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 梅,申友書,趙 菲,張 瀅,劉 倩,張心怡,楊 平*,羅亞文
1.遵義醫(yī)科大學附屬醫(yī)院, 貴州 563000;2.遵義醫(yī)科大學護理學院
睡眠-覺醒障礙在肝硬化病人中很常見,并且與生活質量受損有關,主要包括失眠(難以入睡和維持睡眠、睡眠不清爽)、白天過度嗜睡和睡眠-覺醒倒置(晝夜節(jié)律紊亂)。肝硬化中睡眠障礙的潛在病理生理機制很復雜,主要因素包括肝性腦?。℉E)和褪黑激素代謝改變導致的晝夜節(jié)律失衡[1]。充足的睡眠對病人的身體健康和生活質量起著重要作用。研究發(fā)現(xiàn),睡眠過短和過長與全因死亡率、心血管疾病、糖尿病和代謝綜合有關[2]。此外,睡眠-覺醒異常與骨骼肌損失或肌少癥有關[3-4],但關于這兩種情況之間關系的證據(jù)相對較少。從生物學上講,因為睡眠行為與各種荷爾蒙過程和內分泌有關,故而避免不健康的睡眠模式,如避免不適當?shù)乃邥r間和延遲睡眠時間可能有助于預防肌少癥[5]。研究表明,睡眠時間短于6 h 或超過8 h 的老年人患肌少癥的風險更大[3,6]。因此,本研究旨在調查肝硬化病人睡眠質量與肌少癥之間的關聯(lián)。
選取2022 年5 月—2023 年1 月于貴州省某三級甲等醫(yī)院住院的130 例肝硬化病人進行肌少癥篩查,診斷符合亞洲肌少癥工作組2019 公布的診斷閾值。根據(jù)典型的臨床表現(xiàn)、實驗室檢查、影像學特征和/或肝臟穿刺活檢的代表性病理結果對肝硬化進行臨床診斷。納入標準:年齡20~80 歲;肢體功能正常。排除標準:不同意參加本研究;合并大量腹腔積液且行動不便者;有嚴重的重要臟器功能衰竭、合并其他消化系統(tǒng)疾病、精神障礙、意識不清的病人;確診或強烈懷疑惡性腫瘤;癱瘓、長期臥床不起或其他身體功能障礙;嚴重燒傷或外傷。
1.2.1 一般資料調查表
包括年齡、性別、糖尿病、高血壓、吸煙和飲酒(自我報告),體質指數(shù)(BMI)=體重(kg)/身高2(m2)。記錄實驗室參數(shù),包括總膽紅素(TBil)、國際標準化比值(INR)、丙氨酸氨基轉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轉移酶(AST)、纖維蛋白原(FIB)、前白蛋白(PA)和白蛋白(ALB)。
1.2.2 匹茲堡睡眠質量量表(PSQI)
量表包括睡眠質量、入睡時間、睡眠時間、睡眠效率、睡眠障礙、催眠藥物和日間功能障礙7 個部分,累計得分為PSQI 總分,采用Likert 4 級(0~3 分)評分,總分為0~21 分。得分越高則睡眠質量越差,總分>5 分評定為睡眠障礙。
1.2.3 慢性肝病問卷(Chronic Liver Disease Questionnaire,CLDQ)
該問卷是為測量慢性肝病病人生活質量的特異性量表。包括29 個條目,腹部癥狀、疲勞癥狀、系統(tǒng)癥狀、活動癥狀、情感功能、焦慮癥狀6 個維度的信度系數(shù)分別為0.84,0.90,0.75,0.76,0.84,0.85。其結構效度與原問卷相符,其效標效度與相應條目間的相關系數(shù)為0.38~0.55。經(jīng)證實該量表清晰、有效,適用于評價不同程度的慢性肝病病人的生活質量。
肌少癥的評估主要從3 個方面進行,即肌肉質量、肌肉力量和身體活動能力的評估。滿足第1 項和后2項的其中1 項(即同時呈現(xiàn)低水平的肌肉質量和低肌肉力量/身體活動能力)的病人即可被診斷為肌少癥。本研究使用亞洲肌少癥工作組2019(Asia Working Group for Sarcopenia,AWGS 2019)[7]建議的身高校正后肌量(height-adjusted skeletal muscle mass)診斷閾值。
