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對比分析在治療革蘭氏陽性菌感染中應用替考拉寧與萬古霉素的臨床療效,為該疾病的治療提供有效參考。方法 以隨機數(shù)字表法將上海四一一醫(yī)院2022年10月至2023年10月期間收治的90例革蘭氏陽性菌感染患者分對照組(45例,萬古霉素治療)、觀察組(45例,替考拉寧治療),兩組均連續(xù)治療7~10 d。比較兩組患者細菌清除情況,治療前后血清學指標及白細胞計數(shù)(WBC),以及治療期間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結果 相較于對照組的總細菌清除率,觀察組較高,但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gt;0.05);與治療前比,治療后兩組患者血清C-反應蛋白(CRP)、降鈣素原(PCT)及WBC均降低,且觀察組較對照組更低;對照組對比觀察組不良反應總發(fā)生率(26.67%對比8.89%),觀察組更低(均Plt;0.05)。結論 在革蘭氏陽性菌感染患者中應用替考拉寧與萬古霉素均有一定的效果,但替考拉寧更為安全,能夠有效降低不良反應發(fā)生率,抑制炎癥反應,改善患者預后。
【關鍵詞】革蘭氏陽性菌 ; 感染 ; 替考拉寧 ; 萬古霉素 ; 細菌清除 ; 白細胞計數(shù)
【中圖分類號】R587.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3718.2024.05.0033.03
DOI:10.3969/j.issn.2096-3718.2024.05.011
近年來,隨著制藥工業(yè)的快速發(fā)展,抗生素在臨床上得到了越來越多的應用,有效提高了諸多感染性疾病的療效,但抗生素的過度使用,會使得病原菌產(chǎn)生越來越多的耐藥現(xiàn)象,對患者預后產(chǎn)生不良影響。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陰性葡萄球菌(MRCNS)和耐甲氧西林金黃色葡萄球菌(MRSA)的檢出率在革蘭氏陽性細菌中逐年升高,對克林霉素、左氧氟沙星等抗生素耐藥率均超過50%,對青霉素耐藥率高達100%[1]。因此,如何有效克服革蘭氏陽性細菌耐藥問題是目前研究的重點。萬古霉素曾被公認為革蘭氏陽性細菌的唯一有效藥物,然而隨著革蘭氏陽性細菌的感染率和耐藥水平日益升高,萬古霉素一定程度上無法滿足臨床逐漸升高的需求。另外,萬古霉素的不良反應也較多,需要尋找更為安全可靠的藥物[2];替考拉寧是繼萬古霉素之后對革蘭陽性菌具有良好療效的新型糖肽類抗生素[3],其致病菌的清除率和安全性一直受到醫(yī)師和臨床工作者的高度關注。基于此,本研究選取90例革蘭氏陽性菌感染患者分組研究,旨在對比替考拉寧與萬古霉素的療效,現(xiàn)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以隨機數(shù)字表法將上海四一一醫(yī)院2022年10月至2023年10月期間收治的90例革蘭氏陽性菌感染患者分兩組,各45例。對照組中男性患者25例,女性患者20例;年齡20~83歲,平均(62.15±10.51)歲;疾病類型:心內膜炎29例,血流感染5例,腹膜炎10例,下呼吸道感染1例。觀察組中男性患者22例,女性患者23例;年齡19~85歲,平均(61.91±10.35)歲;疾病類型:心內膜炎33例,血流感染2例,腹膜炎8例,下呼吸道感染1例,皮膚軟組織感染1例。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gt;0.05),可比。納入標準:⑴入院經(jīng)細菌培養(yǎng)檢查,結果顯示為革蘭氏陽性菌感染;⑵至少滿足以下癥狀中的一項:體溫lt;36 ℃或gt;38 ℃;白細胞計數(shù)(WBC)lt;4.0×109/L或gt;11.0×109/L;影像學檢查顯示浸潤影,氣道分泌物增加并伴有肺部感染;尿沉渣鏡檢白細胞在5個/HP以上[4];⑶有常規(guī)抗生素使用史;⑷年齡 ≥18歲。排除標準:⑴伴嚴重肝、腎等臟器器官受損;⑵伴發(fā)惡性腫瘤;⑶伴認知功能異常、精神類疾病或言語/視聽障礙;⑷對本研究所用藥物有嚴重過敏史;⑸造血系統(tǒng)、免疫系統(tǒng)功能障礙;⑹妊娠或哺乳期女性。本研究已經(jīng)上海四一一醫(yī)院醫(yī)學倫理委員會審核并予以批準,患者簽署知情同意書。
