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研究慢性胃炎應用半夏瀉心湯加減治療的臨床效果。方法 選取2021年6月~2024年3月醫(yī)院收治的80例慢性胃炎患者為研究對象,按照隨機排列法分組,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40例。對照組給予常規(guī)治療,觀察組給予半夏瀉心湯加減治療,比較兩治療前后中醫(yī)證候積分、胃黏膜損傷程度[檢測胃蛋白酶原I(PGⅠ)、胃蛋白酶原II(PGⅡ)水平]及炎性因子[白介素-2(IL-2)、干擾素-γ(IFN-γ)、白介素-8(IL-8)、白介素-32(IL-32)、腫瘤壞死因子-α(TNF-α)]表達水平。結果 觀察組治療后各項中醫(yī)證候積分均低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患者治療后PGⅠ、PGⅠ/PGⅡ均高于對照組,PGⅡ低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治療后TNF-α、IL-32及IL-8均低于對照組,IFN-γ、IL-2高于對照組(P<0.05)。結論 半夏瀉心湯加減治療慢性胃炎可有效改善患者中醫(yī)證候,促進胃黏膜損傷修復,抑制炎癥反應,臨床應用效果顯著。
關鍵詞:慢性胃炎;半夏瀉心湯;四聯(lián)療法;胃黏膜損傷
隨著生活節(jié)奏的加快、膳食結構的改變,慢性胃炎發(fā)病率呈上升趨勢,該病主要是因多種因素所致的胃黏膜反復慢性炎癥,主要癥狀為腹部脹氣、上腹部疼痛、惡心、反酸感,嚴重者可合并胃潰瘍,影響其生活質量[1]。西醫(yī)治療慢性胃炎的主要方案為四聯(lián)療法,然而部分患者存在一定的耐藥性和復發(fā)率,臨床療效有待提高[2]。中醫(yī)療法側重于整體調理及辨證施治。中醫(yī)認為慢性胃炎屬“胃痞、胃脘痛”等范疇,通常因脾胃虛弱、胃功能失調導致消化不良,表現(xiàn)為脹滿不適,治療重點在于調節(jié)肝脾功能、清熱排濕[3]。本研究旨在探討慢性胃炎應用半夏瀉心湯加減治療的臨床效果。
1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21年6月~2024年3月醫(yī)院收治的80例慢性胃炎患者為研究對象,按照隨機排列法分組,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40例。對照組:男26例,女14例;年齡18~62歲,平均年齡(39.87±4.28)歲;病程3~9年,平均病程(6.74±1.86)年。觀察組:男24例,女16例;年齡18~60歲,平均年齡(39.74±4.21)歲;病程3~9年,平均病程(6.71±1.82)年。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納入標準:符合《中國慢性胃炎共識意見》中的相關診斷標準[4];年齡18~60歲;患者及其家屬均知曉本研究,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近1個月使用鉍劑、質子泵抑制劑治療;既往有研究用藥過敏史;妊娠期或哺乳期女性。
1.2 方法
1.2.1 對照組給予常規(guī)治療
枸櫞酸鉍鉀膠囊口服,早餐餐前30 min、晚餐后2 h給藥,1粒/次;阿莫西林膠囊口服,早餐、晚餐后30 min給藥,2粒/次;克拉霉素分散片口服,早餐、晚餐后30 min給藥,2片/次;雷貝拉唑鈉腸溶片口服,晚餐后30 min,1片/次。治療8周。
1.2.2 觀察組給予半夏瀉心湯加減治療
基本方:大棗15 g,半夏、黃芩、黨參、炙甘草各12 g,干姜、黃連各6 g,加水煎服,1劑/d,分早晚溫服。隨證加減:伴有口干舌燥、饑不欲食、胃部隱痛者(胃陰不足證),加山藥15 g;伴有胃脘部、胸脅部脹痛、噯氣、反酸者(肝胃氣滯證),去除干姜、黨參,加柴胡15 g,木香、枳殼(炒)各12 g;伴有痰多、色黃稠厚、口苦者(痰熱互結證),去除干姜、黨參,加蒲公英15 g,連翹、枳殼各12 g。治療8周。
1.3 觀察指標
(1)比較兩組中醫(yī)證候積分:參照《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根據(jù)胃脘嘈雜、胃脘痞脹、噯氣、納差等癥嚴重程度分別計為0~3分,分值越高對應的癥狀越嚴重。(2)比較兩組胃黏膜損傷程度:治療前后抽取患者空腹靜脈血5 mL,以3 000 r/min,離心5 min,獲取血清,檢測胃蛋白酶原I(PGⅠ)和胃蛋白酶原II(PGⅡ),并計算PGⅠ/PGⅡ。(3)比較兩組炎性因子表達水平:抽取患者空腹外周靜脈血5 mL,離心獲取血清,檢測白介素-2(IL-2)、干擾素-γ(IFN-γ)、白介素-8(IL-8)、白介素-32(IL-32)及腫瘤壞死因子-α(TNF-α)表達水平。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數(shù)據(jù)處理采用SPSS19.0統(tǒng)計學軟件,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用比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結果
2.1 兩組中醫(yī)證候積分比較
觀察組治療后中醫(yī)證候積分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1。
