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蓉婷
摘 要 《誰是最可愛的人》教學中要積極探究最優(yōu)化的教學路徑,諸如引導學生賞析課文內容,探究文章的結構特點,并從讀寫結合出發(fā),引導學生應用文中某種抒情方式進行遷移表達。
關鍵詞 《誰是最可愛的人》? 教學路徑? 內容? 結構? 表達
《誰是最可愛的人》作為一篇經典的文學作品,不僅在內容上蘊含深刻的人生哲理,還在結構上展現(xiàn)出獨特的藝術構思。然而,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通常將重點限定在對課文內容的理解和賞析上,而忽略了文學作品的實際應用價值。為此,本文以《誰是最可愛的人》教學為例,將課文內容賞析、文章結構探究與學生遷移表達相融合,探討培養(yǎng)學生綜合素養(yǎng)的最優(yōu)化教學路徑,引導學生在加強文學賞析的基礎上將所學到的寫作方法遷移運用到實際的寫作中。所以,首先對《誰是最可愛的人》的文本內容和結構進行深入分析,以促進學生更好地理解作品的內涵和藝術構思。然后,介紹一種創(chuàng)新的教學方法,引導學生仿效課文中的抒情方式,遷移運用到寫作實踐中。這一方法旨在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培養(yǎng)他們在表達自己思想和情感時的自信和熟練度。通過將文學賞析與寫作技能相結合,期望學生不僅能更深入地理解文學作品,還能提高寫作能力,學會更好地表達。
一、強化課文內容的賞析
《誰是最可愛的人》主要描繪了三個英雄事跡。首先是松骨峰戰(zhàn)斗,這場戰(zhàn)斗是一場激烈的對抗,志愿軍部隊在面對敵軍強烈攻勢時毫不畏縮,堅定地守衛(wèi)陣地,以鋼鐵之軀阻擋敵人的進攻。志愿軍戰(zhàn)士表現(xiàn)出堅韌、剛強、純潔、謙遜和勇敢等高尚品質,展現(xiàn)出無私奉獻精神和堅定的意志與信仰。通過生動的場景描寫、具體的細節(jié)描述和英雄戰(zhàn)士的名字列舉,使讀者更深刻地感受到志愿軍戰(zhàn)士的英勇形象和高尚品質。
其次是“搶救受困兒童”,志愿軍戰(zhàn)士在戰(zhàn)火中冒著生命危險拯救了被困火中的朝鮮兒童。志愿軍戰(zhàn)士展現(xiàn)了對朝鮮人民深厚的感情和無私奉獻的精神,他不顧個人安危,冒險救出兒童的壯舉感人至深。通過生動的細節(jié)描寫,展現(xiàn)了志愿軍戰(zhàn)士的勇敢無畏和對人民生命的珍視,通過細節(jié)刻畫和情感渲染,使讀者感受到志愿軍戰(zhàn)士形象的崇高偉大。
第三個英雄事跡是“防空洞里吃雪”,志愿軍戰(zhàn)士在極端寒冷的條件下靠吃雪存活下來堅持戰(zhàn)斗,表達對祖國和人民的忠誠和奉獻。志愿軍戰(zhàn)士表現(xiàn)出堅韌不拔、無私奉獻的精神,可歌可泣。通過簡單而深刻的情景刻畫,突出了志愿軍戰(zhàn)士為了人民的幸福愿意忍受艱苦的生活以及他們對祖國的無限熱愛。作者通過戰(zhàn)士的自白,展現(xiàn)了他們對人民的深情厚意。
全文通過三個事例生動地展示了志愿軍戰(zhàn)士的高尚品質和無私奉獻精神。另外,文中有許多充滿抒情色彩的語句,值得特別留意。教師可引導學生找出這些語句,加強朗讀,引導學生從人稱、句式、修辭手法等方面品味其抒情效果。例如,“朋友,當你聽到這段英雄事跡的時候,你的感想如何呢?”通過第二人稱的稱呼,建立與讀者的親近感,邀請讀者一同感受英雄事跡的動人之處。同樣,“朋友,你是否意識到你是在幸福之中呢?”以反問語氣強調幸福與感知之間的關系,通過反問引發(fā)讀者對自身幸福生活的深思,以更深刻地理解志愿軍戰(zhàn)士的崇高犧牲精神。再如,“你一定會深深地愛我們的戰(zhàn)士——他們確實是我們最可愛的人!”以深情的語氣傳遞對戰(zhàn)士的崇敬之情,突出他們的可愛和偉大。還有“他們是歷史上、世界上第一流的戰(zhàn)士,第一流的人!”這是自豪的贊美,強調戰(zhàn)士的崇高地位。文中一些語句通過修辭手法的強化,表達了對志愿軍戰(zhàn)士的高度評價,增強了文章的感情色彩。
