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欣欣
【摘要】關漢卿的作品中塑造了很多性格迥異的女性形象,其中《救風塵》里趙盼兒的形象顯得尤為生動具象,宋引章的性格特點在趙盼兒的映照下就稍顯暗淡,但也有其閃光點。2022年播出的電視劇《夢華錄》就是在關漢卿的《趙盼兒風月救風塵》基礎上進行了改編,一經播出就在網絡上掀起了一番熱潮。講述的是趙盼兒攜手宋引章和孫三娘,在經歷婚戀不幸各種艱辛之后,將小小茶坊一步步發(fā)展為汴京最大的酒樓的故事。本文將立足于《夢華錄》和《救風塵》,討論當下影視劇對于人物形象的改編以及趙盼兒、宋引章人物形象的不同。
【關鍵詞】《趙盼兒風月救風塵》;《夢華錄》;趙盼兒;宋引章
【中圖分類號】I207?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文章編號】2096-8264(2024)01-0034-03
【DOI】10.20024/j.cnki.CN42-1911/I.2024.01.011
元代是一個空前變動的時代,元朝統(tǒng)治者崇尚武力,對于讀書人的命運置若罔聞,素來有“十儒九丐”的說法。翻開歷史的畫卷,可以看到自周朝建立開始至唐宋,文人向來是受到九五之尊的帝王青睞和平民百姓的尊敬,鮮少出現為生計發(fā)愁的事,地位顯貴。自元朝廢除了科舉制度,知識分子報國無門,不少讀書人為了生存投身于市井之間,混跡與勾欄瓦舍之間,并與其中的藝人保持著良好的關系。其中享譽盛名的關漢卿就是這樣的一位落魄文人,一生創(chuàng)作了許多優(yōu)秀的作品,鐘嗣成《錄鬼簿》吊詞稱他為“驅梨園領袖,總編修師首,捻雜劇班頭”,可見他在元代劇壇上的地位。關漢卿曾寫有《南呂一枝花》贈給雜劇女演員朱簾秀,說明他與女藝人關系密切。他曾毫無慚色地自稱:“我是個普天下的郎君領袖,蓋世界浪子班頭?!弊阋钥梢娝橄聦計D女的生活,欣賞她們的勇敢和機智,肯定女性對于生活還有婚姻的自主選擇。他所創(chuàng)作的《救風塵》最具有代表性,向我們展示了一個有血有肉的趙盼兒、全面立體甚至有點“戀愛腦”的宋引章。
一、《救風塵》中的趙盼兒——風月場中的女俠形象
(一)清醒獨立
關漢卿筆下的趙盼兒一直都具有清醒的認識,幾乎所有美好的詞匯都可以用到她身上,她年輕漂亮、充滿魅力、心地善良、聰明能干。在安秀實來央求她勸解宋引章時,不禁發(fā)出感慨,趙盼兒身處于風月場中,已經看慣了太多的甜言蜜語,也看過那些先嫁的落得個“早折的榮也波儀瘦似鬼,只叫你難分說、難告訴、空淚垂” ①。她寧可一生孤眠,也不相信男人更不會把自己的幸福寄托在男人身上。深知自己是青樓女子,處于社會的最底層,那些達官貴人、富豪商紳逢場作戲而已,只把她們當作調笑消遣的對象,并不會真的看上她們。自己也想過老老實實嫁人,像良家婦女一般遵循三從四德,但奈何自己是“匪妓”。這里趙盼兒自嘲是“匪妓”,其實正是表露自己的心聲,對于愛情并不抱任何期待,憑借多年流連于風月場所的經驗,她能夠準確地判斷假意真情,不會輕易地把自己的未來依托在某個人身上。
