秘書長作為基金會的關鍵角色,對于基金會的運行至關重要。如何做好秘書長?自然也成為許多人的關心話題。作為資深公益專家,清華大學21世紀發(fā)展研究院院長鄧國勝在接受《公益時報》專訪時,闡述了他的8個重要觀點。
1.整體來看,雖然這些年我國基金會增長比較快,但總量還是相對較少,而且這個行業(yè)缺乏專業(yè)人才。比如基金會如何做資助、如何鼓勵創(chuàng)新,從而能夠不僅承受風險還能更高效?這就需要培育出一批極具使命感與專業(yè)能力的基金會秘書長或領頭人。
2.基金會秘書長最主要的角色是承上啟下,發(fā)揮溝通橋梁的作用。承上就是如何貫徹落實理事會的決議,如何動員理事會的理事善盡其責,從而與理事會形成良好的信任和互動,讓理事會成員深度參與基金會工作;啟下就是如何管理、領導團隊。作為機構管理者的角色,要知道如何與員工溝通、與受助人溝通、與其他合作方溝通,更高效地貫徹落實理事會的決議,以及如何設計、管理和實施項目。
3.中國基金會的管理者應當全面、深入理解大變局時代的經濟與社會形勢,了解我國社會發(fā)展狀況與國家重大戰(zhàn)略,進而更好地樹立世界眼光和戰(zhàn)略思維,開拓視野,從而把握未來發(fā)展的方向和行業(yè)發(fā)展趨勢。
4.能不能做好基金會的秘書長,除了專業(yè)知識和能力,價值觀、使命感和責任感也非常重要。秘書長們應該想清楚為什么做,對行業(yè)、對社會的意義和價值在哪里,怎樣才能具有社會企業(yè)家的精神。
5.對于秘書長而言,協(xié)調能力、溝通能力至關重要。此外,如何培養(yǎng)團隊,提升團隊的能力,特別是打造中層,這些都是秘書長日常工作中會經常面臨的一些困難和問題。
6.不同的基金會面臨的挑戰(zhàn)不同。比如有時候理事會的想法或理念跟秘書長可能無法完全保持一致,那么,這個時候如何說服理事會,如何做好跟理事長的有效溝通和協(xié)調,如何動員理事會的理事們善盡其責,如何滿足捐贈方意愿的同時又滿足受助對象的需求……對秘書長來說都是挑戰(zhàn)。
7.基金會秘書長需要的素養(yǎng)和技能很多。一個層面是作為基金會秘書長,怎么去動員、整合更多資源的能力,包括動員資金資源以及人力等其他方面的資源;另一個層面是怎么分配、使用好資源的能力,要讓項目的效率更高,更有助于促進社會的公平。
8.基金會秘書長還要有“做大蛋糕”和“切好蛋糕”的能力,這就需要秘書長們不僅有使命感,而且要掌握更高效的方式方法。如果秘書長們能夠提升這兩方面的能力,那么未來我國基金會在促進第三次分配與共同富裕方面將大有作為,也能夠更好地服務于國家的高質量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