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文精讀
閱讀《望海潮(東南形勝)》,完成1~4題。
1.下列對本詞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A.“東南形勝,三吳都會”,起筆便大開大闊,直起直落。兩個四字對句,氣勢博大,力量非凡。
B.“云樹繞堤沙,怒濤卷霜雪,天塹無涯。”視線從錢塘江邊轉(zhuǎn)到城內(nèi),來寫“形勝”。一個“繞”字盡顯古樹成行、長堤迤邐之態(tài),一個“卷”字又狀狂濤洶涌、波浪滔滔之勢。
C.“市列珠璣,戶盈羅綺,競豪奢?!敝橛駥毷殛愑谑?,家家戶戶綾羅盈柜,人們的衣飾更是鮮麗豪華,競相斗艷?!傲小薄坝薄案偂卑押贾萁?jīng)濟繁榮、生活富庶奢華落到了實處。
D.“千騎擁高牙,乘醉聽簫鼓,吟賞煙霞?!睓?quán)貴出行氣派威風,真有一呼百應之勢。
2.上闋是從哪些方面來表現(xiàn)錢塘繁華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三秋桂子,十里荷花”采用了什么修辭手法,表現(xiàn)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這首詞寫的是杭州的富庶與美麗。藝術(shù)構(gòu)思上匠心獨運,遣詞造句也很有特色,請具體說說用詞上的顯著特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閱讀《揚州慢(淮左名都)》,完成5~8題。
5.下列對這首詞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A.本詞寫景時帶有濃烈的思想感情色彩,而且寫景不俗不濫,緊緊圍繞一個統(tǒng)一的主題“黍離之悲”而寫。
B.“厭”字寫出了人民的苦難,朝廷的昏聵和胡人的罪惡?!扒褰谴岛钡钠鄥柣厥幵谠~人凄寒的心間。
C.詞人將“二十四橋仍在,波心蕩,冷月無聲”的語序倒置,巧妙地達到了依次表現(xiàn)詞人的感覺之效。
D.詞尾兩句用帶懸念的疑問作結(jié),很自然地移情入景,突出了“紅藥”的詞眼地位,無限感慨,催人淚下。
6.“廢池喬木,猶厭言兵”一句運用了什么藝術(shù)手法?有什么樣的表達效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揚州慢》寫了哪些景象?這些景物描寫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杜郎俊賞,算而今,重到須驚?!倍拍翞楹味@?請賞析該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柳永《望海潮》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幾句寫街巷河橋的美麗,居民住宅的雅致,都市戶口的繁庶,表現(xiàn)了杭州繁華熱鬧的景象。
(2)柳永《望海潮》詞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既是進一步描寫“東南形勝”,同時又是杭州人游樂的背景。
(3)姜夔《揚州慢》中寫杜郎再有才智也會吃驚今日揚州之荒涼的詩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p>
(4)杜牧詩云“二十四橋明月夜,玉人何處教吹簫”,寫出了揚州歌舞升平的景色;姜夔的《揚州慢》中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寫出了一派冷清沉寂的景象。
拓展延伸
閱讀下面這兩首詞,回答問題。
(一)
訴衷情近
柳 永
雨晴氣爽,佇立江樓望處。澄明遠水生光,重疊暮山聳翠。遙認斷橋幽徑,隱隱漁村,向晚孤煙起。 殘陽里。脈脈朱闌靜倚。黯然情緒,未飲先如醉。愁無際。暮云過了,秋光老盡,故人千里。竟日空凝睇。
