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迅
結(jié)香
有些植物的名字真是好聽。比如,結(jié)香。
木葉脫盡,山嶺冷寂。烏桕樹在寒風(fēng)中顫栗。我特地說到烏桕樹,是因為它在這山里特別高大。在秋天,它全身彤紅,像是一位漲紅了臉的漢子,吭哧吭哧,把整個山谷都抬了起來。
青翠的竹葉,算是冬天山里最富有生機的顏色。在山崖上,我意外地看到了兩株猩紅,走近一看,一株是茶花,玫瑰般的紅,此時被霜打蔫了;還有一株,是冬枝上掛的一串串玲瓏的紅燈籠,紙扎的,卻異常地醒目。
在我略感遺憾時,我突然看到身邊一株矮樹,上面掛著淡青色的花骨朵,像是嬰兒攥緊的拳頭。一問才知道,這是冬天開的花,叫結(jié)香。凝結(jié)的香,或大地結(jié)出的香團團,這名字讓人怦然心動。
結(jié)香還被稱為夢樹,它的花朵叫解夢花。山里人說,做夢的人會將它的花朵放在枕頭下面。但我還是喜歡它叫夢樹。抬頭一望,山崖上有一棵樹悄然生長,如幻如夢。
太子閣
萋萋的荒草,深埋了一顆讀書的種子。
殘存的石碑被早早搬到地方博物館里去了。它證明這里曾是昭明太子的讀書處。昭明太子讀書的地方都有太子閣,太子閣成了讀書太子的標(biāo)配。讓人一恍惚,仿佛就看到太子倚樓臨閣讀書的身影。
沙沙的,有風(fēng)吹荒草的聲音。我沒有聽到讀書聲。但我知道風(fēng)吹荒草,是風(fēng)翻動大地之書。
凍土
冷凍的泥土應(yīng)該是板結(jié)且厚實的。大地禁口不語,自有一種封閉的狀態(tài)。但凍土不是,凍土被冰凍得膨脹而且松酥。這種泥土踩在上面嘎吱吱直響。在早晨,我喜歡聽見這種聲音,盡管我感覺面前的大地不真實起來。
忽然,想起童年時吃過的凍米糖。凍米糖是用上好的糯米浸泡、蒸熟,放到屋外霜打冰凍后,然后曬干,放到鍋里與鐵砂一起炒熟,再把篩子篩去鐵砂的米粒,與山芋熬出的糖稀融合在一起,拍成一個個板結(jié)方塊,最后用刀切成一條條的——這就制成了凍米糖。
大地似乎有一個凍土原理:或是熱脹,或是冷縮。
檐溜
只有天寒地凍時,在鄉(xiāng)間瓦屋的屋檐才會看到晶亮亮的檐溜。
白色而冰涼的身影在奔跑中突然凝固。奔跑從此成為往事,卻無法知道是哪一次的奔跑造成這么大的失誤。這是一個比跌落更為可怕的白色恐怖。
檐溜如劍、似刀、匕首,寒光閃閃,像是大地的兵器。童年時,我曾敲下一支支檐溜,含在嘴里,像是把戲人玩的口吐寶劍,或者如兒童含一支讓風(fēng)吃剩了的冰棍。
鷺鷥
張開白色的翅膀,鷺鷥在池塘后面掠起,款款飛了一圈又回到了原點。這是一口水塘,水塘的四周全是水田。我最早看到鷺鷥在這里飛翔時是春天。春水蕩漾,水田里的水綠茵茵的,它的飛翔讓我想起一句唐詩:漠漠水田飛白鷺。
現(xiàn)在是冬天,池塘里的水干涸不少,鷺鷥似乎也是一身的蒼涼。它在池塘邊掠起,似乎是一把出鞘的利劍,刺破寒風(fēng)的大氅,然后讓利劍悠然入鞘。那一刻,我相信所有看到它的人都十分著迷。
村莊
村莊大部分時間是靜止的。男人和女人都出去打工了。雞們鴨們都被圈著,只有一兩只白鵝在門口的池塘里悠閑地嬉水。村莊門前的田地靜悄悄的。田地里偶爾有溝,溝里的水靜止著,就像天空揮灑下的陽光的碎片,星星點點,不很規(guī)則,只是無端地折射著太陽的光芒。我還可以說,這是大地一面破碎的鏡子,只是鏡子有些殘缺、有些刺目,所以我不那么比喻。
野火
多年沒有見過這么燃燒的大火。在曠野里,火瞬間被點燃著,噼哩啪啪就熊熊燃燒起來。一堆火的云,一堆紅的云朵騰空而起。
拒絕一切善意的規(guī)勸和嚴(yán)苛,不聽命于人,只聽命于火種,聽命于風(fēng)……燃燒起來就像一萬匹、千萬匹奔騰的烈馬,抖動著紅色鬃毛向各個方向奔突,暴烈不足以形容它,因為它是有秩序的,甚至像是有意地要擺脫著一種桎梏。
仿佛受了風(fēng)的鼓舞,它還像大地上人們打鐵花,一下一下的,鋼花潑過去,火光四濺成為滿天星斗;還像是鳳凰涅槃,展示出它的顏色、形狀、運動和力量的疊加之美……它的身軀是扭曲的,但鋼鐵般的意志摧枯拉朽。
我遠(yuǎn)遠(yuǎn)地望著,野火像大地吐出的紅紅且堅硬的舌頭,要吞噬一切的黑暗。盡管過份的燃燒燙傷了土地,也焚燒了自己,但它還是毅然決然地喚醒著冰封的泥土。
細(xì)河
雜木靠河的兩岸生長。因河細(xì)瘦,那些雜木一旦長大,就交頭接耳地在了一起,遮天蔽日的。雜木林的品種繁多,我數(shù)了數(shù),竟有薜荔、扶芳藤、楓楊、紅榿木、梣葉槭、青檀等四十多種……山上青一色地長著的是松樹,偶爾也會見一兩株的棕櫚、楓樹、刺槐,但集中這么多的雜木,唯有這不足二公里細(xì)河兩岸。
細(xì)河其實沒有名字,我姑且就叫它無名河。若不是潺潺的流水聲,誰都不會想到,這里竟然暗藏著這樣一條極細(xì)的無名河。河里有魚,有泥鰍、螃蟹、黃鱔、龜鱉……細(xì)河曲曲彎彎的,本身就如一條蠕動著的蚯蚓。仿佛是我們手背上一條暴突的青筋。我現(xiàn)在看見河水緩緩地流淌,如果硬要比喻,我想大多數(shù)人的生命就是一條細(xì)河。
我還深深地感覺,如果以前說,這河是我掛在故鄉(xiāng)大地的一抹淚痕,那么現(xiàn)在我可以說,它是藏在我腹內(nèi)的一根愁腸,已然百轉(zhuǎn)千回。
選自《安慶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