1.3.1 生物電阻抗分析方法(bioelectrical impedance analysis,BIA)
本研究選用生物電阻抗法測定四肢肌肉量、骨骼肌質量指數(shù)(SMI)。其原理是根據(jù)全身導電性測出脂肪、肌肉、骨骼、水分等人體成分。測量前應脫去外套,穿上輕便的衣物,赤腳站在足板電極上,雙手握住手持把手進行測定;測量要求在飲食飲水之前,排盡大小便,摘除受試者身上的金屬配件,病人能獨立站立在儀器 上10 s。SMI≤7.0 kg/m2(男 性)或≤5.7 kg/m2(女性)即診斷低肌肉質量。
1.3.2 手部握力法(handgrip strength,HGS)
采用國產(chǎn)CAMRY-EHl01 電子握力器體能測試儀(廣東香山衡器集團),參照美國手治療協(xié)會推薦的握力測定方法:受試者保持坐位或直立位,雙足平放于地面,屈髖屈膝90°,屈肘90°。上臂貼于胸廓,前臂尺偏0°~15°,伸腕0°~30°。分別測量受試者雙上肢握力,取二者平均值,測量結果以kg 表示。根據(jù)AWGS 推薦的標準,當男性<28 kg、女性<18 kg 提示為低肌力。
1.3.3 6 m 步速
AWGS 2019 建議測量從移動開始以正常速度行走6 m(沒有減速)所需的時間,并將至少2 次試驗的平均結果作為記錄速度。本研究指導受試者以常規(guī)步行速度行走6 m,中途不加速/不減速,記錄2 次6 m 步速的平均值。采用AWGS 推薦標準:若步速<1.0 m/s,則提示為低體力。
在病人入院后48 h 內收集相關臨床資料,問卷收集時由2 名經(jīng)過統(tǒng)一培訓的研究人員共同完成,向病人說明研究目的、意義、資料的保密性等基本信息,按資料填寫要求統(tǒng)一指導;當場回收,文件回收后仔細檢查問卷內容是否有錯填漏填,當場進行核對補充。測量肌肉功能前,校準儀器,嚴格遵循測量步驟,牢記注意事項,在固定的位置及環(huán)境下進行。
采用SPSS 29.0 統(tǒng)計學軟件對數(shù)據(jù)進行統(tǒng)計分析。呈正態(tài)分布的定量資料以均數(shù)±標準差(x±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獨立樣本t檢驗;不符合正態(tài)分布的定量資料采用中位數(shù)、四分位數(shù)[M(P25,P75)]表示,組間比較采用秩和檢驗;定性資料用例數(shù)、百分比(%)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采用多因素Logistic 回歸分析肝硬化病人肌少癥發(fā)生的影響因素。P<0.05 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根據(jù)AWGS 2019 診斷標準,130 例肝硬化病人中52 例為肌少癥(40.0%)。52 例肌少癥病人中44 例PSQI 評分>5 分,占84.6%,而78 例非肌少癥病人中58 例PSQI 評分>5 分,占74.4%。不同特征肝硬化病人肌少癥發(fā)生情況比較見表1。
表1 不同特征肝硬化病人肌少癥發(fā)生情況比較
按PSQI 分為睡眠良好和睡眠障礙,102 例(78.5%)肝硬化病人發(fā)生睡眠障礙,28 例(21.5%)肝硬化病人睡眠良好。不同特征肝硬化病人睡眠障礙發(fā)生情況比較見表2。
表2 不同特征肝硬化病人睡眠障礙發(fā)生情況比較
以是否發(fā)生肌少癥為因變量(否=0,是=1),將單因素分析中P<0.05 的變量納入多因素Logistic 回歸模型分析。多因素Logistic 回歸顯示,BMI、FIB 是肌少癥發(fā)生風險的獨立影響因素,見表3。