1.2 治療方法 患者入院后均實施營養(yǎng)支持、祛痰、糾正水與電解質平衡等對癥治療,必要時給予吸氧措施。對照組患者接受注射用鹽酸萬古霉素(浙江醫(yī)藥股份有限公司新昌制藥廠,國藥準字H20033366,規(guī)格:0.5 g)靜脈滴注,將1.0 g該藥物溶入100 mL 0.9%氯化鈉或5%葡萄糖注射液進行稀釋,2次/d,每次靜脈滴注不少于60 min,或者以10 mg/min的速率滴注;部分特殊人群可遵醫(yī)囑適當調整劑量或給藥速率。共使用7 d或10 d。
觀察組患者接受注射用替考拉寧(浙江醫(yī)藥股份有限公司新昌制藥廠,國藥準字H20040387,規(guī)格:0.2 g/瓶)靜脈滴注,取0.2 g注射用替考拉寧溶于100 mL 0.9%氯化鈉注射液或100 mL 5%葡萄糖注射液中稀釋。心內膜炎患者推薦初始劑量為每12 h靜脈給藥0.4 g,連續(xù)3次,維持劑量為0.4 g,1次/d;下呼吸道感染、皮膚軟組織感染者推薦初始劑量為0.4 g,每12 h給予1次,治療2次,維持劑量為0.2 g,1次/d;血流感染、腹膜炎患者推薦初始劑量為0.4 g,每12 h給予1次,連續(xù)3次后維持劑量為0.4 g,1次/d。部分特殊人群需遵醫(yī)囑適當降低維持劑量。共使用7 d或10 d。
1.3 觀察指標 ⑴細菌清除情況:治療結束后,對兩組患者感染部位作細菌培養(yǎng),完全清除:細菌培養(yǎng)結果為陰性;部分消除:細菌培養(yǎng)表明原病原菌已全部清除,但出現(xiàn)新的病原菌,尚不需臨床治療;未清除:細菌培養(yǎng)結果為陽性。均用全自動細菌測定系統(tǒng)(珠海迪爾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型號:DL-96)及其配套的鑒別卡對菌株進行鑒別[4]。總細菌清除率=完全清除率+部分清除率。⑵血清學指標及WBC:抽取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空腹靜脈血5 mL,一部分血樣經(jīng)3 500 r/min離心15 min,分離上層血清,以酶聯(lián)免疫吸附法檢測血清C-反應蛋白(CRP)、降鈣素原(PCT)水平,剩余血樣以全自動生化分析儀(貝克曼庫爾特,型號:AU5800)檢測WBC水平。⑶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統(tǒng)計兩組患者治療期間腎毒性反應、胃腸道不適、皮疹、靜脈炎、造血功能障礙等發(fā)生情況。不良反應總發(fā)生率為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之和。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0.0統(tǒng)計學軟件分析數(shù)據(jù),計數(shù)資料(細菌清除情況及腎毒性反應、胃腸道不適、皮疹、靜脈炎、造血功能障礙等發(fā)生情況)以[例(%)]表示,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血清學指標及WBC)經(jīng)S-W法檢驗證實均符合正態(tài)分布,以( x ±s)表示,兩組間比較采用獨立t檢驗,治療前后比較采用配對t檢驗。 Plt;0.05表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細菌清除情況比較 相較于對照組的總細菌清除率,觀察組較高,但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gt;0.05),見表1。
