鮑培華
茶,歷史悠久,據歷史資料記載,茶樹起源于中國神農時期,在南北朝、春秋戰(zhàn)國時期、秦漢時期等,都有關于制茶、飲茶的相關記載。
我最早有茶的記憶,是在我上小學的時候。那時,父親下班后或周末,總是用一盞極其普通的茶壺沖茶,白色的釉體,上面印有石榴花圖案。家里經濟窘迫,父親沒有錢買好的茶,最早我見到的茶是一塊用茶葉末壓制的用紙包著的茉莉茶磚。父親總是拿著錐子慢慢撬開后放入茶壺,沖入沸水。盡管這種茶磚很廉價,但當茶水倒入杯時,茶葉還是在那無色無味的開水中洋溢出淡淡的清香,隨著滾燙的茶水從壺中倒至茶碗,總會聞到沁人心脾的特殊香氣,原來這就是我聞到的最早的茶香。再后來,有了茉莉花茶,那舒展的茶葉在杯中浮上沉下,一兩朵茉莉花像兩只蝴蝶在水中翩翩起舞,散發(fā)著茉莉迷人的花香。
父親的祖籍是無錫江陰,父親喜歡喝茶,在眾多的茶中最愛茉莉花茶。在那個年代,制茶工藝沒有如今這么先進,茶的種類也沒有這么繁多。但我想,父親獨愛茉莉花茶,是與父親思念他的家鄉(xiāng)和父親經常哼唱的一首中國民歌《好一朵茉莉花》有關吧!
時光如梭,我們家有了許多茶壺、茶杯,在眾多茶壺里,我最喜歡一把精巧、典雅的紫砂壺,那是父親到家鄉(xiāng)無錫出差時,帶回的一把無錫宜興紫砂茶壺。紫砂壺,顧名思義,是用紫砂做的,一把深棗紅色的大肚茶壺,精致、美觀、圓潤,這把父親情有獨鐘的紫砂壺也成了父親多年的“好朋友”。
那時,父親工作很忙,有時一個設計任務安排下來,還需要回家加班畫圖,一塊圖版、一把丁字尺、一只小花貓,還有一壺散發(fā)著淡淡茉莉花香的茶,父親燈下辛勞的背影,這一幕場景,至今還留在我難忘的記憶里。記得母親曾跟我說,我小的時候爸爸讓我喝茶,我喝了一口,連忙搖頭說:“真苦呀!”爸爸就說:“一些事情是要先苦后甜的?!?/p>
是呀,人生哪能都如意,有痛苦也有歡樂,有黑暗也有光明,這淺淺的道理,也是父親留給我的人生啟迪和教誨。在我晚上學習時,父親會時常端一杯淡淡的茉莉花茶放到書桌上,帶著慈祥的笑容跟我說“平時要多喝水不上火”之類的話語,這人間煙火的日子,伴著家里淡淡的茶香,陪我長大。
后來我工作后,也漸漸喜歡喝茶了。夏季喝一口茶,一股清涼帶走了炎熱,冬季喝一口茶,一股溫暖驅走了嚴寒。每當遇到煩惱時,我也會為自己沖一杯熱茶,靜心品茶,想起父親的紫砂壺,想起那沁人心脾的茉莉花茶的香氣。多年后,我透過父親對茉莉花茶的鐘愛,體會到父親對故鄉(xiāng)親人的想念、牽掛,對工作的認真執(zhí)著,對我無微不至的關愛,以及教我做人的道理;透過家里淡淡的茶香,讓我懂得,父親在那個艱苦的年代里,盡管生活有風雨、坎坷,但父親的茶壺在我心里是一股清泉,流出苦澀的清泉,卻把淡淡的茶香的甘甜留在我的生命里。我要像父親一樣,無論生活怎樣,都要熱愛生活,笑對人生。
老舍先生曾說:“有一杯好茶,我便能萬物靜觀皆自得?!笔茄?,茶如人生,無論人的一生是順境還是逆境。一個人,如果能夠在這萬千變化的紅塵中,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從容淡定,寧靜致遠,那該是一件有益的事情。
淡淡的茶,伴著淡淡的人生,我們也要學習品茗的姿勢,拿得起,放得下,像杯中片片柔軟的葉片,沉靜地沉在杯底,不俗不庸,讓自己在浮躁喧嘩的塵世中不俗不庸、悲喜自渡。讓我們在閑暇之余品味茶香,讓我們放慢腳步,品味煙火人間,感悟生命的韻味。
人生一世,草木一秋。如今,父親已離開我多年,父愛,如同夜空中明亮的星星,照亮我前行的道路。父親那把純樸、典雅、古香古色的棗紅色的紫砂壺依然珍藏著,那融在紫砂壺里深沉而樸素的父愛和淡淡的茶香在我的心靈深處依然散發(fā)著淡淡的茶香,猶如兒時記憶中爸爸沖茶的味道,讓我時刻感受父愛的溫暖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