在問及宋引章為何要嫁給這周舍,面對宋引章“一年四季,夏天我好的一覺睡醒,他替你妹子打著扇;冬天替你妹子溫的鋪蓋兒暖了,著你妹子歇息;但你妹子那里人情去,穿的那一套衣服,戴的那一副頭面,替你妹子提領系、整釵繯。” ②趙盼兒不禁笑出來,并直言說到這純粹都是虛脾,并對她的結局做出了大膽預測,說不到半載就會被遺棄。
(二)善良果敢
趙盼兒雖然為風月場所女子,但她是善良果敢的。在安秀實來相煩她勸解宋引章時,她二話不說就同意了下來,安秀實就是一個貧困的書生,她并沒有嫌貧愛富,也沒有畏懼周舍的權威。而是站在了真理愛情的一方。宋引章跟周舍回到鄭州之后,對其朝打暮罵,進門先打四十殺威棒。宋引章求助趙盼兒,她也是不計前嫌,并且拿出自己的私房錢去救宋引章于水火之中。趙盼兒無權無勢且身處風月場所的底層妓女,就算知道自己面對的是有權有勢的周舍,她絲毫也沒有退縮。
(三)大膽潑辣、智勇雙全
精心布局解救宋引章,一方面?zhèn)餍沤o宋引章讓她不要泄露了天機,另一方用風月場上慣用的手段去迷惑周舍,“我到那里,三言兩句,肯寫休書,萬事具休;若是不肯寫休書,我將他掐一掐,拈一拈,摟一摟,抱一抱,著那廝通身酥、遍體麻。將他鼻凹兒抹上一塊砂糖,著那廝舔又舔不著,吃又吃不著。賺得那廝寫了休書,引章將的休書來,淹的撇了。” ③
自己準備十瓶酒、一只熟羊、一對大紅羅,假意傾慕并要嫁于周舍,不禁發(fā)出毒誓來讓周舍相信,引得他寫下休書。并將宋引章的休書置換了,也是及時避免一系列的麻煩。在周舍將其告到官衙時,她沉著冷靜,據理力爭,提前安排安秀實在衙門口等著。種種布局無不透露出趙盼兒的心思縝密、大膽潑辣以及智勇雙全。
不難發(fā)現,趙盼兒有著現當代女性所具有的獨立,她對于官場政治的通曉、對于人情社會的了解、對于風月場所手段的運用,都已經超出了那個年代的女性所特有的思維,她審時度勢、運籌帷幄,最終用自己的聰明才智打敗了周舍的陰險狡詐。
二、《夢華錄》中趙盼兒——搞事業(yè)的“女強人”
(一)敢愛敢恨的“落難千金”
《夢華錄》中趙盼兒出身并不是賤籍,九歲之前她一直是官宦千金,直到父親獲罪之后,皇城司抄了趙家,她才沒入樂籍。她自身是向往愛情的,最初她開茶坊資助歐陽旭三年,滿心等待歐陽旭高中能夠娶自己為妻。那時的趙盼兒堅信歐陽旭能履行承諾,給她一個交代,直到去了東京,親耳聽聞歐陽旭要納她為妾室,立誓要與這樣的人一刀兩斷。其后她遇見了皇城司副使——顧千帆,并在顧千帆的鼓勵與支持下,憑自己的能力贏得了尊重和地位。她與顧千帆的愛情線也是貫穿整部劇的主線。
(二)熱衷于工作的“事業(yè)狂”
趙盼兒在錢塘時就已經把茶坊搞得風生水起,乃錢塘第一,并且用自己的積蓄資助歐陽旭三年。后經歐陽旭變心,在上京找歐陽旭討要一個說法時,她解救了因為婚姻生活不幸導致落水自殺的孫三娘,和被周舍誘騙的宋引章。三人同病相憐,因為對生活的期待和不甘心留在了東京,并且搞起了事業(yè)。在東京重操舊業(yè)搞起了茶坊,取名“半遮面”,靠著自己精湛的茶藝、三娘高超的廚藝以及宋引章曼妙的琵琶技藝,把事業(yè)搞得風風光光。在面對同行挑釁時,趙盼兒也是用自己的茶藝讓對方心服口服。其后她的茶坊被破壞,三人被逼的趕出京城,想開酒樓又因女性不能當掌柜但三人從未放棄,而是迎難而上。