10.下列對這首詞的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A.詞先以“雨晴氣爽”烘托環(huán)境氣氛,給人以舒適清新之感;再以“佇立”而“望”使一個在江樓上凝望遠方的詞人形象?,F(xiàn)在讀者眼前。
B.“澄明”兩句,一句寫江,一句寫山。寫江水突出了秋水清澈、澄靜如練的特點;寫“暮山”則突出了層巒疊翠、高聳入云的特點。
C.過片“殘陽里”句以“殘陽”的意象承上啟下,轉(zhuǎn)入抒情?!澳涸七^了,秋光老盡,故人千里。”這幾句點出了悲秋懷人的主旨。
D.詞的上片寫佇立江樓所望之秋景;下片抒發(fā)因自己衰老而對京都故人的懷念之情。全詞結(jié)構(gòu)完整,語言雅而不俗,筆調(diào)揮灑自如。
11.詞的上闋中描寫景物的特點前后有什么不同?請簡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
甘草子
柳 永
秋暮,亂灑衰荷,顆顆真珠雨。雨過月華生,冷徹鴛鴦浦。 池上憑闌愁無侶,奈此個、單棲情緒!卻傍金籠共鸚鵡,念粉郎言語。
12.下列對這首詞的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A.詞作先寫女子秋暮時分池邊觀雨感受到的孤單凄冷,之后借對室內(nèi)鸚鵡“念粉郞言語”的描寫含蓄表達痛苦之情。
B.上片重在一“亂”一“冷”:雨亂心亦亂,天冷心亦冷,看似寫景而情在其中。
C.下片突出一個“單”字,獨自憑欄,其孤單自明。妙在單棲無奈,只好與鸚鵡私語,獲得一種短暫的自欺式的安慰。
D.詞中不直寫女主人公念念不忘“粉郎”及其“言語”,而通過鸚鵡學“念”來表現(xiàn),實為婉曲含蓄。
13.“秋暮,亂灑衰荷,顆顆真珠雨”一句中哪個字用得好?請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閱讀下面這兩首詞,回答問題。
(一)
浣溪沙
姜 夔
丙辰歲不盡五日,吳松作①。
雁怯重云不肯啼。畫船愁過石塘西。打頭風浪惡禁持。
春浦漸生迎棹綠,小梅應長亞②門枝。一年燈火要人歸。
注釋:①此詞作于除夕前五日。吳松:今上海一帶,距詞人家杭州已近。②亞:接近。
14.下列對這首詞的理解,不恰當?shù)囊豁検牵? )
A.首句寫大雁無聲,穿過重云,飛向南方。長空彤云重重密布,雁兒之心情緊張,見于“怯”字。
B.“畫船”句寫詞人乘雕畫美麗圖案的船,經(jīng)過石塘西。
C.“打頭”句寫風高浪急時,詞人逆水行舟,性命堪憂。
D.“春浦”句寫河岸上已漸生一層嫩綠,眼前春意盎然。
15.這首詞在結(jié)構(gòu)技巧上有什么特色?請簡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
淡黃柳
姜 夔
客居合肥①南城赤闌橋之西,巷陌凄涼,與江左異,唯柳色夾道,依依可憐。因度此闋,以紓客懷。
空城曉角,吹入垂楊陌。馬上單衣寒惻惻??幢M鵝黃嫩綠,都是江南舊相識。
正岑寂,明朝又寒食。強攜酒,小橋宅。怕梨花落盡成秋色。燕燕飛來,問春何在?唯有池塘自碧。
【注】①宋光宗趙淳紹熙二年(1191),姜夔寄居江淮一帶的合肥。金人進犯,由于南宋小朝廷偏安江南一隅,江淮一帶在當時已成邊區(qū)。
16.下列關(guān)于詩歌內(nèi)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A.“曉角”的聲音因“空城”而異常突出,傳達的是客中凄涼、感世傷時的意味。
B.詞的上片繪景寫人,以一個“空”字,寫出了荒涼寂靜、蕭條冷落的空城氛圍,又表現(xiàn)了詞人內(nèi)心飄零無依、空落寂寥的情懷。
C.上片最后兩句中的“看盡”兩字最為傳神,生動地表現(xiàn)出詩人看到舊識——楊柳之后的欣慰之情。
D.詞的結(jié)句“池塘自碧”,以景語代答“春何在”,將上文“梨花落盡”的意念化作了一幅具體的圖畫,以池水的無情表達人之多感多情。
17.這首詞序言中說“因度此闋,以紓客懷”,作者的“客懷”有哪些?試結(jié)合詩句作簡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