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迅在《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一文中,回憶了在三味書屋上課的情形,這給他留下了深刻印象,也給了我們很多啟發(fā):只有學生自己讀書了,讓閱讀成為一種習慣,他們才能品味出語言文字背后的意義??梢姡谛W語文教學中,閱讀對于師生來說非常重要。
閱讀,讓語文課堂更加有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語文課上也是如此。在日常教學中,教師可以用有趣的故事、創(chuàng)設(shè)的情境等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用自己智慧的火種去點燃學生智慧的火花,使學生“小臉通紅、小眼發(fā)光、小手直舉、小嘴常開”。那么,這節(jié)語文課就成功了。
閱讀,讓語文課堂更加靈動。一堂好的語文課,應(yīng)該有靈動的氣息,恰到好處的閱讀體驗。葉瀾先生在《讓課堂煥發(fā)生命活力》一文中寫道:“當學生精神不振時,你能否使他們振作?當學生過度興奮時,你能否使他們歸于平靜?當學生茫無頭緒時,你能否給以啟迪?當學生沒有信心時,你能否喚起他們的力量?你能否從學生的眼睛里讀出愿望?你能否聽出學生回答中的創(chuàng)造?”這段話給了我啟迪,在教學《蟋蟀的住宅》時,我便先給學生展示了蟋蟀的標本,之后一步步引導(dǎo)學生思考蟋蟀的居住地是什么樣子的,讓學生自己從課文中找出答案。在這樣的“二度創(chuàng)作”過程中,課堂便被賦予了“靈氣”。
閱讀,讓語文課堂更加高效。眾所周知,閱讀教學的主體是“讀”。因此,教師應(yīng)該在語文課上專門抽出時間,讓學生進行充分朗讀,在整個班級中營造出濃厚的閱讀氛圍,使得每個學生都能沉浸其中。我相信,這樣的氛圍會讓學生更深刻地理解文章大意,更快走進作者內(nèi)心。如此一來,語文課堂便會生動、高效。
閱讀,讓語文課堂更加自信。教師不僅要當閱讀活動的組織者,也要注重言傳身教,當閱讀活動的參與者。教師可以在課內(nèi)、課外組織豐富多彩的閱讀活動,給學生搭建展示的舞臺,使他們“得法于課內(nèi),得益于課外”,從而增強學生學好語文的信心。
“厚積”才能“薄發(fā)”,語文學習是一個長期積累的過程,所以深厚的積累、良好的語感,都是要通過閱讀來實現(xiàn)的。閱讀是一種能力,也是教師的一種教學方法,“教無定法,貴在得法”,教師要牢記這一點,讓閱讀成為一種習慣。只有這樣,語文課才能成為真正的語文課、書聲瑯瑯的語文課。
(作者單位:江蘇省句容開發(fā)區(qū)中心小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