(三)自立自強的獨立女性
在東京時趙盼兒靠自己的努力開起了茶坊,并在奮斗的過程中與皇城司副使顧千帆相識相知相戀。顧千帆權利特別大,手眼通天。一路上幫助趙盼兒度過各種難關,并在最無助之時提出要養(yǎng)她一輩子,趙盼兒想要開茶坊時,顧千帆拿出積蓄幫助她,但被她拒絕了。她清醒地認識到女人要有自己的事業(yè),靠自己的雙手掙得的才是最真實的。由此就可以看出趙盼兒就算是在戀愛中也沒有停止自己的事業(yè),而是非常清楚自己的人生規(guī)劃,先努力讓自己變優(yōu)秀,再大方去擁有;先一個人活色生香,再兩個人相得益彰。這就非常符合我們現代的愛情觀,兩個人能夠共同經歷生活中的挑戰(zhàn)與成長,彼此的努力將會賦予愛情更深刻的意義。
趙盼兒在受到負心漢歐陽旭的欺騙之后,并沒有糾纏也沒有拘泥于之前的美好。而是在果斷地明白只有自立自強,才能帶給自己足夠的安全感。遇見有顏有權有勢的顧千帆,也沒有把自己的幸福依托在他身上。這符合現代女性的價值觀,自立自強以及自尊自愛。
三、《救風塵》中的宋引章——趙盼兒形象的反襯者
(一)任性懦弱
與趙盼兒不同的是,《救風塵》中的宋引章更多的是“戀愛腦”的存在,是趙盼兒形象的反襯者。她貪圖錢財和一點點男人所謂的“好”就著急拋棄青梅竹馬的安秀實,不顧自己母親、好姐妹的反對轉而嫁給陰險狡詐的安秀實。在面對趙盼兒的好言相勸時,她放下狠話說“我便有那該死的罪,我也不來央告你”。劇本中關漢卿借趙盼兒口吻用了大量的唱詞來描寫,妓女嫁人之后所受的不公待遇,以及妓女身份卑微,那些所謂的情愛只是假象而已。但是宋引章還是被周舍的花言巧語所迷惑,一意孤行。
第四折“換休書”是本文的高潮,看到周舍將假的休書咬碎時,她手足無措只能求助趙盼兒,以及趙盼兒說“引章妹子,你跟將他去”。她做出驚恐萬分的表情,說跟著周舍去就是死。直至趙盼兒說到是假的之后,周舍想要奪回來,此時也是趙盼兒說到“便有九頭牛也拽不出去?!狈N種表現都能看到宋引章懦弱的性格,遇到大事時心里沒有一點主意。
(二)低調的反抗者
不同于趙盼兒的大膽潑辣、有膽有謀、清醒睿智。宋引章其實也是封建制度的反抗者,雖然這種反抗意識是低調且隱匿的,但它確實是存在的。在跟著周舍回到鄭州時,此時周舍原形畢露,進門先打她四十殺威棒。她意識到自己嫁錯了人,但她并沒有委曲求全,而是想辦法傳遞書信,讓自己的母親和好姐妹解救自己于危難之中。古時素來有“男尊女卑”思想的存在,深受封建禮教的束縛和壓迫,出嫁的女子更得嚴格恪守“三從四德”。宋引章要是真的逆來順受,就不可能在受到周舍的毒打之后,寫信求助于趙盼兒。在她看來那些繁瑣的教條遠不及自己的幸福來的重要,所以她又是低調的反抗者。
四、《夢華錄》中的宋引章——現代女性覺醒的代表
《夢華錄》一經播出,宋引章這個角色就引起了熱議,被無數人瘋狂罵不懂事,自視清高,在被丞相賜了“風骨”、得到清流領袖的稱贊之后便不再想彈琵琶攬客了。其實并不然,她兩次的戀愛都是為了脫籍。劇中二十六集就已經介紹過她在外面的演出費是一千貫,并且茶坊她也是大股東,她有權做決定,她是股東兼核心競爭力,自然有權利決定自己的事業(yè)。
