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2021年,主旋律電視劇《覺醒年代》一經播出便廣受好評。主旋律電視劇并不僅是要求收視率的商業(yè)化電視劇,也不是追求戲劇性與畫面性的愛情電視劇,而是以史為鏡、以人為本,是要將愛國主義思想和中華傳統(tǒng)美德傳承下去的電視劇類型,其價值是其他類型電視劇所無法企及的,值得深入研究。方法:以《覺醒年代》為例,研究新主旋律電視劇所表達的家國情懷。結果:《覺醒年代》的成功在于打破了以往主旋律電視劇的傳播壁壘,將個體記憶凝聚成集體記憶,其講述的歷史文化及所表達的家國情懷發(fā)人深思,并以主旋律為概念為觀眾講好中國故事,為中華傳統(tǒng)文化立言。結論:《覺醒年代》傳達的主流價值觀在潛移默化中構建起時代精神,這種創(chuàng)新手法使熱衷于刷抖音、打游戲的年輕人更容易接受,并通過新媒體平臺傳播好劇與主流思想,寓教于樂,口碑不斷提升。主旋律電視劇在講史明史的同時更要警醒國人,喚起每一個愛國青年的青春熱血,并穩(wěn)步開拓中國影視未來發(fā)展之路,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貢獻力量。
關鍵詞:主旋律電視??;家國情懷;" 《覺醒年代》
中圖分類號:J90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9436(2024)03-00-03
0 引言
20世紀80年代,中國電影局提出“弘揚主旋律,提倡多樣化”的口號。電視劇領域第一次正式使用“主旋律”這一概念是在1989年的電視劇題材規(guī)劃會議上。2001年,中國正式加入WTO,此后中國影視劇有了質的飛躍。近年來的主旋律電視劇,雖一句不提教化,但已然喚起了人們的愛國情懷,增強了民族自豪感。
1 主旋律電視劇《覺醒年代》的成功之處
近年來,主旋律電視劇層出不窮,其中《覺醒年代》《理想照耀中國》《大浪淘沙》等影視作品都是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的優(yōu)秀主旋律電視劇。主旋律電視劇不僅可以進行良好的文化輸出與文化傳播,還可以提高國家的文化軟實力,增強民族自信心。當代中國的主旋律電視劇以寓教于樂的形式將愛國、愛黨、愛社會主義的思想“潤物細無聲”地注入每一個觀影者的心中,句句不提愛國,卻句句融會貫通。在全媒體語境下,以《覺醒年代》為代表的主旋律電視劇成為黨史文化傳播的重要載體,通過以電視為主的傳播媒介與電腦、智能手機、數字電視等網絡新媒體相結合的傳播方式,將宏大的黨的歷史事件表現(xiàn)得更具思想高度、歷史深度[1]。
《覺醒年代》的成功揭示出年輕人并不排斥主旋律電視劇,他們想要的是創(chuàng)新與精良。黨史題材影視作品說教性強、觀賞性弱、觀眾接受度低的問題已然成為歷史。相比以往的革命歷史正劇,《覺醒年代》的入手點與眾不同?!队X醒年代》選擇的歷史主體不是軍政要員,不是普通民眾,而是知識分子。這些人不再是歷史課本中的刻板形象,而是和觀眾一樣的普通人。這部劇成功塑造了形形色色的知識分子形象,有狷狂不羈的陳獨秀、沉穩(wěn)剛毅的李大釗、固執(zhí)孤傲的辜鴻銘、溫和寬厚的蔡元培、志存高遠的毛澤東……歷史在這些知識分子的身上得到了體現(xiàn)[2]?!队X醒年代》也擺脫了主旋律電視劇“假大空”的敘事習慣,偉大的歷史人物也會嗑瓜子、涮火鍋,是一個個有血有肉的普通人。
在這個“流量為王”的時代,《覺醒年代》劇組另辟蹊徑,并沒有起用流量明星,而是選用氣質形象都最為接近名人、偉人的演員,在服化道上精益求精,將匠人精神發(fā)揮到極致,高度還原那個年代的場景。觀眾看到劇中的李大釗先生站在樓頂高喊“同胞們!團結起來!!”,仿佛看到了真正的李大釗先生在痛心疾首地喚起國人的良知。當看到標志著封建枷鎖的清朝長辮子在畫面上晃蕩時,恨不得抓下那封建遺骨,將其徹底毀壞;當看到麻木無知的人們?yōu)榱酥巫优牟?,爭搶著去沾人血饅頭時,仿佛自己也進入了那個“吃人的世界”;當花季少女身著一襲紅裝要與一只雞“拜堂”時,悲傷、無奈,觀眾隔著屏幕也能與女孩感同身受。今天大家習以為常的一切,并不是簡單的一句“歷史發(fā)展的必然結果”,而是先輩們用血肉換來的。百年前振聾發(fā)聵的吶喊沖破時間,再現(xiàn)于今人眼前?!队X醒年代》使觀眾真切地觸摸到了歷史的關節(jié),與探尋救亡圖存之路的先驅打了照面,令人沉思,令人震撼。
