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國芬
一、教學背景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22年版)》中明確提出,核心素養(yǎng)是學生在積極的語文實踐活動中積累、建構(gòu)并在真實的語言運用情境中表現(xiàn)出來的,是文化自信、語言運用、思維能力、審美創(chuàng)造的綜合體現(xiàn)。在農(nóng)村小學語文教學中,口語交際活動是語言運用的關(guān)鍵組成部分,學生在語言實踐中要學會正確、規(guī)范地運用語言文字,學會在具體的語言情境中有效溝通。
二、教學主題
本案例以小學語文六年級上冊第四單元口語交際“請你支持我”為例,開展具體的課堂實踐,幫助學生提升語言表達能力和溝通技巧,引導學生在真實的交流情境中學習,提升表達能力。
三、教學目標
1.學生能夠在豐富的語言實踐中增強語感,學會正確和規(guī)范地使用語言文字,能夠在具體的語言情境中,運用恰當?shù)脑~匯和句式表達清晰、連貫的觀點。
2.學生通過角色扮演和小組討論等活動要學習如何在不同的社交場合中有效地溝通,包括如何禮貌地開啟對話,如何有邏輯地闡述觀點,以及如何對聽眾的反饋做出適當?shù)幕貞?/p>
3.學生在活動中鍛煉直覺思維、形象思維、邏輯思維,發(fā)展批判性思維和創(chuàng)造性思維。
四、教學過程
(一)主題導入
1.引入主題
教師用生動、接地氣的語言介紹主題,使用貼近學生生活的案例,如學生勸說家長購買學習用品、邀請朋友參加活動等,以增強課堂的互動性和應用性。
“大家好!今天,我們要探討的是:如何說服他人支持我們的想法或計劃。比如,你想讓父母同意你參加科學夏令營,或希望朋友們加入你的足球隊。關(guān)鍵在于清楚、有條理地表達自己的理由,同時讓對方感受到尊重?!?/p>
(設計意圖:教師將學生的日常經(jīng)歷與課堂學習相結(jié)合,使學習內(nèi)容與學生的實際生活密切相關(guān),間接地論述口語交際的重要性,在培養(yǎng)學生溝通能力的同時,也能讓學生清晰地表達自己的想法。)
2.觸發(fā)思考
教師邀請幾位學生分享他們說服他人的經(jīng)歷。例如,學生如何說服父母允許自己參加學校組織的活動,或者如何勸說朋友一起做某個項目。可以采用自由討論或小組分享的形式。教師鼓勵學生暢談自己的經(jīng)歷,同時其他學生傾聽和反饋。教師可以問一些問題來引導學生回顧自己說服他人的過程。
(1)在你嘗試說服別人之前,你做了哪些準備?你是如何收集信息或找到理由來支持你的觀點的?
(2)在與對方交談時,你使用了哪些特別的溝通技巧?
(3)你是如何考慮對方的感受和立場的?在對話中,你有沒有嘗試從他們的角度出發(fā)來表達你的觀點?
