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探討影響甲狀腺相關眼?。═AO)療效的因素,為臨床提供參考。方法 選取2021年9月至2022年9月牡丹江醫(yī)學院附屬第二醫(yī)院收治的50例TAO患者進行回顧性分析?;颊呔邮芮蚝蠓派渲委煟鶕委熜Ч牟煌譃橛行ЫM(38例)和無效組(12例)。比較兩組患者的臨床資料和MRI眶周組織定量參數[外肌厚度、眼球突出度、眼球內側脂肪厚度及眼外肌與同側顳肌的信號強度比(SIR)],分析影響TAO患者球后放射治療后效果的獨立危險因素。結果 無效組患者基線臨床活動度評分(CAS)、外肌厚度、眼球突出度、眼球內側脂肪厚度均低于有效組,有吸煙史、SIR 中和低信號占比均高于有效組(均Plt;0.05)。經多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證實,有吸煙史、基線CAS低、下直肌厚度低、內直肌厚度低、上直肌厚度低、外直肌厚度低、眼球突出度低、眼球內側脂肪厚度低和SIR中、低信號均是影響TAO患者球后放射治療無效的獨立危險因素(均Plt;0.05)。結論 吸煙史、基線CAS、外肌厚度、眼球突出度、眼球內側脂肪厚度及SIR均是影響TAO患者球后放射治療效果的危險因素,臨床需引起重視。
【關鍵詞】甲狀腺相關眼??;臨床活動度評分;眶周組織定量分析
【中圖分類號】R44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2665.2024.04.0124.03
DOI:10.3969/j.issn.2096-2665.2024.04.041
甲狀腺相關眼?。╰hyroid associated ophthalmopathy,TAO)屬于自身免疫性內分泌疾病,患者的病理特征主要為眼球后及眶后軟組織病變。TAO的發(fā)病率較高,該病不僅影響患者面容,還可能導致視力下降,嚴重時甚至誘發(fā)失明[1]。目前,TAO的治療仍是臨床研究熱點,球后放射治療可取得一定的治療效果,但其療效受多種因素的影響,臨床活動度評分(CAS)是常用的TAO 分期方法,能間接反映 TAO的病理狀態(tài)[2]。MRI作為一種無創(chuàng)的影像檢查方法,具有高分辨率,可清晰顯示眶內組織結構,且MRI無電離輻射,可安全有效地用于眼眶內疾病的評估[3]。分析患者球后放射治療后效果的影響因素,可為患者制訂個性化治療方案,更好地提高治療效果[4]。基于此,本研究探討TAO患者球后放射治療后效果的影響因素,現(xiàn)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21年9月至2022年9月牡丹江醫(yī)學院附屬第二醫(yī)院收治的50例TAO患者為研究對象進行回顧性分析?;颊呔邮芮蚝蠓派渲委?,根據治療效果的不同分為有效組(38例)和無效組(12例)?;颊咧心行?7例,女性33例;年齡28~54歲,平均年齡(40.48±9.07)歲。本研究經牡丹江醫(yī)學院附屬第二醫(yī)院醫(y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納入標準:⑴符合TAO的診斷標準[5];⑵均為雙眼患??;⑶基線CAS≥4分[3];⑷均行球后放射治療。排除標準:⑴入院前接受過激素、球后放射等治療者;⑵合并糖尿病者;⑶合并甲狀腺功能減退者;⑷合并其他原因引起的眼病者;⑸有眼眶疾病史者。
1.2 研究方法 研究對象入院后均行眼眶MRI掃描。研究對象取仰臥位,采用1.5 T磁共振成像系統(tǒng)(美國GE公司,型號:Brivo MR355)進行眼眶橫斷位、冠狀位掃描,橫斷位掃描定位線平行于聽眥線。參數設置如下,橫斷位脂肪抑制磁共振T2加權成像(T2WI):重復時間(TR)為4 000 ms,回波時間(TE)為79 ms,層厚為3 mm,矩陣為384×384;橫斷位磁共振T1加權像(T1WI):TR為600 ms,TE為10 ms,層厚為3 mm,矩陣為384×384;冠狀位脂肪抑制T2WI:TR為3 800 ms,TE為79 ms,層厚為3.5 mm,矩陣為384×384。所有患者采用直線加速器(深圳市海博科技有限公司,國械注準20153051981,型號:HH-JSQ-6-A)行球后放射治療,照射劑量為200 cGy/次,總劑量2 000 cGy,10次/2周,照射野4 cm×4 cm,機架角度偏轉3°~5°,治療2周。球后放射治療后隨訪1年。以眼球突出度降低1~2 mm,CAS降低為有效;眼球突出度、CAS未降低甚至升高為無效[6]。
