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山本美芽 譯/花花美志
不管是歌曲、鋼琴、繪畫還是食物,大家或許總會在不經(jīng)意間以“好”“壞”來劃分,把最擅長的人排在頂端,以此類推,把表現(xiàn)不好的人排在末尾。
聽到別人彈琴我會想“那個人彈得不錯”“這個人的演奏水平介于某某兩位樂手之間吧”。我總是會不經(jīng)意地進(jìn)行非黑即白的評價和比較。
成為老師后,我見到有的孩子雖然技巧不是很好,但演奏時魅力十足。對此,我一直覺得很奇怪,卻沒找到合理的解釋。
很多人在使用“好”或“不好”這樣的詞語時并沒有惡意,也并不是他們體會不到“漂亮”或“細(xì)膩”的感覺,只是由于這樣分類更加便利。但是,如果能夠更進(jìn)一步,用“這個人的聲音給人溫暖的感覺”或“這個人的演奏充滿力量”這樣的話語來描述就會更加理想。我見過的大多數(shù)音樂家在想要稱贊一個人的演奏時,也不會使用“好”,而是說“精彩”。
評價一個事物,如果只有“好”與“不好”這兩個分類標(biāo)準(zhǔn),實在是太可惜了。
(平林月摘自浙江教育出版社《美感是最好的家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