(設計意圖:學生通過參與談論活動,能夠認識到在不同的情境下,有效的口語交際對說服他人的重要性。學生聽取他人的經(jīng)歷,能夠理解語言運用的多樣性和復雜性,也能從中汲取教訓。)
3.引入教學內(nèi)容
教師著重于語言運用的能力,即如何讓學生通過積極的語言實踐學會正確、規(guī)范地運用語言,表達清晰的想法和理由。教師強調(diào)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發(fā)展直覺思維、形象思維、邏輯思維等,鼓勵學生在學習中勇于提出問題、發(fā)表自己的觀點,培養(yǎng)學生積極思考的習慣。
學生應掌握有效的口語交際方法,具體如下:
(1)清晰表達想法和理由。
①構(gòu)建有邏輯的論述:有效組織語言,使之條理清晰。
②使用恰當?shù)脑~語和句式:選擇適合場合的詞語,構(gòu)造邏輯完整的句子。
③表達方式與語氣:運用合適的語氣和表達方式加強說服力。
(2)預測并應對對方的反應。
①理解不同聽眾的需求:識別和理解不同對象的特點和需求。
②應對技巧:在對方提出反對意見時,妥善應對。
③同理心:在交流中顯示對對方情感和立場的理解與尊重。
(設計意圖:使學生對即將學習的內(nèi)容有清晰的認識,提升其核心素養(yǎng)和口語交際能力,從而在交際中更有效地運用語言。)
(二)實踐應用
教師設計角色扮演活動,讓學生在模擬情境中實踐語言交際。
1.介紹活動
教師介紹角色扮演活動的目的和過程,強調(diào)活動的目標是讓學生實踐如何清晰、有邏輯地表達自己的想法,預測并應對可能的反應。
“同學們,接下來的活動是角色扮演。在這個活動中,你們將有機會運用我們剛剛學習的知識和技巧。每個小組選擇一個場景,如說服老師支持辦報紙,你需要考慮老師可能會擔心的問題,如辦報紙的時間和資源,然后提出你的解決方案?!?/p>
2.分組與角色分配
教師將學生分成小組,每個小組選擇一個場景進行模擬,如說服老師支持辦報紙,說服媽媽同意養(yǎng)小狗等。
具體教學活動:
活動一:說服老師支持辦報紙
扮演提議的學生向教師闡述辦報紙的目的和好處,如提升同學們的寫作能力和閱讀能力、營造校園文化氛圍等。扮演被說服的教師對此提出疑慮,如擔心時間、資金或?qū)W生參與度等問題。
1.學生準備自己的論點,明確闡述辦報紙的目的和預期效果。
2.學生向教師提出辦報紙的提議,并闡述其理由,扮演教師的學生提出疑問或反對意見。
3.學生根據(jù)教師的疑慮提供具體的解決方案。比如,提議在課外時間編輯報紙,并建議制訂詳細的工作計劃表,確保學習與報紙工作平衡。工作計劃包括每周工作分配、編輯會議和截稿日期,確保學業(yè)不受影響。為提高參與度,提議舉辦文章征集、攝影比賽和漫畫創(chuàng)作等多元化活動,并組織班級或?qū)W校范圍的征文活動,主題貼近學校生活或?qū)W生興趣,旨在吸引更多學生參與報紙編輯工作。
活動二:家庭或?qū)W校場景的說服
1.說服媽媽同意養(yǎng)小狗
任務描述:學生需要說服扮演媽媽的同學同意家里養(yǎng)一只小狗。
理由:
(1)強調(diào)養(yǎng)寵物能增強責任感,幫助我們學會照顧和關(guān)心他人。
(2)養(yǎng)寵物有助于減壓,能夠增進家庭成員間的互動。
(3)可以制訂具體的照顧計劃,如誰來喂食、遛狗以及如何處理寵物可能帶來的麻煩等。
2.說服同學在班里設立“生物角”
任務描述:學生需要說服同學支持在班級里設立“生物角”。
理由:
(1)強調(diào)通過實際觀察和互動,學生可以更直觀地學習生物學知識。
(2)“生物角”可以美化班級環(huán)境,增加學習的趣味性。
(3)提出每位同學輪流負責維護“生物角”的計劃,確保大家都能參與其中。
3.說服校長組織一次義賣活動
任務描述:學生需要說服扮演校長的同學,支持在學校組織一次義賣活動。
理由:
(1)學生參與義賣活動,能夠培養(yǎng)社會責任感。
(2)活動可以增加學生的參與度和校園凝聚力。