2.2 兩組患者血清學指標及WBC比較 與治療前比,治療后兩組血清CRP、PCT及WBC水平均降低,觀察組均較對照組更低,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均Plt;0.05),見表2。
2.3 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比較 對照組對比觀察組不良反應總發(fā)生率(26.67%對比8.89%),觀察組更低,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lt;0.05),見表3。
3 討論
革蘭氏陽性菌是革蘭氏染色陽性的一大類細菌,種類繁多,包括葡萄球菌、腸球菌、鏈球菌、芽孢桿菌、棒狀桿菌等,能夠導致身體不同部位的感染和炎癥,嚴重者可引起重癥肺炎,表現(xiàn)為心率加快、呼吸衰竭等,對患者生命安全造成嚴重威脅。糖肽類抗生素在抗革蘭陽性細菌感染方面效果顯著,主要藥物替考拉寧和萬古霉素被更多地用于革蘭氏陽性細菌引起的嚴重感染中[5]。
萬古霉素是從鏈霉素中分離出來的,替考拉寧是特定的游動放線菌經(jīng)發(fā)酵、提取后得到的一種萬古霉素族糖肽類抗生素,雖然兩種藥物來源不同,但是針對革蘭氏陽性細菌的作用機理卻有相似性[6]。這兩種抗生素都能特異性地與位于細胞壁表面的肽聚糖結合,從而阻斷細胞壁的合成,破壞其生理功能,達到殺滅細菌的目的[7]。通過對比分析兩組細菌清除情況及安全性發(fā)現(xiàn),觀察組總細菌清除率更高,但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而觀察組患者的不良反應總發(fā)生率低于對照組,說明兩種藥物在抗革蘭氏陽性細菌感染方面都有很好的療效,但與萬古霉素相比,替考拉寧的安全性更高,這與符祥俊等[8]的研究結果類似。分析其原因,替考拉寧具有比萬古霉素高30~100倍的脂溶性,其高脂溶性能改善藥動學、提高組織滲透率、加速體內積累與降解,從而達到減少腎毒性、胃腸道不適等不良反應的目的。同時,替考拉寧的分子結構與萬古霉素類似,但由于其分子量大,組織穿透能力更強,能高效地富集于胞內,蛋白質結合率高達90%,具有很好的臨床應用價值。替考拉寧是一種新型的糖肽類藥物,對利福平類、青霉素類及四環(huán)類抗生素等耐藥的革蘭氏陽性細菌具有較好的殺菌效果。此外,由于該藥物的不良反應較小,大部分患者都耐受,且依從性也較好,因此可更好地保證用藥周期[9]。
CRP反映機體炎癥狀態(tài),在細菌感染時,其水平升高;PCT在嚴重真菌、細菌感染中均異常升高,可用于診斷和監(jiān)測細菌炎癥性疾病感染;白細胞在機體免疫系統(tǒng)里發(fā)揮重要作用,當機體存在病原菌感染時,WBC水平顯著升高,參與機體炎癥反應[10]。通過對比觀察兩組各指標變化情況發(fā)現(xiàn),治療后觀察組血清CRP、PCT及WBC水平均低于對照組,說明在革蘭氏陽性菌感染患者中應用替考拉寧更為有效,能夠有效抑制炎癥反應,促進患者預后水平的提高,這與張曉虎等[11]的研究結果類似。分析其原因,萬古霉素可以抑制炎癥細胞的激活,從而減輕組織的炎癥反應,而替考拉寧作為一種新型的糖肽類抗菌劑,其作用是通過干擾細菌細胞壁肽聚糖的合成來發(fā)揮抑菌作用,相較于萬古霉素,替考拉寧在組織間的穿透能力較強,尤其是在支氣管、肺部可達到較高的濃度,進而能夠發(fā)揮更為有效的抗菌效果[12]。此外,已有研究證實,替考拉寧能夠顯著降低革蘭氏陽性菌感染患者炎癥因子的表達,抑制炎癥反應[13],與本研究結果一致。
綜上,在革蘭氏陽性菌感染患者中應用替考拉寧與萬古霉素均有一定的效果,但替考拉寧更為安全,能夠有效降低不良反應發(fā)生率,改善血清學及WBC指標,改善患者預后。隨著萬古霉素耐藥腸球菌、糖肽介導的金葡菌及多重耐藥肺炎鏈球菌的案例不斷涌現(xiàn),尋找新的抗菌藥物已成為當前研究熱點。同時,如何在臨床上有效地應用抗菌藥物也有待于進一步的研究;多藥聯(lián)用可顯著提高治療效果,但同時也存在藥物安全性與耐藥性等問題。
參考文獻
毛雪, 金成博, 褚少朋, 等. 江蘇省某三甲醫(yī)院2013—2017年革蘭陽性菌感染及耐藥狀況的調查[J]. 南通大學學報(醫(yī)學版), 2019, 39(3): 165-169.
