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素婷
我們通常認為,散文是一種最直接、最真實展示作者心靈、抒發(fā)情感的文體。它通過對某種風物或某個人物某件事情的描述,來表達某種思想,抒發(fā)某種感情,給讀者以強烈的感染和深刻的啟迪。根據(jù)散文的內容和表現(xiàn)方式的不同,人們將散文分為記敘性、抒情性和議論性三種。
散文教學的重點在于鑒賞散文的美。我們要通過教學,讓學生在鑒賞的過程中理解作者滲透其中的情感,從而產生與作者情感的共鳴,充分體會散文的美。
一、鑒賞散文的情感美
散文作為一種直接展示思想情感的文體,抒發(fā)了作者獨特的心靈體驗和感悟。散文教學的主要任務,就是引導學生品味文章的情感。教師要帶領學生真正地走進文本,去感悟和聆聽。
例如,小學語文五年級上冊的《四季之美》,是一篇以時間為序的寫景散文。全文以春、夏、秋、冬為段,每段第一句開宗明義:“春天最美是黎明”“夏天最美是夜晚”“秋天最美是黃昏”“冬天最美是早晨”,并抓住四季中的特定事物:天空、螢火蟲、歸鴉、大雁、風聲、蟲鳴、炭火等,表達了作者熱愛大自然、贊美大自然的熾熱情感。這些都使我們清晰地感知到作者對四季的愛。再如,三年級上冊《秋天的雨》,作者把“秋雨”作為一條線,將眾多的景物巧妙地串起來,呈現(xiàn)給讀者一個美麗、豐收、歡樂的秋天。學生眼前仿佛出現(xiàn)了一片爛漫的秋色,感受到字里行間滲透的對秋天的贊美之情。
二、鑒賞散文的意境美
意境就是作者通過對具體事物的描寫,使讀者產生與作者相似的感受,引起心靈的共鳴。對散文來說,表現(xiàn)意境的方式主要有“以形傳神”和“以神御形”兩種。前者是通過具體形象的逼真描繪表現(xiàn)作者的主觀情感;后者則是通過展示對象的底蘊來塑造形神兼?zhèn)涞囊庀?,通常運用夸張、變形、象征的手法,從而使文字充滿象征的意味。
例如,小學語文四年級上冊的《走月亮》,開篇“秋天的夜晚,月亮升起來了,從洱海那邊升起來了”,語言簡潔,節(jié)奏明快,兩處“升起來了”遞進表達,描繪了一幅靈動的“洱海生月圖”。前一處“升起來了”,道出了月出之時的自然之美,第二處“升起來了”抒發(fā)了人們念月盼月的喜悅心境。此景喚此情,此情融此景,營造了“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的美好境界。
三、鑒賞散文的結構美
鑒賞散文的結構美要抓住“文眼”?!拔难邸本褪钦恼聵嬎嫉慕裹c,是全文的主旨和行文線索?!拔难邸被蚴前で榈脑~語,或是表達深刻感受的句子,或是一段深含哲理的話。散文的“文眼”雖不固定在某段某處,但也有規(guī)律可循。
比如,吳然的《走月亮》以“走”為線索,走過溪岸,走過石拱橋,走過果園,走過莊稼和菜地……既是對全文脈絡的梳理,又是對循著月亮足跡的追憶,更是重溫與阿媽相伴的溫情時光。作者以“啊,我和阿媽走月亮”來串聯(lián)全文,一詠三嘆,讓畫面有了流動感,充滿了對母愛的回憶和贊美。
總之,教師要從審美的需要出發(fā),調動學生學習散文的積極性,有效地提高學生的閱讀寫作和審美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