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靜
語文作為一門綜合性學科,可以通過多種教學途徑為學生提供思考和表達的平臺,而思政教育的本質是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培養(yǎng)學生的思辨能力、判斷力和道德情操。筆者多年來關注如何更好地促進思政教育與語文教學的有機融合,以助力學生思想品質、道德觀念的全面發(fā)展,現(xiàn)將體會分享如下。
一、找到融入切口
語文教材內容豐富、題材多樣,具有重要的育人價值,它不僅能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還能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的情感,使其自身涵養(yǎng)越來越深厚。因此,我們在向學生傳授知識的同時,應不斷深入挖掘語文教材中的思政教育資源,在教學中找到合適的融入切口,在學生的心中種下紅色種子,引導其成長為合格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在語文教學過程中融入思政教育,教師要注意以下事項。首先,教師不能只傳授學生思政知識理論,還應通過閱讀等語文教學活動正向引導學生,幫助其形成正確三觀。其次,教師要扮演好引導者、啟發(fā)者,注重學生的主體性,鼓勵學生主動思考并自我提問,幫助其在自我探索和自我成長中形成正向的思想品格。再次,教師要注重與家庭、社區(qū)的聯(lián)動,形成良好的教育生態(tài),以便幫助學生正確認識社會責任的重要性、公民精神存在的意義。
二、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
將思政教育融入語文教學,教師可在教學方法上不斷創(chuàng)新。比如,編寫或選擇一些含有思政元素的故事,借助故事中的人物、情節(jié)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情感共鳴,進而理解其中蘊藏的思政教育內涵;將具有思政性質的主題設定為學生的學習目標,并通過閱讀、討論等教學環(huán)節(jié),使學生在深入學習主題的過程中理解并內化思政教育;利用電子白板、平板電腦等設備進行多媒體教學活動,并利用線上教學平臺與學生互動,增強教學活動的吸引力和效果;設計形式多樣的家庭作業(yè)和課外活動,讓學生在課堂內外都能接受思政教育的熏陶。
三、拓展教學內容
語文課文包含著豐富的歷史、人文知識,把語文教學與其他學科的教學內容相結合,可以為思政教育開拓更廣泛的知識領域。比如,教師可以選擇一些與學生生活緊密相關的主題,將科學探索、藝術創(chuàng)作等活動融入語文教學過程,幫助學生加深對課文的理解,并為其建立全面的知識結構,從而為思政教育提供更廣闊的育人空間。
總之,將思政教育融入小學語文教學,對于教師來說有一定的挑戰(zhàn)性,它要求教師具備扎實的語文專業(yè)知識、掌握思政教育的理論和方法,擁有創(chuàng)新精神和開放心態(tài),敢于嘗試不同的教學方式。同時,它還需要家庭、學校、社區(qū)共同參與,為學生創(chuàng)造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和學習氛圍,使得每一名學生都能夠在健康的教育環(huán)境中成長,成為思想健康、品德良好的棟梁之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