(一)反抗精神的執(zhí)行者
《夢華錄》中宋引章這個角色的描寫是全面立體的,是最真實、最貼近于生活的角色。遇到了陰險狡詐的周舍,以及道貌岸然的沈如琢。劇版中與周舍的感情糾纏是完全依托于《救風塵》,唯一不同的是編劇對于宋引章這個人物進行了改編,讓大家看到了宋引章的成長和蛻變,她是有成長、有矛盾、有思考、有戲劇性的存在,全劇宋引章的主線就是圍繞著“脫籍”展開。前三十集中大家看到了宋引章為了擺脫賤籍,聽信了沈如琢的讒言,差點中了他的圈套,被他當作求官路上的墊腳石送給林三司。劇中對于這一幕的描寫非常的精彩,宋引章不僅打了沈如琢,對他說“我們家三代樂工,去過無數的宴會,什么迷藥鴆酒一聞就知道。我前夫還在崖州流放呢。”其實宋引章一直都是十分厲害的,只是樂籍的身份讓她感到很自卑,抬不起頭。沈如琢就是利用了宋引章的這一心理,才使得她裝進了精心布置的圈套之中。
(二)“小女人”的完美蛻變
宋引章這個角色的蛻變發(fā)生在三十集以后,自從看清了周舍以及沈如琢的真面目之后,便不再把脫籍的希望寄托在男人身上。她接納了自己的身份,不再沉溺于自卑里,清醒以后的宋引章真的堪比大女主。歐陽旭當街行兇,顧千帆吐血昏迷,趙盼兒也傷了腿,池衙內因為太丟臉不敢去酒樓,接過掌柜重任的是宋引章。這朵一直被認為只能攀附在喬木上的菟絲花,不僅把酒樓經營也很好,還擊退了其他酒坊的聯合陷害。在盼兒與歐陽旭對簿公堂又苦于沒有證據時,又是引章,從歐陽旭身邊的人下手,找到了小書童臨死前隱藏在樂章里的證詞。不再寄希望于男人的宋引章,從自卑里走出來的宋引章,真的又美又颯,活成了她人生里的大女主,完成了從美弱慘到美強颯的完美蛻變。
此外,《夢華錄》中還有增加了很多有血有肉的角色,受到婚姻欺騙的孫三娘,靠著高超的廚藝養(yǎng)活了自己。也為自己掙得了鳳冠霞帔與杜長風長相廝守。因為經歷得多,孫三娘更明白生活的不易和需要的努力,更明白任何事情都需要一步一步腳踏實地去做。在受到打擊時,她總能在內心鼓起一口氣,不致讓自己頹廢消沉下去。能夠看到自身的優(yōu)勢和價值卻不自視清高,能夠認清自身的劣勢和普通而不自暴自棄,以這樣的態(tài)度對待生活,這也正是我們要從孫三娘身上學習的生活態(tài)度。張好好,這也是劇中非常出彩的一個女配角,作為京城里響當當的頭號花魁,濃妝艷抹之下自有一種靚麗嫵媚的風采氣韻,一顰一笑一舉一動都優(yōu)雅端莊溫婉動人,本身對于女子的境遇有著一種獨到的見解和努力,同時從她跟宋引章的相處互動來說,張好好善良大氣,一步步感染宋引章并幫助她,但對于宋引章的成功又不嫉妒,最后還及時提醒宋引章擺脫渣男,是一個非常美艷也非常正直的女性角色。還有受到趙盼兒點醒的葛招娣,出生在重男輕女的家庭。父母都對她予取予求,她想擺脫這樣的家庭,不屈服這樣的命運,最終憑著自己的本事成了永安樓的四掌柜。
五、從《救風塵》到《夢華錄》看當下影視劇作的文學改編
(一)《夢華錄》中的傳統(tǒng)文化的榮貫再現
