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麗霞
福州市第二醫(yī)院神經(jīng)內(nèi)科,福州 350004
癲癇是一種腦部慢性疾病,全球約超過5000 萬人受其困擾,嚴重影響了患者及其家庭的生活質量??拱d癇發(fā)作藥物主要是緩解患者的癥狀,但約30%的癲癇患者對抗癲癇藥物有耐藥性[1-2]。癲癇的發(fā)生是一個復雜的多因素過程,其發(fā)病機制仍不十分清楚,對癲癇發(fā)生機制的深入探討對開發(fā)新的癲癇治療策略具有重要意義。
長鏈非編碼RNA(long non-coding RNA,lncRNA)是一類長度大于200nt、缺乏編碼蛋白能力的非編碼RNA。膀胱癌相關1(UCA1)的長非編碼RNA(lncRNA)是與炎癥相關的lncRNA 之一,以往的研究表明UCA1 對癲癇大鼠存在動態(tài)調節(jié)效應[3]。有發(fā)現(xiàn)在體外抑制miR-145 可防止突觸收縮并降低體內(nèi)癲癇發(fā)作的嚴重程度[4]。生物信息學預測發(fā)現(xiàn)UCA1 和miR-145 可能存在靶向關系,但UCA1 和miR-145 在癲癇細胞炎癥反應中是否存在靶向調控關系尚未見報道。因此,本研究將探究沉默和過表達UCA1 對癲癇細胞炎癥調控及其與miR-145 的關系。
1.1 材料 CTX-TNA 星形膠質細胞購自LMAI Bio 公司;高糖DMEM 培養(yǎng)基購自Hyclone、OPTI-MEM培養(yǎng)液、胎牛血清購自GIBCO 公司;Lipo2000 購自Invitrogen 公司;miR-145 模擬物、miR-145 抑制劑、cDNA 反轉錄試劑盒、pcDNA3.1 質粒、psiCHECK質粒、Trizol 試劑購自賽默飛科技有限公司;Dual-Luciferase 報告基因檢測系統(tǒng)檢測試劑盒Promega 公司、熒光定量試劑盒購自百歐泰;shUCA1、CCK8試劑盒購自abcam 公司;UCA1 全序列合成及引物合成由上海生工完成;青霉素鏈霉素(雙抗)、胰蛋白酶-EDTA 消化液(0.25%)均購自北京索萊寶科技有限公司。
1.2 方法
1.2.1 細胞培養(yǎng) CTX-TNA2 星形膠質細胞用含有10%胎牛血清的DMEM 培養(yǎng)液(含D-葡萄糖4.5 g/L、碳酸氫鈉3.4 g/L、L-谷氨酰胺584 mg/L、青霉素75 mg/L、鏈霉素50 mg/L),于含有5% CO2的CO2孵育箱中,在37℃、95%濕度條件下培養(yǎng),并用10 ng IL-1β 持續(xù)處理24 h。顯微鏡下觀察細胞為貼壁細胞。
1.2.2 細胞轉染 取對數(shù)生長期細胞接種于6 孔板,培養(yǎng)24 h 后按照操作手冊采用lipo2000 將shUCA1、pcDNA3.1-UCA1 重組質粒、pcDNA3.1 空質粒轉染入CTX-TNA 星形膠質細胞,并根據(jù)實驗需要采用lipo2000 分別或同時轉染shUCA1、miR-145 inhibitor,轉染48h 后進行實驗。
1.2.3 CCK8 檢測細胞活性 將CTX-TNA 細胞(4×103個細胞/孔)鋪在96 孔板中生長24 h。除去培養(yǎng)基,并將CCK-8 溶液加入培養(yǎng)基中,使用酶標儀在490 nm 處測量光密度(OD)值,OD 值越大,細胞活力越強。
1.2.4 熒光素酶報告實驗 通過starBase 數(shù)據(jù)庫的miRNA-lncRNA interactions 模塊預測分析UCA1與miR-145 的結合位點?;蚝铣蒛CA1 中含有miR-145 結合位點的片段,并將該片段插入pmirGLO載體。將CTX-TNA 細胞用上述構建體轉染,并與模擬NC 或miR-145 模擬物共轉染。在37℃下溫育48 h 后,收獲細胞,根據(jù)Dual-Luciferase 報告基因檢測系統(tǒng)檢測試劑盒測定熒光強度。
1.2.5 RT-qPCR RT-qPCR 反應在7900HT 快速實時PCR 系統(tǒng)上操作,實時PCR 系統(tǒng)測量各組miR-145的表達水平,以GAPDH 內(nèi)參,引物序列見表1。各組mRNA 的相對表達量通過2-ΔΔCt 進行分析。
表1 RT-qPCR引物列表
1.2.6 ELISA 實驗 收集各組細胞上清液,按照ELISA 試劑盒說明書進行操作,檢測細胞上清液中炎癥因子IL-2、IL-6、TNF-α 的水平。繪制標準曲線,計算樣本濃度。
1.3 統(tǒng)計學分析 應用SPSS19.0 對數(shù)據(jù)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計量資料兩兩比較采用t檢驗,多組間比較采用One-Way ANONA 分析,數(shù)據(jù)以表示,以P<0.05 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UCA1 對CTX-TNA2 星形膠質細胞炎癥因子的影響 與對照組、過表達空載體組、干擾空載體組、sh-UCA1 干擾組相比,pcDNA3.1-UCA1 過表達組IL-2、IL-6、TNF-α 均顯著降低(均P<0.01);與對照組、過表達空載體組、pcDNA3.1-UCA1 過表達組、干擾空載體組相比,sh-UCA1 干擾組IL-2、IL-6、TNF-α 均顯著增高(均P<0.01)。見表2。
