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靜
摘 要:高三階段作為學生提高學習水平和物理綜合能力的重要時期,需要教師給予充分重視。特別是在帶領學生進行物理復習時,教師需要思考如何有效提高學生的復習效率與復習質(zhì)量,幫助學生在物理成績方面取得進步。文章從細化高三復習目標、重視基礎知識掌握、依據(jù)情境引導探究等五個方面入手,闡述如何有效實施高三物理復習教學策略。
關鍵詞:高三;物理;復習教學;核心素養(yǎng)
在高中階段的學習中,高三時期是學生對知識進行綜合梳理、整合運用的重要時期,不僅是對學生高中階段物理學習的整體考查,也對學生未來的成長與發(fā)展有著重要影響。因而,教師需要重視高三階段物理復習教學策略的實施。在具體的教學實踐中,教師既要做到細化復習目標,重視基礎知識鞏固,也要重視教學方法的運用,強化學生的物理綜合能力,使學生在高三階段的學習中,可以做到固基礎、強能力、提成績。
一、高三物理復習教學中重視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的意義
(一)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物理學習興趣
在以往高三階段的物理復習中,學生需要面對較大的學習壓力,并且面臨高考這個關鍵事情,即使學生不喜歡物理,面對復習壓力,也需要攻克這一關。但是,這樣的復習狀態(tài)對學生而言是不利的。具體而言,讓學生在興趣的驅(qū)動下完成知識復習,其效果要強于讓學生在壓力中完成知識復習。所以,在高三階段的物理復習教學中,教師需要借助對核心素養(yǎng)的重視,來培養(yǎng)學生的物理學習興趣,讓學生在充滿壓力的環(huán)境中,也能夠做到以興趣驅(qū)動復習。故而,教師需要慎重思考,怎樣才能在重視學生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的環(huán)境中,做到從學生的角度思考教學策略的設計,以及怎樣設計教學策略,激發(fā)學生對物理學科的復習興趣。
(二)有助于學生建立個性復習思維
在過去高三階段物理學科的復習教學中,主要是以教師為主而開展的物理復習教學。在此過程中,是教師帶領學生完成知識的整理,而學生則是被動跟隨教師的節(jié)奏完成對知識的掌握。這種復習方式雖然可以幫助學生完成新一輪的知識復習,但其不利于學生個性復習思維的建立,也會影響學生的復習效率。對此,教師需要在重視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的視域下,對物理復習的教學策略做出適當調(diào)整,以幫助學生建立個性化的復習思維。具體而言,教師需要在組織學生復習時,重視對學生的引導,讓學生積極參與到復習教學中,使學生可以在教師復習策略的引領下,建立起個性化的復習思維。只有這樣,學生才能對浩瀚的物理知識做出有效梳理、深入復習,實現(xiàn)對物理知識的高效掌握[1]。
(三)有助于提高學生物理復習效率
在現(xiàn)階段的高中物理課堂中,教師對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重視與培養(yǎng),已經(jīng)成為實施物理教學活動非常重要的一部分,這不僅會提升學生的物理學習能力,也會提高學生的物理學習效率?;诖耍诟呷A段的物理復習中,教師同樣需要從培養(yǎng)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角度出發(fā),為學生設計復習教學策略,以幫助學生掌握有效的復習方法,讓學生可以在高三階段的物理復習中,有效提高物理復習效率,實現(xiàn)對物理知識的全面掌握。對學生而言,高三階段的學習需要分秒必爭,而復習效率則是學生能否實現(xiàn)高效學習的重要條件。所以,在實施物理復習策略時,教師需要重視對學生復習方法的傳授,重視提高學生的復習效率,幫助學生實現(xiàn)對物理知識的綜合掌握與有效運用。
二、核心素養(yǎng)培育視域下高三物理復習教學策略
(一)細化高三復習目標
在高三階段的物理復習中,教師需要細化復習教學目標,而學生也需要據(jù)此完善自己的學習目標,確保目標的一致性和有效性。具體而言,在高三階段的學習中,重點是對全部的物理知識進行復習、梳理,讓學生可以按照一定的知識結(jié)構,做到對物理知識的全面掌握。只有這樣,學生才能做到胸有成竹地面對高考。所以,在復習教學中,教師需要做到細化高三復習目標,并在教學中有具體體現(xiàn),以此來幫助學生實現(xiàn)對物理知識的有效掌握。