這些語句通過人稱、反復、反問、排比等句式和修辭手法,共同打造了強烈的抒情效果,促使讀者與作者的情感建立聯(lián)系,更深刻地感受和理解文章所傳達的情感和主題。
在對課文內容的賞析中,引導學生分析、概括三個英雄事跡,從作者對志愿軍戰(zhàn)士英雄事跡的生動描述中深刻感受志愿軍戰(zhàn)士的高尚品質和無私奉獻精神,加深理解文章的主題和情感。
強化對課文內容的賞析是《誰是最可愛的人》的一個有效教學路徑。這一路徑不僅僅是列舉課文中的抒情語句,還有對人稱、句式和修辭手法進行品味和解析,使學生能夠深刻理解這些語句的抒情效果,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的文學鑒賞能力。
二、重視課文結構的探究
教學《誰是最可愛的人》,要引導學生深入分析課文結構,以便全面理解和把握文章的特點。本文結構呈現(xiàn)明顯的特征,有幾個關鍵點值得探究。
首先,文章通過巧妙運用問句,與讀者建立緊密的互動關系。尋找并分析文中的問句有助于引導讀者深入探究文章的結構特點。文中的問句不僅直接引發(fā)讀者對主題的關注,而且為后續(xù)文章的展開打下了堅實的基礎,使讀者對“最可愛的人”有了更深層次的思考。
在《誰是最可愛的人》中,反問句和呼吁句被巧妙地穿插其中,與讀者建立起親近感。這不僅引導讀者思考,產生共鳴,而且加深了讀者對文章情感的理解。通過這種情感引導,讀者更容易被帶入作者的情感表達和深刻思考之中。這種與讀者形成共鳴的手法為文章增添了情感色彩,提升了文章的感染力和抒情效果。
其次,全文分為三個主要部分,每一部分都以一個具體的事例為中心,分別是松骨峰戰(zhàn)斗、搶救受困兒童、防空洞里吃雪。這些事例的選擇使文章更加生動、具體,通過生動的場景描寫、細致的細節(jié)描述以及戰(zhàn)士的自白,成功地展示了志愿軍戰(zhàn)士的英勇事跡和高尚品質。這種清晰的結構使讀者能夠有序地理解每一個事例,并對志愿軍戰(zhàn)士可親可敬的形象有更為深刻全面的認知。
最后,敘議結合,以議論引出志愿軍戰(zhàn)士英雄事例的敘述,事例敘述之后又以議論總結升華,兩個事例之間又以議論聯(lián)結起來。這樣,不僅使文章結構更嚴謹,又巧妙地強化了對志愿軍戰(zhàn)士的崇敬、愛戴之情以及對幸福生活的感恩。志愿軍戰(zhàn)士的英雄事跡是文章的血肉,敘述三個英雄事例使文章血肉豐滿,英雄事跡前后的簡要議論是對志愿軍戰(zhàn)士思想情感與崇高精神的揭示與升華,簡要議論使文章內涵更豐富、主旨更深刻。文章結尾是對全文的總結,為全文畫上了完美的句號,使讀者對志愿軍戰(zhàn)士的付出和奉獻留下深刻的印象,進一步強化了文章的主題和情感。
教學《誰是最可愛的人》,重視對文章結構的深入分析、探究是又一個有效的教學路徑。分析、探究文章的結構特點,包括引子、三個主要部分、反問句、呼吁句和結尾的總結,有助于學生更全面地理解作者如何構思文章的結構,如何引導和深化讀者的情感和思維,如何豐滿志愿軍戰(zhàn)士的形象、深化文章主旨。
探究文章結構的教學路徑要關注每一個典型事例的描寫手法,包括生動的場景描寫、具體的細節(jié)描述和志愿軍戰(zhàn)士的自白。分析三個典型事例的描寫手法有助于學生更深刻地感受志愿軍戰(zhàn)士的英勇形象和高尚品質。此外,對于文中穿插運用的反問句和呼吁句的作用也要作準確的分析,因為這些寫法有助于讀者與作者達成情感共鳴,有助于讀者對志愿軍戰(zhàn)士產生親近感,有助于學生更深入地理解作者的情感表達。
三、注重應用表達的遷移
在散文教學中,除了引導學生深入探究課文的內容和結構,還應引導他們將所學到的語言技巧與寫作方法遷移應用到實踐中。因此,教學《誰是最可愛的人》的一種有效的教學路徑便是注重應用表達的遷移。例如,可以讓學生模仿文中某個段落的抒情方式,寫一段表達對身邊“最可愛的人”的感激之情的文字。有學生在寫作訓練中寫了以下片段:
