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富娃
(甘肅省天水市麥積區(qū)教師進修學校,甘肅天水 741020)
德育就是將良好的思想與品質內化于心、外化于行的過程,其內容相較于學科教學來說趣味性更低,因而如果采用傳統的方式,學生就更難產生興趣,德育也就難免淪為了說教。在短視頻背景下,用短視頻來取代單純的口頭講述就成為增加德育趣味性的重要方式。然而,目前尚未形成完善科學的以短視頻為支撐的高中德育教育管理模式,為此,需要教師在實踐過程中不斷總結經驗。
德育是一項影響學生身心的工作,如果本身死板僵硬,很難對學生產生預期的影響。在立德樹人背景下,教育更加重視綜合人才的培養(yǎng),而非單純憑借成績論高低,因而對德育工作的重視程度也在不斷提高,德育在學校教育中所占的比重也有所上升。就目前高中德育教育的實際情況來看,整體表現出了死板僵硬的問題,難以達到預期效果。
德育工作死板僵硬首先表現在德育方式的教條化。一方面,德育教育主要以思想政治學科為主陣地,雖然在新課改背景下,其教學理念、教學模式已經發(fā)生了改變,但是仍然不夠靈活,在實際推進過程中,與其他學科別無二致,并未很好地發(fā)揮出對學生健康成長的積極作用。另一方面,除思政課以外的德育教育也仍然以說服教育為主要方式。比如,部分教師會通過講故事、喊口號等方式來激勵學生認真學習,爭取考得一個好成績。然而此種方式對學生的沖擊并不強,學生很難在這些方式的影響下自覺規(guī)范自己的思想與行為,在今后做到認真學習。可見,這種表面化、形式化的德育方式實效性并不強。高中生雖然已經比較成熟,叛逆心理不像初中生強烈,但是其價值觀念也還在逐漸形成,而以說服教育為主要方式的德育教育很難給學生的心靈帶來沖擊,也就難以撼動學生已然形成的價值觀念,德育工作也就難以收到效果。
德育工作死板僵硬其次表現在德育內容的機械化。隨著立德樹人這一根本任務的提出,德育教育所使用的專門教材以及思想政治學科的教材也在被編訂。教材經過重重修訂,本身具有科學性,然而在實際應用過程中如果不能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照抄照搬教材,就會讓德育教育失去活力。目前,德育工作的展開往往會依照教材進行,教材成為德育工作的藍本,而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的主觀能動性則被抑制,德育教育表現出了明顯的僵硬。另外,在互聯網時代,我們每天接觸到的信息更加豐富繁雜,學生能夠借助電子設備在第一時間了解很多社會上發(fā)生的事件,而教師如果仍然嚴格按照教材的內容來組織德育工作,沒有隨著時代的發(fā)展為德育工作增加新內容,那么就會影響德育工作的活力。
德育工作的主要目的就是先改變學生的思想,繼而影響學生的行為。衡量德育工作效果的一個重要指標就是學生在接受了德育教育之后,在生活上行為表現出的變化。比如,德育的主題是感恩教育,那么在就本次德育效果進行評價時,就要考查學生在生活中是否能夠感恩教師,看到教師的付出,看見教師主動打招呼等,是否能夠感恩父母,認識到父母的不易,在生活中主動為父母分擔一些家務等等。只有學生在生活中的行為發(fā)生了變化,才能說明德育工作落到了實處,才算是真正發(fā)揮了作用。就目前高中德育工作的實際情況來看,德育工作脫離生活,無法對學生的生活行為產生十分明顯的積極影響,德育理論無法落實到生活,也就限制了德育工作的有效性。
另外,受傳統教育觀念的影響,成績仍然是很多家長、教師以及學生自己都十分關注的話題,因而德育內容也往往是以學習為核心,多是鼓勵學生認真學習,以改變自己今后的生活,很少關注成長教育、生活教育、品德教育、情感教育等等,與學生的生活關聯性不大,無法滿足學生的成長需求,因而對學生的影響有限,也限制了德育教育的實際效果。
德育教學必須以豐富的德育教育資源為支撐,否則就會出現空泛的問題。短視頻內容豐富,涉及的領域也很廣,教師既可以在網絡上搜索下載相應短視頻,作為德育教育理論的案例,又可以自己動手來制作短視頻,作為講解德育教育理論的重要手段。
