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文講解
唐代詩人韋莊曾說:“人人盡說江南好。”江南自古是繁華之地,然而在柳永和姜夔的筆下,也許會帶給你別樣的感受。
一、柳永筆下的杭州:“錢塘自古繁華”“戶盈羅綺”
《望海潮(東南形勝)》運用鋪敘的手法著力描寫杭州城內(nèi)外的美麗景象,表現(xiàn)了錢塘(杭州)的繁華,展現(xiàn)了一派物阜民康、和諧安定的社會風(fēng)貌?!皷|南形勝,三吳都會,錢塘自古繁華”,“形勝”“繁華”四字點出了杭州的繁華熱鬧,宏偉氣派。接著,“煙柳”等句,通過具體的描述直觀且鮮明地展現(xiàn)大都市的風(fēng)采。雕欄畫棟,房屋密集,人口眾多,社會太平,百姓富足,描繪了杭州的富足昌盛,營造出國泰民安的盛世氣象。
柳永描繪的江南有聲有色,有韻有味。我們仿佛看見江南秋色如染,煙柳畫橋下水天一色,風(fēng)簾翠幕里十萬人家;重湖映青山,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在作者筆下杭州城呈現(xiàn)出一是景美:“云樹繞堤沙”“三秋桂子,十里荷花”;二是人豐:“參差十萬人家”;三是物奢:“市列珠璣,戶盈羅綺”;四是樂美:“羌管弄晴,菱歌泛夜”“乘醉聽簫鼓”;五是歌舞升平:“嬉嬉釣叟蓮?fù)蕖薄俺俗砺牶嵐?,吟賞煙霞”。景美、人豐、物奢、樂聲悠揚、歌舞升平,共同營造了一個繁華壯美的太平盛世。
二、姜夔筆下的揚州:“入其城,則四顧蕭條”“都在空城”
當(dāng)姜夔經(jīng)過揚州時卻有著不同的感受。在戰(zhàn)火之下的揚州城成了一片廢墟,歌舞升平、魚米富足均成往昔。面對著劫難之后的滿目瘡痍,面對著斷壁殘垣,他滿腔的感傷、滿腔的悲憤化作了一首《揚州慢(淮左名都)》。
《揚州慢(淮左名都)》兼采昔日繁華與今日蕭條?!盎醋竺迹裎骷烟?,解鞍少駐初程”,此詞開頭三句點明揚州昔日名滿中都的繁華景象,以及自己對傳聞中揚州的深情向往。昔日“名都”,“竹西佳處”“春風(fēng)十里”,一片繁華、熱鬧的景象??扇缃衲??“盡薺麥青青”,“廢池喬木”,“清角吹寒,都在空城”。寫出了揚州遭劫后的荒涼、寂寞,渲染了郁悶悲涼的氣氛,景中含情,寄托了作者感懷家園、傷時念亂的無限痛惜之情。城內(nèi)蕭條,樂聲悲吟,無繁華之聲,無賞花之人,映入眼簾的只是無邊的薺麥,與昔日盛況截然不同,營造出感傷哀婉的情境。
縱觀全詞,行文的基調(diào)都籠罩在一種悲涼凄愴的氛圍中。無論是詞人所見到的“薺麥青青”“廢池喬木”,還是在黃昏里聽到的“號角”和“空城”,還是詞人自身所想到的杜牧“難賦深情”和不知亡國恨的“橋邊紅藥”,都是一種悲劇的寫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