1.3 觀察指標 ⑴比較兩組患者的臨床資料和MRI眶周組織定量參數。臨床資料包括性別、年齡、病程、吸煙史及基線CAS,MRI眶周組織定量參數包括外肌厚度(下直肌、內直肌、上直肌、外直?。⒀矍蛲怀龆取⒀矍騼葌戎竞穸燃把弁饧∨c同側顳肌的信號強度比(SIR)。選擇眼球及視神經顯示最大層面,眼球突出度為橫斷位T2WI圖像上角膜頂點至兩側顴弓最前緣連線的垂直距離;眼球內側脂肪厚度為橫斷位T1WI圖像上眼球內側壁至眶內側壁的最大脂肪厚度;測定冠狀位T2WI信號最高的眼外肌及同側顳肌的信號強度,計算SIR。SIR高信號:gt;2.0;SIR中信號:1.5~2.0;SIR低信號:lt;1.5。⑵分析影響TAO患者球后放射治療無效的獨立危險因素。
1.4 統(tǒng)計學分析 采用SPSS 22.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數據處理。計數資料以[例(%)]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等級資料比較采用秩和檢驗;計量資料以(x)表示,組間比較采用獨立樣本t檢驗;危險因素采用Logistic回歸分析。以Plt;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臨床資料和MRI眶周組織定量參數比較 兩組患者性別、年齡、病程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gt;0.05);無效組患者基線CAS、外肌厚度、眼球突出度、眼球內側脂肪厚度均低于有效組,有吸煙史、SIR 中和低信號占比均高于有效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均Plt;0.05),見表1。
2.2 影響TAO患者球后放射治療無效的多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 將單因素分析中有統(tǒng)計學差異的指標納入Logistic回歸分析模型,行量化賦值,以TAO患者球后放射治療后效果為因變量(有效=0,無效=1),以吸煙史(否=0,是=1)、基線、外肌下直肌厚度、內直肌厚度、上直肌厚度、外直肌厚度、眼球突出度、眼球內側脂肪厚度、SIR(高信號=0,中、低信號=1)為自變量。經多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證實,有吸煙史、基線CAS低、下直肌厚度低、內直肌厚度低、上直肌厚度低、外直肌厚度低、眼球突出度低、眼球內側脂肪厚度低及SIR中、低信號均是影響TAO患者球后放射治療無效的獨立危險因素(均Plt;0.05),見表2。
3 討論
球后放射治療是治療TAO的有效方式,主要是通過將藥物注入眼球組織而發(fā)揮治療作用,療效確切,尤其在眼外肌增粗型活動期中的效果最為顯著[7]。但部分TAO患者經球后放射治療后仍療效不佳,因此,分析影響療效的相關因素有利于臨床評估預后,并采取針對性干預措施改善預后。
本研究結果顯示,無效組有吸煙史患者占比高于有效組,基線CAS低于無效組,且多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證實,有吸煙史、基線CAS低是影響TAO患者球后放射治療無效的獨立危險因素。分析原因如下:吸煙可導致TAO病情進展,尼古丁可抑制細胞毒性T細胞活化,并對體液免疫和細胞免疫產生影響;吸煙引起的組織缺氧可改變細胞因子的水平,使成纖維細胞增多,造成脂肪堆積,進而會對治療效果產生影響[8]。臨床常用CAS進行TAO分期,利用活動期患者的眼部癥狀和體征間接反映眼眶組織的炎癥狀態(tài)。CAS評分包括有眼瞼退縮程度、結膜水腫情況、眼球突出度、復視和視力下降等內容,其分值可幫助醫(yī)生評估治療效果,對于活動性較高的患者,可采取免疫抑制劑或放療等積極療法,而活動性較低的患者可進行觀察等待或局部用藥等保守療法[9]。