以新人教版物理教材為例,首先,教師需要為學生制訂一輪的基礎復習目標。具體而言,共有四個方面的內(nèi)容。第一,鞏固基礎知識。如概念、原理、定理、公式等,做到熟練掌握、有效應用。第二,強化題目練習。重視對物理典型題目的分析,做到規(guī)范答題,活學活用。第三,重視框架建立。學生應將力學、電學、光學、熱學等部分的知識點,進行系統(tǒng)性梳理,形成框架結(jié)構,達到“牽一發(fā)而動全身”的效果。第四,重視經(jīng)驗總結(jié)。將曾經(jīng)出現(xiàn)的錯題進行整理,形成錯題集,并從中汲取經(jīng)驗。在此基礎上,教師需要以具體的復習內(nèi)容,帶領學生認知上述復習目標。
例如,在復習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冊第二章《勻變速直線運動的研究》時,學生需要從三個方面掌握這部分知識。第一,掌握實驗內(nèi)容。即掌握“探究小車速度隨時間變化的規(guī)律”的實驗,具體而言,學生需要重新梳理實驗的操縱流程、掌握實驗需要的數(shù)據(jù),以及實驗的圖形(速度—時間圖像)。第二,掌握“勻變速直線運動”知識,分別掌握速度與時間、位移與時間、位移與速度的具體關系,以及相應的公式內(nèi)容。第三,掌握“自由落體運動”的知識,包括含義、計算公式、伽利略的研究等。此外,學生還需要借助具體的物理題目,檢測自己對上述知識的整體掌握情況,并對出現(xiàn)錯誤的題目進行整理,做好經(jīng)驗累積。只有這樣,學生才算完成對“勻變速直線運動”的整體復習,才能實現(xiàn)對物理知識的扎實掌握[2]。
所以,在進行物理知識復習時,教師需要做到復習目標的細化,讓學生認識到細化目標的重要性,以此強化學生的認知,促進學生對物理知識的掌握。
(二)重視基礎知識掌握
在高三的復習中,教師并非組織學生對物理知識進行重新學習,而是要在學生已有知識的基礎上,帶領學生進一步強化對物理知識的鞏固,特別是基礎知識的扎實掌握。在組織學生進行基礎知識復習時,教師可以采取“思維導圖+習題”的教學策略。以思維導圖幫助學生強化知識的框架建立,并在框架基礎上鞏固基礎知識,而習題則是為了幫助學生理解知識,做到對知識的熟練運用。
以復習“動力學”相關知識為例,主要復習的知識內(nèi)容有“牛頓運動定律”“功與能”“動量和沖量”,需要涉及的教材包括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冊的第三章《相互作用——力》和第四章《運動和力的關系》、必修第二冊第八章《機械能守恒定律》、選修第一冊第一章《動量守恒定律》。在整理基礎知識的過程中,教師可以按照牛頓運動定律、功和能、沖量與動量的結(jié)構,引導學生梳理思維框架。
同樣,在梳理“功與能”“動量和沖量”這部分知識時,學生也需要對其中涵蓋的基礎內(nèi)容進行整合。如:“功與能”中涉及知識內(nèi)容包括有功、功率、動能(動能定理)、勢能(重力勢能、彈性勢能)、機械能守恒定律;“動量和沖量”中涉及的知識包括有沖量、動量、動量定理、系統(tǒng)動量守恒定律。通過上述整理,學生便可以建立起動力學(動力和力)的知識框架。在此基礎上,教師還需要引導學生對教材中的經(jīng)典習題進行練習,以此強化學生對物理知識的系統(tǒng)掌握[3]。
所以,在復習的過程中,學生不僅需要重視題目的練習,也需要重視對基礎知識,即知識框架的構建,讓知識形成體系,這樣才能做到對知識的熟練運用,實現(xiàn)高效復習。
(三)依據(jù)情境,引導探究
在進行物理復習的過程中,教師應意識到,復習的過程并非對物理知識進行“灌輸式”講解的過程,而是要提高學生對物理知識的掌握與運用。對此,教師需要調(diào)整復習教學策略,如借助教學情境,引導學生探究物理知識。只有這樣,學生才能借助自主探究的方式,在復習的過程中實現(xiàn)對物理知識的深入掌握。所以,教師應根據(jù)具體的復習內(nèi)容,為學生建立貼合實際的復習情境,以提高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效率。
例如,在復習“光的折射”這部分知識時,學生需要掌握折射定律、全反射現(xiàn)象、光的色散這三部分的知識,涉及的教材內(nèi)容包括新人教版選修第一冊第四章第一節(jié)《光的折射》、第二節(jié)《全反射》。基于此,教師可以借助具體的教學情境,引導學生進行相關知識的思考。如,教師可以準備一個裝有三分之二杯水的水杯,以及一根筷子,教師將筷子豎直插入水杯中,此時從側(cè)面觀察筷子的情況,學生會發(fā)現(xiàn)露在水外面的筷子與水中的筷子不在一條直線上,即發(fā)生了側(cè)移,并且可以看到水中的筷子變粗了。這時,教師便可以引導學生思考“為什么會產(chǎn)生上述現(xiàn)象?”在思考中,學生便可以對“光的折射”中知識點進行回憶,借助情境中的現(xiàn)象,完成對相關知識點的復習。再比如,引導學生探究“全反射現(xiàn)象”的知識時,教師可以借助半圓形玻璃磚為學生設置實驗情境:用激光筆將光沿著半圓形玻璃磚的半徑射到它的直角的邊上,并讓學生觀察會發(fā)生怎樣的現(xiàn)象。此時,學生會發(fā)現(xiàn)光產(chǎn)生了折射與反射,且折射角與入射角的變化,會影響折射光線與入射光線的變化。由此,學生便可以由情境實驗過渡到思考“全反射現(xiàn)象”知識,以及折射定律、折射率等知識內(nèi)容[4]。
