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艷紅
物質的制備與性質是高中化學核心知識點之一,也是研究化學知識的基本方式,涉及生產、生活、科技、國防等各方面,貼合新高考命題理念,是近年各地高考的熱點.綜觀各地高考化學試題,物質的制備與性質不僅作為試題的考點直接出現(xiàn),還會作為考查基本概念、基本理論、元素及其化合物、化學實驗等的載體,命題方式多樣.本文意在探究新高考中物質性質與制備的考查形式,以提高學生復習的有效性.
1 直接考查物質的性質及用途
直接考查物質的性質及用途的試題難度較小,且符合新高考實踐性要求,一般放在高考化學試題的前面部分進行考查.此類試題常結合社會熱點,關注化學與生活、化學與環(huán)境、化學與材料等,重點考查學生對基礎知識的掌握情況.
例1 (2023年廣東卷)勞動有利于“知行合一”.下列勞動項目與所述化學知識沒有關聯(lián)的是().
成小分子化合物,所以要宣傳使用聚乳酸制造的包裝材料,選項B 正確.鐵銹的主要成分是Fe2O3xH2O,鐵絲在O2 中燃燒生成Fe3O4,二者沒有關聯(lián),選項C錯誤.利用秸稈、廚余垃圾等生產沼氣,沼氣主要成分是甲烷氣體,選項D正確.答案為C.
新高考注重考查學生對基礎知識的理解,基本命題方式還是以人們的生產、生活及科技發(fā)展為主,如我國的最新研究、神舟系列載人飛船的成功發(fā)射、最新環(huán)保理念等.因此,在掌握物質的性質及用途的基礎上,學生還要時刻關注時事新聞、我國科學家的最新研究成果等.
2 多種方式探究無機物的制備及性質
研究近年高考化學試題,發(fā)現(xiàn)探究無機物的制備及性質主要有兩種考查方式:工藝流程題和實驗探究題.試題中涉及的物質實用性較強,但對于高中學生來說較為陌生.因此,扎實掌握常見非金屬、金屬及其化合物的性質是解答此類試題的關鍵,提高自身的遷移應用能力是解答此類試題的必備素養(yǎng).
例2 (2023年江蘇卷)實驗室模擬“鎂法工業(yè)煙氣脫硫”并制備MgSO4H2O,其實驗過程如圖1所示.
3 實驗探究典型有機物的制備及性質
新高考實施后,有關物質的制備與性質類試題還出現(xiàn)了一種新的考查形式,即將有機化學與無機化學聯(lián)系起來.此類試題較為新穎,相對難度不大,主要考查學生的基本實驗操作能力,解題難點在于對有機物的性質認知不清.
例3 (2023年6月浙江卷)苯甲酸是一種常用的食品防腐劑.某實驗小組設計粗苯甲酸(含有少量NaCl和泥沙)的提純方案如圖3所示.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操作Ⅰ中依據(jù)苯甲酸的溶解度估算加水量
B.操作Ⅱ趁熱過濾的目的是除去泥沙和NaCl
C.操作Ⅲ緩慢冷卻結晶可減少雜質被包裹
D.操作Ⅳ可用冷水洗滌晶體
粗苯甲酸中含有少量NaCl和泥沙,由流程可知,加水溶解時需保證苯甲酸完全溶解,趁熱過濾可防止苯甲酸結晶析出,過濾除去泥沙,濾液中含苯甲酸、NaCl,NaCl的溶解度受溫度影響不大,苯甲酸的溶解度隨溫度的升高而增大,則冷卻結晶可析出苯甲酸,經過濾、洗滌可得苯甲酸,以此來解答.加水溶解時需保證苯甲酸完全溶解,則操作Ⅰ中應依據(jù)苯甲酸的溶解度估算加水量,選項A 說法正確.苯甲酸在水中的溶解度不大,操作Ⅱ趁熱過濾的目的是除去泥沙,防止苯甲酸結晶析出,NaCl溶解在水中,無法除去,選項B說法錯誤.NaCl的溶解度受溫度影響不大,苯甲酸的溶解度隨溫度的升高而增大,則操作Ⅲ緩慢冷卻晶體可減少雜質被包裹,NaCl留在溶液中,選項C說法正確.苯甲酸在冷水中溶解度小,則操作Ⅳ可用冷水洗滌晶體,減少溶解損失,選項D說法正確.答案為B.
新高考化學試題中加強了對有機物知識的考查,以實驗的方式考查有機物的制備與性質在選擇題和非選擇題中都有出現(xiàn).此類試題重在考查學生分析與實驗的能力,把握有機物的性質、混合物的分離方法等是解答的關鍵.復習時既要關注有機物中官能團的性質,也要掌握有機物性質在實驗中的應用.
物質的制備與性質涉及的知識面廣,且實用性強,是新高考化學試題的命題熱點.在復習過程中,要注意把握知識的規(guī)律性,掌握物質性質的本質,了解常見實驗操作,明確實驗方案設計的基本原則等,構建完善的知識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