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國家博物館《復興之路》基本陳列中,有一塊普普通通甚至有些破舊的包袱皮,這塊包袱皮長94厘米、寬85.7厘米,它靜靜地躺在展柜中,年深日久,原本白色的包袱皮變成了灰色。要知道,它已經將近100歲了!
包袱皮上的字跡早已模糊不清,經過仔細辨認,我們還是能看到捆鋪草、上門板、買賣公平、言語和氣等字樣,這幾句話被稱為“六項注意”,是紅軍戰(zhàn)士的“軍規(guī)”,也是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一軍規(guī)”的前身。
同學們一定有疑問,到底什么是中國人民解放軍的“第一軍規(guī)”呢?想要了解這些,我們還要從紅軍時期說起。
軍魂萌動
1927年9月,中國共產黨在湘贛邊界領導、舉行了秋收起義,成立了工農革命軍(1928年5月后改稱紅軍)。由于遭到國民黨反動派和地方軍閥的猛烈阻擊,部隊減員嚴重,中國共產黨不得不放棄攻打長沙的計劃,轉而進軍井岡山。
走在轉戰(zhàn)的路上,戰(zhàn)士們疲憊不堪,有些戰(zhàn)士實在餓得不行,就在路邊的農田里扒出紅薯,大口大口地啃了起來。這可是當?shù)剞r民辛苦勞作幾個月種的糧食呀,如果每個戰(zhàn)士都這樣,那讓農民怎么生活???
看到這樣的情景,毛澤東同志非常生氣,于是提出了三條紀律:“行動聽指揮,不拿群眾一個紅薯,打土豪要歸公?!焙唵斡辛Φ脑捵寫?zhàn)士們意識到,自己是革命軍人,必須嚴格要求自己。
1928年1月,部隊來到遂川縣城,戰(zhàn)士們借用百姓的門板、稻草睡覺,造成了一些混亂,毛澤東同志又提出了六項注意,如“還門板”“捆鋪草”等,針對戰(zhàn)士們的生活“小事”提出明確要求,讓戰(zhàn)士們在紀律方面有章可循。
1928年3月底,部隊轉戰(zhàn)到湖南省桂東縣的沙田鎮(zhèn)。戰(zhàn)士們一看,怎么這里空空蕩蕩的呢?原來,當?shù)匕傩杖己ε萝婈?,聽說軍隊來了,趕緊跑得跑,藏得藏。
百姓們的反應讓毛澤東同志陷入了沉思:以前老百姓接觸的軍隊作風散漫,他們自然覺得工農革命軍戰(zhàn)士也是這樣的,我們一定要加強紀律,給百姓留下好印象。經過反復斟酌和修改,《三大紀律六項注意》終于誕生了。
4月3日上午,工農革命軍在稻田里集結,毛澤東同志聲音洪亮地宣布了《三大紀律六項注意》。
這就是“第一軍規(guī)”。從此以后,這支新生的軍隊就和舊社會的一切軍隊有了根本的區(qū)別。
而臺下聽到這條軍規(guī)的戰(zhàn)士們、稻田里的農民都感到無比震撼。
“從古到今哪兒有這樣的軍隊呀?”
“誰說不是呢,這才是人民的軍隊哪!”
見識了這支新軍隊的與眾不同,百姓們全都爭先恐后拿出糧食和物資,慷慨地送給部隊,還紛紛讓家里的年輕人去報名參軍。1929年1月,紅軍部隊在“六項注意”的基礎上又增加了兩項“洗澡要避女人”“不搜俘虜?shù)难?,“六項注意”成了“八項注意”?/p>
如何才能讓戰(zhàn)士們快速了解軍規(guī),做到人人牢記呢?
“要是編成歌就好了。”紅15軍團政治部的程坦這樣想。1934年,他在宣傳紅軍政策的時候嘗試把軍規(guī)的條文變成了歌詞,還配上鄂豫皖蘇區(qū)的歌曲《土地革命已經成功了》的旋律,十分適合傳唱。
紅軍長征勝利到達陜北后,由于革命形勢和革命環(huán)境的變化,“三大紀律八項注意”的內容也有了一些變化。1947年10月,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部以訓令的方式,對“三大紀律八項注意”進行了統(tǒng)一規(guī)定。
從紅軍到八路軍、新四軍,再到解放軍,《三大紀律八項注意》這首歌一直在人民軍隊中傳唱。軍隊走到哪里,歌就唱到哪里,歌聲飄過鄉(xiāng)村、城市,也唱進了全國人民的心里,成為家喻戶曉的“第一軍歌”。
第一軍規(guī)廣場位于湖南省桂東縣沙田鎮(zhèn)沙田圩,廣場上建有巍峨高大的紀念碑,碑高19.28米,碑座高4.3米,代表著《三大紀律六項注意》頒布的時間——1928年4月3日。碑座周圍的4塊浮雕再現(xiàn)了頒布紀律時的場景。廣場周圍有新建的紀律文化中心、《三大紀律六項注意》頒布舊址紀念館,生動講述了“第一軍規(guī)”的誕生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