本研究結果顯示,無效組患者外肌厚度、眼球突出度、眼球內側脂肪厚度均低于有效組,且多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證實,下直肌厚度低、內直肌厚度低、上直肌厚度低、外直肌厚度低、眼球突出度低、眼球內側脂肪厚度低及SIR中、低信號均是影響TAO患者球后放射治療無效的獨立危險因素,這可能與眼球外肌肥大及炎癥反應有關。眼外肌肥厚或纖維化,可出現(xiàn)眼球運動障礙、復視等眼部癥狀。首先受累的常為下直肌,臨床出現(xiàn)眼球上轉運動受限,其次為內直肌,最后為上直肌,外直肌受累相對少見。在TAO中,下直肌和內直肌是最常累及的眼外肌,其次是上直肌和外直肌[10]。TAO患者眼外肌表現(xiàn)主要為肌腹增粗,對應肌腱受累較少,利用MRI組織分辨率高的優(yōu)勢可直接觀察眼球外肌病變情況,準確測量眼外肌厚度、眼球突出度、眼球內側脂肪厚度及SIR等指標。在MRI-T2WI下,通過比較SIR可以對眼外肌信號強度進行簡單判斷,SIR高信號提示水腫明顯,TAO處于活動期,此時對球后放射治療比較敏感;SIR中、低信號提示纖維化,TAO處于靜止期,采用球后放射治療效果較差。
綜上所述,吸煙史、基線CAS、外肌厚度、眼球突出度、眼球內側脂肪厚度及SIR均可影響TAO患者球后放射后的治療效果,臨床需引起重視。
參考文獻
孟盈,周慧芳,陸穎理.甲狀腺相關眼病流行病學和臨床特征[J].中國實用內科雜志, 2015, 35(7): 566-568.
TACHIBANA S, MURAKAMI T, NOGUCHI H, et al. Orbit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combined with clinical activity score can improve the sensitivity of detection of disease activity and prediction of response to immunosuppressive therapy for Graves’ ophthalmopathy[J]. Endocr J, 2010, 57(10): 853-861.
張羽, 劉許慧, 滕劍, 等. MRI定量分析在甲狀腺相關眼病糖皮質激素治療療效評價中的價值[J]. 中國中西醫(yī)結合影像學雜志, 2022, 20(1): 41-45.
張艷姣 , 祝葉 , 熊青 , 等 . 聯(lián)合免疫抑制和放療治療甲狀腺眼病的臨床效果觀察 [J]. 中國免疫學雜志 , 2020, 36(14): 1740-1744.
魏銳利,陳子瑜,程金偉. Graves眼病的管理:解讀2016歐洲甲狀腺協(xié)會及歐洲GO專家組指南[J].中華眼科雜志, 2017, 53(2): 158-160.
杜培潔,劉彥玲,劉飛,等. 3種藥物治療Graves眼病療效比較[J].中華實用診斷與治療雜志, 2019, 33(5): 446-448.
洪俊,駱榮江,嚴勵,等.球后放療在甲狀腺相關眼病治療中的應用[J].臨床眼科雜志, 2004, 12(4): 333-334.
喻欣怡,章余蘭,吳葉萌.甲狀腺相關性眼病危險因素的研究進展[J].實用臨床醫(yī)學, 2022, 23(3): 113-117.
林晨怡,周慧芳,姜夢達,等.核磁共振成像在甲狀腺相關眼病分級分期中的應用進展[J].臨床眼科雜志, 2020, 28(3): 279-283.
溫偉春,李德福.應用MRI定量分析甲狀腺相關性眼病患者眶內組織形態(tài)的價值[J].現(xiàn)代醫(yī)院, 2020, 20(5): 779-7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