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紅娟
盡管惡性腫瘤仍是危害人類健康的重大疾病之一,但是隨著醫(yī)學科技的進步,腫瘤如今可防可治,并不可怕。在醫(yī)學界,癌癥早就和高血壓、糖尿病一樣被歸為慢性病的行列,“帶癌生活”“姑息療法”的理念已頗為流行。當然,對患者和家庭來說了解并掌握腫瘤常見癥狀的應對方法,對于提高整個家庭的生活質量都是非常必要和有益的。
腫瘤患者不僅要經歷身體上的痛苦,還要忍受一種無法用言語形容的疲憊——癌性疲勞。癌性疲勞的發(fā)生是由多種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包括腫瘤本身、治療過程中的藥物副作用、情緒壓力、睡眠障礙等。
應對癌性疲勞,首先在營養(yǎng)方面,患者應增加膳食中的高蛋白質食物,如雞胸肉、魚類和豆制品,這些食物有助于修復和維持肌肉組織。同時,應保證足夠的復合碳水化合物攝入,如全谷物和根類蔬菜,以提供持久的能量來源。膳食應富含鐵、維生素B12和葉酸,以預防貧血,這是導致疲勞的常見原因。
其次,患者應該充分休息,確保每天獲得足夠的睡眠。家屬可以幫助安排舒適的休息環(huán)境,例如安靜的房間和舒適的床。與此同時,輕度體力活動,如散步或瑜伽,可以幫助緩解疲勞,但患者需要謹慎選擇活動,并在醫(yī)生的指導下進行。此外,家屬可以協(xié)助患者完成日常生活中的任務,減輕患者的負擔,確?;颊哂谐渥愕臅r間進行休息和康復。
再者,癌性疲勞不僅僅是身體上的疲憊,更是心理上的壓力和困擾。因此,患者需要得到充分的理解和支持。家人和朋友的陪伴、心理咨詢師的幫助,甚至參加癌癥患者互助小組,都可以幫助患者緩解心理壓力,從而減輕疲勞感。
癌性疼痛可由腫瘤侵犯或壓迫神經、骨骼、血管等組織所引起,特點是持續(xù)時間長,強度大,會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對此,患者不要一味忍耐,而應該積極應對。
首先,關注飲食選擇至關重要。推薦富含鎂元素的食物,如深綠色蔬菜、全谷類、堅果和種子,因為鎂具有自然肌肉放松的作用,有助于減輕疼痛。此外,保持適當的水分攝入也非常重要,脫水可能會加劇疼痛感?;颊呖梢試L試使用冷熱敷、輕度按摩和放松練習,如深呼吸和冥想,這些方法有助于減少肌肉緊張和疼痛。同時,適當參與體力活動,如游泳和太極,也能增加關節(jié)的靈活性,并緩解疼痛。
其次,按階梯療法使用鎮(zhèn)痛藥物可以更好地改善癥狀。輕度癌痛時,患者一般可以忍受,能正常生活,睡眠基本不受干擾,應按第一階梯用藥,一般采用非阿片類藥物治療,比如阿司匹林、布洛芬等;中度癌痛會影響患者的睡眠和食欲,應采取第二階梯用藥,比如弱阿片類藥物治療;重度或難以忍受的劇烈疼痛時,就要應用第三階梯藥物,即使用強效阿片類鎮(zhèn)痛藥。多數癌痛患者經三階梯治療可以得到緩解,不能改善者可嘗試神經叢毀損術或阻滯術。
腫瘤患者若出現惡心和嘔吐,首要調整的是飲食。建議采取少食多餐的方式,選擇易消化、低脂且無刺激性的食物,如白粥、吐司或烤馬鈴薯。應避免油膩、辛辣或過甜的食物,因為這些可能加重惡心感。攝入足夠的水分對預防脫水同樣重要,尤其是嘔吐后,但要避免一次性大量飲水,以免引起胃部不適。在環(huán)境布置上,保持空氣流通并減少強烈氣味,以降低惡心感。
患者還可以根據醫(yī)生的建議使用抗惡心藥物,如5-HT3受體拮抗劑或多巴胺拮抗劑,以幫助控制惡心和嘔吐。同時,惡心和嘔吐癥狀可能對患者的心理狀態(tài)產生負面影響,導致緊張與煩躁。家屬應時刻關心、安慰患者,使其感受到家人的關愛,提高治療積極性。
“身體是革命的本錢”,出現食欲減退時,不能放任不進食,建議患者遵循營養(yǎng)師制定的合理膳食計劃,攝入高蛋白、低脂肪的飲食,如瘦肉、豆制品和乳制品,以確保充足的氨基酸攝入,促進身體組織的修復與再生。同時,應增加膳食纖維來源,例如蔬菜和水果,以改善胃腸道功能,防止便秘。此外,適當補充維生素和微量元素,如維生素C和鋅,可增強機體免疫力?;颊哌€應定期進行體能活動,如散步或瑜伽,以提高新陳代謝速率和食欲。
患者還要注意定時少量多餐,避免一次性大量進食引起的胃脹。家屬應鼓勵患者表達飲食偏好,并及時根據其反饋調整飲食內容,并注意食物的色香味,以刺激患者的食欲。
患者應建立規(guī)律的睡眠模式,確保每天同一時間就寢和起床,養(yǎng)成良好的睡眠衛(wèi)生習慣。適量的體育活動,如散步、太極等,能促進身體疲勞,有助于提高睡眠質量。調整飲食習慣,避免含咖啡因飲品和高糖食物,可減少神經興奮,促進睡眠。實施放松訓練,如深呼吸練習、漸進性肌肉放松療法等,有助于緩解肌肉緊張和心理壓力。此外,患者應定期進行心理評估,及時發(fā)現并干預抑郁、焦慮等情緒障礙。
家屬應鼓勵患者分享內心感受,共同尋找緩解焦慮的策略,如傾聽音樂、閱讀或進行心理咨詢。家屬還可輔助患者進行時間管理,合理安排日間活動與休息,減輕患者的精神負擔。必要時,家屬應協(xié)助患者就醫(yī),以獲取專業(yè)的精神科治療和藥物干預。
癌癥是代謝性疾病,癌細胞生長和分化的速度非常快,在不斷轉移增殖的過程中,需要消耗大量的能量,導致營養(yǎng)物質供不應求,出現營養(yǎng)不良、體重下降的情況。營養(yǎng)狀況直接跟治療效果、術后恢復、感染率、死亡率相關。據統(tǒng)計,10%~20%的癌癥患者的死亡是營養(yǎng)不良所致的,并不是癌癥疾病本身。所以說,保障營養(yǎng)狀況可以優(yōu)化治療效果,減少住院時間,降低感染概率,減少治療費用。為此,腫瘤患者應該維持均衡的飲食,攝入足夠的高質量蛋白質,如瘦肉、魚、蛋和豆類,同時多攝入高纖維食物,如全谷類、蔬菜和水果。營養(yǎng)狀況堪憂者,應該積極接受營養(yǎng)支持和代謝調理治療,即根據病情和滿足機體生理需要量,采用腸外營養(yǎng)支持、腸內營養(yǎng)支持和膳食指導等手段,為機體補充所需要的熱量和營養(yǎng)素,同時利用藥物、生物制劑等促進蛋白質合成,提高營養(yǎng)素的利用率。
總之,腫瘤患者需要特別的關懷和支持。通過采取上述措施,家屬可以幫助患者更好地應對治療過程中出現的種種挑戰(zhàn),提高其生活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