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組合作學習是一種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方式,教師采用這種方式教學可以使學生在探討的過程中發(fā)現(xiàn)相關知識的魅力,構建知識體系,從而取得理想的教學效果。本文總結了小組合作學習的實施原則,強調(diào)了小組合作學習的科學性和有效性,以初中歷史教學實踐為基礎,探討了初中歷史小組合作學習的教學策略,以期為歷史教師提供具體的教學方法,也為提高初中歷史教學效果提供理論支持。
一、小組合作學習的實施原則
小組合作學習可為教學活動的創(chuàng)新帶來新的可能,教師在運用的過程中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則,以免影響教學效果。
教師需要遵循組內(nèi)同質、組間異質的原則。這個原則確保小組內(nèi)部成員之間可以存在較大的差異,形成“一帶一”“一幫一”的教學模式,從而有效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和管理能力。具體而言,同質性是指組內(nèi)成員在某些方面具備相似性,而異質性則強調(diào)組間成員的差異性。組內(nèi)同質有助于學生之間的互助學習,而組間異質則通過對抗性比賽確保公平競爭,激發(fā)學生的競爭意識。
教師需要遵循精選教學內(nèi)容的原則。并不是所有的教學內(nèi)容都適用于小組合作學習法,教師應結合實際情況,對教學內(nèi)容進行深入分析,這樣可以確保小組合作學習法應用于重難點教學中,使學生在關鍵知識點上更有效地學習。通過選擇合適的教學內(nèi)容,教師可以使小組合作學習法的優(yōu)勢得到最大限度的體現(xiàn),確保教學的實效性。
教師需要遵循整體提升的原則。教師要盡可能激發(fā)學生的潛能,使他們在小組合作學習中充分發(fā)揮自身的優(yōu)勢。整體提升意味著教師在開展教學活動時,需要科學、合理地應用小組合作學習法,從而提升整體教學水平。具體而言,教師要合理分組和科學設計教學活動,促使學生在小組合作學習中不斷進步,從而提高歷史教學的實效性。這不僅能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歷史知識,還能培養(yǎng)他們的團隊合作能力和自主學習能力。
二、初中歷史教學中運用小組合作學習的策略
(一)創(chuàng)設教學情景進行小組合作學習
教學情境的創(chuàng)設可以讓學生有身臨其境之感,有利于學生更好地進行學習。小組合作學習是一種新的教學方式,合作意識的形成對于合作學習的開展有著積極意義,而教學情境的創(chuàng)設在此方面有著一定優(yōu)勢。所以,教師可以結合教學內(nèi)容創(chuàng)設一定的教學情境,并采取角色扮演的方式進行合作學習。
例如,在開展中國近代史相關知識的教學時,教材中涉及較多不平等條約的名稱、時間、意義,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會因為這些內(nèi)容具有一定的相似性而出現(xiàn)混淆的問題,導致教學效果不太理想。因此,教師可以運用情境教學法,在小組合作學習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意識、提高教學活動的效率。教師可以根據(jù)自己對學生的了解將學生分為若干小組,并在紙條上寫下《馬關條約》的簽訂、《南京條約》的簽訂、《辛丑條約》的簽訂等角色扮演主題,然后引導學生以抽簽的方式選擇主題進行扮演。而在小組扮演的過程中,學生會分到不同的角色。在談判情境中,學生可以更加深入地對相關知識進行了解,厚植愛國情懷,從而獲得理想的德育效果,助力學生更好地成長與發(fā)展。由此可見,情境創(chuàng)設與小組合作學習相結合有利于凸顯學生的主體地位,使學生產(chǎn)生身臨其境的感覺并強化對知識的理解,進一步增強學生的合作意識。
(二)抓住教學重點設計合理的教學目標
教學目標是否合理會對教學效果造成影響,作為新時代的教育工作者,應當重視起教學目標的設計。怎么才能確保教學目標是合理的呢?最簡單有效的方法就是對教學重點進行分析,并緊緊圍繞教學重點進行教學目標設計。