親愛的小杰,你是我身邊“最可愛的人”,如同一縷溫暖的陽光,總在我生活的陰霾時刻為我驅散憂慮。你的樂觀和堅韌是我生命中最強大的支持,讓我感受到了友情的深厚和堅韌的力量。
每當我面臨困境,你總是毫不猶豫地伸出援手,無論是一句鼓勵的話語還是一次默默的陪伴,都能讓我重新振作起來。你的微笑如同一朵盛開的花朵,為我的生活增添了無限的色彩和希望。
小杰,你的慷慨和真誠總是在我最需要的時候閃現(xiàn),給我溫暖,給我力量。你的善舉和無私的幫助,讓我領悟到了真正的友誼和深厚的情感。你是我生命中的明星,照亮了我前行的道路,為我指明了努力的方向。
親愛的小杰,你是值得我永遠珍惜的“最可愛的人”。是你讓我的生活更加充實和美好,你的善良和真誠是我生命中最寶貴的財富。我要向你學習,發(fā)揚你的精神,讓這個世界充滿溫暖和愛。無論前方的路途有多曲折,有了你的陪伴,我將充實過好每一天,踏實走好每一步,充滿信心和勇氣走向更加美好的未來。
教學《誰是最可愛的人》之后,鼓勵學生以課文為范文,借鑒運用課文的構思與語言,寫一寫身邊人的感人事跡,表達對他的感激之情。上面展示的學生習作片段,較好地借鑒運用了《誰是最可愛的人》中的抒情方式,語言親切,充滿感情。不盡如人意的地方是缺乏《誰是最可愛的人》中的的典型事例的敘述,缺乏人物動作、語言的細節(jié)描寫,因而“小杰”的形象不夠鮮明。不過,讀寫結合,將課文中所學到的方法遷移應用到寫作中的實踐是值得肯定的。學生能在寫作實踐中大膽應用課文中學到的抒情手法,長期訓練下去就能更好地理解和掌握這些寫作技巧。
上述學生寫作實踐表明,在《誰是最可愛的人》教學中,注重應用表達的遷移的教學路徑是有效的。這一教學路徑強調學生通過學習課文的語言表達技巧、情感抒寫的方法,培養(yǎng)學生的情感智慧和溝通技巧,讓學生在寫作訓練中加以遷移應用,通過向自己身邊“最可愛的人”表達感激之情,學生能夠提升自己的情感表達能力,同時加深對課文抒情方式的理解。學生在寫作中關注身邊“最可愛的人”的善良、真誠、樂觀等品質,有助于強化學生對身邊人的真摯贊賞與感恩意識。
從讀寫結合出發(fā),組織學生課后練筆寫作,并利用一節(jié)課的時間選擇優(yōu)秀習作在班上作交流分享,有助于學生理解學以致用的重要性,能讓學生在積極分享寫作成果的過程中建立學習自信,激發(fā)生活熱情。通過這種讀寫實踐,學生能更好地將所學知識應用到實際生活中,提升文學素養(yǎng)和情感智慧。這樣應用表達的遷移法既能夠促進學生對課文的深入理解,又能夠培養(yǎng)他們在實際語境中應用所學技巧進行寫作的能力。
《誰是最可愛的人》的教學路徑主要有三:一是強化課文內容的賞析,二是重視課文結構的探究,三是注重應用表達的遷移。對課文內容的賞析,有助于全面深刻認識志愿軍戰(zhàn)士的形象特征,引導學生學會對身邊人表達感激之情,能培養(yǎng)學生的情感智慧,使其更善于理解和表達自己的情感,進而建立更加健康、積極的人際關系。這對學生的心理健康和人際溝通能力的培養(yǎng)有著深遠的影響。對課文結構和抒情方式的深入分析、探究,有助于學生更好地理解文學作品的結構布局和表達技巧,提升學生的文學素養(yǎng),使其更具審美意識和文學欣賞能力,從而更好地理解和體驗文學之美。對課文語言表達方式與人物描寫方法、典型事例的敘述方法的遷移應用,有助于提高學生寫作能力,使學生更熟練地運用語言進行表達,為他們今后在不同語境中的語言應用打下堅實基礎。綜合起來,積極探究《誰是最可愛的人》的教學路徑能夠提高教學效率,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能力。
[作者通聯(lián):貴州興義市實驗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