表3 肝硬化病人肌少癥影響因素的Logistic 回歸分析
1)性別:在男性肝硬化病人中,肌少癥組的PSQI評分高于非肌少癥組(P=0.042)。兩組女性病人PSQI 評分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703)。2)年齡:<60歲和≥60歲的肝硬化伴肌少癥病人組與非肌少癥組PSQI 評分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273,P=0.543)。見圖1。
圖1 不同特征病人PSQI 評分比較
本研究探討了肝硬化病人睡眠障礙與肌少癥之間的關系,觀察到睡眠不佳與肌少癥的發(fā)生有關。此外,PSQI 評分高已被證明是肌少癥發(fā)生的危險因素,與Hui 等[8]的研究相似,提示尚需進一步探究合并肌少癥病人中性別與PSQI 的關聯(lián)。
本研究結果顯示,肝硬化伴肌少癥病人睡眠障礙發(fā)生率達84.6%(44/52),而未合并肌少癥的肝硬化病人睡眠障礙發(fā)生率為74.4%(58/78),表明肝硬化疾病本身也會影響病人睡眠質量,但探究合并肌少癥對肝硬化病人睡眠質量的相關研究較為鮮見。一項招募了419 例慢性肝病病人的研究表明,與睡眠良好的病人相比,PSQI>5 分的睡眠障礙病人肌少癥風險增高39.3%(OR=0.393)[9]。Nishikawa 等[9]探 究 了 慢 性 肝病病人睡眠障礙與肌少癥之間的關系,證明了肌少癥是慢性肝病病人睡眠障礙的獨立預測指標。Tuna等[10]研究發(fā)現(xiàn),簡化營養(yǎng)評估問卷評分(食欲感知、食物味道、足以讓受試者感到飽腹的一餐分量以及每日膳食數(shù)量)與PSQI 評分呈負相關。肝硬化病人的生活質量受多種因素的影響,一方面,病人會出現(xiàn)與肝病相關的多種癥狀,如瘙癢、疲勞、體重減輕和“思維模糊”,這些癥狀會干擾病人社交生活,另一方面,當對疾病進展的擔憂極大地影響其生活質量時,病人的心理困擾會加重,以上因素都可能是導致睡眠障礙的原因[11]。Ghabril 等[12]研究發(fā)現(xiàn),81%的肝硬化病人存在睡眠紊亂,且對生活質量有負面影響。本研究發(fā)現(xiàn),78.5%肝硬化病人睡眠質量不佳,突出識別和管理肝硬化各個階段肌少癥程度的重要性。
本研究發(fā)現(xiàn),BMI 和FIB 是肌少癥發(fā)生的影響因素。據(jù)報道,肝硬化病人全身性炎癥細胞因子水平較高[13],而肌少癥和肝硬化具有相似的病理介質,如慢性炎癥、胰島素抵抗和缺乏身體活動[14-15]。有研究證明,久坐時間的累積量較高與女性促炎生物標志物FIB 水平較高有關[16]。Bautmans 等[17]討論了住院老年病人血漿FIB 與骨骼肌性能之間的關系,結果發(fā)現(xiàn)老年住院病人出現(xiàn)炎癥時,肌肉功能明顯惡化。另一項研究報告顯示,在美國少肌性肥胖人群中觀察到FIB 水平升高[18]。但尚缺乏FIB 水平在肝硬化伴肌少癥病人中的研究數(shù)據(jù),尚需進一步探究其臨床意義。
綜上所述,肝硬化病人中肌少癥與非肌少癥病人睡眠質量不同。但本研究尚存在一些局限性,首先,該研究是一項單中心研究;其次,PSQI 是睡眠障礙的主觀評估方法,本研究未進行睡眠動態(tài)記錄儀等睡眠客觀評估;第三,由于BIA 受病人水合狀態(tài)影響,將肝病合并大量腹水或明顯肝性腦病病人排除在外,可能導致偏倚;第四,本研究的研究對象可能包括影響PSQI評分的輕微肝性腦病病人,這也可能造成偏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