例如,在講授夏、商及西周的興衰相關知識時,教師就需要明確教學目標。教學目標的合理設計對于教學活動的順利開展、學生的成長與發(fā)展而言有著積極意義,所以教師需要在課前花費一定時間與精力對教材內(nèi)容進行分析,并抓住教學重點進行教學目標的設計。就本課而言,教師需要明確教學重點是夏朝的建立和西周的分封制,所以在進行目標設計時可以圍繞重點進行,如系統(tǒng)地了解夏、商、西周更替的基本史實和西周統(tǒng)治者為鞏固統(tǒng)治實行的分封制的情況;培養(yǎng)學生用歷史唯物主義觀點觀察歷史進程、分析歷史事件的能力和初步理清歷史發(fā)展線索的能力;認識奴隸社會取代原始社會是人類歷史上一次重大的社會變革,具有進步性,且我國是世界上最早進入奴隸社會的國家之一,是舉世聞名的文明古國。認識奴隸制的殘酷性之后,教師可以將學生劃分為若干個小組,使其以學習小組的方式對一個朝代的起始時間、滅亡時間、滅亡原因、開朝始祖等知識進行探究、討論。而學生想要完成學習目標,就需要在小組合作中發(fā)揮自己的優(yōu)勢,與他人進行有效溝通、合作。在合作討論的過程中,有的學生可以進行資料收集,有的學生可以對相關資料進行分析,有的學生可以對資料進行總結整理。這樣一來,合作活動就可以按照一定的計劃進行,且學習效果能夠得到強化。由此可見,抓住教學重點進行學習目標的設置,可以使學生更好地與他人進行合作、探究,可以使課堂教學的效率及質量得到提升,從而為學生今后的學習與發(fā)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三)宏觀把握課堂予以學生有針對性的指導
初中生處于身心發(fā)展的重要階段,但自我控制能力較差,在小組合作學習中很有可能會出現(xiàn)開小差、走神等現(xiàn)象,所以教師需要對學生的情況進行了解,并對課堂進行有效調(diào)節(jié),使學生的學習效率得到進一步提升。
例如,在進行紅軍長征的相關知識教學時,教師可以布置一些科學合理的學習任務,要求學生通過深入討論加強對知識的理解、培養(yǎng)相應的學習能力。教師可以設計的學習任務有紅軍踏上長征路標志著什么?紅軍長征是什么時候?紅軍長征的結果是什么?在學生激烈探討一段時間后,教師可以隨機抽取一個小組,要求該小組派遣一名代表對本組的討論結果進行闡述。在實踐中可能出現(xiàn)一些問題,比如,有一個小組的學生一直都支支吾吾的,無法對問題進行解答,教師再三發(fā)問后發(fā)現(xiàn),這個小組的學生在小組合作學習中討論了一些無關學習的話題。所以在后續(xù)的小組合作學習中,教師需要主動地走近學生,以及時了解學生的實際情況,并進行有針對性的指導。由此可見,教師宏觀把握課堂并給予學生指導,有利于學生對教學內(nèi)容進行深入學習與有效探討,使歷史教學的有效性得到提升。
綜上所述,在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推進下,教師對教學內(nèi)容進行有效創(chuàng)新,使學生在學習知識的同時得到更好的成長與發(fā)展,從而使素質教育理念落到實處。小組合作學習可以充分凸顯學生的主體地位,學生能發(fā)揮自己的優(yōu)勢與他人進行探討、合作,從而提高教學活動的有效性。通過探討初中歷史小組合作學習的教學策略,教師可以明確小組合作學習在初中歷史教學中的重要性。開展小組合作學習需要遵循組內(nèi)同質、組間異質等原則,這有助于促進學生之間互幫互助與公平競爭。在具體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抓住教學重點,設計合理的教學目標,還應把握宏觀課堂,給予學生針對性的指導,確保教學活動的實效性??茖W合理地開展小組合作學習,不僅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還可以培養(yǎng)他們的團隊合作精神和自主學習能力,提高他們的歷史素養(yǎng)和綜合能力,從而提升整體教學水平,達到預期的教學目標。
三、結語
總之,初中歷史小組合作學習的教學策略探析為廣大教育工作者提供了有效的教學方法和策略。合理開展小組合作學習不僅能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還能促進他們的全面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