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以《短詩五首》教學設計為例,從基于大單元設計理念的教材分析、基于語文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教學目標、基于任務驅動問題導向的教學方法、基于先學后教以學定教的教學準備、基于新課改新課標理念的教學過程、基于分層設計和跨學科的作業(yè)練習六個方面,理例結合詳細闡述了新課標背景下的語文教學設計策略。通過這些策略,把新課程方案和新課標提出的新名詞、新概念由理念轉變?yōu)榻處熃逃虒W的行動指南、操作路徑和實施細則,體現在教學設計中,落實在課堂教育教學的步驟和細節(jié)中,最終轉化為學生實實在在的正確價值觀、必備知識和關鍵能力。
關鍵詞 新課標 "閱讀教學設計 "《短詩五首》
新課程方案和新課標創(chuàng)新性地提出了核心素養(yǎng)、以生為本、立德樹人、大單元、任務驅動、情境創(chuàng)設、問題導向、跨學科學習等一系列教育教學新名詞、新概念、新理念,那么,如何把這些新名詞、新概念由理念轉變?yōu)榻處熃逃虒W的行動指南、操作路徑和實施細則,體現在教學設計中,落實在課堂教育教學的步驟和細節(jié)中,最終轉化為學生實實在在的正確價值觀、必備知識和關鍵能力呢?筆者根據自己的理解和實踐經驗,以統(tǒng)編初中《語文》九年級下冊第一單元《短詩五首》為例,談談新課標背景下的語文閱讀教學設計策略。
一、基于大單元設計理念的教材分析
1.雙線組元目標要求簡析
本單元人文主題是“社會詠嘆”,文本體裁是詩歌,詩歌內容包羅萬象、豐富多彩,閱讀這些作品,可以領略作者的情思,觸摸時代的脈搏,受到精神的感染和美的熏陶。語文要素主要是引導學生反復朗讀,感受詩歌的韻律和節(jié)奏美,把握詩歌的意象和情感基調,理解詩意,體會詩人的情感和詩歌蘊含的哲理。
2.單元背景下的教材分析
《短詩五首》是一組蘊含著豐富的情感和哲思的現代白話詩,語言凝練而含蓄,意象獨特,意境優(yōu)美,給人以審美的愉悅。《月夜》表達了追求獨立自主的意識,《蕭紅墓畔口占》寄托了對逝者的思念,《斷章》表達了世間萬物相互依存的哲理,《風雨吟》充滿使命感和責任感,《統(tǒng)一》通過現象歸結事物的本質表達對立統(tǒng)一的關系。學習這組詩歌,能讓學生在感受到現代詩帶來的審美愉悅的同時,引發(fā)多樣的思考,豐富自己的情感。關于詩歌這一體裁,學生在前面已多有涉獵,九年級上冊第一單元又通過“活動·探究”的形式進行了專門探究學習,學生對詩歌的基礎知識、賞析重點、學習思路和方法都有了一定的認識和積淀,所以學起來應較為容易。
3.大單元設計理念簡述
這組短詩是自讀課文,書中有“旁批”和“閱讀提示”,五首詩都比較短小,表現手法相近,適合采用基于大單元理念的群文學習方式。在具體大單元操作路徑上,以讀為主線,以品詞酌句為基點,從賞析詩歌的意象、意境、情感、主旨、手法五個核心要素入手,對五首詩進行整體解讀賞析學習,達到在理解和賞析這五首詩的基礎上,基本掌握此類詩歌閱讀賞析的方法。
二、基于語文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教學目標
根據語文新課標精神理念和本單元雙線目標要求,結合課文內容,從語文學科核心素養(yǎng)四個維度設計教學目標。
1.教學目標
情感文化:通過話題探討,引導學生感受詩歌的情思和哲理,逐步形成用短詩表情達意的習慣;感受現代詩的藝術魅力和文化內涵。
知識建構:通過任務驅動指導學生多讀成誦,默寫五首詩;通過預讀任務引導學生了解作者及寫作背景等相關資料;并創(chuàng)作一首現代短詩。
能力思維:通過讀法提示引導學生反復朗讀,讀準字音,讀順語句,讀出節(jié)奏,感受現代詩的韻律美;通過問題引導學生群文學習,品讀賞析詩歌,感受詩歌的意境美和意蘊美,并通過梳理感悟,基本掌握此類詩歌閱讀賞析的方法;通過寫法提示指導學生創(chuàng)作短詩,由閱讀賞析能力向寫作能力遷移。
審美情趣:通過問題引導學生在品詞酌句、賞析感悟中感受現代詩的韻律美、意境(畫面)美、情感美和語言美,培養(yǎng)學生高雅的審美情趣。
2.教學重點
感受現代詩的韻律美、意境美和意蘊美,基本掌握此類詩歌的閱讀賞析方法;指導學生創(chuàng)作短詩,由閱讀賞析能力向寫作能力遷移。
3.教學難點
通過問題引導學生賞析詩歌,感受詩歌的意境美和意蘊美,基本掌握此類詩歌閱讀賞析的方法。
三、基于任務驅動、問題導向的教學方法
通過任務驅動和問題引導學生自主探究,開展小組合作學習,在思考交流中激發(fā)思維,達成教學目標,培養(yǎng)學科素養(yǎng)。具體教學方法:①教法——方法導讀、問題導引、組織點撥。②學法——朗讀感悟、品讀賞析、分享交流。
四、基于“先學后教,以學定教”理念的教學準備
