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是秋季的第一個節(jié)氣,此時自然界中的陽氣漸收,陰氣漸長,雖然暑熱還會持續(xù)一段時間,但總的趨勢是天氣逐漸變涼。此時節(jié)的養(yǎng)生,各方面都以“收”為原則。
起居
秋季早睡此節(jié)氣可多加強夜里的睡眠時間,以補償夏日睡眠不足,秋季早睡,完全符合“養(yǎng)收之道”的養(yǎng)生原則。
適當秋凍立秋處暑,暑熱未盡。因此,衣著宜少不宜多,以鍛煉機體對氣候轉冷的適應能力,適當增強抗病能力?!扒飪觥币詻龆缓疄槎?,應隨著天氣變化適當增減衣服。
情志
初秋時節(jié),隨著氣溫下降,人體新陳代謝和生理機能開始減緩、內斂,處于生理性休整階段,易出現(xiàn)疲倦困頓、昏昏欲睡的“秋乏”現(xiàn)象,也稱“情緒疲軟”,人易產生情緒低落,出現(xiàn)悲憂傷感,此時應主動調整好心情,注重收斂神氣、寧神定志。
飲食
宜多吃潤燥食物秋季氣候干燥,根據“燥則潤之”的原則,應以養(yǎng)陰生津、潤燥止渴的食品為主,如芝麻、蜂蜜、銀耳等,少吃辛辣、煎炸食品。
宜多吃健脾益胃的食物經過苦夏的煎熬,立秋后的人們普遍脾胃較弱,此時需注意脾胃的調理,可多食用清熱、利濕、健脾的食材,如魚、牛肉、禽蛋等,以恢復脾胃功能,排出體內積存的濕熱濁氣。
可適當吃一些平補的食物秋季適當進補是恢復和調節(jié)人體各臟器機能的最佳時機,進補應選用“潤而不膩”的食物,如茭白、南瓜、蓮子等。
運動
立秋后,可逐漸增大運動量,多做戶外運動,如慢跑、健身操等,以增強血液循環(huán),改善心肺功能和大腦的血液供應。
立秋后,早晚較寒涼,易導致血管收縮。因此,老年人或心腦血管慢性病患者不建議過早晨練,最好把鍛煉時間安排在下午或傍晚,以減少心腦血管發(fā)病的風險。
(綜合《生命時報》《醫(yī)藥養(yǎng)生報》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