《覺醒年代》不同于以往的主旋律電視劇,而是從個體角度出發(fā),出現(xiàn)多個青年英雄,使當代青年觀眾可以與之共情。運用年輕化的敘事視角,將宏大的史詩具體呈現(xiàn)在每個小人物身上,引發(fā)當代青年的精神共鳴,由此突破以往主旋律電視劇受眾的年齡圈層,擴大受眾的年齡范圍。同時,正是因為與這些青年觀眾的同頻,《覺醒年代》打破了傳播壁壘,青年觀眾在互聯(lián)網上傳播與熱議,成為宣傳愛國思想的主力軍,喚起全民思想認同,紅色思想得到了有效傳播。
2 《覺醒年代》等主旋律電視劇蘊含的家國情懷
隨著時代的發(fā)展,主旋律影視作品亟須在敘事方式上謀求創(chuàng)新,實現(xiàn)與時俱進。這一點《覺醒年代》就做得很好,其不再構建烏托邦的美好世界,而是直面那段慘痛的歷史,讓年輕觀眾知道,中國是如何從那段黑暗歷史中一路探索,走到了如今的國富民強。
《覺醒年代》穿針引線,將那段疼痛熱烈的歷史完整鋪展開來,呈現(xiàn)在觀眾眼前。在那個社會動蕩風雨飄搖的年代,一個個革命偉人從小家中走來,抱著救亡圖存的決心,投身到以報國為己任的革命隊伍中,如此,歷史在觀眾的腦海中完成二次建構。《覺醒年代》開頭即“稱帝”“復辟”,正如《茶館》所述,“改良改良,越改越涼,冰涼”,對共和的失望使所有人都陷入了迷茫,也使當時的中國變成一攤渾濁的死水。然而,在那個混沌亂世,在那個被封建和禮教束縛了幾千年民眾尚未覺醒的年代,中國出現(xiàn)了覺醒者,出現(xiàn)了“叫人們起床”的人。在國土淪喪的背景下,中國到底能不能挺過去,到底能不能成為一個主權完整的國家,先輩們前赴后繼犧牲時高喊“我們最終一定會勝利”的時候,并不知道能否取得真正的成功。他們在探索的道路上,犧牲了自己僅有一次的寶貴的生命。
在新媒體時代,主旋律影視作品不僅可以起到喚醒民族文化記憶的作用,其自身還是傳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媒介?!队X醒年代》忠實地還原歷史背景與歷史偉人,由此喚起國人對那段歷史的民族記憶。其運用虛實結合的手法將那段記憶展現(xiàn)出來,將枯燥的歷史課本徐徐展開,通過不斷打碎、整合、重組,建構起一個時代的記憶,建立起華夏兒女的群體身份認同。如果說個人的記憶可以將個體的意識凝結在一起,那么被建構的集體記憶的作用便是將分散的個體凝結成整體[3]。通過《覺醒年代》的建構,一個個革命前輩變成了有血有肉、真實的人,使觀眾深刻感受到了民族責任感和民族凝聚力。綜藝節(jié)目《典籍里的中國》第一季中出現(xiàn)了歷史偉人穿越時空來到現(xiàn)代空間的情節(jié),由此實現(xiàn)了對典籍的影視化敘述,歷史與現(xiàn)代的碰撞擦出了全新的火花,也實現(xiàn)了嶄新的文化交流。在接下來的幾季中,可以請來“魯迅”“李大釗”“陳延年”等革命先驅,讓先輩們看看現(xiàn)在的祖國多么繁榮昌盛。
基于歷史邏輯發(fā)掘人物的行動和思想轉變,即便是在歷史的暴風雨中,那些逝去的、沒能站在歷史最高點的革命者,也在歷史特定時期發(fā)揮了進步性的作用[4]?!队X醒年代》對家與國關系的體現(xiàn)給出了一種具有深刻價值的詮釋。胡適的妻子雖然是舊時代的“小腳女人”,卻義無反顧地跟隨丈夫走上革命之路;陳獨秀的妻子高君曼女士,在陳獨秀創(chuàng)辦《新青年》期間主動承擔起家庭的重擔。從女性角色入手,革命偉人從高高在上的神壇回到現(xiàn)實生活中,由此每一位革命偉人都變成了“有溫度的人”。
3 運用主旋律電視劇講好中國故事
