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建軍
關鍵詞:地理教學;讀圖能力
地理學科最為重要的就是對于學生讀圖、識圖能力的培養(yǎng),根據提供的圖片來得出相應的地理信息,這是學生必須掌握的技能,需要初中地理教師重視對于學生讀圖能力的鍛煉,拓展學習思維,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
在初中地理教育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讀圖能力,有利于提高學生對于地理知識的理解和認知,地理學科的大部分知識是通過圖和表來進行描述的,所以培養(yǎng)和鍛煉學生讀圖能力可以使學生在地理學科中對于方位的理解更加明確、對于位置的記憶更加深刻,可以更容易地掌握理論基礎知識,在空間感上也有很大的提升,在較為困難的邏輯問題可以通過畫圖的形式去解決,也鍛煉了自主探究的能力。
在初中地理教育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讀圖能力,有利于最大限度地激發(fā)學生學習地理知識的積極性,學生一旦養(yǎng)成學習興趣,在自主學習以及自主探究能力上就會出現(xiàn)質的飛躍,學生有著很強的學習能力,而且對于圖形、圖表等有著很高的注意力,極易受到圖像色彩的吸引。另外就是圖像與文字不一樣,從直觀感受上圖像的接受程度更占優(yōu)勢,更加考察學生的自主探究能力,不僅能夠提高學生學習地理知識的積極性,還可以促進學生綜合思維的養(yǎng)成,學生在分析和識別圖像的過程中,左右腦協(xié)調應用,使自身的邏輯思維能力以及空間想象思維也得到了進一步的調動。
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教育教學愈來愈向著信息化的方向邁進,教學設備輔助也逐漸信息化,因此使用VR技術進行學生地理讀圖能力的鍛煉和培養(yǎng)是大有裨益的,VR技術的引用可以使抽象的地圖信息變得十分具體,使學生的讀圖體驗得到了進一步增強。比如,在教學“六大板塊分布”的章節(jié)時,教師就可以結合VR技術進行實際性教學,將二維平面化的六大板塊圖進行轉化形成三維立體式板塊展示,使學生更好地了解六大板塊的分布以及板塊之間的關系,還可以利用該技術了解我國各個地貌的真實情景,幫助學生理解,提高課堂的學習氛圍,增強互動性,進一步提升讀圖體驗感。
教師可以鼓勵學生進行小組合作探究,將學生個人的能動性激發(fā)出來,進一步提高學生讀圖能力,因為教師進行單一式的教學知識傳輸,降低了師生之間的互動性,而利用合作探究的方式,既可以培養(yǎng)學生團結協(xié)作的能力也可以培養(yǎng)地理核心素養(yǎng)。比如,在進行“氣溫和降水”小節(jié)的講解時,教師可以讓學生思考我國地處在什么緯度?所在緯度的溫度以及氣候是怎樣的等問題,使學生帶著問題進行讀圖,培養(yǎng)自主思考的能力。之后進行小組之間的討論,積極地進行合作探究,尋求問題的答案,培養(yǎng)學生溝通交流的能力,提高學生學習質量與學習效率。
結語:綜上所述,地理是一門綜合性較強的學科,初中生在地理學習中會出現(xiàn)各種問題,教師要重視培養(yǎng)學生的讀圖能力,引導學生在地圖中挖掘有效信息,積極探索地理知識,提升學生的地圖應用水平,發(fā)揮地圖在地理教育教學中的價值與意義,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為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張靜.初中地理教學中怎樣培養(yǎng)學生讀圖能力[J].讀寫算,2024(04):137-139.
[2]俞麗瓊.中學地理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讀圖能力的路徑[J].學周刊,2024(05):98-100.
(作者單位:利川市南坪鄉(xiāng)民族初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