表2 各組炎癥因子的表達
2.2 UCA1 對CTX-TNA2 星形膠質細胞miR-145 表達的影響 UCA1 過表達可顯著降低CTX-TNA2 星形膠質細胞miR-145 表達水平(P<0.01)。下調UCA1 表達可顯著增加CTX-TNA2 星形膠質細胞miR-145 表達(P<0.01),表明UCA1 可影響CTXTNA2 星形膠質細胞miR-145 表達。見圖1。
圖1 UCA1對CTX-TNA星形膠質細胞miR-145表達的影響
2.3 UCA1 靶向結合miR-145 UCA1 基因序列上存在miR-145 的結合位點,為研究miR-145 是否是lncRNA UCA1 的功能性直接靶標,進行了雙熒光素酶報告分析。數(shù)據(jù)分析結果表明,同時轉染miR-145和野生型UCA1 質粒(UCA1WT)可顯著減弱熒光素酶活性(P<0.01),UCA1 結合位點突變后,同時轉染miR-145 和突變型UCA1 質粒(UCA1 MUT)熒光素酶活性升高。表明UCA1 和miR-145 間存在靶向調控關系,見圖2。
圖2 UCA1靶向結合miR-145
2.4 沉默UCA1 對CTX-TNA2 星形膠質細胞炎癥因子的影響 與對照組相比,shUCA1 組CTX-TNA2 星形膠質細胞炎癥因子IL-2、IL-6、TNF-α 均顯著升高(P<0.01);與對照組相比,sh-UCA1+miR-145 抑制劑組TNF-α 無明顯統(tǒng)計學改變(P>0.05),sh-UCA1+miR-145 抑制劑組IL-6、IL-2 顯著降低(P< 0.01);與sh-UCA1 組相比,sh-UCA1+miR-145 抑制劑組IL-2、IL-6、TNF-α 明顯降低(P< 0.01)。見表3。
表3 各組炎癥因子的表達
癲癇一直位列世界衛(wèi)生組織(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重點防治的五大神經(jīng)精神疾病之一。據(jù)WHO2018 年發(fā)布的實況報道,估計我國有高達1000 萬以上的人群受累。盡管有大量抗癲癇發(fā)作藥物,但約30%的癲癇患者對抗癲癇藥物有耐藥性[1-2]。同時,許多抗癲癇藥物都有副作用,如頭暈、嗜睡和思維遲鈍。此外,現(xiàn)有藥物可以預防癲癇發(fā)作,但不能預防癲癇發(fā)生[5]。因此,尋找新的有效療法也是當前癲癇領域研究關注的熱點。
盡管近年來在癲癇發(fā)病機制方面取得了一些進展,但由于癲癇的復雜性,其發(fā)病機制仍不十分清楚,也是癲癇極難治愈的主要原因[6]。因此,對癲癇發(fā)生機制的深入認識,對開發(fā)新的癲癇治療方法具有重要意義。
近年來,越來越多的證據(jù)表明,炎癥在癲癇發(fā)病機制中起著重要作用[7]。炎癥反應失調可能導致神經(jīng)連接異常和神經(jīng)網(wǎng)絡興奮過度,促進癲癇的發(fā)生和發(fā)展[8]。目前研究認為IL-1、IL-6 及腫瘤壞死因子α(TNF-α)等細胞因子與癲癇有關。然而,癲癇的炎癥調控機制尚不完全清楚。
許多研究報告提示星形膠質細胞功能障礙促進癲癇的發(fā)展和進展,星形膠質細胞在癲癇的發(fā)病機制中起著關鍵作用[9]。基于文獻報道及本研究團隊既往的研究,用IL-1β 處理的CTX-TNA2 細胞可以作為研究癲癇的體外模型。本研究證明了lncRNAUCA1 通過調節(jié)miR-145 調控癲癇細胞炎癥反應,這為制定癲癇策略治療提供了新的靶點。
據(jù)報道lncRNA 的異常表達與癲癇有關,lncRNAUCA1 可抑制癲癇[10]。本研究發(fā)現(xiàn)lncRNAUCA1可抑制癲癇細胞模型的炎癥反應。由于炎癥可能促進癲癇發(fā)生[11],lncRNAUCA1 可以通過抑制炎癥抑制癲癇,但其抑制機制尚不十分清楚,有待進一步研究。
眾所周知,miRNA 作為lncRNA 的介導物,調節(jié)基因表達,已成為癲癇病因和發(fā)展的關鍵因素[12]。有學者發(fā)現(xiàn)在體外抑制miR-145 可防止突觸收縮并降低體內(nèi)癲癇發(fā)作的嚴重程度[13]。研究還發(fā)現(xiàn),miR-145 能夠調節(jié)多種疾病的信號通路[14]。本研究發(fā)現(xiàn)在癲癇細胞模型中,過表達UCA1 可明顯抑制miR-145 表達(P<0.001),沉默UCA1 可顯著促進miR-145 表達(P<0.001),過表達UCA1 可抑制癲癇細胞炎癥因子IL-2、IL-6、TNF-α 的表達;證明過表達UCA1 可靶向miR-145 調節(jié)癲癇細胞的炎癥反應,miR-145 為lncRNAUCA1 的直接靶點,進而影響炎癥。
總之,對lncRNA 及其下游分子機制的研究有助于闡明癲癇的發(fā)病機制。本研究證明了lncRNAUCA1通過調控miR-145 來抑制癲癇的炎癥反應。本研究中的所有數(shù)據(jù)均來自體外試驗,但未來研究計劃將在體內(nèi)進行進一步的研究,以驗證癲癇的調節(jié)機制,為癲癇患者的治療策略提供新的靶點。