(3)描述活動的具體計劃,如何籌集物品,如何宣傳和組織活動,以及收益的使用計劃等。
(設計意圖:教學活動的核心是讓學生將課堂上學到的理論知識應用于實際的語言交際中。教師設計具有現(xiàn)實意義的角色扮演活動,讓學生在模擬的環(huán)境中練習口語交際,同時鍛煉其思維能力和解決問題的技巧,提升其核心素養(yǎng)。)
(三)反思總結(jié)
1.反思個人體驗
教師引導學生回顧在角色扮演活動中的個人體驗,關(guān)注學生在說服別人時的表現(xiàn),鼓勵學生講述自己在活動中的想法,提出的理由,以及如何應對對方的反應。
2.分析有效的溝通策略
教師將學生分組,讓每組根據(jù)之前的角色扮演活動,探討在不同情境下哪些溝通策略是有效的。學生能夠從實際的語言運用中汲取經(jīng)驗,理解在不同交際環(huán)境下如何運用適當?shù)臏贤记伞T谛〗M討論過程中,教師引導學生思考以下關(guān)鍵點:
(1)語言運用的重要性:如何選擇合適的詞語和語調(diào)來表達自己的想法,使之更有說服力。
(2)情境分析:根據(jù)不同的交際對象和環(huán)境,分析哪些溝通方式最為有效,如在說服教師時需要正式和有邏輯的表達,說服同學時可能更注重情感的交流。
(3)反應預測和應對:提前想到對方可能的疑問或反對意見,并準備好應對策略。
(設計意圖:學生參與小組討論,能夠?qū)W習如何在實際情境中有效運用語言,鍛煉聯(lián)系想象、分析比較、歸納判斷等思維能力,全面發(fā)展語文學科的核心素養(yǎng),促進口語交際能力的提升。)
3.提出改進建議
教師回顧學生在角色扮演活動中的表現(xiàn),指出在語言運用和溝通策略上的亮點和不足,提出具體的改進建議。例如,建議學生在組織語言時注意邏輯性和條理性,以增強表達的說服力;強調(diào)學生在理解并應對對方需求方面需要展現(xiàn)更多的同理心和靈活性,幫助學生提升語言感知能力。此外,教師應鼓勵學生反思自己的溝通方式,考慮如何在未來的類似情境中進行改進,同時可為學生提供具體的練習方法,如在日常生活中多觀察他人的交流方式,或在課后進行小組討論練習,使學生在不斷的實踐中提升語言運用能力。
五、教學總結(jié)
在“請你支持我”的教學活動中,通過角色扮演等多樣化活動,學生在真實的語境中練習如何清晰、有邏輯地表達自己的觀點,并在不同社交環(huán)境下有效溝通。讓學生扮演不同角色,嘗試說服他人,這不僅讓他們學會根據(jù)對方需求調(diào)整溝通策略,還提升了語言運用能力和思維能力。小組討論讓學生有機會分享反思,學習他人的交流技巧,促進了合作與交流。
(設計意圖:課程的后期階段,學生進行反思總結(jié),教師提供具體反饋,指出表現(xiàn)亮點與改進空間。這一過程不僅顯著提升了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以及思維能力,也讓學生表達自信。)
六、教學反思
教學實踐中最為顯著的成就是學生在口語交際能力上的提升,學生通過角色扮演和小組討論等活動,不僅學會了如何清晰、有邏輯地表達自己的想法,還學會了在不同社交環(huán)境中有效溝通。然而,教學過程中也暴露了一些不足之處。例如,部分學生在表達自己的觀點時過于依賴腳本,缺乏應變能力。雖然小組討論和角色扮演活動促進了學生之間的互動,但部分學生在小組活動中的參與度不高。因此,在教學中,教師可以組織多樣化的小組活動提升每位學生在團隊中的參與度,鍛煉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
(作者單位:貴州省羅甸縣邊陽第一小學校)
編輯:曾彥慧
注:本文系黔南州教育科學規(guī)劃課題“核心素養(yǎng)背景下農(nóng)村小學語文口語交際教學實踐研究”(課題編號:2022B168)的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