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利萍
關鍵詞:課程思政;立德樹人;高中階段;能力提升
高中階段是學生學習生涯中最重要的一環(huán),學習深度和廣度增加,涉及各類學科的知識,學生的學習壓力會直線增加。這就要求,除了知識和理論教學,高中教師還需要關注學生的道德素養(yǎng)和價值追求,在教學活動中,用各種方式對學生進行心理教育和德育培養(yǎng),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為學生未來的學習和成長打下堅實的基礎。因此,學習要注重教師課程思政育人能力的培養(yǎng),使教師能具備正確的教學理念,采取科學的教學方式,幫助學生分解壓力,降低學生的學習難度,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和人生追求。
在思政育人的教學背景下,其他科目教師需要對思政知識理念、內涵、意義等有一定的了解,這樣才能在課堂教學過程中融入思政的相關內容,通過本科目教學對學生進行價值觀引導,增強學生的道德素養(yǎng)和責任意識,從而構建“大思政”的教育格局。比如,在英語教學中,教師可以加入國際新聞的相關內容,讓學生認識到國際局勢的發(fā)展變化,培養(yǎng)學生的社會責任感。
教師作為教學活動的引領者,提升其課程思政育人能力,能為學生帶來更優(yōu)質的教學內容和教學體驗。教師可以針對學生的實際情況對學生進行教育活動,并根據學生的反饋來優(yōu)化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使整個教學氛圍更加活躍,不僅強化了教學效果,提升了學生的綜合能力,還推動了教師的成長與發(fā)展。同時,教師還需關注學生的學習過程,以及學生對學科知識的適應情況、心理狀態(tài)和思維意識上的變化,與學生形成知識、情感和價值上的共鳴,從而實現師生的共同成長。
在傳統(tǒng)教學模式的影響下,教師以理論知識教學為主,教學內容死板、教學方式生硬,嚴重影響了教學質量。因此,教師要與時俱進,學習先進的教學理念,并將其運用到課堂教學中,以學生為中心開展教學活動,幫助學生更好地吸收知識、應用知識[1]。教師要結合自己本科目的內容和特點,將其與思政理念融合,在進行知識教育的過程中對學生進行價值引導。同時,教師要注重自我學習和提升,積極學習新的政治理論和思想,主動參與到社會公益活動中,并用自身的言行舉止來影響學生。比如,教師可以帶領學生參與志愿服務活動,通過實踐鍛煉讓學生深切感受到思政理念的實際意義和重要內涵,既使學生短暫地離開學習壓力,可以豐富學生的學習體驗,幫助學生放松的心情,鍛煉學生的身體素質,也提升了學生的思想境界,強化了學生的道德素養(yǎng)。
目前,很多教師認為思想政治教育是思政教師的工作,與自己關系不大,自己只需要做好專業(yè)課教學工作即可,在這種錯誤認知下,很多教師忽略了自身對思政知識的學習,也缺乏德育意識和能力[2]。因此,學校要高度重視教師培訓工作,定期開展專業(yè)培訓和教師交流活動,聘請專業(yè)的思政教師為其他科目進行系統(tǒng)性的思政教學培訓,傳授其先進的教學理念和方法,提高其他教師的課程思政育人能力。學校還需要完善激勵機制,考核教師的課程思政育人能力,檢驗教師的育人效果,并將考核結果與教師的績效掛鉤。比如,學??梢栽u選課程思政的優(yōu)秀教學案例,并表彰能力突出的教師,激勵教師進行課程思政教育,調動教師的能動性。此外,學校要建立完善的課程思政教學評估機制,成立評估小組,對教師開展的教學活動進行反饋,及時發(fā)現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存在的不足,指導教師進行改進和完善。
教師是實施課程思政育人的主導者,教師的綜合能力會直接影響育人效果,學校要從多方面入手,給教師提供學習和成長的機會,強化教師對思政育人的認知,增強教師的教學能力,從而實現學科教學和思政育人的融合,使學生獲得全方位發(fā)展。
參考文獻:
[1]王海威,王伯承.論高校課程思政的核心要義與實踐路徑[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18(14):32-34.
[2]劉清生.新時代高校教師“課程思政”能力的理性審視[J].江蘇高教,2018(12):91-93.
課題:1.內蒙古自治區(qū)高中階段統(tǒng)編三科教材“鑄魂工程”專項研究課題“國家統(tǒng)編教材背景下高中階段教師課程思政育人能力提升路徑”(項目編號:NGHZX2022021);內蒙古自治區(qū)教育科學研究“十四五”規(guī)劃課題“基于OBE理念的《英語語音》‘混合+翻轉教學設計與實踐研究”(項目編號:NGJGH2022081);內蒙古自治區(qū)本科教育教學改革研究項目“知識圖譜在外語教學中的創(chuàng)新應用研究”(項目編號:JGZC2022030)。
(作者單位:集寧師范學院外國語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