好地認知生命的內涵和意義,形成健康樂觀、堅韌不拔的生活態(tài)度,更好地認識自我,讓學生未來能夠更為堅定地走向現(xiàn)代化、走向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