所以,在復習中,教師需要借助情境的設置,幫助學生進行知識的探究,讓學生能夠做到對知識的再復習、再掌握,實現(xiàn)對物理知識的熟練掌握與靈活應用。
(四)立足歷史培養(yǎng)精神
復習物理知識的過程,也是學生重新認知物理學科、再次構建物理知識體系的過程?;诖?,教師可以在復習的過程中,引入物理發(fā)展史上的科學家,包括物理學家對理論的發(fā)現(xiàn)過程、體現(xiàn)的物理精神等。以此讓學生認識到,學習物理不僅要掌握物理知識,也要具備物理精神,做到熱愛物理知識、實事求是地學習物理知識。這樣,學生在復習物理知識時,便會對物理知識做出綜合、全面的認知。
例如,在復習新人教版選修第二冊第二章《電磁感應》這部分知識時,學生需要完成“楞次定律”“法拉第電磁感應定律”“渦流、電磁阻尼和電磁驅(qū)動”“互感和自感”四部分知識的復習。在復習的過程中,教師講解具體知識時,為學生科普關于相關物理學家探索知識的過程,旨在讓學生在學習物理知識時,認識到持之以恒、堅持探索的重要意義,引導學生樹立堅定努力復習物理知識的意識。具體而言,在復習“楞次定律”時,學生能見到的只是教材中對楞次定律及其相關知識的介紹,而對于楞次定律的具體產(chǎn)生過程則知之較少,同樣對物理學家楞次也了解較少。對此,為了讓學生可以更深入地理解楞次定律,教師可以搜集并整理關于物理學家楞次的內(nèi)容。這樣,學生便可以知曉楞次定律的形成過程,體會到物理學家發(fā)現(xiàn)物理定律的艱難過程,使學生認識到知識的掌握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特別是在高三復習階段,更要重視知識循序漸進地掌握,這樣才能筑牢基礎、有效突破。
所以,在復習階段,教師需要根據(jù)復習教學進度的安排,適時地為學生引入物理發(fā)展歷史知識的分享,在激發(fā)學生興趣的同時,也能夠拉近學生與物理知識的距離,強化學生物理精神的建立,提高學生對物理知識的認知和掌握。
(五)依托實驗強化思考
物理實驗也是學生復習物理知識時,需要重點關注的內(nèi)容。在物理實驗中,學生不僅可以掌握某一物理現(xiàn)象或是物理定理的發(fā)現(xiàn)與探索過程,還可以借助實驗深入理解物理知識、強化知識思考,這對學生做好復習工作有重要幫助。故而,在復習中,教師需要重視對物理實驗的分析與講解,以復習實驗的方式,強化學生對物理知識的思考。
以復習新人教版必修第三冊第十一章《電路及其應用》的知識為例。在復習的過程中,學生需要掌握關于電源、電阻、串聯(lián)電路、并聯(lián)電路等知識,且需要完成對“導體電阻率的測量”“練習使用多用電表”兩個實驗的復習?;诖?,教師可以從兩個實驗入手,引導學生對本章中的知識進行串聯(lián)。比如說,在復習“導體電阻率的測量”實驗時,學生需要根據(jù)導體的電阻、長度和截面積求出電阻率,這就需要學生知曉游標卡尺、螺旋測微器等測量工具的使用,以及思考如何做到測量金屬絲的電阻率。在具體的測量實驗中,學生還會涉及對電流公式、電阻公式、電阻定律等知識的思考。這樣,學生可以借助實驗的形式,實現(xiàn)對章節(jié)知識的掌握。
故而,在復習物理知識的過程中,教師應充分運用好物理實驗,以實驗來強化學生對物理知識的思考,促進學生對物理知識的綜合掌握。
結(jié)束語
綜上,在高三階段的物理復習教學中,教師需要從核心素養(yǎng)的角度出發(fā),思考如何有效提高學生的物理復習效率,幫助學生取得物理學習成績的進步?;诖?,在教學實踐中,教師需要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情況,為學生制訂切實可行的復習目標,幫助學生強化基礎知識掌握,讓學生的物理精神、物理探究力、物理思考力都實現(xiàn)切實提升,進一步推動學生實現(xiàn)物理綜合能力的成長。
參考文獻
[1]張躍文,司福華.核心素養(yǎng)下高三物理復習習題課教學:例談“闖關問題法”習題教學[J].數(shù)理天地(高中版),2022(22):95-97.
[2]陳國斌,郭麗萍.基于核心素養(yǎng)的高三物理復習課教學設計:以“輕繩與彈簧的彈力突變問題”為例[J].物理教學探討,2021,39(11):32-34,77.
[3]汪小明,魯小東.基于核心素養(yǎng)的高三物理一輪復習教學探討:以“碰撞中動量守恒定律的應用”為例[J].物理通報,2019(7):79-84.
[4]黎國勝.高三物理復習教學中落實核心素養(yǎng)的實踐探索:瞄準核心素養(yǎng)的薄弱點,精準發(fā)力,補齊核心素養(yǎng)的短板[J].中學物理,2017,35(21):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