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愛杰
免費師范生政策實施后,我有幸成了西南大學2009級的一名免費師范生。光榮的使命和責任落在肩頭,我將來是要與學生為伴的,我的事業(yè)將是太陽底下最光輝的職業(yè)。2013年,懷揣著對未來的理想,我成了一名教師。免費師范生政策給了我這樣的機會,我也一直堅守初心,勤勤懇懇地工作?;叵氘斈?,教育初心和夢想生根的地方給了我巨大的動力。
2009年9月,我離開了哺育我的家鄉(xiāng),來到了重慶北碚,進入西南大學開始了我的求學之路。這里有巍峨的縉云山、綿延的嘉陵江……憑著得天獨厚的地理優(yōu)勢,北碚造就了一批又一批人才,而我即將在這里開辟我的另一番天地。
步行在熱鬧的街道上,聽著小販們的吆喝聲,看著過往的“棒棒軍”,我不禁感慨北碚人民的勤勞與純樸。繼續(xù)往前走,我看到盧作孚先生的雕塑屹立在重慶市第九人民醫(yī)院門前。一路上,我與同伴了解了不少盧作孚先生的事跡,不覺中來到北碚圖書館,門前也有盧作孚先生的雕像??赐陥D書館,我們到了北碚公園……所到之處都可看到盧作孚先生的雕塑,有坐著的,有站著的,還有一個是他和他的民生公司。這一天的參觀瀏覽,都和盧作孚先生有著不可分割的情緣。我心潮澎湃,愛上了這里純樸的人們,更愛上了這里的人文底蘊。
盧作孚先生的畢生追求便是“愿人人皆為園藝家,將世界建成花園一樣”。為了這個理想,他以北碚為雛形探索了一條國家現(xiàn)代化建設的道路。盧作孚先生利用民生的資金和自己的各種酬勞,通過“北碚模式”的鄉(xiāng)村建設,發(fā)展科學教育,興辦各種企業(yè)和實業(yè)經(jīng)濟,將北碚從一個窮僻山鄉(xiāng)建設成被譽為“現(xiàn)代中國縮影”的模范實驗區(qū)。從無錢上學到教育救國,再轉(zhuǎn)而進行實業(yè)救國,他的身上折射出了中國人不甘落后、開拓創(chuàng)新、不斷進取的民族精神。
可以說,沒有盧作孚,就沒有今天的北碚。北碚的醫(yī)院、圖書館、公園、運輸公司等,正是因為融入了他的心血才生生不息、蓬勃發(fā)展。而他的精神也會一代一代傳承下來,永垂不朽。
作為免費師范生的我,將在這片盧作孚先生開辟的樂土上生活、學習,感受老一輩革命家不屈不撓的精神和這片土地深厚的中華文化底蘊。在這里,我不僅可以學到書本上的知識,更可以領略到北碚人民內(nèi)在的中華魂。從離開家的那一刻起,我的肩上就擔負著使命:學好本領,建設家鄉(xiāng)。我愛我的家鄉(xiāng),雖然它落后、貧窮;我愿意建設我的家鄉(xiāng),雖然我只是一名師范生。我相信有志者事竟成,雖然我做不到像盧作孚先生那樣惠及千秋萬代的事業(yè),雖然我一個人的力量微不足道,但我可以努力找到更多的同路人。作為教師,我不僅可以給學生傳授知識,還可以教學生如何做人,讓他們知道自己肩上所承擔的使命,樹立為家鄉(xiāng)、為祖國做貢獻的決心。我所能做的就是學習更多的知識,了解更多先輩的光榮事跡,為今后的教育道路打下堅實的基礎。我相信自己可以繼承這偉大的民族精神,并將它代代相傳。總有一天,我的家鄉(xiāng)也會因我而自豪。
我?guī)е巫我郧蟮膴^斗精神,在盧作孚先生一手建立的北碚求取知識,切身感受盧作孚先生傳遞給我們的中華精神——勤勞、奉獻、務實、進取、自強不息。我們有什么理由不繼承他的精神,為我們的祖國做出自己的貢獻呢?我們終將成為祖國今天的開拓者。
我們銘記那些在國家生死存亡之際浴血奮戰(zhàn)的軍人及奮筆疾書的文人,我們也不該忘記那些默默無聞、甘于奉獻,畢生都在為祖國的獨立、富強和現(xiàn)代化建設奮斗的民族企業(yè)家。他們共同鑄就了我們民族的脊梁,他們是我們中華民族的精神支撐。
我將秉承教育使命,恪守教育初心,以先輩為榜樣,將民族精神代代相傳,發(fā)揚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