朱娜, 楊海凌. 萬古霉素治療革蘭陽性菌感染所致重癥肺炎的效果及安全性分析[J]. 當代醫(yī)藥論叢, 2022, 20(9): 106-109.
鮑登, 李亞, 常小紅. 替考拉寧與萬古霉素治療重癥革蘭氏陽性菌感染的系統(tǒng)評價[J]. 中國循證醫(yī)學雜志, 2014, 14(7): 841-848.
王俊. 替考拉寧與萬古霉素治療革蘭陽性菌感染的細菌清除率及不良反應比較[J]. 中國合理用藥探索, 2019, 16(5): 143-145.
安巧和, 孫艷麗, 李靜, 等. 替考拉寧與去甲萬古霉素治療革蘭陽性菌重癥肺炎患者的臨床療效及安全性觀察[J]. 貴州醫(yī)藥, 2021, 45(12): 1926-1927.
王依凡,姚芬, 伍政, 等. 高劑量替考拉寧治療革蘭陽性菌重癥肺炎的臨床療效及安全性[J]. 中國急救醫(yī)學, 2021, 41(8): 683-687.
陸鵬, 吳寶發(fā), 何聰, 等. 替考拉寧與萬古霉素治療革蘭陽性菌感染的臨床研究[J]. 中華醫(yī)院感染學雜志, 2018, 28(2): 173-176.
符祥俊, 黃莉, 郭麗, 等. 萬古霉素AUC/MIC在多重耐藥革蘭陽性菌致重癥感染中的應用分析[J]. 中國臨床藥理學與治療學, 2021, 26(7): 775-781.
李芳芳, 朱堅勝. 替考拉寧與萬古霉素治療重癥革蘭氏陽性菌感染的效果分析[J]. 數(shù)理醫(yī)藥學雜志, 2018, 31(11): 1670-1672.
吳婧, 劉小蘭, 郭德群, 等. 替考拉寧和萬古霉素治療脊柱后路術后手術深部耐甲氧西林革蘭陽性菌感染的臨床療效[J]. 中華醫(yī)院感染學雜志, 2020, 30(18): 2790-2793.
張曉虎, 周小果. 替考拉寧與去甲萬古霉素治療革蘭陽性菌重癥肺炎患者的臨床療效[J]. 中華醫(yī)院感染學雜志, 2020, 30(4): 503-507.
朱春燕, 牛曉方. 替考拉寧與鹽酸萬古霉素治療革蘭陽性菌感染療效和安全性分析[J].中國實用醫(yī)藥, 2018, 13(18): 18-20.
姚惠, 汪正宇, 張清文, 等. 替考拉寧個體化治療重癥革蘭陽性菌感染的臨床研究[J]. 重慶醫(yī)學, 2020, 49(20): 3404-3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