“茶文化”是貫穿古今我國優(yōu)秀的傳統(tǒng)文化,其中的茶道是我國東方文化和人文精神的精粹,是古老的中華文明貢獻給全人類的寶貴財富。在第一集中趙盼兒就像人們呈現了三個茶藝,首先就是“沖茶”,劇中叫作“紫蘇飲子”。其次就是“鹽茶”,劇中趙盼兒告訴客人說往茶里加些鹽味道更好。早在唐朝茶圣陸羽在他的著作《茶經》中就有記載,在茶湯里加些鹽會沖淡茶的苦澀,但也會抑制茶湯的清香味。最后當屬茶百戲了,在受到同行質疑與擠兌時,趙盼兒這位點茶高手就像觀眾展示了茶百戲的魅力。就是北宋蔡襄《茶錄;點茶》:“茶少湯多,則云腳散;湯少茶多,則粥面聚。鈔茶一錢匕,先注湯調,令極勻,又添注入,環(huán)回擊拂。湯上盞可四分則止,視其面色鮮白,著盞無水痕,為絕佳。建安斗試,以水痕先退者為負,耐久者為勝,故較勝負之說,曰‘相去一水兩水’?!薄安璋賾颉弊钤缙鹪从谔瞥?,后在宋朝發(fā)揮到了極致。
除了“茶文化”之外,大家還能看到優(yōu)美的古典音樂文化,宋引章高超的琵琶技藝。以及三娘精湛的廚藝,也是我國源遠流長的飲食文化。宋人吳自牧在其筆記《夢粱錄》記載“燒香點茶,掛畫插花,四般閑事,不宜累家”,點出了宋代雅致生活的“四事”或“四藝”而在《夢華錄》里也一一體現。
(二)《夢華錄》中女子創(chuàng)業(yè)
女子創(chuàng)業(yè)在古代并不多見,但其實也并不是沒有。在宋代女子創(chuàng)業(yè)其實達到了巔峰時期,莊綽《雞肋編》記載:“嘗泊舟嚴州城下,有茶肆婦人少艾,鮮衣靚妝,銀釵簪花……”吳自牧的《夢梁錄》中也寫到:“在五間樓前大街坐鋪中瓦前,有帶三朵花點茶婆婆,敲響盞,掇頭兒拍板,大街游玩人看了,無不哂笑”,“賣熟食的‘錢塘門外宋五嫂魚羹’”,還有“曹婆婆肉餅”“大廟前陳媽媽泥面具風藥鋪”“丑婆婆藥鋪”……當時的社會風氣如此開放,也使得女性的社會地位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高。
這就很符合近年來的大熱話題女權主義,女性的地位越來越高,話語權也越來越有分量、靠自己雙手獲得的才是最真實的?!秹羧A錄》的編劇寫出了即使遭受愛情婚姻背叛和社會毒打的三位底層婦女,也依然沒有放棄對生活和幸福的美好期待。她們不依附任何人,相互尊重、相互幫助、自立自強、自尊自愛。
注釋:
①②③關漢卿:《關漢卿選集》,人民文學出版社2020年版,第41頁、第41頁、第49頁。
參考文獻:
[1]馬積高,黃鈞.中國古代文學史(下)[M].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9.
[2]吳自牧.夢梁錄[M].南昌:二十一世紀出版社,2018.
[3]孟元老.東京夢華錄[M].北京:中華書局,2020.
[4]關漢卿.關漢卿選集[M].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20.
[5]鐘嗣成.錄鬼簿[M].北京:中華書局,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