在利用主旋律電視劇輸出文化時,最重要的一點是要講好中國故事,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貫穿始終,增強民族自信,不斷創(chuàng)新。主旋律電視劇是傳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載體,《覺醒年代》為以影視作品為載體,優(yōu)化中國紅色文化的對外傳播提供了借鑒。
新媒體時代,人們大多手機不離手,時常漫無目的地刷著短視頻軟件,瀏覽各種碎片化信息,漸漸忽略了中華民族塵封的創(chuàng)傷記憶。忘記就意味著背叛。歷史的車輪從未停止,歷史終將成為過去,但民族的傷痛和記憶不會消失,因此后人對歷史的重現(xiàn)和解讀就具有極為重要的意義。用影像來重現(xiàn)和塑造革命歷史,主旋律電視劇的意義就得以展現(xiàn)。在商業(yè)化電視劇橫流的電視劇市場,作為影視人,對傷痛歷史的建構與重組更要多一份責任感與使命感。
與傳統(tǒng)主旋律電視劇不同,當代中國新主旋律電視劇不再單獨講述政治教化,而是通過多種創(chuàng)新途徑,在傳承中創(chuàng)新,在創(chuàng)新中傳承,制作出符合時代要求、具有民族特色、反映歷史真實和人民群眾喜聞樂見的作品?!队X醒年代》主要講述的是中國的建黨歷史,其中傳統(tǒng)文化貫穿始終。在那個思想動蕩的年代,如何詮釋好傳統(tǒng)文化對意識形態(tài)的作用,如何使觀眾自然接受而不是流于說教,就顯得尤為重要。在講好中國故事的同時,更要注重審美娛樂作用,而不是如傳統(tǒng)主旋律電視劇那樣強調對人的直接教育和思想灌輸,凸顯順其自然,將愛國主義與愛社會主義相結合,確保符合當代青年的審美情趣,在潛移默化中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愛國主義思想通過主旋律電視劇融入觀影者的心中,幫助青少年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充分發(fā)揮主旋律電視劇的積極作用。在新的時代背景下,主旋律電視劇作為弘揚中華文化的重要傳播載體,在增強民族自信的同時,使全世界人民更加了解中國歷史與中國文化,使中華民族的故事走向世界。
用微觀細節(jié)講好宏觀故事,在影視與現(xiàn)實中穿梭,使觀眾了解中華民族屈辱的歷史、英勇奮戰(zhàn)的光輝歲月,期盼更加美好的未來?!队X醒年代》成為黨史教育的鮮活形式,使人們深刻理解了中國共產黨為什么好、馬克思主義為什么行[5]。不論是輝煌的勝利還是慘痛的記憶,主旋律電視劇在敘述歷史方面的價值和意義都無可替代。
4 結語
主旋律電視劇是歷史的財富,也是藝術的財富。我國主旋律電視劇一步步進軍全球電視劇市場,這意味著我國文化軟實力在不斷增強,能夠傲然站在世界文化舞臺上。未來,我國主旋律電視劇要關注歷史現(xiàn)實題材,以歷史現(xiàn)實主義精神觀照身邊的人和事,在講史明史的同時警醒國人,以《覺醒年代》為借鑒,喚起每一個愛國青年的青春熱血,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持續(xù)奮斗。
參考文獻:
[1] 李東東.《覺醒年代》:黨史文化傳播的新方式[J].視聽,2021(11):60-62.
[2] 林秀.穿過“黑暗的閘門”:《覺醒年代》與主旋律影視劇的突圍[J].藝術評論,2021(7):121-131.
[3] 李琦,閆志成.敘事·記憶·認同:重大革命歷史題材電視劇《覺醒年代》的主題呈現(xiàn)[J].傳媒觀察,2021(7):26-30.
[4] 陶瑜芹,章桉.新時代主旋律影視劇的邏輯建構與價值意蘊:對《覺醒年代》的再思考[J].綏化學院學報,2023,43(8):93-95.
[5] 朱婧雯,朱靜蕓.主旋律題材電視劇“家國觀”的創(chuàng)新表達[J].中國廣播電視學刊,2023(6):84-87.
作者簡介:王妺瑤(1999—),女,吉林長春人,碩士在讀,研究方向:廣播電視編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