短視頻對德育教育資源的豐富,不僅體現在獲取了更為豐富的信息,還體現在其改變了教學內容的呈現方式,實現了對全方面教學資源的整合,這些都有利于德育教育效果的提升。
短視頻的大量涌現改變了傳統的教育教學模式,如今,“互聯網+教學”已經成為新常態(tài)。在此背景下,信息技術與德育教學的結合也就勢在必行。利用短視頻代替教師的口頭講述,能夠借助短視頻的優(yōu)勢強化德育教育的效果,在德育教育的教學模式上實現了改革與創(chuàng)新,這也是德育教育在短視頻背景下所面臨的一個重要機遇。
大數據時代的到來對傳統的德育工作既是機遇,又是挑戰(zhàn)。網絡的虛擬性和開放性對學生的成長扮演著積極、消極雙重角色,如何正確利用短視頻來調整德育工作方式,提高德育工作效率成為新時代教育工作者面臨與亟須解決的問題。在短視頻背景下,教師必須轉變傳統的德育思路,利用短視頻來豐富德育內容,優(yōu)化德育環(huán)境,調整德育方向,以將學生培養(yǎng)成品學兼優(yōu)的綜合性人才,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在短視頻背景下,高中教師應該認識到傳統德育教育方式的弊端,能夠看到并利用短視頻的優(yōu)勢來進行課堂的創(chuàng)新,利用短視頻來豐富德育內容,讓德育滿足學生的成長需求,對學生的生活施加影響。
一方面,教師要利用短視頻來為德育教育補充案例資源。德育教育本身的特殊性使得其在新時代的發(fā)展必須具有趣味性,如果單純采用理論灌輸的方式,不僅難以對學生產生深刻的影響,還會增加學生的學習壓力,加重高中學習的負擔。為此,在開展德育教育時,教師可以利用短視頻來為相關的理論補充案例。將案例放在理論的前面可以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引發(fā)學生的思考,順勢引出理論能夠深化學生的認識;將案例放在理論的后面則可以對理論起到補充說明的作用。教師既可以利用案例來就理論中一些難理解的字眼進行講解,還可以讓學生對理論的認識更加深刻。比如,在進行愛國教育時,教師可以給學生視頻播放大數學家華羅庚的事跡。在“七·七”事變后,華羅庚從生活待遇優(yōu)厚的英國回到抗日烽火到處燃燒的祖國,不為金錢和學位,回國后積極參加抗日救國運動。如此借助具體的案例來進行愛國教育,愛國教育不再是一句簡單的口號,雖然教師并未直接說我們要熱愛國家,學生卻也能夠在具體的案例中認識到。理論與案例相結合的德育教育具有更強的趣味性,能夠讓學生在接受德育的過程中“換換腦子”,德育效果也會更加理想。
另一方面,教師要利用短視頻獲取豐富的德育資源。當前,德育教育與學生的生活脫離,缺乏成長教育、生活教育、品德教育、情感教育等內容,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傳統教育觀念的影響,另一部分原因就是既定的德育教材、體系中缺乏這些部分的內容。為此,教師要掙脫教材內容的限制,利用互聯網來搜集更加豐富的短視頻教育資源,拓寬德育教學領域,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例如,在開展安全教育時,教師就可以搜索一些安全教育的視頻,讓學生在視頻中學習保證自己安全的方法。
在立德樹人背景下,教師必須認識到德育教育的重要性,從基本環(huán)境入手,在校園環(huán)境建設上加入德育教育,樹立良好的校園風氣,傳遞積極向上的校園精神,為學生創(chuàng)造一個良好的德育文化環(huán)境,繼而強化德育教育的效果。短視頻的應用則可以為德育環(huán)境的優(yōu)化提供極大的助力。
其一,教師可以利用線上教育平臺來發(fā)布德育短視頻,要求學生在課余時間進行觀看。隨著信息技術的發(fā)展,線上教育也成為學校教育的重要形式,教師可以借助微信群或者專門的線上教育平臺來發(fā)布德育短視頻,要求學生在規(guī)定的時間內來觀看。在信息化時代,還有一些APP 能夠監(jiān)測學生的觀看情況,控制學生拖動進度條。利用這些方式就能夠讓短視頻走進學生的生活,影響學生的生活。