2.2 兩組胃黏膜損傷程度比較
兩組治療前PGⅠ、PGⅡ及PGⅠ/PGⅡ比較無明顯差異(P>0.05);觀察組治療后PGⅠ、PGⅠ/PGⅡ高于對照組,PGⅡ低于對照組,兩組胃黏膜損傷程度比較,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3 兩組炎性因子表達水平比較
兩組治療前炎性因子表達水平比較無明顯差異(P>0.05);觀察組治療后TNF-α、IL-32及IL-8均低于對照組,IFN-γ、IL-2高于對照組,兩組炎性因子表達水平比較,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3討論
西醫(yī)治療慢性胃炎包括抑制胃酸分泌、保護胃黏膜、促進胃排空等,雖可有效緩解癥狀,但存在一定的復發(fā)率[5]。中醫(yī)認為慢性胃炎與飲食不當、脾胃功能虛弱、脾胃氣滯等因素密切相關[6]。《黃帝內經(jīng)》記載“胃病者……胃脘當心而痛”,《傷寒論》認為其病因在于情志失調、不當飲食、外感六淫,從而形成了以虛為主、標實為輔的病理特征,應以調和脾胃、疏肝理氣、清熱解毒、養(yǎng)陰潤燥、溫中健脾為治則。
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治療后各項中醫(yī)證候積分均低于對照組(P<0.05)。說明半夏瀉心湯加減治療慢性胃炎可有效緩解患者癥狀。半夏瀉心湯的君藥為半夏,具有燥濕化痰、降逆止嘔、消痞散結之功效;臣藥黃芩具有清熱燥濕之功效,干姜具有溫中祛濕之功效,黃連擅長清中焦之熱,瀉熱消痞,與黃芩配伍,共同消除體內的濕熱邪氣,增強黃芩清熱燥濕效果;黨參、甘草、大棗可改善氣血、平衡陰陽。隨證加減,基于整體治療體現(xiàn)治療的針對性。現(xiàn)代藥理研究表明[7],半夏可抑制胃酸分泌,治療胃酸過多引起的胃潰瘍;黃芩的活性成分黃芩苷可殺滅幽門螺桿菌,還能促進消化;黨參(或甘草)等成分還能提高胃黏膜屏障及其防御功能,促進胃黏膜的再生和修復。
PGⅠ源自于胃底腺內的主細胞和黏液頸細胞,PGⅡ則由賁門腺、幽門腺和十二指腸上段分泌[8],這兩種物質在血清中的表達水平可以反映胃黏膜腺體和細胞數(shù)量,PGⅠ/PGⅡ比值≤7.5多考慮為胃黏膜發(fā)生潰瘍或糜爛。IL-2由激活的T細胞產(chǎn)生,可激活單核-巨噬細胞,增強機體抗感染能力;IL-32是一種蛋白質,主要源自淋巴細胞、自然殺傷細胞和單核細胞等多種細胞類型,在先天免疫、后天免疫應答時及組織炎癥和損傷階段發(fā)揮關鍵作用;IL-8是由巨噬細胞和上皮細胞釋放的細胞因子,能夠招募中性粒細胞參與炎癥反應調節(jié);IFN-γ為重要的抗感染因子,具有調節(jié)免疫系統(tǒng)活性;TNF-α是一種前炎癥因子,可與其他炎癥促進因子協(xié)同作用,引發(fā)炎癥級聯(lián)反應[9]。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患者治療后PGⅠ、PGⅠ/PGⅡ均高于對照組,PGⅡ低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治療后TNF-α、IL-32及IL-8均低于對照組,IFN-γ、IL-2高于對照組(P<0.05)。說明半夏瀉心湯加減治療可有效調節(jié)胃蛋白酶原水平,改善胃功能,抑制炎性因子釋放,減輕炎癥反應,為胃黏膜修復提供良好的環(huán)境。
綜上所述,半夏瀉心湯加減治療慢性胃炎可有效改善患者中醫(yī)證候,促進胃黏膜損傷修復,抑制炎癥反應,臨床應用效果顯著。
參考文獻
[1]周芳,陳云斌.半夏瀉心湯聯(lián)合含鉍劑四聯(lián)療法治療慢性胃炎合并幽門螺桿菌感染的臨床療效[J].深圳中西醫(yī)結合雜志,2023,33(17):48-50.
[2]薛錚,盧磊.半夏瀉心湯加減聯(lián)合西醫(yī)治療幽門螺桿菌感染慢性胃炎的臨床療效觀察[J].實用中西醫(yī)結合臨床,2023,23(2):49-51,66.
[3]徐湯舟,毛吉波,劉海英,等.半夏瀉心湯加減聯(lián)合四聯(lián)療法治療寒熱錯雜證慢性胃炎療效觀察及對胃蛋白酶的影響[J].新中醫(yī),2024,56(14):25-29.
[4]中華醫(yī)學會消化病學分會.中國慢性胃炎共識意見[J].胃腸病學,2013,18(1):24-36.
[5]陳利幫,王桐生,何春遠,等.半夏瀉心湯聯(lián)合三聯(lián)療法治療Hp相關性慢性胃炎肝胃郁熱型療效分析[J].山西中醫(yī)藥大學學報,2023,24(11):1227-1230,1235.
[6]孫紅中,馬紅梅.加味半夏瀉心湯治療慢性胃炎對患者胃鏡征象中充血及水腫程度的影響[J].中醫(yī)臨床研究,2022,14(5):59-61.
[7]白雪峰,惠彩霞.半夏瀉心湯聯(lián)合蘭索拉唑腸溶膠囊對慢性胃炎免疫功能及胃黏膜環(huán)氧化酶-2血清前列腺素的影響[J].中國藥物與臨床,2021,21(10):1721-1723.
[8]顧長好,劉盛軍,林維進.西藥四聯(lián)療法聯(lián)合半夏瀉心湯治療慢性胃炎伴Hp感染的效果研究[J].當代醫(yī)藥論叢,2021,19(1):153-155.
[9]劉婉,汪湃,晉穎,等.半夏瀉心湯加味聯(lián)合四聯(lián)療法對脾胃濕熱型Hp相關慢性胃炎患者Hp清除率及胃腸黏膜功能的影響[J].天津中醫(yī)藥,2024,41(1):29-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