依據新課改“先學后教,以學定教”的教學理念,以及本節(jié)課教學內容較為豐滿的實際,需要通過早讀和輔導課提前完成以下預習任務:①教師準備好五首短詩的MV以及相關教學資源。②預讀任務(或采用學案):了解五首詩的作者及背景等相關資料;反復朗讀,讀準字音,讀順語句;借助“旁批”和“閱讀提示”,初步理解詩意。③每人模仿創(chuàng)作一首簡短的現代詩,要求有詩韻,有主旨,課上交流展示。
五、基于新課標理念的教學過程
1.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新課,感受新詩美
導語:同學們,文學是時代的產物,五四新文化運動后白話的興起,使詩歌的語言、形式和要求一下子變得更靈活自由了,更利于作者表情達意,現代詩蓬勃興起,涌現出一大批清新的詩歌作品,今天就讓我們暢游新詩苑,品賞其獨特清香和姣容。
板書:短詩五首。
設計意圖: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興趣,導入新課。
2.分享資料,反復誦讀,感受韻律美
(1)學生在小組交流分享預習成果。每項一人主交流,其他人補充糾正。(也可在早讀課提前完成)
①交流預讀情況,重點是讀準字音、理解詞義。
②作者簡介及創(chuàng)作背景。
(2)老師播放五首短詩的MV,學生觀看。
(3)同桌之間交流對每一首詩歌的理解。
(4)學生自讀詩歌。(展示幻燈片1,朗讀要求:讀準字音,讀順語句,讀出節(jié)奏。強調:現代詩朗讀節(jié)奏主要依據句式、句意和情感來把握。)
(5)學生朗讀展示,師生點評。
設計意圖:交流預習成果,了解積累相關資料,反復誦讀,感受現代詩的韻律美。體現以生為主體的教學理念。
3.理解詩意,賞析詩歌,感受意蘊美
(1)學生齊讀詩歌,結合背景資料和課后“閱讀提示”,按照下面學習要求和表格導引賞析詩歌。(展示幻燈片2,見表1)
學習要求:①小組統(tǒng)籌,先獨立全面思考,每人重點完成一首詩的任務;②在小組內交流展示,每人重點交流一首詩,互相補充,共同完成五首詩的閱讀任務;③班級展示,每組重點交流展示一首詩,全班互相補充。
(2)學生齊讀、思考、交流、展示,教師點評。(預設示例,展示幻燈片3,見表2)
(3)學生再次自讀詩歌,爭取讀出詩歌意蘊和情感,并舉例說明新詩的“新”指哪些方面。該如何閱讀賞析。
(4)學生朗讀思考,自由回答,教師歸納。(預設幻燈片3)
①在形式上,不拘平仄,不拘長短,沒有字數規(guī)定;在韻律上,押韻比較松散,沒有嚴格規(guī)定,但是一般還是遵循一定的韻腳,如《風雨吟》中的“來”“?!?。
②在語言上,以白話寫詩,不僅以白話詞語代替文言,而且以白話的語法結構代替文言語法,并吸收國外新語法,如“霜風呼呼的吹著”“走六小時寂寞的長途”等,語言散文化。
③在觀念上,追求個性與獨立,強調作者主體性情、情感與見解,如《月夜》《斷章》《風雨吟》等。
閱讀賞析新詩見上表列項(一般從意象、意境、情感、手法、語言等方面進行賞析)。
設計意圖:通過問題引導學生進行群文學習,賞析詩歌,感受詩歌的意境美和意蘊美,基本掌握此類詩歌閱讀賞析的方法。體現大單元、任務驅動、問題導向和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學理念。
4.詩歌分享,交流提升,感受分享美
(1)每人在小組朗讀并解讀自己創(chuàng)作的詩歌,大家互相點評,每人不超過2分鐘。
(2)每組推薦二人在班級展示分享,師生點評。
(3)在大家點評的基礎上修改完善自己的詩作。
設計意圖:感受現代詩的藝術魅力;創(chuàng)作短詩并交流,逐步形成用短詩表情達意的習慣。體現“能力為主線、思維為主攻”的教學理念。
5.小結本課,盤點收獲,感受學習美
(1)讓學生盤點一下這節(jié)課自己有什么收獲。
學法提示:請同學們按照“這節(jié)課我還有什么疑惑、我記下了什么、我學會了什么、我會干什么了、我認識到了什么或感悟到了什么”來組織句子,可以都談,也可以只談一點兩點。
(2)同桌互談,個別全班交流。
(3)老師指導點評,鼓勵為主。
設計意圖:盤點收獲,學法指導,學習習慣培養(yǎng),核心素養(yǎng)落實(以上四個問題實際包含了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四個方面)。
六、基于分層設計和跨學科的作業(yè)練習
必做:①抄背課文2遍,力爭默寫。②每人選一首自己喜歡的現代詩,按照本文所學方法進行賞析,準備在班級做朗讀與賞析分享。③預習《海燕》。
選作:以學習小組為單位用手抄報、小冊子或PPT等形式收錄大家的詩作并在班級展示分享。
設計意圖:落實鞏固本節(jié)課學習目標;落實 "1+X新教材閱讀要求,拓展學習視野,實現跨學科學習;為下節(jié)課學習做好鋪墊,培養(yǎng)學習習慣。
當然不是每節(jié)課都要體現出這么多的理念和要求,只要按照語文新課標的理念合理整合,處理好每節(jié)課教學內容,設計好相應的教學環(huán)節(jié)和操作細則即可。
[作者通聯(lián):陜西商洛市教育局教育教學研究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