其二,教師可以利用專門的短視頻平臺來制作、發(fā)布德育短視頻。抖音、快手、微信小視頻等軟件、小程序都是專門發(fā)布短視頻的,也是學生在課余時間經常會接觸的。開設學校的官方賬號,不定期在這些軟件上分享德育內容,加強對學生的推送,能夠讓學生在娛樂之余關注到這些內容。
其三,教師還可以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鼓勵學生來拍攝、制作德育短視頻。在信息時代,每一個人都可以成為短視頻的拍攝者與發(fā)布者,學生也不例外,并且多數學生都有短視頻拍攝與發(fā)布的經驗。鼓勵學生來運營學校、班級的賬號,能夠極大地激發(fā)學生的參與興趣。在開展不同主題的德育時,教師可以鼓勵學生以小組為單位來進行同主題短視頻的錄制。不同的小組可以發(fā)揮本組的主觀能動性,思考何種表現方式更能得到大家的關注。比如,一個小組根據德育主題編寫了一個劇本,由本組的成員來分別扮演劇本中的角色。這種小劇場能夠借助具體的事件來闡述某種道理,并且學生的參與積極性也會更高。由此,學生就由德育的被動接收者變?yōu)榱说掠闹鲃舆M行者,而德育對學生的影響效果也會隨之上升。
短視頻的一個突出特點就是互動性強,教師就可以利用其這一特點來調整德育的方向,增強德育的針對性。
為了培養(yǎng)社會所需要的各項素養(yǎng)與能力全面發(fā)展的綜合性人才,德育的內容廣而雜,這也導致了德育沒有重點。并且,高中的學習任務比較重,沒有足夠的時間來廣泛涉及德育的方方面面,因而就必須精選德育內容,確保德育內容貼近學生的實際生活。然而,在選擇德育內容時教師往往會因為年齡、認知等造成判斷失誤,對學生現實生活的指導也比較有限。針對這一問題,教師就可以利用短視頻互動性強的特點來調整德育的方向。
就目前高中德育教育的情況來看,多數教師在利用短視頻平臺發(fā)布了短視頻之后就不再關注這個短視頻,而是著手制作下一個視頻。事實上,這個視頻的數據也是教師了解學生需求的一個重要方式。用戶可以對視頻進行點贊、評論,還可以給發(fā)布者私信,這些都是教師了解學生群體想法的主要途徑。
教師可根據學生對德育短視頻的評論來發(fā)現當前德育方式的問題,或者是學生對這項德育內容的不同看法,并及時對高中德育方式進行優(yōu)化調整,提升整體德育實效。比如,在發(fā)布了一項針對高中生早戀的德育視頻之后,教師要隨時關注短視頻的評論區(qū),了解學生對這一事件的看法,并針對學生的看法來進行回復,必要的時候還可以專門再制作發(fā)布一期視頻就這一話題進行深度的討論。這樣,利用短視頻開展的德育就能夠依靠用戶數據來保證德育方向的正確性,并且,還解決了在學校德育中互動性不強的問題。在短視頻平臺中,學生能夠發(fā)表自己的真實看法,而只有教師了解了學生的真實想法之后才能保證德育的針對性,繼而才能保證德育的有效性。
綜上所述,為了推進立德樹人這一根本任務在高中教育的落實,就必須切實提升德育工作實效。在五育并舉視域下,教師必須始終關注德育,重視德育,善于汲取先進的因素來發(fā)展德育。然而,當前的德育教育卻存在實效性不佳的問題,培養(yǎng)出的人才仍然是高成績而非高素養(yǎng)的,難以滿足現代的社會需求,這不僅影響了教育質量的提升,還影響了社會的發(fā)展。短視頻的快速發(fā)展為高中德育教育提供了一個新的機遇,對于幫助高中德育教育走出當前的困境意義重大。作為一名新時代的教育工作者,必須高度重視德育,并正確認識短視頻的作用,善于利用短視頻的優(yōu)勢來對德育的內容、方式、方向進行創(chuàng)新與優(yōu)化,進而保證德育工作的實際效果,為將學生培養(yǎng)成全面發(fā)展的人才保駕護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